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气喘

凡人气喘而上者,人以为气有余也,殊不知气盛当作气虚看,有余当作不足看, 若认作肺气之盛,而用苏叶桔梗百部豆根之类,去生远矣,方用


人参( 参两) 牛膝( 叁钱) 熟地 麦冬( 各伍钱) 山萸( 肆钱) 胡桃( 参个) 枸杞 五味子( 各壹钱) 生姜( 伍片)


水煎服。


此方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参乃健脾土之药,既宜补肾, 不宜多用人参,不知肾水大虚,在一时不能遽生,非急补其气, 则元阳一线必且断绝,况人参少用则泛上,多用即下行,妙在用人参三两, 使下达病原,补气以生肾水,方中熟地、山萸之类,同氣相求,直入命門, 又何患其多哉,若病重之人,尤宜多加,但喘有初起之喘,有久病之喘, 初起之喘多實邪,久病之喘多氣虛,實邪喘者必抬肩,氣虛喘者微微氣息耳, 此方治久病之喘,若初起之喘,四磨四七湯,一劑即止喘, 不獨肺氣虛而腎水竭也。


實喘方用


黃芩( 貳錢) 柴胡 甘草( 各伍分) 麥冬( 叁錢) 蘇葉 烏藥 半夏 山豆根( 各壹錢)


水煎服。


一劑喘定, 不必再劑也,凡實喘症,氣大急,喉中必作聲,肩必抬,似重而實輕也。


汪石山曰.余一日庄居.一乡人踵门哀恳.道其妻产后.数喘促不能卧.痰与血交涌而上.日夜两人扶坐.才侧身壅绝.乞救疗之.余以意度.新产后.血气脾胃.大虚顿损.故虚痰壅盛.而败血乘之.犀角六君子加失笑散.一服痰血俱下.喘亦立止.次日来谢云.诸病皆去.止不能食耳.与参苓白术散调理全愈.


震按此证甚危.此方甚巧.若用六君而不加犀角失笑散.则不应.用犀角失笑散而不合六君.亦不应.但以意度之.不凭脉象.固由汪公熟能生巧.而其病机.在乎痰与血交涌而上.才侧身.便壅绝.显系败血随痰上升.然非血气脾胃之大虚.败血何由随痰上升耶.此方所以恰对也.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先生之谓欤.



一捻金


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


小儿肺胀咳嗽,多人看作风喉,大黄、槟榔、二牵牛、人参分两来凑,五味研成细末,蜜水调量稀稠,每将一字下咽喉,不用神针法灸。


上其证,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 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呜,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若不急治,死于旦夕也。



喘为恶候,麻疹浓为不宜,喘者开口而作,胸肋高叠,起止不定是也。当分虚实施治,虚者小便清利,大便溏泻,唇白身不甚热,绝无火证又非外邪,必皆气脱之候。此非六气,煎贞元饮,必不可也。实者大便坚结,小便赤涩,热重不退,初出未透无汗,用麻杏石甘汤,已出用清气化毒饮,或如神定喘汤亦佳。大抵未出而喘者可治,已出并没后喘者,多不可救。


核桃三个,生姜三片,同嚼烂开水送。



气喘吁吁不得眠,何当日夜苦相煎。


若取璇玑真个妙,更针气海保安然。


璇玑∶在天突下一寸。直针入三分,泻之,灸七壮。


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宛宛中。刺入三分,灸七壮,看病补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