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
《得配本草》:栗子
咸,温。入足太阴、少阴经气分。浓肠胃,健腰足。生嚼涂筋骨断碎肿痛,及金刃伤、小儿口疮。或风干,或火煨用。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栗楔
咸,平。入足少阴经气分。大有补肾之功,治筋骨风痛,活血尤效。
一毯三颗,其中扁者,栗楔也。
毛毯
即栗外刺包
煮汁,洗火丹毒肿,烧灰敷亦效。
黑壳
煮汁饮,止反胃消渴,并止泻血。
《食疗本草》:栗子
(一)生食治腰脚。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嘉〕
(二)又,树皮∶主瘅疮毒。〔嘉〕
(三)谨按∶宜日中曝干,食即下气、补益。不尔犹有木气,不补益。就中吴栗大,无味,不如北栗也。其上薄皮,研,和蜜涂面,展皱。〔嘉〕
(四)又,壳∶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嘉〕
(五)今有所食生栗,可于热灰中煨之,令才汗出,即啖之,甚破气。不得使通熟,熟即拥气。生即发气。故火煨杀其木气耳。〔心·嘉〕
《药性切用》:栗子
味甘微咸,生平熟温,入肾而补肾浓肠。生则难化,熟则滞气。小儿不可多啖。
《饮食须知》:栗子
味甘咸,性温。生食则发气,蒸炒热食则壅气。风过者生熟咸宜,再经日晒作油灰气。同橄榄食,有梅花香。中扁者名栗楔,栗作粉食,胜于菱芡。但饲小儿,令齿不生。患风疾及水肿者,并不宜食。小儿不可多食,生则难化,熟则滞气,膈热生虫,往往致病。勿同牛肉食。密取一栗咬破,蘸香油和众栗炒,俱不发爆。
取苞中自裂出栗子,以润沙密藏,夏初尚如新也。如苞未树上自坠者,不能久藏,且易腐。
《玉楸药解》:栗子
味甘、咸,气平,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补中培土,养胃益脾。
《素问·脏气法时论》: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戊土降于丁火,得离中之阴精,己土升于癸水,得坎中之阳气,故苦则入胃,咸则归脾。栗子咸甘入脾,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生食治腰腿不遂,生嚼涂筋骨碎断,又消肿痛,行瘀血,破痃癖,去恶刺,出箭头,止鼻衄,敛泄利。
风干者佳。
壳止便血。
壳内薄皮,治骨鲠。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