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鱼
《本草经集注》:蠡鱼
味甘,寒,无毒。主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治五痔,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一名 鱼。生九江池泽,取无时。
今皆作鳢字,旧言是公蛎蛇所变,然亦有相生者。至难死,犹有蛇性。合小豆白煮,以治?
《本草衍义》:蠡鱼
今人谓之黑鲤鱼,道家以谓头有星为厌。世有知之者,往往不敢食。又发故疾,亦须忌尔。今用之疗病,亦只取其一端耳。
《名医别录》:蠡鱼
无毒.主治五痔,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生九江,取无时.又,蠡鱼肠及肝,主久败疮中虫.
《本经》原文∶蠡鱼,味甘,寒.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一名 鱼.生池泽.
《千金翼方》:蠡鱼
味甘,寒,无毒。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疗五痔,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一名铜鱼。生九江池泽,取无时。
《医学入门》:蠡鱼
蠡鱼无毒味甘寒,下水消浮湿痹安,五痔炙肠安谷道,胆攻喉痹效如丹。
蠡,礼也。头戴七星而夜礼,北斗也。《衍义》云∶即今之黑鲤鱼也。道家为其头有星为地厌,世有知之者,往往不敢食。主湿痹,面目浮肿,二便壅塞。又肠痔下血疼痛者,作 和蒜齑食之。香港脚、风气亦宜。丹溪治癞用此,以代花蛇,是亦去风。古方有单用安胎者。多食亦发痼疾。肠,主五痔,以五味炙令香,绵裹纳谷道中,一食顷虫当出。
诸鱼胆苦,惟此鱼胆,味甘可食为异也。腊月收,阴干为末,遇急喉痹取少许点患处,药至即瘥,甚者水调灌之。
《神农本草经》:蠡鱼
(初学记引作鳢鱼)
味甘寒。
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一名鲖鱼。生池泽。
《名医》曰:生九江,采无时。
案《说文》云:,鲖也。鲖,也。读若裤栊。《广雅》云:鲡,鯣鲖也。《尔雅》云:鳢。郭璞云:鲖也。《毛诗》云:鲂鳢。《传》云:鳢鲖也。据《说文》云:鳢鳠也。与不同,而毛苌。郭璞以鲖释鳢,与许不合。然初学记引此亦作鳢,盖二字音同,以舛,不可得详。《广雅》又作鲡,亦音之。又广志云:豚鱼,一名鲖(《御览》),更异解也。
又陆玑云:鳢即鲍鱼也。似鳢,狭厚,今京东人犹呼鳢鱼,又本草衍义曰。蠡鱼,今人谓之黑鲤鱼,道家以为头有星为厌,据此诸说,若作鲤字,《说文》所云鲖。
广志以为江豚,本草衍义以为黑鲤鱼,若作鲤字,《说文》以为鲡。《广雅》以为鳗鲡。陆玑以为鲍鱼,说各不同,难以详究。
《新修本草》:蠡鱼
味甘,寒,无毒。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疗五痔,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一无时。
今皆作鳢字,旧言是公蛎蛇所变,然亦有相生者。至难死,犹有蛇性。合小豆白煮,以疗肿满甚效。
〔谨案〕《别录》
云∶肠及肝,主久败疮中虫。诸鱼灰,并主哽噎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