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青
- 《本草纲目》:绿青
- 《本草经集注》:绿青
- 《本草图经》:绿青
- 《本草衍义》:绿青
- 《本经逢原》:绿青
- 《名医别录》:绿青
- 《千金翼方》:绿青
- 《医学入门》:绿青
- 《新修本草》:绿青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绿青
- 《证类本草》:绿青
《本草纲目》:绿青
「释名」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
「气味」小毒。
「主治」
1、急惊昏迷。用绿青四两、轻粉一钱,共研细。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灌下。痰吐即愈。
2、风痰迷闷。用绿青十两,乌头尖、附子尖、蝎尾各七十个,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汁合酒送下。吐出痰涎便是见效。
3、小儿疳疮(肾疳,鼻疳,头疮,耳疮等)。用绿青、白芷,等分为末。先以甘草水洗疮,再搽药。
《本草经集注》: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治鼽鼻,止泄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带挟。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反矣。
(??
铁落
味辛、甘,平,无毒。主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气在皮肤中。除胸膈中热气余,食不下,心烦,去黑子。一名铁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平泽及 城,或析城,采无时。(《新修》五七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铁
主治坚肌耐痛。(《新修》五八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本草图经》:绿青
绿青(图缺),今谓之石绿,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山之阴穴中。《本经》次空青条上云∶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铜处,此物当是生其山之阴耳。今出韶州、信州。其色青白,即画工用画绿色者,极有大块,其中青白花文可爱。信州人用琢为腰带环及妇人服饰。
其入药者,当用颗块如乳香不挟石者佳。今医家多用吐风痰。其法拣取上色精好者,先捣下筛,更用水飞过至细,乃再研治之。如风痰眩闷,取二、三钱匕,同生龙脑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合酒温调服,使偃卧,须臾,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呕吐,其功速于它药,今人用之,比比皆效,故以其法附之云。又下条云∶扁青生朱崖山谷及武都朱提。苏恭云∶即绿青是也。海南来者,形块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今未见此色。武昌、简州、梓州亦有,今亦不用。
《本草衍义》:绿青
即石碌是也。其石黑绿色者佳,大者刻为物形,或作器用。又同 砂,作吐风涎药,验则验矣,亦损心肺。
《本经逢原》:绿青
俗名石绿
微酸,小毒。
发明 痰在上宜吐之,在下宜利之。绿青吐风痰眩闷,取二三钱同龙脑少许调匀,以生薄荷汁合酒温服,便卧,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呕吐而功速,故着之。
《名医别录》: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治鼽鼻,止泄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千金翼方》: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鼻,止泻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医学入门》:绿青
即石绿。出信州有铜处,生山之阴,其中青白花文可爱,即画工用作绿色者,土人以为妇女服饰。
入药当用颗块如乳香,不夹石者佳。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鼻,止泄痢。今医用吐风涎虽验,亦能损心。细研水飞。
《新修本草》: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鼻,止泄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带挟。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反矣。
〔谨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鼻,止泄痢,吐风痰。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今医家多用吐风痰。其法∶拣取上色精好者,先捣下筛,更用水飞过至细,乃再研。治之如风痰眩闷,取二、三钱匕,同生龙脑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合酒温调服,使仰卧,须臾涎自口出,乃愈。不呕吐,其功速于他药。今人用之比比皆效,故以法附之。
《证类本草》:绿青
(绿青_图缺)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鼻,止泄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陶隐居云∶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带挟。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反矣。唐本注云∶绿青即扁青也,画工呼为石绿。其碧青即白青也,不入画用。
图经曰∶绿青,今谓之石绿。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山之阴穴中。《本经》次空青条上云∶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铜处,此物当是生其山之阴耳。今出韶州、信州。其色青白,即画工用画绿色者,极有大块,其中青白花纹可爱。信州人用琢为腰带环及妇人服饰。其人药者,当用颗块如乳香不挟石者佳。今医家多用吐风痰。
其法,拣取上色精好者,先捣下筛,更用水飞过至细,乃再研治之。如风痰眩闷,取二、三钱匕,同生龙脑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合酒温调服。使偃卧须臾,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呕吐。其功速于它药,今人用之,比比皆效,故以其法附之云。又下条云∶扁青生朱崖山谷及武都朱提。苏恭云∶即绿青是也。海南来者,形块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今未见此色。武昌、简州、梓州亦有,今亦不用。
衍义曰∶绿青,即石碌是也。其石黑绿色者佳,大者刻为物形,或作器用。又同 砂,作吐风涎药,验则验矣,亦损心肺。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