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疮疥
《保婴撮要》:胎毒疮疥
胎毒疮疥,因禀胎热,或娠母饮食之毒、七情之火,初如干癣,后则脓水淋漓,或结靥成片。如发于两耳眉,或耳前后发际之间,属手少阳经。若发于四肢,属脾胃经。发于两胁,属肝经。发于额,属心经。发于脑,属膀胱经。发于颏颊,属肾经。当随各经所主五脏胜负,及乳母食啖浓味郁怒,所传致而调治之,不可彻用化毒、犀角等丸。设元气复伤,传变他症,尤为难疗。
一小儿遍身患之,服牛黄解毒丸皆愈。惟头结痂,作痒出水,此禀肾经虚热,用地黄丸、解毒散而愈。
一小儿患于发际之间,作痒,诊其母有肝火,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用牛黄解毒丸、解毒散而愈。(解毒散一名托毒散)
一小儿患于左耳发际,渐延上头作痒,此禀肝胆二经热毒,用柴胡清肝散,母子 服而愈。后不戒膏粱,复发,脓水淋漓,右颊赤色,此胃经有热,先用清胃散,仍用柴胡清肝散,治肝火,母子俱服,又用立效散、牛黄解毒丸而愈。
一小儿两眉患之,延及遍身,四肢为患,脓水淋漓,寒热往来,属肝脾积热,用清胃散、小柴胡汤、立效散而愈。
后眉间复患,两目连札,小便白浊,用四味肥儿丸、九味芦荟丸而愈。
一小儿因乳母不戒七情浓味患此,久不愈,母用清胃、逍遥二散;子用牛黄解毒丸。愈后,儿食甘味,眉间生疮,痛痒目札,用四味肥儿丸为主,佐以加味逍遥散、清胃散而愈。
一小儿遍身患之,两胁为甚,子用四味肥儿丸、立效散;母用柴胡栀子散、加味逍遥散而愈。
牛黄解毒丸 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
牛黄(三钱) 甘草 金银花(一两) 草紫河车(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
立效散 治鬓疮耳疮,及一切疮疥。
定粉末 松香末 黄柏末 黄连末 枯矾末(各一两)
上各另为末,用清油烛油调搽。
敷药解毒散 治一切毒疮,风疹痒痛。
大黄 黄柏 山栀 寒水石(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搽。若破而脓水淋漓,用当归膏,或清烛油调,尤善。
柴胡栀子散(即栀子清肝散,方见胁痈)
四味肥儿丸(方见热毒瘰 )
九味芦荟丸(方见诸疳口疮)
金黄散(方见天泡疮)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