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失音

痘之始终喜音清,毒热壅塞哑无声,喉中有痘不须治,若是毒攻甘桔宁。


【注】音者,心之声也。心气上达于肺而作音,肺清则音清,肺热则音哑。如痘当灌浆而音哑者,此喉中有痘碍于气道,待外痘收靥,则内痘自清,不必施治。若未长灌而音已先哑者,此热毒壅遏肺窍而然也,宜加味甘桔汤治之。


加味甘桔汤


射干 牛蒡子(炒) 元参 连翘(去心) 麦门冬(去心) 栀子(炒) 苦桔梗 甘草(生)


水煎服。


【方歌】加味甘桔治失音,射干牛蒡与元参,连翘麦冬炒栀子,桔梗甘草共和匀。


疹毒声哑肺热壅,元参升麻大有功,已发加减凉膈散,没后儿茶音即清。


【注】失音者,乃热毒闭塞肺窍而然也。疹初失音者,元参升麻汤主之;疹已发而失音者,加减凉膈散主之;疹没后声 者,儿茶散主之。


元参升麻汤(方见喉痛)


加减凉膈散


薄荷叶 生栀子 元参 连翘(去心) 生甘草 苦桔梗 麦冬(去心) 牛蒡子(炒、研) 黄芩


水煎服。


【方歌】加减凉膈治失音,薄荷栀子共元参,连翘甘草苦桔梗,麦冬牛蒡与黄芩。


儿茶散


硼砂(二钱) 孩儿茶(五钱)


共为细末,凉水一盏,调药一匙服之。


咳逆咽痛音哑,脉象紧数,乃肺虚肝液亏也,甚为棘手。


川黄连 枇杷叶 橘白 人中白 知母 陈阿胶 紫菀 麦冬 生米仁 鸡子黄(生冲)



肾水不能制火,必致克金,阴精不能化气,必致咳病燥,所以咳逆音哑,脉动无神,此木郁水亏,虚火上炎之象。鄙拟滋纳法,以视动静。


青盐炒熟地 牡蛎 川贝 川郁金 云茯神 盐水炒广皮 淮膝 龟板 川百合 鸡子黄



邪未透泄,音哑咽痛,为患未久,无所大害。


旋复花 马兜铃 麻黄 象贝母 桑叶 紫菀茸 杏仁 桔梗 人中黄


接服方


紫菀 人中黄 牛膝 北沙参 桑叶杏仁 生蛤壳 米仁 天花粉



咳呛音哑,中虚木火烁金。


生 北沙参 橘红 牛膝 川百合 丹皮 麦冬肉 紫菀 川贝 冬桑叶



咳沫音哑,中虚肺气不清,宜轻剂疏理。


旋复花 生米仁 枇杷叶 冬瓜子 知母 紫菀茸 炒苏子 马兜铃 冬桑叶 橘红



咳逆音哑,似属阴亏火动,然脉象未见虚数,可见蕴邪未得清彻。宜轻剂和理。


鲜石斛 生蛤壳 麦冬 橘红 川郁金汁 紫菀茸 甜杏仁 川贝 兜铃 鲜枇杷叶


吴(三六)外冷内热。久逼失音。用两解法。(寒热客邪迫肺)麻杏甘膏汤


宋(三十)先失音。继喉痹。是气分窒塞。微寒而热。水饮呛出。咯痰随出随阻。此仍在上痹。舌黄口渴。议与苦辛寒方。


射干 麻黄 杏仁 生甘草 石膏 苡仁


陆(二二)秋凉燥气咳嗽。初病皮毛凛凛。冬月失音。至夏未愈。而纳食颇安。想屡经暴冷暴暖之伤。


未必是二气之馁。仿金实无声议治。


麻黄 杏仁 生甘草 石膏 射干 苡仁


又 芦根汁 杏仁汁 莱菔汁 鲜竹沥 熬膏。


范(三一)气燥。喉痹失音。少阳木火犯上。(胆火烁喉)


生鸡子白 冬桑叶 丹皮 麦冬 生白扁豆壳


某 喉干失音。一月未复。津液不上供。肺失清肃。右寸脉浮大。(气分燥津液亏)


枇杷叶(一钱半) 马兜铃(八分) 地骨皮(一钱) 桑皮(八分) 麦冬(一钱) 生甘草(三分) 桔梗(六分) 白粳米(二钱)


某 血后音哑。便溏。(失血津液亏)


生扁豆 炒白芍 炙草 川斛 山药 米糖 大枣


何 劳损。气喘失音。全属下元无力。真气不得上注。纷纷清热治肺。致食减便溏。改投热药。又是劫液。宜乎喉痛神疲矣。用补足三阴方法。(阴虚)


熟地 五味 炒山药 茯苓 芡实 建莲肉


孙(二一)久咳。失音喉痹。


陈阿胶(同煎二钱) 生鸡子黄(同煎一枚) 炒麦冬(一钱半) 川斛(三钱) 甜北沙参(一钱半) 炒生地(二钱) 生甘草(三分) 茯神(一钱半)


夫宫商角征羽。歌哭呼笑呻。此五脏所属之音声也。原其发声之本在于肾。其标则在乎肺。病有虚实。由咳嗽而起者居多。或肺有燥火。外感寒邪。火气郁遏而喑者。有肺金燥甚。木火上炎。咽干喉痹而喑者。有风热痰涎。壅遏肺窍而喑者。有嗔怒叫号。致伤会厌者。亦有龙相之火上炎。凌烁肺金。久咳不已而喑者。有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是即暴中之不能言者也。先生有金空则鸣。金实则无声。金破碎亦无声。此三言足以该之矣。有邪者。是肺家实也。无邪者。是久咳损肺。破碎无声也。其治法有寒者散寒。有火者清火。有风痰则祛风豁痰。若龙相上炎烁肺者。宜金水同治。若暴中之喑。全属少阴之虚。宜峻补肝肾。或稍兼痰火而治之。其用药总宜甘润。而不宜苦燥。斯得之矣。(华岫云)


徐评 久嗽失音。必由药误。麦冬五味。此失音之灵丹也。服之久。无不失音者。若全失。即使其人力如虎。而走如马。半年之后。无有不死。若风寒痰火偶尔失音者。即不治亦愈。但更加以麦冬五味。则弄假成真矣。此老竟茫然也。



失音者.乃热毒闭塞肺窍而然也.疹初失音者.元参升麻汤主之.疹已发而失音者.加减凉


膈散主之.疹没后声哑者.儿茶散主之.


元参升麻汤 见喉痛


加减凉膈散


薄荷 栀子(生) 元参 连翘 甘草 桔梗 麦冬 粘子 黄芩


儿茶散


硼砂(二钱) 孩儿茶(五钱)


共为细末.凉水一盏.调药一匙服之.廉按喉痛.可于元参升麻汤内.再加射干.山豆根.其余随症加减.


疹后失音而至不能出声者.名哑 .多不治.宜用甘.桔.元参.粘子.蝉蜕.射干.黄芩.花粉.杏仁.卜子.沙参.麦冬.川贝.竹肉.山豆根之类.或以竹沥八匙.姜汁二匙冲服.再用丹参茯神.石菖蒲.麦冬.花粉.桔梗.陈皮.甘草.诃子肉之类.痰盛.加川连蒌仁.羚羊或牛黄散吹入终不开声者.不救.若但声音低微不清.与此不同.养阴润肺自愈.又有其声哑嗄.默睡不食上唇有疮.则虫蚀其肺.下唇有疮.则虫蚀其肛.上下不定.名为狐惑.此由内热生虫.水谷久虚.虫无所食.故内食脏腑及肛.而外见唇口也.此候最恶.治宜黄连化 丸主之.便结桃仁承气汤加减服之.先用苦参煎汤洗之.后用末药敷治.京山郭某有子患此疹向系金竺天医治.病既大危.令其生邀余看视.其声哑嗄,呛饮.上下唇内.及舌上.舌根.喉间.俱有疮.其脉软微.余决为不治.果死.


牛黄散


牛黄 青黛 黄柏 硼砂 雄黄 冰片


共为末.先用薄荷汤.漱咽后次入神效.


黄连化 丸 治狐惑疮.


黄连(二钱) 芦荟(一钱二分) 干蝉(一钱二分) 芜荑(一钱五分) 川楝子肉(一钱)


加槟榔.雄黄.青黛.黄芩.胡连


共为末.用乌梅洗净去核.捣膏和丸米汤下.或杏仁汤下.


清热黄连犀角汤 治狐惑.


犀角(二钱磨冲) 黄连(一钱) 木香(三分研冲) 乌梅(四个)


桃仁汤 治狐惑 唇口生疮.声哑不出.


桃仁 槐子 蕲艾(各三钱)枣十个.水二钟.煎至一钟.分二次服.


狐惑疮末药


川连 黄柏 青黛 槟榔(各一钱) 雄黄 杏仁 使君子肉(各一钱五分)石膏(五钱) 芜荑 松花(各七分) 枯矾(五分)


共研细末.先用香油调成块次用凉水调薄涂疮上数次自愈.亦可加兰香叶烧存性研末.共调


.此方再加胡连.芦荟化虫丸.可治鼻疳.


朱 乙丑二月初二日 右脉洪数有力,金实无声,麻杏石甘汤证也。奈已为前医发汗,麻黄未便再用,议清音汤加石、杏。


苦桔梗(六钱) 生甘草(二钱) 半夏(六钱) 苇根(五钱) 石膏(六钱) 杏仁粉(五钱)


水五杯,煮成两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初三日 肺脏本热,为外感所搏,实而无声,究系麻杏石甘法为速。


生石膏(一两) 麻黄(五钱,去节) 炙甘草(三钱) 杏泥(六钱) 半夏(五钱)


初四日 右脉洪数,已减其半,音亦渐开,仍用麻杏石甘加半夏一帖。


麻黄(三钱,去节) 炙甘草(三钱)杏仁霜(七钱) 生石膏(一两,研末) 半夏(七钱)


甘澜水八碗,煮三碗,分三次服,以后病减者减其治。



沈 二十岁 正月二十九日 六脉弦细若丝,阳微极矣。咳嗽便溏,纳食不旺,由上焦损及中焦,所以致损之由,初因遗精,继因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外邪未清,骤然用补,使邪无出路,致咳嗽不已。古谓病有三虚一实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现下喉哑治实,先与提肺气,治虚与诸虚不足之小建中汤。


苦桔梗(四钱) 杏泥(二钱) 云苓(五钱) 生甘草(二钱) 生苡仁(五钱) 姜半夏(四钱)


煎两杯,分二次服。


二月初六日 六脉弦细之极,阴阳俱损,急需用补,以外感未净,喉音未清,暂与理肺二帖,后再诊。


苦桔梗(二钱) 甜杏仁(四钱) 姜半夏(三钱) 生草(二钱) 茯苓(四钱) 冰糖(四钱)鲜芦根(四钱)


煮三小杯,分三次服。



朱 四十五岁 酒客失音,与麻杏石甘汤。


麻黄(五钱) 生石膏(四两) 炙甘草(三钱) 杏仁(四钱)


服一帖无汗,音不出,二帖微汗,音出不甚响,仍用前法。


麻黄(三钱,蜜炙) 生石膏(三两) 炙甘草(三钱) 杏仁(四钱)


服五帖音大出,但脉滑耳,与清音汤。


草桔梗(六钱) 炙甘草(二钱) 姜半夏(六钱)


服五帖音清,脉滑痰饮不尽,与外台茯苓饮法,减辛药。


茯苓(八钱) 半夏(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沙参(三钱) 小枳实(钱半) 广皮(二钱) 甘草(钱半)


七帖而安。



软儿 十五岁 歌唱劳伤,肺火喉哑。


洋参(一两,切薄片) 鲍鱼(四两,切薄片)


早晚各取鲍鱼片二钱,洋参五分,煎汤顿服,歌时取洋参、鲍鱼各一片,贴牙后腮间,咽其津液,以后不复哑矣。



又 十六岁 因饮酒过度,贪食水果,寒热相搏,湿热内壅。


苦桔梗 甘草 茯苓 苏梗 半夏 神曲 芦根


数帖而安。


卫(三十)失音已久.胃纳颇佳.非其气之馁.当金匮金实无声议治.


麻黄(三分) 石膏(三钱) 杏仁(三钱) 生草(三分) 射干(五分) 苡仁(三钱)



钱(四一)肺象空悬.其位最高.据述曾经吐血之后.声音出不扬.饮食少纳.干咳频多.此属少阴水亏.不能济火.致君相上腾.燔烁娇脏.不无受伤.顾本是滋阴补虚为要.然岁气当深秋之际.肃化犹为最先.莫若暂用固金法.


从金生水意.


阿胶(二钱) 北沙参(一钱五分) 生地(三钱) 生鸡子黄(一枚)麦冬(二钱) 川斛(四钱) 茯神(二钱) 生甘草(三分)



戴 瘀咯将净.痰咳亦缓.肺胃络脉.乃肝阳潜伏.渐有宁静之象.今诊得左关弦形已退.右关脉已鼓指.而独右寸软弱.左尺虚细.右尺微小.六脉虽未调和.审体质未始不为平脉.古人所谓未见病脉.即平脉也.仍拟养肾.佐以健脾.


熟地(四钱) 北沙参(一钱五分) 淮山药(炒,二钱) 陈阿胶(二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建莲(去心,二钱) 云茯神(二钱) 川贝(二钱) 蒲黄(炒黑,五分)


又 填纳下焦.肝肾肺胃络脉渐宁.痰咯虽未净尽.而脏阴离络之瘀已尽.然而颐养宁神.络脉完固.不致贻患.仍拟肝肾定例.少佐清化.


熟地(四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 建莲(二钱) 陈阿胶(二钱) 川贝(一钱五分)淮山药(炒,二钱) 左牡蛎(三钱) 沙蒺藜(二钱) 云茯神(二钱)


又 自瘀尽以来.络脉巩固.肝肾根蒂亦基.痰咯亦少.形神颇安.脉右寸软.尺小弱.余部中和.但此小雪节候.


值少阴用事之时.只宜静养.以待一阳来复.其调剂仍宗前议.聊以益气佐之.


熟地(四钱) 西党参(二钱) 酸枣仁(炒焦,二钱) 陈阿胶(二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云茯神(二钱) 川贝(一钱五分) 建莲(二钱) 炙草(四分)


又 照前议参脾为生痰之源治.


熟地(四钱) 炒焦冬术(一钱五分) 枣仁(炒黑,二钱) 陈阿胶(二钱) 新会皮(一钱)拣麦冬(一钱五分) 云茯神(二钱) 川贝(去心研,一钱五分) 人参(另煎冲,一钱)



熟地(四钱) 北沙参(三钱) 建莲(去心,三钱) 陈阿胶(蛤粉炒,二钱) 川贝(去心研,二钱)淮牛膝炭(一钱五分) 拣麦冬(去心,一钱五分) 云茯神(二钱) 九孔石决明( 研三钱)


秋凉燥气咳嗽.初病皮毛凛凛.冬月失音.至夏未愈.而纳食颇安.想屡经暴冷暴暖之伤.未必是二气之馁.仿金实无声议治.


麻黄 杏仁 石膏 生甘草 射干 苡仁



劳损.气喘失音.全属下元无力.真气不得上注.纷纷清热治肺.致食减便溏.改投热药.又是劫液.宜乎喉痛神疲矣.用补足三阴方法.


熟地 五味 炒山药 芡实 茯苓 建莲肉



肺象空悬.气窒声音不出.舌乃心苗.热灼则舌本不展.以唇口肺家之病.乃辛热酒毒之痹.主以轻扬为治.乃无质之病.


羚羊角 连翘心 竹叶心 野赤豆皮 川贝母 金银花 威喜丸


痘疮初出,声音洪亮者,形病而气不病也;未发声音不出者,形不病而气病也∶既发声不出者,形气俱病也。


○有心火刑肺而失音者,肺属金主声,中有二十四空,凡发诸语言者,皆空中之气鼓动也。五行金空则鸣,实则哑。痘疮之火起于心,上熏于肺,肺气胀郁,故窍塞而无声也。以导赤散合甘桔汤加牛蒡子主之。


○有痘毒归肾而失音者,《经》曰∶会厌者,音声之户也。痘黑陷伏,则毒归于肾,邪气客于会厌,则厌不能发,开阖不利,故卒哑也。


○有喉舌溃烂而失音者。咽喉者,所以司呼吸,发音声,犹管 也。毒火上熏,咽喉先受,贲门、会厌、舌之位,皆痘所聚。初出之时,失于调治,以致咽喉肿塞,管 窄狭,舌本强硬,呼吸不利,音声不出矣。此上二证,治之则难。


○若七日以后,痘疮成浆之际,而失音者,乃气喉有痘,初出细小不觉,及至肌表之痘成浆,喉中之痘亦成浆,其毒壅盛,管 窄狭,故出声不清,而为咽哑也。大率七日以前失音者,并为逆证;七日以后失音者,不治自愈。盖外痘结痂,则喉中之痘自痊故也。当用甘桔汤服之于未发之前,清其气道,使毒不犯。


此预治之法,不可不知。


○若痘疮 后而失音者,乃余毒上攻于咽,以致肿痛干涩,声音不出,宜甘露饮、甘桔防风汤、元参升麻汤主之。(王好古)


痘之始终喜音清,毒热壅塞哑无声,喉中有痘不须治,若是毒攻甘桔宁。


[注]


音者心之声也,心气上达于肺而作音,肺清则音清,肺热则音哑,如痘当灌浆而音哑者,此喉中有痘碍于气道,待外痘收靥,而内痘自清,不必施治,若未尝灌,而音已先哑者,此热毒壅遏肺窍而然也,宜加味甘桔汤治之。


(加味甘桔汤)


射干牛蒡子炒玄参连翘去心麦门冬去心栀子炒苦桔梗甘草生水煎服。


(方歌)


加味甘桔治失音,射干牛蒡与玄参,连翘麦冬炒栀子,桔梗甘草共和匀。


疹毒声哑肺热壅,元参升麻大有功,已发加减凉膈散,没后儿茶音即清。


[注]


失音者,乃热毒闭壅肺窍而然也,疹初失音者,元参升麻汤主之,疹已发而失音者,加减凉膈散主之,疹没后哑者,儿茶散主之。


(元参升麻汤)方见喉痛(加减凉膈散)薄荷叶生栀子元参连翘去心生甘草苦桔梗 麦冬去心牛蒡研炒黄芩水煎服。


(方歌)


加减凉膈治失音,薄荷栀子共元参,连翘甘草苦桔梗,麦冬牛蒡与黄芩。


(儿茶散)硼砂二钱孩儿茶五钱共为细末,凉水一盏,调药一匙服之。


舌者音声之机也。喉者音声之关也。小儿卒然无音者。乃寒气客于会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开阖不致。故无音也。若咽喉声音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言语。则为舌喑。此乃风冷之邪客于脾络。或中舌下廉泉穴所致。若舌本不能转运言语而喉中声嘶者。则为喉喑。此亦风痰阻塞。使气道不通。故声不得发。而喉无音也。大抵此证多有禀赋不足。不能言者。有乳母五志之火遗儿。熏闭清道。不能言者。有惊风中风不能言者。若遗热与津液耗者。七味白术散。清气不升者。补中益气汤。禀赋不足与虚火伤肺者。地黄丸。若仰首咳嗽。肢体羸瘦。目白睛多。或兼解囟呵欠切牙等证。悉属肾虚。非地黄丸加鹿茸、远志不能治也。若吐泻后。或大病后。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物者。非失音。乃胃气不能上升。地黄丸与补中益气汤兼服。


失音之证。大抵肺热气病。咽喉有痘也。若于七日前见者。毒瓦斯熏蒸。肺窍闭塞。内疮糜烂。呼吸俱废者。为难治。若七日后呛水失音。乃内疮先热而靥。射干鼠粘子汤。或有内本无疮。多服热药所致者。急用消毒饮去荆芥加桔梗、门冬。 赤热甚。更加犀角、黑参。或凉膈散去硝、黄。若毒火上熏于肺。肺受火郁而窍塞声哑者。导赤散加桔梗、牛蒡。若声哑而烦热 痛。呻吟作渴。欲饮冷水。大便不通者。此心脾实热。急与清凉解毒。夏月盛暑之时。稍与冷水救之。洁古云。痘疹已出而声音如故者。形气俱不病也。痘疹未出而声不出者。形未病而气先病也。痘疹出而声音不出形。气俱病也。其治法可领悟矣。凡痘疮黑陷干枯。咳嗽失音。吐泻烦渴。发热肢冷。昏睡少食。痰多气促。寒颤切牙。黑陷燥痒者。皆为不治。惟猛进温养之剂。间有得生者。


二圣散 治风痰壅闭,语音不出,气促喘闷,手足动摇,似搐非搐。


诃子(十枚大者,半生半炙,去核) 大腹皮(净洗,焙干,五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疹毒声哑肺热壅,元参升麻有奇功,已发加减凉膈散,没后儿茶音即清。


注∶失音者,乃热毒闭塞肺窍而然也。疹初失音者,元参升麻汤主之;疹已发而失音者,加减凉膈散主之;疹没后声哑者,儿茶散主之。


元参升麻汤(方见前)


加减凉膈散


薄荷叶 生栀子 元参 连翘(去心) 生甘草 苦桔梗 麦冬(去心) 牛蒡子(炒研) 黄芩


水煎服。


方歌∶加减凉膈治失音,薄荷栀子共元参,连翘甘草苦桔梗,麦冬牛蒡与黄芩。


儿茶散


硼砂(二钱) 孩儿茶(五钱)


共为细末,凉水一盏,调药一匙,服之。


瘥后有声不能言,此水亏不能上接于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