娠后
《医学入门》:娠后
胎动,胎痛、漏血及风寒外邪,不可轻易服药,亦不得交合触动欲火。生后摄养,一如胎前盖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母食膏粱爨烈之物,则乳毒,有是数者,子受其害矣。
寡欲清心为上策,
寡欲则不妄交合,积气储精待时而动,故能有子,凡心有所动,即是欲。心主血而藏神,肾主精而藏志,心神外驰,则肾志内乱,其于交会之际,殊无静一清宁之气,所泄之物,同归腐浊而已,安能发育长养于其间哉!欲寡神完,不惟多子,抑亦多寿,故养生莫善于寡欲。
服药阴阳贵得宜。
若见命门脉微细,或绝,阳事痿弱,法当补阳;若见命门脉洪大鼓击,阳事坚举是为相火妄动,法当滋阴。若或肾脉浮大芤紧,遗精尿血,法当补阴;若带洪数,兼以泻火;若见肾脉微甚欲绝,别无相火为病,法当阴阳双补。阳脱痿弱,精冷而薄,或来慢不能直射子宫,命脉微细者,还少丹、打老儿丸。精清淡者,雀卵丸。阳痿不举,命门脉虚欲脱者,巨胜子丸。壮阳丹。肾气久旺,来慢不能直射子宫者,续嗣丹、温肾丸。精漏无火者,金锁思仙丹。阳虚有火者,大造丸、肾气丸、补阴丸、虎潜丸。四十以后,纵有火动者,只宜小菟丝子丸、天门冬膏,忌用知、柏、芍药寒凉。阴阳两虚者,八味丸、二神交济丹。通用种子大补丸、玄牝太极丸 、五子衍宗丸、十子丸、加味苍术膏、何首乌丸。女宜鼓动微阳,女金丹,螽斯丸,大、小乌鸡丸。调养经血,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十味香附丸、墨附丸、单醋附丸、百子附归丸、琥珀调经丸、加味养荣丸、加味益母膏、滋阴百补丸、大造丸、补阴丸。根据症选用,不可慕方名之美,珍药之异,而先自伤根拔本;亦不可过服热药,以遗子患。古云∶父吞刚剂,子患热淋。且性燥多火,男女皆然,况造化之妙,岂可专恃药饵!必也改过迁善,惩忿窒欲,人伦日用,无所欺肆,买卖交易不致刻剥,自然德可动天,生子必贤且寿,勉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