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三黄丸

治三焦实热。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三两) 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五两)黄连(春四两、夏五两、秋冬三两) 为末,蜜丸,每服百丸,食后白汤下。


治脾热口甜。


黄芩 黄连 大黄(煨,各五钱)


炼蜜丸,温水下二十丸。


一方 治胆热口苦,因谋虑不决。


小柴胡汤加麦门冬、酸枣仁、地骨皮、远志,用水煎服。


小柴胡汤见寒门。


一方 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加减服。


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甚则加附子或加官桂尤妙。此从治之法也。


一方 治舌上无故出鲜血如线,槐花炒为末,敷之立止。


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发寒热者。


春三月 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一两)


秋三月 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三月 黄芩(二两) 大黄(五两) 黄连(三两)


上三味,随时加减,为细末,炼蜜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加七丸,服一月愈。


治小儿诸热,兼治身黄、黄胆、衄血、便血。见火门。


一方 小儿尿血。用甘草汤调益原散,加升麻末,尤好。


治骨实极,热,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手足酸疼,大小便闭。


黄芩(六两,冬用三两) 大黄(二两,冬用四两,夏用三两) 黄连(春用四两,夏用七两,秋用六两,冬用二两)


上三味捣,和蜜丸,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饮下。


治三焦实火,口舌咽喉肿痛,或热痢腹疼等症。


黄芩 黄连 黄柏(各炒等分)


水为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温汤下。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痈、疮、痍。及治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去芦) 黄芩(去芦) 大黄(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大黄 黄芩 黄柏(以上各等份)


上为末,水丸。每服三十丸,水下。


又方∶去黄芩用黄连。


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发寒热者。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一两)


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


上三味,随时加减,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者加七丸。服一月病愈,尝试有验矣。


治红肿热毒,疼痛,大痈,悬痈,杨梅疮,结毒等症。


制军(三两,酒浸,隔水蒸软,打烂如泥) 乳香 没药(俱去油,各一两) 雄精(五钱)麝香(钱半) 犀黄(三分)


各为细末,千槌为丸,如梧仁大,晒干,每服五钱,连服十次立愈。


马曰∶悬痈、肛痈初起时,用此最宜。若先患咳嗽而后生者,则非所宜。


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为末,神曲糊丸,木香、槟榔汤送下。


治诸热。


黄芩(半两去心) 大黄(去皮湿纸裹煨) 黄连(去须各一钱)


上同为细末,面糊丸绿豆大或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二十丸,食后,米饮送下


黄芩(酒炒,春四、夏秋六、冬三两) 黄连(酒炒,春四、夏五、秋三、冬一两) 大黄(酒浸,九蒸晒、春三、秋二、夏一、冬五两)


消渴羸瘦,不生肌肉,其人善谷者,此方主之。


上件皆火证也。火炎则水干,故令消渴。燥万物者,莫 乎火,故令羸瘦,不生肌肉。火甚则速于传化,故善谷。芩、连、大黄,苦寒物也。寒能胜热,苦能泻火,火去而阴自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