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
《古今医案按》:气冲
汪石山治萧师训.年逾五十.形肥色紫.气从脐下逆冲而上.睡卧不安.饮食少.精神倦.汪诊之.脉皆浮濡而缓.曰.气虚也.问曰.丹溪云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何谓气虚汪曰.难执定论.丹溪又云.肥人气虚.脉缓亦气虚.今据形与脉.当作气虚论治.遂以参、 为君.白术、白芍为臣.归身、熟地为佐.黄柏、甘、陈为使.煎服十余帖.稍安.彼以胸膈不利.陈皮加作七分.气冲上.仍守前方.月余而愈.
震按此条仍合丹溪二说同用之.非专主气虚也.惟汪公于濡缓脉.多以参、 加麦冬、黄柏.不加附子.想系一生得手处.至如陈皮加作七分.气即冲上.此尤气虚之显然者.前方可操券取效也.窃忆生平治气冲证.用熟地、归、杞、牛膝、紫石英、胡桃肉、坎气、青铅等药而愈者.不计其数.又有用肾气丸而愈者.用大补阴丸、三才丸而愈者.总不出丹溪之训.唯一陆姓书生.形瘦.饮食如常.别无他病.而气自脐下上冲.始仅抵胸.后渐至喉又渐达巅顶.又渐从脑后由督脉及夹脊两傍而下.又渐至腿踝足心.仍入少腹.再复上冲其冲甚慢.约一年而上下周到.谷食降序.肌肉愈削.共两年半而其人方死.凡温凉补泻靡药不尝.针灸祝由.无法不试.震固不能愈之.而就医于吴门叶薛两先生.亦无寸效.
此种病.恨不遇张戴人喻西昌周慎斋诸公.听其议论以开茅塞也.又按魏志华佗传.载一士大夫不快.佗曰.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寻瘥.十年竟死.震读此益慨然于术之疏也.设华公遇此陆生.即早知其十年后以气冲证寿当尽矣.何药之能为.
马元仪治袁玉行.小腹厥气上冲.即吐.得饮则吐愈甚.诸药不效.马诊之.两脉虚涩右尺独见弦急.此下焦浊气上胜.则胸中阳气不布.故饮入于胃.上壅而不下达.宜通其地道.用调胃承气汤.下宿秽甚多.继渐培中气而愈.
震按凡病皆有虚实.勿谓气冲证皆系阴虚气虚也.故选此条.别开一例.然必是暴病或便秘.乃从右尺脉印其机耳.昔年曾与杜良一先生治下焦肾虚.上焦气冲者.杜用六味地黄汤.合五磨饮子去木香.以汁和服而效.又一新翻式样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