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肉
《本草备要》:龙眼肉
补心脾
甘温归脾。益脾长智(一名益智),养心补血(心为脾母),故归脾汤用之。治思虑劳心脾,及汤风下血(心生血,脾统血。思虑过多,则心脾伤而血耗,致有健忘、怔忡、惊悸诸病。归脾汤能引血归脾而生补之。肠风亦由血不归脾而妄行)。
《本草便读》:龙眼肉
龙眼肉(图缺)
甘平无毒.悦胃气以培脾.思虑伤神.养心营而益智.(龙眼肉味纯甘.性平.微温.皮黄肉赤.心脾药也.专能补养心脾营血.心脾足则思虑劳伤惊悸健忘等证皆可愈耳.岂特安神益智而已哉.)
《本草从新》:龙眼肉
俗呼圆眼.补心脾.
甘平润.补心长智.(一名益智.)悦胃培脾.疗健忘与怔忡.能安神而熟寐.一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及血不归脾诸证.(归脾汤、用为向导者、五味入口、甘先归脾也、凡心脾伤而血耗、致有健忘怔忡惊悸、及吐血血崩、肠风下血等证、归脾汤、能引血归脾而生补之.
道家用龙眼肉细嚼、待津液生、和津汨汨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本草分经》:龙眼肉
甘平而润,补心脾安神,治一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及血不归脾诸症。
《本草分经》:龙眼肉
见脾补。
《本草撮要》:龙眼肉
味甘平润.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补心长智.悦胃培脾.疗健忘与怔忡.能安神而熟寐.一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血不归脾诸症.凡受风寒者忌.
《本草经解》:龙眼肉
气平.味甘.无毒.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蛊毒.去三虫.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圆肉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中有升.阴也.脾者五脏之原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圆肉味甘益脾.脾健运则五脏皆充.而邪气不能容矣.肾藏志.肾者水藏也.圆肉气平益肺.肺金生肾水.水滋而志安.味甘益脾.脾补则食自进.甘能解毒.故除蛊.三虫湿热所化也.气平益肺.肺金藏也.肺益则清肃之令行.水道通.湿热下逐.而虫去矣.久服气平益肺.味甘益脾.脾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气足生精.而阴气独强.心肝肾俱滋矣.肝藏魂.肝滋血藏.故魂强而目明.肾滋水旺.则身轻而耳聪.心滋血润.血色华面.所以不老.心灵通达.所以神明也.
【制方】
圆肉同生地、天冬、麦冬、丹参、柏仁、远志、莲肉、五味、茯神、人参.补心安神.
《本草蒙筌》:龙眼肉
味甘,气平。无毒。树颇大,叶微小凌冬常青;实极圆,壳淡黄纹作鳞甲。肉甘甚薄,名亚荔枝。亦产蜀闽岭南,荔枝过后才熟。士人鄙之,又呼荔枝奴也。取肉入药,因甘归脾。古方归脾汤中,功与人参并奏。《本经》一名益智,禅益脾之所藏。(脾藏智故云。)
解毒去虫,安志厌食。养肌肉,美颜色,除健志,却怔忡。多服强魂聪明,久服轻身不老。
《本草择要纲目》:龙眼肉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五脏邪气.安志.除蛊毒.去三尸虫.久服强魄聪明.开胃益脾.性味和平.严用和归脾汤.治思虑劳伤.用龙眼肉取甘味归脾.能益人之智.通神明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