万金膏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万金膏
羌活、川芎、细辛、木通、麻黄、石菖蒲各一钱,龙脑少许,麝香少许。
《是斋百一选方》:万金膏
治一切痈疖毒万金膏,沈仁父司理年七、八岁时,苦脑疽见骨,痛楚异常,沈德和尚书传此方,一夕敷之即减,不数日间凡五换,遂全愈。张承祖方同。
大甘草根节(四两,锉去皮) 真麻油(八两) 黄丹(四两,真好者)
上将甘草根节锉成寸段,椎破,内留一条长者,搅药用,银石器入油,煎甘草令焦黄,取出不用,入黄丹,以前所留长甘草一条,不住手搅如黑色,点少许入水试候成膏不散,用绵滤入瓶封闭令密,坎地二尺许,埋药二十日取出,腊月合尤妙。发背,梧桐子大五十丸,甘草汤下,敷贴如常法。
《是斋百一选方》:万金膏
治诸般恶疮万金膏,深兄堂主。
五倍子(一钱) 赤芍药 白芷 大黄 官桂 当归 玄参 干地黄(各二钱半,以上第一次煎) 虢丹(四两,第一次入) 当归(二钱半) 羌活 云母(别研,各一钱) 巴豆(三十五粒,以上第二次煎) 乳香(别研) 滑石(别研) 白胶香(别研,各一钱) 没药(别研,二钱半) 虢
上件各细锉,用真清麻油一斤省,先将半斤入铫煎沸,下五倍子、芍药、白芷、大黄、官桂、当归、玄参、地黄八件,以柳枝一条搅油,候药带焦色,用绵一约滤去滓;再将药油入铫,候略沸下虢丹四两,打转,看候紫色,将油一两点滴在水面上成珠子,即便倾出安稳处。再将清油半斤,如前煎沸,下当归、羌活、云母、巴豆及青杨柳枝皮指面大一、二十片同煎,候药带焦,用绵子滤去滓,再煎药油下乳香、滑石、胶香、没药、虢丹同煎,候如前带紫色,滴入水中,才成珠子,却将前煎药油倾作一铫,同煎打匀为度。煎药时不要火太紧,恐验。
《正体类要》:万金膏
治痈疽及坠扑伤损,或筋骨疼痛。
龙骨 鳖甲 苦参 乌贼鱼骨 黄柏 黄芩 黄连 白芨 白蔹 猪牙皂角 浓朴 草乌川芎 当归 木鳖子仁 白芷(各一两) 没药(另研) 乳香(另研,各半两) 槐枝 柳枝(各四寸长,二十一条) 黄丹(一斤半,炒过净) 清油(四斤)
上除乳、没、黄丹外,诸药入油内,煎至黑色去之,称净油,每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中不粘手,下乳、没再搅,如硬,入油些少,以不粘手为度。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