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胀
《儿科萃精》:实胀
小儿饮食过度,则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身体潮热,心烦口渴,形气壮实,此实胀也。轻者古法主加味平胃汤(如炒苍术、炒浓朴、大腹皮、生甘草、陈皮、莱菔子、焙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引用生姜)。
重者,古法主小承气汤(方见前)。
〔真按〕小儿实胀,多因腹中原有食积,或饮食过饱,故结于中,其候胃口胸前高胀,身热口渴,倦卧不语,腹痛微喘,目闭不开,显然虚极之象,小儿此证最多,若非详细审察,但见其四肢不举,口闭不开,误为慢惊,而用宁神导痰之剂,则误儿不浅,咎将谁归。方用小枳实一钱,白蔻仁一钱,南山楂钱半,炒麦芽一钱,范志曲一钱,生锦纹五分。玄明粉钱半,生甘草五分,生条芩一钱,引用莱菔子八分、大腹子五分。
附例:
小儿寒胀,由中气素寒,冷滞郁结,身不热,口不渴,唇青,手足厥冷,气喘腹胀,先用生姜一钱,熟附子一钱,真沉香屑二分,浓煎服,重胀消后,更用五味异功散调补其脾胃。
小儿热胀,或伤寒入里化热,大便闭结,小便短赤,浑身壮热,面赤烦躁,可用小枳实钱半,生锦纹大黄八分,油浓朴钱半,大腹皮钱半,缩砂仁五分,服之胀消便通,改用四君子加浓朴、砂仁,调理为妥。
《金匮翼》:实胀
胃气实则胀也。脉大坚,便秘,按之痛。仲景云∶腹满按之痛者为实,可下之。经云∶
中满者泻之于内,又云∶下之则胀已是也。
沉香交泰丸 治胀而大便燥结者。
沉香 橘红 白术(各二钱) 浓朴(五钱) 吴茱萸 枳实 青皮 木香 茯苓 泽泻 当归(各二钱) 大黄(酒浸,一两)
为末,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温汤下,微利为度。
四妙丸 治老幼腹胀,血气凝滞,用此宽肠顺气。
商州枳壳(浓而绿片者,去穣,四两分作四份) 一用苍术(一两同炒) 一用茴香(一两同炒)一用莱菔子(一两同炒) 一用干漆(一两同炒)
炒黄后,去四味,只取枳壳为末,以四味煎汁煮面糊丸,桐子大,每食后米饮下五十丸。
《医宗金鉴》:实胀
饮食过度内伤胃,停滞腹胀便不通,潮热烦渴形气壮,平胃承气施治灵。
[注]
小儿饮食过度,则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身体潮热,心烦口渴,形气壮实,此实胀也,轻者平胃散主之,重者小承气汤主之。
(加味平胃散)南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查麦芽炒 神曲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加味平胃治实胀,苍术厚朴大腹皮甘草陈皮莱菔子,山查麦芽炒神曲。
(小承气汤)方见食痛。
《幼科心法要诀》:实胀
饮食过度内伤胃,停滞腹胀便不通,潮热烦渴形气壮,平胃承气施治灵。
【注】小儿饮食过度,则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身体潮热,心烦口渴,形气壮实,此实胀也。轻者,平胃散主之;重者,小承气汤主之。
加味平胃散
南苍术(炒) 浓朴(姜炒) 大腹皮(制) 陈皮 甘草(生) 莱菔子(焙) 山楂 麦芽(炒) 神曲(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加味平胃治实胀,苍术浓朴大腹皮,甘草陈皮莱菔子,山楂麦芽炒神曲。
小承气汤(方见食痛)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