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疹
《陈氏幼科秘诀》:痧疹
痧疹,腑病也。发独藏肺经,虽是胎毒,多带时行。大抵冬温宜发痧,与发痘相类。痧则变多,比痘尤重,稍感寒或食生冷,疹则隐于肌肤而喘,遂致不救,非若痘症有色可验,有朝数可据也。发必身无毫缝,红肿方为发透,不然而喘作矣。其初发必极热或寒热兼发,形类伤寒,目泪咳嗽,烦躁,鼻流清涕。以火照之,隐隐于皮肤之中;以手扑之,磊磊于肌肉之内。乍隐乍见,随出随没,没而复出,现而复隐。根窠若肿是兼瘾也,皮肤若赤是夹斑也。锦纹明润为顺,紫黑暗惨为逆,若略现复隐,此又逆之甚者也。治宜微汗以疏其气热,清利以泄其邪。鼻衄则热解,肺开窍于鼻也。泄泻毒下,肺与大肠为表里也。所畏干热,不妨咽痛。出太迟宜发表,太密宜解毒。衣被不宜过热,大忌清凉,疹则隐矣。方书用黄芩、黄连、人参,谬矣。余家治此名称独步,旧用升麻汤,当归腻膈,芍药酸寒,皆所不宜。余家世用防风汤。
防风汤
防风 荆芥 贝母 鼠粘子 桔梗 枳壳 干葛 地骨皮 川芎 木通 天花粉
未透用麻黄,色太赤用连翘、黄芩,甚则用石膏、山栀、元参,色白淡用当归,嗽甚用桑白皮、杏仁,或加麻黄。始发而嗽,肺气泄也,不治无妨;疹后而嗽,尤宜泄肺。喘甚倍加杏仁、麻黄、苏子,或紫菀、马兜铃、款冬花,甚则倍生甘草、桔梗、鼠粘子。小便涩用黄芩、山栀、木通。余家不拘时候,专主前方,稍加酒以助药性,人尤不知也。或疹时而吐泻大作,发喘或身汗不止而喘,黄 与防风并用。防风泻肺实,得黄 而功益神效也。前此症发一周时,今有十日半月者,必眼红脚底赤,方为发透,不然则为凶症。
出用温和,透用清凉,不易之定论也,亦必尽退方免后患。
痧疹后四危症
其一肌肤壮热,是毒入诸脏,肉消骨立,发枯肤悴,此名痧疳,十难救一。用∶
黄芩 黄连 山栀 龙胆草 芦荟 当归 郁金 干蟾头
甚则用银柴胡、胡黄连。余家肥儿丸用之颇效,又名芦荟丸。
其一咳嗽胸高气喘,是毒留肺经,或不禁酸寒所致。用∶
葶苈 杏仁 天冬 麦冬 石膏 知母 苏子 马兜铃
如面青声嘎不治。
一其走马牙疳,口齿生疮臭烂,若黑色如老酱,画碎无血出,与走入咽喉者不治。
一其痧痢赤白,治如痢法,加防风、连翘。赤痢用扁豆、柏叶、荆芥穗、樗皮、滑石,又外用芫荽煮酒,苎麻和酒遍身括之。令毛孔开,疹易透也。凡痧不得透,用绵纱煮浓汤,饮之立透。又有一种疑痧,世人不知,儿生月内外,斑驳如疹,而不咳嗽。此是胎中受热,血气热凝,一吃后天乳汁,气冲而血未和,乃有此症。切莫认为痧子,余家遇此,亦移是疹,乃迁就之说也。
凡疹方出已出,俱忌∶猪肉、胡桃、荸荠、橘子,一切生冷之物。
已出后又忌∶鸡、鱼、盐、酸,辛辣。
食鸡令再出,食盐、酸令咳嗽不止,食五辛令生惊。得此诀者,识之。
《临证指南医案》:痧疹
(痧子吴音 子浙江 疹北音 丹)
痧属阳腑经邪。初起必从表治。症见头痛。喘急咳嗽。气粗呕恶。一日二日即发者轻。三五日者重。阳病七日外。隐伏不透。邪反内攻。喘不止。必腹痛胀秘闷危矣。治法宜苦辛清热。凉膈去硝黄。
方书谓足阳明胃疹。如云布密。或大颗如痘。但无根盘。方书谓手太阴肺疹。但有点粒。无片片者。用辛散解肌。冬月无汗。壮热喘急。用麻杏。如华盖散三拗汤。夏月无汗。用辛凉解肌。葛根前胡薄荷防风香薷牛蒡枳桔木通之属。
古人以表邪口渴。即加葛根。以其升阳明胃津。热甚烦渴。用石膏辛寒解肌。无汗忌用。
凡疮疹辛凉为宜。连翘辛凉。翘出众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能解小儿六经诸热。
春令发痧从风温。 夏季从暑风。暑必兼湿。秋令从热烁燥气。冬月从风寒。
疹宜通泄。泄泻为顺。下痢五色者亦无妨。惟二便不利者。最多凶症。治法大忌止泻。
痧本六气客邪。风寒暑湿。必从火化。痧既外发。世人皆云邪透。孰谓出没之际。升必有降。胜必有复。常有痧外发。身热不除。致咽哑龈腐。喘急腹胀。下痢不食。烦躁昏沉。竟以告毙者。皆属里症不清致变。须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别病累瘁。须细体认。上焦药用辛凉。中焦药用苦辛寒。下焦药用咸寒。
上焦药。气味宜以轻。肺主气。皮毛属肺之合。外邪宜辛胜。里甚宜苦胜。若不烦渴。病日多。邪郁不清。可淡渗以泄气分。
中焦药。痧火在中。为阳明燥化。多气多血。用药气味。苦寒为宜。若日多胃津消烁。苦则助燥劫津。甘寒宜用。
下焦药。咸苦为主。若热毒下注成痢。不必咸以 坚。但取苦味坚阴燥湿。
古人以痧为经腑之病。忌温燥涩补。所谓痘喜温暖。疹喜清凉也。然常有气弱体虚。表散寒凉非法。淹淹酿成损怯。但阴伤为多。救阴必扶持胃汁。气衰者亦有之。急当益气。稚年阳体纯刚之药忌用。幼科方书歌括曰。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此温字。即后人酒酿柽木粗草纸木棉纱之属。虽不可不知。然近年用者多无益。
痧疳。湿盛热蒸。口舌咽喉疳蚀。若不速治。有穿腮破颊咽闭喘促告毙矣。治之宜早。外治另有专方。若汤药方法。必轻淡能解上病。或清散亦可。
痧痢乃热毒内陷。与伤寒协热邪尽则痢止同法。忌升提。忌补涩。轻则分利宣通。重则苦寒解毒。
《临证指南医案》:痧疹
袁 温邪痰嗽。气喘肚膨。四日不解。防发痧。(温邪)
连翘 山栀 牛蒡 杏仁 石膏
汪 痧将退。热未去。肺气不清。咳逆无痰。(热邪留肺)
前胡 桑皮 杏仁 橘红 桔梗 木通 苏子 象贝
王 痧隐太早。咳喘发热。宜开肺气。
薄荷 杏仁 象贝 连翘 桑皮 木通 紫菀 郁金
某 温邪发痧不透。热毒内陷深藏。上熏肺为喘。下攻肠则利。皆冬温火化之症。
经云。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幼科不究病本。不明药中气味。愈治愈剧。至此凶危。(热邪内陷)
川连 黄芩 飞滑石 炒银花 连翘 甘草 丹皮 地骨皮
蒋 喘为肺病。胀乃肝病。因时痧寒热未解。热邪内陷所致。王先生用苦辛酸法极通。然浮肿腹痛未减。得非经腑之湿热留着欤。
木防己 石膏 杏仁 大豆黄卷 通草 苡仁 连翘
艾 痧退后。呻吟不肯出声。涕泪皆无。唇紫掀肿。乃毒火未经清解。上窍渐闭。气促痰鸣。犹是温邪客气致此。自当清解务尽。其神识自和。奈何以畏虚滋肺。邪火愈炽矣。(毒火未清)
川连 元参 杏仁 甘草 黄芩 连翘 桔梗 银花
王 痧后。及暮加喉痛咳。
元参 犀角 鲜生地 连翘 花粉 丹皮
邹 咽痛鼻燥唇肿。自利。风温热化发疹。上焦热炽。宜辛凉微苦以泄降。(风温发疹)
连翘 黄芩 犀角 桔梗 牛蒡 杏仁 元参 通草
谭(六岁) 温邪时疠。触自口鼻。秽逆游行三焦。而为麻疹。目赤鼻煤。吐蛔泻蛔。津津汗出。而喘渴欲饮。当与辛苦寒。刘河间法。世俗不知。佥曰发痧。但以荆防蝉壳升提。火得风 。焰烈莫遏。津劫至变矣。(疠邪) 凉膈去硝黄加石膏牛蒡赤芍。
张(三岁) 手足烦热。时发赤块。
绿豆壳 卷心竹叶
《古今名医汇粹》:痧疹
缪仲淳曰∶痧疹者,手太阴肺、足阳明胃二经之火热,发而为病者也。小儿居多,大人亦时有之。殆时气瘟疫之类欤!其症类多咳嗽多嚏,眼中如泪,多泄泻,多痰,多热,多渴,多烦闷,甚则躁乱,咽痛唇焦,神昏,是其候也。治法当以清凉发散为主,用药辛寒、甘寒、苦寒以升发之。惟忌酸收,最宜辛散。误施温补。
祸不旋踵。辛散如荆芥穗、干葛、西河柳、石膏、麻黄、鼠粘子,清凉如元参、花粉、薄荷、竹叶、青黛,甘寒如麦冬、生甘草、蔗浆,苦寒如黄芩、黄连、贝母、连翘,皆应用之药也。
盖肺胃热邪,初发时必咳嗽,宜清热透毒,不得止嗽。疹后咳嗽,但用贝母、花粉、甘草、麦冬、苦梗、元参、薄荷,以清余热、消痰壅则易愈,慎勿用五味子等收敛之剂。多喘,喘者热邪壅于肺故也,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元参、薄荷各二钱。如天寒甚,痧毒为寒气郁于内不得透出者,加蜜酒炒麻黄,一剂立止,凡热势甚者,即用白虎汤加西河柳,忌用升麻,服之必喘。多泄泻,慎勿止泻,慎用黄连、升麻、干葛、甘草,则泻自止。疹家不忌泻,泻则阳明之热邪得解,是亦表里分消之义也。痧后泄泻及便脓血,皆由热邪内陷故也,大忌止涩,惟宜升散,仍用升麻、干葛、白芍、甘草、扁豆,黄连,便脓血则加滑石末,必自愈。痧后牙疳最危,外用雄黄、牛粪尖, 存性,研极细,加真脑片一分,研匀吹之;内用连翘、荆芥、元参、干葛、升麻、黄连、甘草、生地,水煎,加生犀角汁一二匙调服,缓则不可救。痧后元气不复,脾胃虚弱,宜用白芍、炙草为君,莲肉,扁豆、山药、青黛、麦冬、龙眼肉为臣,多服必渐强,慎勿轻用参、术。痧后生疮不已,余热未尽故也,宜用银花、荆芥、元参、甘草、生地、鳖虱、胡麻、川连、木通,浓煎饮之良。
痧疹不宜根据证施治,惟当治本。本者手太阴、足阳明二经之邪热也,解其邪热,则诸症自除矣。
《存存斋医话稿》:痧疹
痧疹有外袭寒邪.内蕴伏热者.宜两解肺卫之邪.麻杏石甘汤加桔梗薄荷射干牛蒡主之.
蛰庐注.肺有热邪欲发疹.外受风寒.郁于肌表.疹不透达.肺火内燔.最易闭闷发喘.而成危证.用麻杏石甘开肺.清热加味散表透疹.
风温客于太阴手经.咳嗽咽痛喉哑.兼发疹.治宜辛凉清润.大忌升葛荆防等.当以羚角连翘薄荷大力元参射干杏仁桔梗象贝银花芦根之类.继以沙参石斛麦冬花粉知母梨浆之属.养肺胃阴.
蛰庐注.火燥伤金若内挟湿火上蒸咽喉作腐者.是烂喉痧证.亦宜辛凉清透.忌辛温升散.亦不宜寒凉苦降郁遏其邪.
阳明血热.疹色如丹.舌绛如朱.环口燥烈.大渴引饮.脉洪数.宜犀角连翘鲜生地丹皮赤芍元参花粉银花人中黄等.继以大小甘露出入.以救肺胃.
痧邪余热郁肺.痰多气急咳嗽.宜宣之开之.如栀豉桑杏桔梗枯芩薄荷象贝蒌皮通草芦根之属.
如痧疹虽透.而咳嗽声哑喉痛者.此痧毒不能尽发.郁于气分也.亦宜宣通肺气.如羚角前胡桑杏连翘大力射干薄荷银花甘桔黄芩芦根之属.
痧 透发不尽.毒邪犯肺.喘急昏闷者.危证也.宜急透之.
蛰庐注.痧郁不透.内郁肺闭.大危之证.非麻黄大开肺气不能救.用石膏清火.杏仁下气.甘草缓急而泻火.加犀角等提透清化为治.
痧 伏邪未清.致伤阴分而发热不止者.宜甘寒养阴.如沙参玉竹金斛生地丹皮甘草之属.
阴亏之人.感邪发疹.不可过用柴葛升散.缘此证虽表不得汗解.或虽得汗而疹未透.热仍不解.惟清解中兼养阴液.庶能得汗.而疹亦透达.
白 见于夏秋暑湿伏邪之证.盖暑必挟湿.为粘腻之邪.病多掩牵.迁延两三候.邪未达而元气受伤.发出白 .色白点细.形如肌粟.摸之触手而微痒.状如水晶珠而明亮滋润者吉.抓破微有水者.乃湿从外出也.出无定期.热势壮则外见.缓则隐伏.甚至连发八九次.邪不达而身热不退者.由其人元气亏乏.不能化邪外出.故治白与治疹异.疹宜提透.白 提透无益.当养正生津.清暑渗湿.使正气充旺.则伏邪渐化.而热得退.若 色干白如枯骨.大凶之证.津液气竭.邪欲外出.元气亦随之外散.乃邪正并脱之候也.
《眉寿堂方案选存》:痧疹
痧不外透,火郁于肺,肺胀则喘;口渴频烦,热邪在上,况发厥如惊,尤属热象。辛寒解利郁热,从《内经》夏至后为病暑治。
连翘 杏仁 黄芩 山栀 芦根 牛蒡 石膏 紫菀 木通
□
病在暴冷而发,肌表头面不透,是外蕴为寒,内伏为热。肺病主卫,卫为气分,两解为
麻黄 牛蒡 射干 桔梗 石膏 杏仁 生草 枳壳汁
□
暴冷外加,伏热更炽,邪郁则气血壅遏,痧疹不肯外达。痰气交阻,神昏喘促,渐入心包,有内闭外脱之象。
连翘 射干 滑石 银花 菖蒲 通草
又牛黄丸。
□
温疹乃口鼻吸入秽浊之气,乃无形之邪,上窍阻塞,呛物不下。医不知有形无形,但曰清火寒降,至药直入肠胃,与咽中毫不相干。
牛蒡子 银花 马勃 连翘 射干 芦根
《也是山人医案》:痧疹
□
韩(十一)风温袭于肺卫.身热发痧.痰咳气喘.烦躁少寐.频渴脉大.且议清泄.
牛蒡(三钱) 杏仁(三钱) 桑皮(一钱五分) 羚羊角(一钱) 桔梗(一钱) 连翘(二钱) 薄荷(八分)象贝母(一钱五分)
又 痧痘巳回.目赤咽痛.余毒未清.宜凉解泄邪.
犀角(一钱) 嫩元参(一钱五分) 银花(一钱) 小生地(三钱) 桔梗(一钱) 霜桑叶(一钱) 连翘(二钱) 生甘草(三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