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林檎

「释名」来禽、文林郎果。


「气味」酸、甘、温、无毒。


「主治」


1、水痢不止。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连林檎一起吃下。


2、小儿下痢。用林檎、构子同捣汁,任意饮服。


3、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用干林檎脯研为末和醋涂患处。


俗名花红


涩温无毒。


发明 林檎虽不伤脾,多食令人发热,以其味涩性温也。病患每好食此多致复发,或生痰涎而为咳逆,壅闭气道使然。其核食之,烦心助火可知。


树似柰,实比柰差圆。六七月熟。亦有甘酸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肥美,酸者差晚,须熟烂乃堪啖。


气温,无毒。主消渴,下气,消痰,止痢,泄精,霍乱肚痛。多食发热,涩气,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



味甘酸,温。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


味甘酸,性温。俗名花红。多食令人百脉弱,发热生痰滞气,发疮疖,令人好唾。其子食之,令人心烦。林檎树生毛虫,埋蚕蛾于下,或以洗鱼水浇之,即止。


味酸,涩,气平,入手太阴肺经。生津解渴,下气消痰。


林擒酸涩收敛,治肺热消渴,疗滑肠泄利。


(林檎_图缺)


味酸、甘,温。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其树似柰树,其形圆如柰。六月、七月熟,今在处有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林檎,主止消渴。陈士良云∶此有三种,大长者为柰;圆者林檎,夏熟;小者味涩为 ,秋熟。日华子云∶林檎无毒,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图经曰∶林檎,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或谓之来禽,木似柰,实比柰差圆,六、七月熟。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须熟烂乃堪啖。病消渴者,宜食之生冷痰,今俗间医人亦干之。入治伤寒药,谓之林檎散。


食疗云∶温。主谷痢、泄精。东行根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不可多食。又,林檎味苦、涩,平,无毒。食之闭百脉。食医心镜∶治水痢。以十枚半熟者,以水一升,煎取一升,和林檎,空心食。子母秘录∶治小儿痢。林檎、构子杵取汁服,以意多与服之,瘥。又方∶羸瘦。杵林檎末,以和醋敷上,癖和移处,就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