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别录中品)


帝出乎震,莫看呆了万物,各承帝气以生之为震,则无物不予,无时不然,此自强不息之机曰帝出乎震,亦何等活泼。举一该五,摄五归一,六根互用,敌应不穷。



【气味】咸温,无毒。


【主】消食和中。



【气味】苦温,无毒。


【主】寒中,下气,除热。


【核】曰∶诸 米,各以其谷,日用水润,候其芽生,曝干去须,取其中米,研面用。


【 】曰∶稻、黍、稷、麦、菽曰五谷,皆可区萌达 也。 者,生不以时,人力可为耳。此从艮而震,自癸而甲,繇终而始矣。经云∶五谷为养,各有专司。当别五谷 ,合五藏神,物各从其类也。别录只列 麦 ,旁收粟 。时珍续补稻 ,失采黍 、稷 、菽 。


粟,即黍类。尔雅翼云∶古不以粟为谷之名,但米之有孚壳者皆称粟。今人以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孔子曰∶粟之为言续也。为陆种之首,此指细圆者之为粟矣。既以粟为 ,不若黍为,黍承帝气南火之正令,专司心脏故也。近世仅用 麦 ,并黍、稷、稻、菽四 而弃置之。更称 麦 曰麦芽, 麦 名号,世亦不复见闻矣。麦者,东南木藏之谷也。接绝续乏之曰麦,虽承帝气出而达 ,为五行五气之先。盖即所以成其始,亦即所以成其终。第各有专司,不无各有专向之为性矣。然谷府之受盛五谷,本具木火土金水之五行,升出中降入之五气,乃能敷布化育,宣五谷味,开发上焦,与上焦开发,宣五谷味,事同而理则异矣然则木水金水,当建土为本。土者行之长也,升出降入,当标中为枢;中者气之机也,其所以为本为枢,主宰阳出阴入者,吾身中黄之生气也。与天枢八方之帝气,揆度万物之出为震,入为艮,同一机衡耳。诸家易释,仅解万物之生曰帝出乎震,未解帝出乎震,万物承帝气以生之为震也。东垣脾胃论仅解胃具木火金水之四行,升出降入之四气;未解四行之以土为本,四气之以中为枢,及所以为本为枢,主宰阳出阴入者,即吾身中黄之生气也。是以中黄之生气出,则谷味宣,宜则开发上焦,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矣。


中黄之生气入,则谷味成;成则淫气于五脏而五脏安,散精于五形而五形驻;斯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矣。盖中黄生气,固为五行五气之主,亦须行气均平,始得承生气之出以出,生气之入以入,互为关键尔。设行气有少废,生气亦即为之少息。是必察何行何气之缺陷,而以专司之谷 ,养之充之;即以成其所自始,亦即以成其所自终也。如麦实有孚甲,肝之谷也;黍莠善舒散,心之谷也;稷为五谷长,脾之谷也;


稻粒如秋霜,肺之谷也;菽实孚甲坚,肾之谷也。故五谷为五脏养,五 为形气充。充之养之,所以承吾身中黄之生气,以出以入,效天枢八方之帝气,揆度万物之出为震,入为艮耳。


至于主疗疾疚,此其末务,详主治形证,则得之矣。更能推展五谷五 之功力,为用真无尽藏矣。设少阳不生,肝气内变者生之,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者顺之;生之顺之,宜麦 也;


太阳不长,心气内洞者长之,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者顺之;长之顺之,宜黍 也。至阴不平,张精乃绝者续之,逆之则伤脾;四维相代者顺之;续之顺之,宜稷 也。太阴不收,肺气焦满者收之,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者顺之;收之顺之,宜稻 也。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者藏之,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者顺之;藏之顺之,宜菽 也。然则五谷功力,岂独快脾健胃,消食化积而已。别录以粟 主寒中。寒中即内洞,此得五行之火五气之出之机矣。粟即黍类,南方火脏之谷故也。时珍以稻 主下气。气下即容平,此得五行之金,五气之降之机矣。稻者西方金脏之谷故也。别录以 麦 主和中。和中即发陈,此得五行之木,五气之升之机矣。麦者东方木脏之谷故也。 菽、稷二 ,理可类推。若五谷 ,舍充养吾身中黄之生气,亦不能具五行,具五气,安望其为本为枢,为本之长,为枢之机者乎。


一名占.补气温中.


甘温.益气温中,和脾养胃,除湿止泄.以上麻麦稻类.


甘温,和脾养胃,益气温中除湿


见脾补。


味甘温.入手足太阴经.功专益气补中.和脾养胃.除湿止泄.



此则粟 也。今谷神散中用之,性又温于大麦。


味苦,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味苦,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此是以米为 尔,非别米名也。末其米脂和敷面,亦使皮肤悦泽,为热不及麦 也。


〔谨案皆当以可生之物为之。陶称以米为 ,其米岂更能生乎?止当取中之米耳。案《食经》称用稻 ,稻即 谷之名,明非米作也。


味甘苦性温,即发芽谷也,与麦芽同功。 糠,味甘性平,年荒亦可充饥。


味苦,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日华子云∶温。除烦消宿食,开胃。


味苦,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陶隐居云∶此是以米为 尔,非别米名也。末其米脂和敷面,亦使皮肤悦泽,为热不及麦也。唐本注云∶ 者,生不以理之名也。皆当以可生之物为之。陶称以米为 ,其米岂更能生乎?只当取 中之米尔。按《食经》称用稻 ,稻即 谷之名,明非米作。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 米,温。能除烦,消宿食,开胃。又名黄子。可作米醋。


唐本余取半生者作之。


衍义曰∶ 米,此则粟 也,今谷神散中用之,性又温于大麦 。


味甘,寒,无毒。主利肠胃,益气力,久食不饥,去热,益人,可为饭。生水田中,苗子似小麦而小,四月熟。《尔雅》云∶皇,守田。似燕麦,可食。一名守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