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肿
《广瘟疫论》:头肿
时疫头肿乃风热壅于上部,太阳之经脉郁滞巅顶,俗名大头伤寒。当视表里轻重加轻清疏风之品,以散其肿,荆、防、薄荷、蝉蜕、川芎、蔓荆、菊花之类。如发热,舌苔白,表重于里也,合表药用九味羌活汤、人参败毒散是也。如烦渴,舌苔黄者,里重于表也,合里药用三消饮、凉膈散、大柴胡汤、调胃承气汤是也。古有用三棱针刺出恶血法亦可用。至发痈脓者,不在此例。
《厘正按摩要术》:头肿
头肿。由风温内伏,热毒雍遏。或发于两颐则为 腮,或发于头面则为大头瘟。内治以普济消毒饮去升、柴、芩、连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二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脾土,(一百遍。)揉两太阳,(五十遍。)运八卦,(二十遍。)揉内劳宫,(三十遍。)汗吐法先之。凡推用葱汤,用清里法,(见卷二,三十七页。)解烦法。(见卷二,三十八页。)
按∶头肿为温毒疫邪,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升散之例,一切柴、葛、风燥辛热诸品,皆不可犯。外解如葱、豉、翘、荷之属,内清如芩,连、滑、栀之属,下夺如芒硝、大黄之属。且疫为秽浊之邪,薰蒸热痰,蒙蔽心包,神昏语谵,宜芳香宣逐,清血络以防结闭。如犀、葛、郁、佩、银花之属。烦渴多汗,如石膏、知母之属。疹发咽痛,如犀角、牛蒡、生地之属。天行疫疠之气,亟宜解毒为先,大头瘟湿热伤巅,肿大如斗,不速治,十死八九,岂徒以按摩已哉。(惕厉子)
《普济方·针灸》:头肿
治头肿(资生经)。穴脑户疗头风热痛。头肿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寸以下。其头痛肿立瘥。穴前顶疗头风头肿。皮肿面虚。鼻塞头痛。穴上星治头皮肿。生白屑。穴囟会治顶痛。穴曲池治头面肿。穴公孙治头面气肿。穴完骨
《针灸资生经》:头肿
脑户、治头肿.(铜)前顶、疗头风热痛.头肿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寸以下.其.完骨、治头面肿.(铜见癫.)
脑户、治头肿.公孙、主头面肿.完骨等、主头面气肿.(并见水肿.)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