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眩
- 《古今医彻》:头眩
- 《广瘟疫论》:头眩
- 《金匮钩玄》:头眩
- 《伤寒大白》:头眩
- 《伤寒括要》:头眩
- 《伤寒六书》:头眩
- 《伤寒六书》:头眩
- 《伤寒明理论》:头眩
- 《医效秘传》:头眩
- 《医学入门》:头眩
- 《伤寒寻源》:头眩
- 《杂病治例》:头眩
《古今医彻》:头眩
经言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则眩者风之所作.而肝之所主.河间则责于火.火炎上而动摇也.丹溪则责于痰.痰流动而冲溢也.然治火并治痰.而眩如故者何耶.良缘火之有余.本于水之不足.则壮水之主.钱氏六味丸加鹿茸是也.痰之所发.由于水之上泛.则益火之原.仲景肾气丸补而逐之是也.使根本坚实.即枝叶扶苏.孰得而震撼之哉.其次则莫如培土.木克土.而实藉土以自栽.有如思虑太过.则调以归脾.劳役不节.则益以补中.使心火宁而不盗母气.肺金旺而化源益滋.更入杜仲枸杞山茱萸之属.上病下取.则鲜有不安者也.盖眩为中之始基.中为眩之究竟.其所以致此者.未有不戕.贼真阴而得.则又何容讳耶.
一体虚之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当以脉证别之.
一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血虚者.乃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症也.痰涎郁遏者.宜开痰导郁.重则吐下.风火所动者.宜清上降火.外感四气.散邪为主.此皆有余之症也.刘宗浓辨之颇详.要之素无病而忽眩者.当于有余中求之.素不足而眩者.当于先后天分之.不得以气血该也.
本事川芎散 治肝风眩晕.
山茱萸(一两) 小川芎 人参 山药 茯神 甘菊花(各半两)
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钩藤散 治肝火头晕.兼有痰者.
钩藤 陈皮 麦门冬 半夏 茯神 甘菊花 人参 防风 白茯苓(各半两) 甘草(一钱) 石膏(一两)
每服四钱.姜七片.水煎.
许学士二方.用意颇微.不可忽视.
《广瘟疫论》:头眩
时疫头眩有三。其一风热头眩,乃时疫本病。寸口脉多浮而发热,荆、防、芎、薄、天麻为主,黄芩为辅,烦渴加石膏。其一痰水头眩,乃时疫兼证。脉沉而弦滑,兼呕,胸胁满,悸动,前胡为主,半夏、茯苓、枳、桔、胆星、莱菔、苏子为辅。然必视时疫大势属表属里,于应用本方中加此数味可也。其一虚证头眩,乃时疫变证,多见于汗、下、清解后,或素有怯证者。如上虚,寸口脉不及关、尺,多汗,少气不足以息,心悸,参、 为主。中虚,关脉不及寸、尺,多从呕利太过而来,不思食,苓、术为主。下虚,尺脉不及寸、关,腰膝萎厥,二便清滑,六味地黄为主。三虚皆可加天麻,或虚证已见,仍夹有邪疫燥热,则不妨兼用清热之品;或补后脉气稍实,再为清解亦可。
大抵时疫头眩多属热,少属虚,治须斟酌。若伤寒亡阳头眩,又当遵仲景法治之。
《金匮钩玄》:头眩
痰挟气、虚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并降火药。
属痰,无痰则不能作眩。
属火,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
右手脉实,痰积。脉大,必是久病。
《伤寒大白》:头眩
伤寒头眩,言睡在床褥,亦觉头眩眼花,非言坐起而觉也。夫外感风寒之症,坐起时,皆头眩也。方书头眩,皆以阳虚立论,愚以为久病后、汗下吐后,方可言阳虚。若暴病及未曾汗下吐者,则风寒邪热,痰火积饮,皆能眩晕。吴氏书以太阳中风头眩,头摇。脉浮弦而急者,羌活神术汤,加防风、天麻,此治太阳阳明外感风寒也。又云寒热呕而口苦,头眩,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川芎、天麻,此治少阳头眩也。余今酌定初起暴病,有表症而头眩,无汗脉浮者,发散表邪为主,在太阳用羌活汤,在阳明用干葛防风汤,在少阳用柴胡汤。以上恶寒者,多加羌活,有风者,多加防风;有火者,加酒炒黄芩连。若表症已解,里有结热,又宜清里热,如桔梗汤、凉膈散。大凡眩晕之症,一见呕吐,即为痰饮食滞,急用保和平胃二陈汤。里有积热者,加山栀、黄连,最忌凝滞补剂。惟汗吐下及久病后见头眩者,当用温中扶元,如建中汤、真武汤、苓桂白术甘草汤。若气虚者,四君子汤加天麻;气虚有火,加栀连;虚而有痰者,六君子汤,血虚者,四物汤加天麻;血虚而有火者,加山栀、黄连;若阴火上冲,知柏四物汤。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误用麻黄以发汗,是以头眩身 动,一派阳虚之症,故用真武汤。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言若吐若下后,久病胃虚,不能运化,虚邪搏饮上冲,故头眩。脉沉紧,非汗脉,强发汗则振振身动,故用苓术甘桂汤,助中州化水饮。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此与上条同是吐下后,因此症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似火似实,又见眩冒经脉动惕之虚候,攻补两难,故曰久则成痿。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此条详注项强。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脉迟,胃寒也,饱则微烦头眩。胃寒不能消水,谷停留肠胃,则小便难。而作谷疽。虽下之,腹满如故。何以知其然者?以脉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不痛。
阳明病,不恶寒,又能食,胃热也。咳主于肺,胃热上冲,则肺热而咳,咽喉痛。设不咳,则肺无火咽亦不痛。
少阳之病,口苦咽干目眩。
目眩口苦,胆经所主,故名少阳之病。
羌活神术汤
羌活 苍术 石膏 防风 天麻
此治太阳风湿发热眩晕之症。若兼阳明,加干葛,白芷;兼少阳,加柴胡、川芎;兼饱闷恶心,加半夏、神曲。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川芎 天麻 半夏
此治少阳寒热眩晕症。若恶寒,加羌活防风,有火,加栀连。
羌活汤 见恶寒。
此治太阳恶寒发热眩晕者。若胸前饱闷,合平胃保和散。呕吐,加半夏、天麻。
干葛汤 见似疟。
此治阳明表邪眩晕者。若呕吐饱满,加半夏、浓朴;恶寒无汗,加羌活、防风。
桔梗汤
桔梗 半夏 陈皮 枳实
此治痰结饱闷眩晕者。若恶寒发热,加羌活、防风;里有积热,加栀连;阳明见症,加白芷、天麻;少阳见症,加柴胡、川芎。
凉膈散 见发狂。
平胃二陈汤 即苍朴二陈汤。
此治痰饮食积眩晕之症。胸前饱闷,合保和散,加砂仁、豆蔻、胃寒,加干姜,胃热,加栀连。
建中汤
白芍药 桂枝 甘草
此治阳虚眩晕之症。气虚,加人参、白术;血虚,加当归、黄 。
真武汤
《伤寒括要》:头眩
(眩者头旋眼花也因汗吐下后上焦虚也少阳发窍在目且居表里之间表邪渐入于里表中阳虚故目眩也发汗过多言乱目眩者死)
太阳汗吐下后.表里俱虚.必眩冒.(真武汤加川芎天麻)太阳汗后不解.心下悸.头眩.肉 .振振擗地.(真武汤加川芎天麻)阳明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茯苓白术甘草生姜汤加川芎天麻)少阳目眩运.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川芎天麻)挟血虚者.(四物芎麻汤)有痰火者.加酒芩竹沥.挟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芎麻)少阴利止.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伤寒六书》:头眩
头眩者,少阳半表里之间,表邪传里,表中阳虚,故头眩。又有汗下后而眩冒者,亦阳虚所致。
少阴下利止,时头眩,时时自冒,此虚极而脱也。太阳病,若下之,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必冒,冒家汗自出而愈。阳明病,头眩,不恶寒,能食而饮,茯苓白术甘草生姜汤。少阳证,目眩,小柴胡汤。太阳病,发汗后汗出不解,心下悸,头眩,身 筋惕,振擗地者,真武汤。吐、汗、下后虚而脉沉数,心下痞,胁痛,气冲咽喉不得息,身振摇,筋肉惕,久则成痿,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是也。
《伤寒六书》:头眩
少阳居表里之间,表邪传里,表中阳虚,故头眩也。又有发汗、吐、下后而眩者,亦阳虚所致也。若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自冒者,此虚极而脱。而风家亦有眩者,风主运动故也。其或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而死也。
太阳病,若下之,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必眩冒,冒家汗自出而愈。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茯苓白术甘草桂枝汤。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小柴胡汤。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真武汤。
吐、汗、下后虚烦,脉微沉紧,心下癖,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身摇,筋脉动惕,久而成痿,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痿,用栝蒌汤。
《伤寒明理论》:头眩
伤寒头眩.何以明之 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 为眼花.眩为眼黑.眩也运也冒也.三者形俱相近.有谓之眩运者有谓之眩冒者运为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者是矣.冒为蒙冒之冒世谓之昏迷者是矣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少阳居表里之间表邪所传.渐行于里.表中阳虚故时时目眩也.二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运眩冒者.以少阳与太阳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则头眩与眩冒者.皆发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阳虚也故针经有曰上虚则眩.下虚则厥眩虽为虚.而风家亦有眩者.盖风主运动故尔.伤寒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为阳明中风.是风亦主头眩也.诸如此者.皆非逆也.及其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呜呼.病势已成.可得半愈.及病势已深.虽神医其能已之耶.
《医效秘传》:头眩
有眩运者,有眩冒者,运为转运之运,此为头斿者是也,冒为蒙冒之冒,此为昏迷者是也,乃少阳为病。以少阳属木,木能生风,风主运动,故时目斿而头眩也。针经曰、上虚则眩,下虚则厥。则知是少阳表邪渐行于里,表中阳虚,故有此症也。然有太阳漏汗不止而头眩,有阳明风病善食而头眩,有汗吐下后气虚而头眩,有素因怯弱血少而头眩,有火载痰上而头眩,有正气虚脱而头眩,有妇人经水适来而头眩,有易病真元耗夺而眩运,轻则起方眩运,重则卧亦斿转矣。一云、不经汗吐下,脉眩而眩运者,小柴胡汤主之。若经汗吐下后而眩运者,宜用温经之药,故仲景治头眩而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真武之类。
《医学入门》:头眩
头眩欲倒辨瘦肥,
或云眩晕,或云眩冒。眩,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一也。虚者,内外之邪,乘虚入表而上攻;实者,内外之邪,郁痰上结而下虚。大概肥白人多湿痰滞于上,火起于下,痰因火而上冲,所谓无痰不作眩者是也,治宜以痰为主,兼补气降火;瘦人多肾水亏少,相火上炎而眩晕,所谓风胜则地动,火得风则焰旋是也,治宜滋阴降火,化痰抑肝。此以肥瘦为主,亦丹溪常法也,后仿此。
眼花昏暗屋旋飞;
经曰∶徇蒙招尤。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尤者,招摇不定。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眼昏耳聋,屋如旋转,甚则卒倒,不省人事,乃肝所主也。又曰∶诸脉皆系于目。脏腑筋骨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而眩矣。
虚弱老年阳陷越,
内伤劳役,气虚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宜补中益气汤。色欲伤肾,气逆不能归元,四君子汤加天麻、防风,或十全大补汤、肾气丸加鹿茸。血虚,因产后、金疮及吐衄亡血,孤阳浮越,古芎归汤加炒干姜,瘀血滞胸加童便。老年每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有风痰虚火者,果系阳虚,顺元散,吞黑锡丹以镇坠之。《玉机》谓丹药金石助火,香窜散气,多致飞越之亢,岂能镇其不归之气耶?
火痰晕甚气痛眉;
火动其痰,眩甚者,二陈汤加芩、连、苍术、羌活。火盛壮实,属阳明者,单大黄酒炒为末,茶清下,或古荆黄汤加防风等分;属太阳少阳者,酒芩、白芷等分为末,茶清下。虚火,半夏白术天麻汤。七情,脏气不平,涎迷心窍,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者,七气汤、玉液汤、补虚饮。
风则项强寒拘痛,
外因风,脉浮、有汗、项强,热者,川芎茶调散,或参苏饮加南星、黄芩;热甚者,川芎石膏散;虚者,山茱萸散,或四物汤加秦艽、羌活,通用单白芷丸。又大风头眩,手足麻痹,胃脘发痛,乃风寒湿三痹合至,必有停饮在上,宜量吐之。寒,脉紧无汗,四肢拘急,筋挛,头掣痛,五积散;喜热手按者,附子理中汤、三五七散。
暑烦渴兮湿重垂;
暑,脉虚,烦渴,十味香茹散,或二陈汤加黄连、山栀、川芎。湿,脉细,头重吐逆,芎术汤、芎术除眩汤,或肾着汤加川芎。风湿,玉壶丸。
外邪和解清痰火,内虚本固标自移。
凡肝脉溢大必眩,宜预防之,外感解肌化痰,不可妄施汗下;内因量施补益。
昔丹溪治妇人带下头眩,专治带而眩自安。盖头眩、头痛、咳嗽,病之标也。经曰∶治病必求其本。通用二陈汤。七情,加丁香、砂仁、白术;风痰,加天麻、白附子、荆芥、防风;寒痰,加干姜,良姜;热痰,合解毒汤;湿痰,合芎辛汤;停水心悸,合五苓散;酒食伤,加干生姜。胸中宿痰,眼涩、手麻痹、发脱、健忘者,用本方探吐,吐后宜服清上辛凉之药调之。气虚,倍参、;血虚,倍芎、归;痰盛,加竹沥、姜汁,火盛,加童便。如眩晕、气上冲胸、战摇者,只宜茯苓桂术甘草汤加减。凡眩晕,言乱汗多下利,时时自冒者,虚极不治。
《伤寒寻源》:头眩
(附目眩 摇头)
头痛属太阳证.其有头不痛而但苦眩旋者.则得之阳明者居多.凡病初起即苦头眩者.有风有热有痰.如经云.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阳明病以能食为中风.是因风而头眩者也.又云.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瘀热在里.乃发瘅黄.是因热而头眩者也.由是而推之于痰.则挟风为风痰.挟热为热痰.凡痰必有其致痰之因.审其所因以治生痰之本.则痰自去.此皆实证立治之大法.至于少阳之为病则为目眩.目眩与头眩有别.而总为阳热上升之所致也.其有太阳病误施汗下.因虚致冒而头眩者.经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又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是虚寒之候.亟与温里补虚.犹虞不及.总之汗下不可误施.经云.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头眩.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猝起头眩.仲景早垂深戒矣.
又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者死.此阴竭而虚阳上脱.不可复救.有摇头者.与头眩又有别.经云.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另详痉门.更有摇头言者.里痛也.亦尚非逆候.至于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必不可救.
《杂病治例》:头眩
或运。痰挟气虚,火积其痰。脉大是久病。
利痰清热 南星、半夏、桔梗、枳壳、陈皮、甘草、茯苓、黄芩之类。
疏风 川芎茶调散。兼热痰,二陈加羌活、仙术、黄芩,青州白丸子。
降火 滚痰丸、清空膏。
导饮 蠲痰丸。
消食 有内伤停食挟痰而致。
活血 脉涩有死血。
补气 虚者,参、术、 、归、陈皮、甘草之类。
搐鼻 湿甚者,牛末吹之。
针 上星、风池二穴、天柱。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