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实
《本草乘雅半偈》:莲实
(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
【核】曰∶出荆、杨、豫、益诸处,生湖泽陂池间。独建宁老莲,肥大倍尝,色香味最胜。凡莲实作种者迟生,藕芽作种者易发。根横行,初生曰 ,成节曰 ,藕其总名。节分二茎,一上竖作叶;一横行即子藕。不藕不生,节节皆然。本曰 ,茎曰蕖,叶曰茄,荷亦总名。华曰菡萏,壳曰房,实曰 , 心曰薏,莲亦总名也。清明生叶,夏至芰荷出水,即旁茎作华,节分三茎矣。叶则昼舒覆华以避日,夜卷露华以承露,华则朝开夕合,合时曰菡,开,仁成两瓣。薏色青碧,即具卷荷二枝,倒折向上,中含华茁,从上生下, 衣经秋正黑,入水必沉,卤盐煎之能浮,生山海间者,可百年不坏。人得食之,令发黑不老。红华者,莲优藕劣;白华者,莲劣藕优,故采实宜红,采藕宜白,各取得气之盛者也。别有千叶、层台、并头、品字者;有叶昼卷夜舒者,有华至夜入水,名睡莲者;有金色、蜜色、青色、碧色五色者;有朱边白、蜜边白、白边红者;有五彩如绒绣者,此皆异种。华于华,不足于莲与藕也。采得其实,先宜蒸熟,或暴焙干。修治,每斤用 猪肚一枚,洗极净,盛贮其实,蒸熟取出,不可去心,焙燥入药。得茯苓、枸杞、山药、白术良。今市肆一种石莲子,如土石,味极苦涩,不知为何物,食之令人肠结。
【 】曰∶其根藕,其实莲。莲者,奇也。藕者,耦也。奇耦者,即坎离之中画。莲实者,即坎中之满,能填离中之虚,故称补中。中即中黄,假实中之薏,以为种子。其中所 ,为资始资生之本,微而能着,固而愈强。故养益神气,百疾自除。菊耐霜,莲耐日,寒暑所不能损者,岂患老之将至耶?然妙在薏,设修治去之,失却圣胎种子矣。
客曰∶经秋正黑,入水必沉,卤盐煎之能浮,生山海间者,百年不坏,食之能令发黑不老者,何也?颐曰∶莲实一名水芝,盖钟天一之灵,以透发地二之德,见秋金之母,自然本色毕露,入水而炎上一脉已断,全归水性,密藏不出,无复浮理,唯以卤盐之本族柔之,煎熬之火力迫之,自然生气流动,不容终沉。若归宗于海者,必能久居其所,以北方之水液,滋血之余,后天之坎精,润形之槁,宜其黑发不老也。客曰∶安靖上下君相火邪者,何也?
颐曰∶莲从藕根抽茎开华,以及结实,皆自下而上。实中之薏,包 根茎华叶,形复倒垂,自上而下,有归根潜伏之义。薏居中,为黄婆,能调伏心肾。又苦味能降,此为莲之心苗,含水之灵液,结于炎夏。又秉火之正令,其安靖上下君相火邪,气味应尔。客曰∶本经主治惟实,别录以藕节,止吐血、衄血、消瘀血、血闷者,何也?颐曰∶心主血脉,吐衄即血无所主。脉无经纬,亦道路填塞,疆界失制,藕质脉络井然,窍穴玲彻,节则又为疆界之总制,象形从治,则血有所主,错综经隧,仍无碍矣。
《本草崇原》:莲实
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
(莲始出汝南池泽,今所在池泽皆有。初夏其叶出水,渐长如扇。六七月间开花,有红、白、粉红三色,香艳可爱。花心有黄须,花褪房成,房外青内白,子在房中,如蜂子在窠之状。六七月采嫩者,生食鲜美,至秋房枯子黑、壳坚而硬,谓之石莲子。今药肆中一种石莲子形长味苦,肉内无心,生于树上,系苦珠之类,不堪入药,宜于建莲子中拣带壳而黑色者,用之为真。)
莲生水中,茎直色青,具风木之象,花红,须黄,房白,子黑,得五运相生之气化,气味甘平。主补中,得中土之精气也。养神,得水火之精气也。益气力,得金木之精气也。百疾之生,不离五运,莲禀五运之气化,故除百疾,久服且轻身不饥延年。
《本经逢原》:莲实
甘平涩,无毒。去心中苦薏则不伤胃。
发明 莲子得水土之精英,补中养神,益气清心,固精止泻,除崩带赤白浊,能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取其补益黄庭,实堤御水之义。
《侣山堂类辩》:莲实
莲子,本经上品,气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夫莲茎色青味涩,中通外直,具风木之象,花红,房白,须黄,子老而黑,有五行相生之义,故能补五脏不足。五脏主藏精者也,肾为水脏,受藏五脏之精。石莲子色黑味涩,故用之以固精气。今市肆一种,状如土石,味极苦涩,不知为何物?卢子由先生曰∶食之令人肠结。宜于建莲子中,拣带壳而色黑者为是。(有云假石莲子乃树上所生,即苦珠子之类。)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