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劳疳黄
《卫生宝鉴》:食劳疳黄
【胆矾丸】 治男子妇人食劳食气.面黄虚肿. 癖气块.
胆矾(无石者.三钱) 黄蜡(二两) 青州肥枣(五十个)
上以沙锅或石器内.用头酷三升.先下胆矾.共枣子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子去核.次下蜡二两.再慢火熬一二时辰如膏.入好蜡茶二两.同和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下.日三服.食后.如久年肠风痔疾.陈米饮下.日三服.一月见效.
【枣矾丸】 治食劳黄、目黄、身黄者.
皂矾(不以多少.沙锅子木炭烧通赤.用米醋内点之赤红)
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五疳丸】治小儿疳瘦面黄.眼涩羞明.好吃泥土.乳食不消化.常服退黄化虫.
绿矾(成块者.烧通赤取出.一两) 密陀僧(烧赤取出一两) 夜明沙(烧过.二两半)
上为末.枣肉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温米饮下.量大小加减.日三服.不计时.
【茯苓渗湿汤】治黄胆寒热呕吐.渴欲饮冷.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卧.
茵陈(六分) 白茯苓(五分) 木猪苓 泽泻(各三分)黄连 黄芩(生) 栀子 汉防己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各二分)
上十二味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
《医学纲目》:食劳疳黄
一名黄胖。夫黄胆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为期。食劳黄者,宿病也,至有久不愈者,故宜另立篇门。
□
〔丹〕大温中丸治黄胖。(朱先生晚年定者。)
香附(一斤,童便浸,春夏一宿,秋冬三宿) 甘草(二两) 针砂(炒红,醋淬三次,一斤) 苦参(春夏二两,秋冬一两) 浓朴(姜制,炒黑,五两) 芍药(五两) 陈皮(三两) 山楂(五两)苍术(五两,泔浸) 白术 茯苓(各三两) 青皮(六两)
俱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面黑,筋骨露,气实者,米饮下五六十丸。面肥白与气虚羸弱者,白术汤下三四十丸。忌一切生冷、油腻、鸡、鹅、羊、鸭、生、硬并 粽难化之物。服过七日后,便觉手掌心凉,口唇内有红晕起,调理半月愈。
丈夫黄胖,胃有宿积,口淡,脚酸,气急。
针砂(淘,炒净,醋 ,用细末,三两) 苍术 香附 三棱(各一两) 陈皮 黄连 茱萸 人参(各半两) 茯苓(七钱)
上为末,神曲醋糊丸。每服五十丸。若饱,入保和十丸,白汤下。
又小温中丸治黄胖。(宜草野贫贱人服,盖其饮食无积,但补阴燥湿而已。)
针砂一斤,以醋炒为末;入糯米炒极黄为末,亦用一斤,醋糊丸,如桐子大。每米饮下四五十丸,忌口同上。轻者服五两,重者不过七两愈。
六十嫂,面黄口苦而渴,此食积生湿热。
白术(一钱半) 连翘(一钱) 羌活 通草煎熟,吞下谷疸丸、保和丸各四十粒,阿魏丸五粒。
暖中丸治黄胖,杀肝邪,舒脾气。虚者不宜用。
陈皮 苍术 浓朴(制) 三棱 白术 青皮(各五钱) 香附(一斤) 甘草(二两) 针砂(十两,醋炒红。)
上为末,醋糊丸。空心盐姜汤下五十丸,晚食前酒下亦可。忌狗肉。
上五方,附、朴、楂、青、棱、蓬以磨积,针砂、酸醋以泻肝,白术、苍术以补脾,重可去怯之剂。唯温中丸无补性,虚者勿用。
□
〔世〕治黄胖。绿矾六两,用米醋于铁锅内煮七次,以干为度,置地上出火气为末。南星末一两,炒面一两,大皂角二斤,水煮熟,揉出浓胶,去皮渣,滤过再熬,入枣子六两,蒸熟去皮核,煎成浓膏,捣匀,和前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早晚用姜汤各一服。忌油腻、煎爆。如身上发红斑时,急煎枣汤服之,斑自愈。
□
〔《本》〕治男妇患食劳、气劳,遍身黄肿,欲变成水,及久患 癖,小肠膀胱面目忽黄,宜服紫金丹
胆矾(三钱) 黄蜡(二两) 大枣(五十枚)
上以砂锅或银石器内用好醋三升,先下矾、枣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去皮核,次下蜡,再慢火熬一二时,如膏好,入腊茶二两,同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茶酒任下。如久患肠风痔漏,陈米饮下。日三服,一日见效。宗室赵彦材,下血面如蜡,不进食,盖酒病也。授此方服之,终剂血止,面鲜润,食亦倍常。新安一士人亦如是,与三百粒作十服,立愈。
□
〔罗〕枣矾丸治食劳黄,目黄身黄。
皂矾(不拘多少,置砂锅内烧通赤,用米醋点之,烧用木炭)
上为末,枣肉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一方,用白矾,不用皂。
□
〔世〕枣矾丸治黄胖。
皂矾(五两, ) 枣肉(二两) 蒸粉(三两)
上为末,生姜汁丸。每服二三十丸,一日二次,米饮下,食前。
右三方,矾、醋之酸以泻肝,枣肉之甘以补脾。若虚黄,于前疸门小便自利、自汗虚劳疸条下诸方选用之。
□
〔丹〕妇人年三十,面黄,脚酸弱,口苦喜茶,月经不匀,且多倦怠。
黄 (三分) 白术(一分) 炒柏(二分) 秦艽(二分) 甘草(三分) 木通(五分) 陈皮(五分)芍药 人参(各一钱) 当归(一钱)
一妇年六十,面黄倦甚,足酸口苦,脉散而大,此湿伤气也。
白术(半两) 陈皮(四钱) 苍术 木通 黄芩(各三钱) 砂仁 人参 川芎(各二钱)黄柏(炒,一钱) 甘草(炙,五分)
分六帖。水煎,食前服。
王官人,痞后面黄,脚酸弱,倦怠,食饱气急,头旋。
黄 (二分) 苍术(一钱) 白术(一钱半) 木通(二分) 甘草(炙,二分) 黄柏(炒,三分)浓朴(制,一钱) 陈皮(一钱)
水煎服。
成庚五官,面黄,脚酸无力,食不化,脉虚而少弦,口苦肚胀,宜补之。
苍术(半钱) 木通(三分) 白术(一钱半) 当归(五分) 芍药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二分)川芎(五分) 人参(三分)
水煎下保和丸四十丸。
□
〔《经》〕治食气,遍身黄胖,气喘,食不进,心胸渴闷。用不蛀皂角去皮及子,涂好醋炙令焦,为末一钱,巴豆七粒去油膜。二件,以淡醋研好墨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陈皮汤下。日三服,隔一日增一丸,以利为度,常服消酒食。
□
〔子和〕一男子作赘,偶病疸,善食而瘦,四肢不举,面黄无力。其妇翁欲弃之,其女不肯。妇翁乃农夫,招婿意欲作劳,见其病甚,每日诟辱之。人教之饵蜡矾丸、三棱丸,俱不效。戴人见之,不诊而疗,使服涌剂,去积痰宿水一斗。又以泄水丸、通经散,下四五十行不止。戴人命饮冰水一盏立止。次服平胃散,间服槟榔丸五十粒,七日黄退力生。盖黄胆之症,湿热与宿谷故也,俗谓之食劳黄。
□
〔世〕喜吃干茶。
石膏 白芍药 黄芩
水煎服。更于积块门茶瘅条相参用之。
□
〔《山》〕酒面黄。用丝瓜连皮子烧灰。因面得病,面汤调下。因酒得病,酒调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