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嗽
《傅青主男科》:痰嗽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 上中下久暂之痰皆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病总不出其范围也。
《古今医鉴》:痰嗽
方
蜜梨噙 治咳嗽痰喘。
甜梨一个,刀切勿断,入蜜于梨内,面裹火煨熟,去面吃梨。
保金丸(宗杏川方)
南星 半夏 白矾(生) 牙皂 巴豆(去壳) 杏仁(去壳另研,各等分)
上为末,合一处,再研令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三丸。针挑灯上烧存性,研烂,茶清调下。
一方治咳嗽发热,气喘吐红。
人参 天花粉(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分,蜜水调下。
一方,治小儿喉中痰壅喘急。
用巴豆一枚,去壳,捣烂作一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中,痰即坠下。
《时病论》:痰嗽
痰嗽者,因痰而致嗽也。夫作嗽之病,风、寒、暑、热,皆能致之。古人议论纷纭,惟李云间、章若耶二先生,皆括为内伤、外感。观其立论,卓荦不群,然与《内经》“秋伤于湿”之嗽无预。丰不揣鄙陋而特补之。斯病也,良由立秋以后,秋分以前,先伤于湿,湿气内踞于脾,酿久成痰,痰袭于肺,气分壅塞,治节无权,直待冬来,稍感寒气,初客皮毛,渐入于肺,肺气上逆,则潜伏之湿痰,随气而逆,遂成痰嗽之病矣。其脉必见弦滑,或见微紧,右寸关必较余部不调,舌苔白润,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此皆秋湿伏气之见证也。理当治脾为主,渗湿化痰为佐,宜以加味二陈法治之。如有恶寒发热者,再加苏梗、前胡;气喘者,加之旋复、苏子,当随其证而损益之。
或问∶作嗽之病,四时皆有。今观是篇,独发于冬,他时之嗽,因何勿论耶?答曰,子不观本论中,原有风、寒、暑、热皆能致之之说,四时都有咳嗽之病也。曰∶何不分而论之。曰∶前之风温、风热、风寒、冒风、暑咳、秋燥,以及后之冬温条中,皆有咳嗽之证。若重复而论之,能不令人心厌乎?是论专言伏气酿痰致嗽,而风、寒、暑、热致嗽者,可毋重赘耳。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