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痰嗽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 上中下久暂之痰皆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病总不出其范围也。



蜜梨噙 治咳嗽痰喘。


甜梨一个,刀切勿断,入蜜于梨内,面裹火煨熟,去面吃梨。


保金丸(宗杏川方)


南星 半夏 白矾(生) 牙皂 巴豆(去壳) 杏仁(去壳另研,各等分)


上为末,合一处,再研令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三丸。针挑灯上烧存性,研烂,茶清调下。


一方治咳嗽发热,气喘吐红。


人参 天花粉(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分,蜜水调下。


一方,治小儿喉中痰壅喘急。


用巴豆一枚,去壳,捣烂作一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中,痰即坠下。


痰嗽者,因痰而致嗽也。夫作嗽之病,风、寒、暑、热,皆能致之。古人议论纷纭,惟李云间、章若耶二先生,皆括为内伤、外感。观其立论,卓荦不群,然与《内经》“秋伤于湿”之嗽无预。丰不揣鄙陋而特补之。斯病也,良由立秋以后,秋分以前,先伤于湿,湿气内踞于脾,酿久成痰,痰袭于肺,气分壅塞,治节无权,直待冬来,稍感寒气,初客皮毛,渐入于肺,肺气上逆,则潜伏之湿痰,随气而逆,遂成痰嗽之病矣。其脉必见弦滑,或见微紧,右寸关必较余部不调,舌苔白润,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此皆秋湿伏气之见证也。理当治脾为主,渗湿化痰为佐,宜以加味二陈法治之。如有恶寒发热者,再加苏梗、前胡;气喘者,加之旋复、苏子,当随其证而损益之。


或问∶作嗽之病,四时皆有。今观是篇,独发于冬,他时之嗽,因何勿论耶?答曰,子不观本论中,原有风、寒、暑、热皆能致之之说,四时都有咳嗽之病也。曰∶何不分而论之。曰∶前之风温、风热、风寒、冒风、暑咳、秋燥,以及后之冬温条中,皆有咳嗽之证。若重复而论之,能不令人心厌乎?是论专言伏气酿痰致嗽,而风、寒、暑、热致嗽者,可毋重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