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
- 《古今医案按》:痞满
- 《古今医鉴》:痞满
- 《景岳全书》:痞满
- 《伤寒大白》:痞满
- 《古今名医汇粹》:痞满
- 《寿世保元》:痞满
- 《万病回春》:痞满
- 《血证论》:痞满
- 《医学集成》:痞满
- 《医学入门》:痞满
- 《医学摘粹》:痞满
- 《医学摘粹》:痞满
- 《医学正传》:痞满
- 《医碥》:痞满
- 《医碥》:痞满
- 《张氏医通》:痞满
- 《证治汇补》:痞满
《古今医案按》:痞满
滑伯仁治一人.苦胸中痞满.愦愦若怔忡状.头目昏痛.欲吐不吐.忽忽善忘.时一臂偏痹.脉之.关以上溜而滑.按之沉而有力.曰.积饮滞痰.横于胸膈.盖得之浓味醇酒.肥腻炙爆.蓄热而生湿.湿聚而痰涎宿饮皆上甚也.王冰云.上甚不已.吐而夺之.但冬月降沉之令.未可行此法.乃候至春日晴朗.以药探吐之.大吐异色痰如胶饴者三四升.一二日更吐之.三四次则胸中洞爽矣.
震按此病认为痰饮.皆人所能.惟冬月降沉之令.未可涌吐.乃先圣成法.守得极是.
孙东宿治陈光禄松奕翁.常五更胸膈胀疼.寒热温凉.遍尝不效.诊之右寸软弱.左平两尺亦弱.孙曰.此肺肾二经之不足也.补而敛之.可无恙矣.以人参、补骨脂、山茱萸各三两.鹿角胶、鹿角霜五两.杜仲、巴戟、茯苓、车前各一两五钱.山药二两.鹿角胶酒化为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又以御米壳三两.去筋膜.蜜水炒.诃子面煨去核一两.陈皮一两五钱.蜜丸.五更枕上白汤送下一钱.服一月.病不再发.
震按人参鹿胶之丸.人犹能用.粟壳诃子之方.梦想不到矣.与陈武塘噙化丸.可比熊掌猩唇.各一异味.
李古愚每食后即大便.腹皮稍胀急.胸膈饱闷.医与参、术.则痞闷愈甚.小水清而长孙脉之.左寸涩.右寸滑.按之如黄豆大.且鼓指.关尺之脉皆弦小.左尺脉迢迢有神气据脉.乃积痰郁滞于肺莫能出.以致大肠之气不固也.法当效丹溪治乃叔用吐.吐去上焦痰积.而大便自实矣.先用苦梗、莱菔子各三钱.白蔻仁、橘红、山栀仁各一钱.川芎五分生姜三片.葱三根.煎服探吐.不能尽出.又以莱菔子一合擂浆水.加蜂蜜.与半碗饮之始吐胶痰二碗.平日每小水则大便并行.吐后小水始能独利.连行三四次而胸腹宽舒.初亦以吐为惧.至是豁然称快.大便亦不频下矣.再以二陈汤加白术、旋复花、麦芽.调理而全安.
震按右寸滑而有力.故知肺有积痰.左尺迢迢有神.故可吐而不伤.
景岳治一少年素日饮酒.亦多失饥伤饱.一日偶因饭后胁肋大痛.自服行气化滞等药.复用吐法.尽出饮食.吐后逆气上升.胁痛虽止.而上壅胸膈.胀痛更甚.且加呕吐.再用行滞破气等药.呕痛渐止.而左乳胸肋之下结聚一块.胀实拒按.脐腹膈闭.不能下达.每于戌亥子丑之时.则胀不可当.因其呕吐既止.已可用下.凡大黄、芒硝、棱、莪、巴豆等药.及菔子、朴硝、大蒜、橘叶捣罨等法.毫不能效.而愈攻愈胀.因疑为脾气受伤.用补尤觉不便.汤水不入者.凡二十余日.无计可施.窘剧待毙.只得用手揉按其处.彼云肋下一点.按着则痛连胸腹.及细为揣摸.则正在章门穴也.章门为脾之募.为脏之会.且乳下肋间.正属虚里大络.乃胃气所出之道路.而气实通于章门.因悟其日轻夜重.本非有形之积.而按此连彼.则病在气分无疑也.必须经火则气散.乃以艾灸章门十四壮.兼制神香散.使日服三四次.胀果渐平.食亦渐进.始得保全.
震按灸法可佐吐下补三法所不及.然亦有效有不效.此能效者.想其尚属少年耳.
陈武塘曰.余长子揆.向患遗精.于天启丁卯冬.遗证大作.肾窍漏气.出如烟雾.时作时止.眠食渐减.形瘁骨痿.大便艰涩.其色颇黑.用猪胆汁入大黄、皂角末导之.初用甚快利.并上部诸火亦觉清息.延至戊辰六月.则愈导愈秘.因思胆汁、大黄苦寒.皂角刮削脂膏.故求润而弥燥.乃以猪胆去汁.入蜜同温水满之以为导.导久而便始不艰.然至戊辰八月后.不能起床.又至己巳五月.肌肉愈瘦.眠食愈减.胸膈如有物踞之.腹则空虚.
上则痞闷.每食少许.辄停留不下.隔六七时犹嗳.呼吸之气.亦碍而不畅.以为因虚致滞则服人参必增懑.以为稠痰蓄血.用疏快之剂又全无功.身常畏寒.夏令犹掩重帏.惟身不热.口不渴.声音虽轻而不变.面色白而不赤不黑.每日仅用粥饵二盏.或终日不食.旁人疑在旦暮.却又绵延两载.时名医高果哉、孙见心辰夕延医无功.又延姑苏柯生.柯、大言人也.乍闻其论.不胜喜.及治罕效.乃追忆从前.大肠气数不禁.遂觉胸膈痞闷.继因过防衄证.日饮童便及滋清药太多.大便渐顺.然大便后即觉腹中虚怯.而胸膈分毫不宽.若大便所下甚多.则胸膈痞闷愈甚.于是疏上补下.茫无措手.远延镇江张承溪至.张诊二次.而曰男子久病.以太溪冲阳脉决其死生.今六部无险.太溪冲阳有根.必不死之脉也.其证名为下脱.凡阳气上绝.阴气不得上交于阳.则为下脱.阴窍漏气是也.阴气下绝.阳气不得下交于阴.则为上脱.耳中出气是也.方家以失血之证.为错经妄行.而不知气证亦有错经妄行者.盖肾纳气.过泻成虚.则肾气不能自纳.遂错行而妄漏.经云.醉饱入房.五脏反复.五脏部位.宁有反复之理.正谓其气错乱也.今未能提其气.复使归经.所以时漏不止.漏则气虚.气虚于下.则痰结于上.故饮食难化.而成郁结痞闷之证.今用药宜疏导郁滞.不宜误用滋阴.宜有提有降合成疏通.不宜专用顺气.若认此为阴亏之证.遂谓虚劳不受补者不治.则大误也.阴虚生内热.岂有阴分大虚.卧床一年有半.而不发骨蒸潮热者乎.滋阴之药.不惟无功.且于开胸膈.进饮食.有大碍.今但使膈间日宽一日.谷气日增一日.则阴不补而自补矣.气色可指日而待.煎方用苏子、山楂各二钱.橘红、半夏曲各一钱五分.茯苓、乌药、香附、五谷虫各一钱.升麻八分.柴胡四分.临服入韭汁二匙.此方疏郁为主.而升降互用.其旨颇精.服二十剂.虽不大效.然视向之服一药.增一病.则霄壤矣.秋初张别去.余因其疏郁大旨.为之推展通变.自定噙化丸.用人参六钱.醋制香附、橘红各四钱.贝母、桔梗各三钱.松罗茶二钱.白硼砂、西牛黄、干蟾炙存性各一钱.薄荷叶三分.以乌梅肉二钱蒸烂.同竹沥、梨膏为丸.每丸一钱.余因胸中结块.原起于午食后即卧.用噙化丸.使睡中常有药气疏通肺胃之间.彼将欲结.药往疏之.新结不增.旧结渐解.卧时成病.亦治以卧时.且病在膈上.不用汤之荡涤.丸之沉下.而用噙化.徐徐沁入.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也.服六七十丸后.膈间渐宽.尔时医家疑气坠之证.恐深秋逾剧.以秋金主降也.余谓肺主气.气得其令.则降者自降.升者自升.各得本职.非谓有降而无升也.能使清升浊降.则气坠之病.正宜愈于深秋.至八月.病患偶伤麦粉.下以沉香丸.忽去胶痰数升.胸膈顿爽.殆药力渐到.元气渐回.邪无所容.而乘势自下也.然气弱形羸.长卧不起如故.冬底.医家又防春来木旺.脾病转剧.余曰无忧.凡脾受肝克.则畏木气来侵.今乃脾困.而非脾弱.冬气闭塞.脾困所畏.幸喜及春.方藉木气以疏通之.已而食果稍增.肌亦渐泽.五脏之情.变化如此.第执生克之常.几何而不误人.庚午夏四月张公复至.曰.胶痰去.病本拔矣.骨痿不能自行立者.湿气留伏脾经故也.投以白术煎用白术一斤.苍术四两.作膏服之.未终剂立起.此病奇而久.约费千日之医治.竟得全生.故备志之.
震按陈公以缙绅先生而讲医理.却极精深.所论噙化丸.治法微妙.切合病机.虽老医见不到此.至于张承溪之用术煎.不认骨痿为肾虚而为脾湿.见亦高人数倍矣.
《古今医鉴》:痞满
脉
胸痞脉滑,为有痰结。弦伏亦痞,涩则气劣。
证
夫“痞”与“否”同,不通“泰”也。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填满痞塞,皆土邪之为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胀满则内胀而外亦有形也。前人皆指误下而致之,盖误下则里气虚,故伤寒之表邪乘虚入于心下;杂病则所受之邪气,亦蓄心下,因而致痞也。亦有不因误下而得之者,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为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而为痞者;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为痞者。
治
古方治痞,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半夏,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大概与湿同治,使上下分消可也。又曰∶肥人多是湿痰,宜苍术、半夏、砂仁、茯苓、滑石以燥之;瘦人多是中焦郁热,宜枳实、黄连以导之,葛根、升麻以发之。如饮食后因感风寒,以致饮食不消而作痞者,宜藿香、砂仁、草豆蔻、吴茱萸以温化之,如脾气虚弱,转运不调,饮食不化为痞者,当消导其胸中窒塞,宜陈皮、白术、神曲、麦芽、山楂以助化之,或以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化滞汤主之。有伤寒下早而作痞,桔梗汤、小陷胸汤主之;有伤寒下多则亡阳而痞者,四物汤加参、苓、白术、柴胡、升麻,少佐陈皮、枳壳以疏之;有大病后元气未复,而胸满气短者,补中益气汤、橘皮枳术丸主之。又有虚实之殊焉,实痞大便闭而能食者,浓朴枳实汤主之;虚痞大便利者,芍药、陈皮治之。上逆兀兀欲吐者,则宜吐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虽临时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是皆不察夫下多所谓亡阴之意也。
方
木香化滞汤 治因忧郁气结于中脘,腹中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当归梢(四两) 枳实(炒,四两) 陈皮(六分) 干姜(六分) 木香(六分) 柴胡(七分) 草豆蔻(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甘草(炙,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食远服。
黄连消痞丸〔批〕(按此方治气郁实痞专消之方) 治心下痞满,壅滞不散,喘促不安。
黄连(一两) 黄芩(二两,炒) 枳实(七钱,麸炒) 半夏(九钱,汤泡) 陈皮(五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三钱) 猪苓(五钱) 泽泻(一钱) 姜黄(一钱) 干姜(二钱)甘草(炙,三钱)
上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滚汤任下。
加减益气汤(即补中益气加减,方见内伤) 治内伤元气痞满。
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脉弦,四肢乏力,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柴胡、甘草。大便闭燥,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心下痞,劣闷,加白芍药、黄连。心下痞,腹胀,加白芍药、砂仁、五味子,如天寒,少加干姜,或加中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心下痞,呕逆者,加陈皮、生姜、黄连,冬月加黄连,少加丁香、藿香。能食而心下痞,加枳实、桔梗、黄连。
如不能食,心下痞者,勿加,但根据本方。食已,心下痞,则服橘皮枳术丸。
枳实消痞丸 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白茯苓(二钱) 黄连(五钱) 枳实(五钱) 半夏曲(三钱) 浓朴(姜制,四钱) 麦芽(炒,二钱) 干姜(二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远白汤下。
大消痞丸〔批〕(按此方治内伤虚痞,消补兼施之剂) 治一切心下痞,及年久不愈者。
黄连(土炒,八钱) 黄芩(土炒,六钱) 枳实(麸炒,五钱) 半夏(泡,四钱) 陈皮(四钱) 浓朴(姜制,四钱) 白术(土炒,二两) 猪苓(二钱五分) 泽泻(三钱) 姜黄(一两) 干姜(二钱) 人参(四钱) 神曲(炒,二钱) 砂仁(二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白汤送下。
《景岳全书》:痞满
经义
《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
《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甘,心气喘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
《脏气法时论》曰∶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厥论》曰∶厥或令人腹满何也?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胀满。
《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病。
《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中满者,泻之于内。
《五脏生成篇》曰∶腹满 胀,支膈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大惑论》曰∶人有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曰∶胃气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脉解篇》曰∶太阴所谓病胀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也。
《经脉篇》曰∶胃病则贲响腹胀。脾病则腹胀善噫。心主病则胸胁支满。
《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阴所至,积饮痞膈,为中满霍乱吐下。寒气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矣。水郁之发,善厥逆,痞坚腹满。木郁之发,病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五常政大论》曰∶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敦阜之纪,其病腹满。太阴司天,胸中不利,心下痞痛。
《气交变大论》曰∶岁火不及,民病胁支满。复则病 溏腹满,食饮不下。岁水不及,民病腹满。
《至真要大论》曰∶大阳司天,民病胸腹满。少阴之胜,腹满痛。太阳之胜,腹满食减。阳明之复,甚则心痛痞满。太阳之复,心痛痞满。
论证
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辩,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
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
论治(共四条)
一、虚寒之痞,凡过于忧思,或过于劳倦,或饥饱失时,或病后脾气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凉克伐之剂,以致重伤脾气者,皆能有之,其证则无胀无闷,但不知饥,亦不欲食。问其胸腹胀痞,则曰亦觉有些,而又曰不甚胀。盖本非胀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为胀耳。察其脉则缓弱无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则色平气怯,是皆脾虚不运而痞塞不开也。
此证极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将至胃气日损,则变证百出矣。治宜温补,但使脾肾气强,则痞满开而饮食自进,元气自复矣。又凡脾胃虚者,多兼寒证,何也?盖脾胃属土,土虚者多因无火,土寒则气化无权,故多痞满,此即寒生于中也。亦有为生冷外寒所侵,而致中寒者,然胃强则寒不能侮,而寒能胜之,总由脾气之弱耳。此义详命门火候论中,当并察之。凡脾胃微虚,而若满非满,食少不化者,宜四君子汤,或异功散。若心脾气虚,或气有不顺者,归脾汤或治中汤。若三阴气血俱虚,治节不行,而不便于温者,宜五福饮。若中焦不暖,或嗳腐,或吞酸而痞满者,非温补不可,宜温胃饮、五君子煎,或理中汤、圣术煎,或参姜饮。若脾肾兼寒,命门不暖,则中焦不化,或腹溏,或胸腹喜暖畏寒,或上下腹俱膨膨,而小水黄涩者,宜理阴煎,甚者宜六味回阳饮。此二药最妙,而实人所罕知也。予尝治金孝廉,以劳倦思虑致伤脾气,别无他证,但绝口久不欲食,遂悉用参、术、归、熟附子、姜、桂、甘草之属,半月始愈。后因病后复不食如此,自分必死,仍用前药,大加姜附各至三钱而后愈。又一妇人,病后久不食,自言病前曾食牛肉,乞求去此,余佯应之,而培补如前,方得全愈。故凡病如此者,只宜温补,不可行滞。(新按)一、饮食偶伤,致为痞满者,当察其食滞之有无而治之。凡食滞未消而作痞满,或兼疼痛者,宜大和中饮,或和胃饮加减治之,或枳术丸亦可,甚者神香散。此有治按在肿胀门。
若食滞既消,脾气受伤不能营运,而虚痞不开者,当专扶脾气,微者异功散、养中煎,甚者五福饮、温胃饮、圣术煎。若命门母气不足者,治宜如前。若偶食寒凉伤胃,痞满不开,而不可补者,宜和胃饮加山楂、麦芽之类,或用浓朴温中汤。
实滞之痞,当察其所因而治之。若湿胜气滞而痞者,宜平胃散,或《良方》浓朴汤,或五苓散。若寒滞脾胃,或为痛为痞,而中气不虚者,浓朴温中汤。若脾寒气滞而痞者,和胃饮。若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者,解肝煎。若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河间浓朴汤。若胃口停痰而痞者,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胃寒气滞停痰,痞而兼呕者,加减二陈汤。胶痰不开,壅滞胃口者,药不易化,须先用吐法,而后随证治之。若大便秘结不通,而痞满不开者,宜微利之。
外邪之痞∶凡寒邪感人者,必自表入里,若邪浅在经,未入于府,则饮食如故,稍深则传入胸次,渐犯胃口,即不能饮食,是亦痞之类也。治此者,但解外邪,而或散或消,或温或补,邪去则胃口自和,痞满自去。此当于伤寒门求法治之。又伤寒家曰∶阳证下之早者,乃为结胸,阴证下之早者,因成痞气。此以邪在表而攻其里,邪在阳而攻其阴,不当下而妄下之,以致邪气乘虚,陷结心下,是误治之害最危者也。实者硬满而痛,是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是为痞气,宜审别治之。治法详结胸腹满条中。
述古(共三条)
丹溪曰∶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内胀而外亦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盖由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有因误下里气虚,邪乘虚而入于心之分为痞者。
有不因误下而得之,如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
有湿热太甚,邪着心下为痞者。
东垣曰∶伤寒痞者,从血中来,从外之内,从无形。杂病痞者,亦从血中来,从内之外,从有形。有形以苦泻之,无形以辛散之。《玉机》云∶痞满之病,人皆知气不运也,独东垣以血病言之,谓下多则亡阴而损血,此前人之未论也。世之用气药治痞而不效者,盖不知此理故也。
刘宗浓曰∶古方治痞,用黄芩、黄连、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咸淡以渗之,随其病之所在以调之也。既痞有湿,惟宜上下分消其气,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临时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是皆不察夫下多亡阴之意也。如结胸是实邪,大陷胸汤主之,痞是虚邪,诸泻心汤主之。愚据刘公此论,既云下多亡阴,又云痞是虚邪,诚然善矣,然欲用诸泻心汤以治虚邪,能无失乎?盖未知塞因塞用,别有神化之妙法,而痞满多在脾,尤不可以泻心也。
痞满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归脾汤(补三二) 治中汤(热十)大和中饮(新和七) 温胃饮(新热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理中汤(热一) 加减二陈汤(和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和胃饮(新和五) 理阴煎(新热三)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平胃散(和十七) 养中煎(新热四)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异功散(补四) 参姜饮(新热八)《良方》浓朴汤(和五四) 五苓散(和一八二) 五福饮(新补六) 河间浓朴汤(和三三六)解肝煎(新和十一) 枳术丸(和七九) 浓朴温中汤(热九十)
论外备用方
四君子汤(补一) 香砂六君汤(补七) 人参养胃汤(和二三四 和胃) 启脾丸(和八六行滞) 大健脾丸(和八五)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痰痞) 嘉禾散(和百六十 气痞) 八味理中丸(热七 虚寒)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 中寒) 越鞠丸(和一五四 火郁) 胡椒理中汤(热六 虚寒)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气滞)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 气滞) 木香宽中散(和五五 行气)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寒滞)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 顺气)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贴痞琥珀膏(外三一八) 熨痞方(攻八八) 消痞核桃(攻八七) 木香人参枳术丸(和八二) 水红花膏(外三一九) 消痞膏(外三一六)
《伤寒大白》:痞满
痞满致病,同于结胸,均是表邪下早变症,均是表邪内陷心胸。惟以痛者为结胸,但满不痛者为痞满。症有痛不痛之分,治有陷胸泻心轻重之别。按诸泻心汤,皆寒药以攻痞。其一加附子者,以辛热监制寒药而攻热结,非温里寒也。另有不因误下,自己发热,胸胁满闷,非结胸痞满,此太阳少阳两经表邪合病之支结症。仲景用柴胡桂枝汤,又有表邪传入少阳,半表半里,心下肋胁痞满,仲景用小柴胡汤,陶氏以枳桔汤合治之。重者以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不因汗下汗出表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噫食臭,此胁下有水饮,故腹中雷鸣而下利,用生姜泻心汤。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先发汗,则表邪解,今先大下后发汗,恐表未解;况心下痞满,尚有恶寒,表症仍在,未可攻痞,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上章明心下痞见恶寒,乃是表邪。此章明心下痞见恶寒,因汗出,故非表邪。脉浮紧,表症;若误下,则紧脉之寒邪入里作痞。按之濡,则内无痰饮食积,但是气痞。其脉关上浮,属阳邪,故用大黄黄连以泄痞热。若痞而见恶寒汗出,则是邪热得寒药凝结,不得发越而恶寒,故以泻心汤寒药中,加附子开导。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误下心下痞满,应与泻心汤。今痞不解,其人反口渴燥烦,小便不利,此太阳之邪,不特痞结心下,复下遗而结膀胱,故用五苓散。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太阳中风表症,汗出,心下痞硬,下利,又阳明里症。因呕吐,故不用承气而双解表里。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未汗吐下解后,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则痰气胃实,当用陷胸泻心汤。今汗吐下后,故用养正涤痰扶元下坠之药。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里未和也,宜十枣汤。
外有太阳中风,内有下利呕逆,若表邪已解,方可攻。若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此表解,里有痰饮结聚作痛,故用此方。
生姜泻心汤
生姜 半夏 甘草 人参 黄芩 黄连 干姜 大枣
泻心汤五方,三方皆用干姜、半夏、黄连、黄芩,两热两寒,豁痰清热。此方因汗出表解,胃阳虚不能敷布水饮,腹中雷鸣而下利,故用生姜佐干姜和胃阳,此以痰热方中,化出逐寒饮之法。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 黄连
痞满症泻心诸方,皆用冷热各半之药。此方除去干姜、半夏辛温,惟用大黄、黄连,此以痰热方中,化出单清里热之法。
附子泻心汤
大黄 黄连 黄芩 附子
此即前方加黄芩,以合三黄大寒之剂;加熟附子辛热,以散其凝结。此以清热方中,化出辛温向导之法。
半夏泻心汤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
泻心汤皆用半夏,而独以此方命名者,因痞满呕吐皆是痰涎作祸,故即以此汤,重加半夏。此以泻心方中,化出重治痰涎之法。
甘草泻心汤
甘草 黄芩 干姜 半夏 黄连 大枣
此方以泻心汤,重加甘草,示明误下损中,心下痞硬,反忌甘温作胀者。细玩泻心诸方,示后人练方治病,惟在分两上轻重加减。
大枣汤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枣
心下痞硬,干呕胁痛,要分表邪已解未解。全见表症者,仲景以小青龙汤,发表邪,散水饮。邪在半表半里,则用小柴胡汤和解。若表邪尽散,里有水饮,则用十枣汤。
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花 甘草 人参 代赭石 生姜 半夏 大枣
汗吐下后,表里之邪已解,但见心下痞满,噫气无凝结作痛实象,乃是胃虚不能运化,停痰结聚不下,故用此方。
柴胡桂枝汤
柴胡 桂枝 黄芩 芍药 甘草 大枣 半夏 生姜
支结有二条∶若少阳阳明见症,以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太阳少阳见症,以小柴胡合桂枝汤。一以痰热结于心胸,故合小陷胸;一以表邪内传心胸,故合桂枝、芍药。
枳桔汤
枳壳 桔梗
仲景以枳术汤,治脾虚食滞之痞;以泻心诸汤,治伤寒热病之痞,今立枳桔汤,以豁胸前气痞,兼治胸胁支结。
《古今名医汇粹》:痞满
河间曰∶痞与否同,不通泰之义也。其心膈闷而不痛者为痞满,内外皆胀急者为肿胀,二者似同实异。
有中气弱不能营运精微而为痞者,又有饮食痰积不能运化而为痞者,又有湿热太甚,上乘心下而为痞者,有误下以致内虚入而痞者,皆土邪之为病。东垣曰∶伤寒杂症,下之太过则为痞满,皆血症也,盖下则亡阴,阴者即脾胃之阴亡也。故胸中之气,因阴虚而下陷于心之分,以致心下痞满,宜理脾胃兼阴药治之。若全用气药,则痞益甚。此发前人所未发也。
然痞有虚实之殊∶实痞能食而大便闭,黄连、枳实、浓朴苦以泄之;虚痞不能食而大便利,白芍、陈皮酸以收之。有湿则四肢困重,小便短少,苍术、茯苓、半夏、滑石、泽泻以渗之。郁滞不通,食难消化,抚芎、浓朴、香附、苍术、枳实以开之。脾胃虚而运转不舒为痞者,人参、甘草、茯苓、白术甘以温之。
饮食过伤痞寒者,青皮、枳实、浓朴、山楂、神曲以消导之。挟痰血成窠囊者,桃仁、红花、香附、大黄之类。右关多弦迟者,必心下坚满,以肝木克脾土,郁结不得开通,木香顺气丸。如大病后元气未复而痞者,补中益气汤加陈皮。
《寿世保元》:痞满
脉来坚实者顺。虚弱者逆。
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是内胀而外亦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盖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位心下之中。腹满痞塞。皆土邪之所为耳。有因误下。里气虚。邪乘虚而入于心之分野。有因食痰积。不能施行而作痞者。有湿热太甚。上来心下而为痞者。治之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生姜、半夏、浓朴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
茯苓、泽泻之咸淡以渗之。大概与湿同治。使上下分消可也。
一论按之坚而软。无块为痞。多是痰气郁结。或饮食停滞者。
加味二陈汤
陈皮(二钱) 半夏(姜炒二钱) 枳实(麸炒一钱) 黄连(姜炒六分) 山楂(去子二钱)木香(八分) 青皮(去穣二钱) 白茯苓(去皮三钱) 砂仁(八分)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煎服。
一论痞满。宜调中补气血。清痞清热。攻补兼施。简而当也。
平补枳术丸
白术(去芦土炒三两) 白芍(酒炒一两) 陈皮 枳实(麸炒) 黄连(酒炒各一两) 人参木香(各五钱)
上为细末。荷叶煎汤。打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米汤下。渐加至六七十丸。一论内伤元气脾胃。而作心下痞者。宜大补元气也。服加减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如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
脉弦。四肢满闭。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柴胡、甘草。大便闭燥。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归身。心下痞腌闷。加白芍。黄连。
心下痞腹胀。加白芍、砂仁、五味子。天寒少加干姜或官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心下痞。
呕逆者。加陈皮、生姜、黄连。夏月加黄连。少加丁香、藿香。能食而心下痞。加枳实三钱。黄连五分。如不能食。心下痞者。勿加之。根据本方。食已心下痞。服前枳术丸而愈一论一切心下痞。及年久不愈者。宜用
大消痞丸
黄连(土炒六钱) 黄芩(土炒六钱) 枳实(麸炒五钱) 半夏(泡四钱) 陈皮(四钱) 浓朴(姜炒四钱) 猪苓(四钱) 泽泻(四钱) 姜黄(二两) 干生姜(三钱) 人参(四钱) 神曲(五钱炒) 砂仁(三钱) 甘草(三钱炙) 白术(去芦土炒一两)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百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一男子胸膈作痞。饮食难化。服枳术丸。久而形体消瘦。发热口干。脉浮大而微。用补中益气加姜、桂。诸症悉退。唯见脾胃虚寒。遂用八味丸。补命门相火。不月而饮食进。三月而形体充。此症若不用前丸。多变腹胀喘促。腿足浮肿。小便淋涩等症。急用加减肾气丸。亦有得生者。
一治痞闷气结食积。宜服
内消丸
青皮 陈皮 三棱(煨) 莪术(煨) 神曲(炒) 麦芽 香附(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清茶送下。
一腹中窄狭。须用苍术。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注脏腑。气不升降。燥饮。
用苍术、香附行气。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熏蒸脏腑。宜黄连、苍术。
一论心下坚如盘者。
枳实(麸炒一钱) 白术(去芦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八味丸(方见补益)
《万病回春》:痞满
脉∶痞满滑大,痰火作孽;弦伏中虚,微涩衰劣。
夫痞满者,非痞块之痞也,乃胸腹饱闷而不舒畅也。有气虚中满,有血虚中满,有食积中满,有脾泄中满,有痰膈中满,皆是七情内伤、六淫外侵,或醉饱饥饿失节、房劳过度,则脾土虚而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而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痞不通泰也。盖阴伏阳蓄,治用香砂养胃汤、加减枳壳丸,调养脾胃,使心肺之阳下降,肝肾之阴上升而成天地交泰,是无病也。
□
痞者,心下痞满而不能食也。(仲景云∶满而不痛为痞,满而痛为结)
养胃汤 治胸腹痞满。
香附 砂仁 木香 枳实(麸炒。各七分)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半夏(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白豆蔻(去壳,七分) 藿香 浓朴(姜汁炒。各七分) 甘草(炙,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食后服。瘦人心下痞闷,加炒黄连,去半夏;血虚中满,加当归、白芍,去半夏;食积中满加炒神曲、山楂、麦芽,去白术、半夏;肥人心下痞闷加苍术;气虚中满加人参,去半夏;痰膈中满加栝蒌仁、贝母、桔梗、竹沥、姜汁少许,去白术、半夏;脾泄中满加炒苍术、炒白芍、去半夏。
内伤元气而痞满者,宜大补气也。加减补中益气汤,治内伤心下痞满。(方见内伤。)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脉弦、四肢满闷、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甘草、柴胡;大便闭燥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身;心下痞饱闷加白芍、黄连;心下痞腹胀加白芍、砂仁、五味子,如天寒少加干姜、官桂;心下痞或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心下痞呕逆者加陈皮、生姜、黄连,冬月加黄连,少加丁香、藿香;能食而心下痞加枳实三钱、黄连五分,如不能食心下痞者勿加之,只根据本方;食以后心下痞者,则服橘皮枳实丸。
大消痞丸 治一切心下痞及年久不愈者。
黄连(去芦须,土炒) 黄芩(去朽,土炒。各六钱) 枳实(麸炒,五钱) 半夏(泡) 陈皮 浓朴(姜汁炒。各四钱) 白术(去芦) 姜黄(各一两) 猪苓泽泻 砂仁(各三钱) 干生姜(二钱) 人参(四钱) 神曲(炒) 甘草(炙。各二钱)
上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白汤送下。
解郁和中汤 治胸膈痞满,内热夜不安卧,卧则愈闷。
陈皮(去白,一钱二分) 赤茯苓(一钱) 半夏(八分) 青皮(去瓤,醋炒,五分) 香附米(童便炒,一钱) 枳壳(麸炒,一钱) 栀子(一钱) 黄连(姜汁炒,七分) 神曲(炒,七分) 浓朴(姜炒,七分)前胡(八分) 苏子(研碎,七分) 生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五片,水煎热服。
《血证论》:痞满
(积聚 瘕)
心下为阳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君火之气.化血下行.随冲脉以藏于肝.即从心下而起.肾水之阳.化气上行.随冲脉以交于肺.由肺散布以达肌肤.亦从心下而出.盖此地为阳明中土.乃水火血气.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气升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则水不散.而结于此矣.观伤寒论.治心下痞满之证.用泻心汤以泻火.用十枣汤以泻水.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水火兼泻.五苓散解水结.柴胡汤解火结.可知此地须水升火降.斯为既济之形.设上火下水.阻于中宫.遂成天地否象.故名曰痞.血家火浮于上.与水不交.往往见痞满之象.审系火气不得下降者.泻心汤治之.或加生附子.以开其痞.审系膀胱水中之阳.逆于心下.不得外出者.以小柴胡汤.转其枢机.而水火皆通达矣.如水火交结.轻者为结胸.小陷胸汤主之.重者为陷胸.大陷胸汤治之.若单是水气结聚者.二陈汤.枳术丸治之.今医但知停食痞满.而不知痞满之证.不一而足.此外尚有胸痹等证.皆未论列.兹所论者.乃失血家间有之证也.凡遇以上诸证.再能酌加当归地黄川芎赤芍丹皮等.以照顾血证.斯为面面俱到.
又有积聚之证.或横亘心下.或盘踞腹中.此非凝痰.即是里血.通以化滞丸主之.凝痰用清茶送下.里血用醋酒送下.无论脐上脐下.左右兼治.又凡在脐下.多是血积抵当丸治之.
又有 瘕见于脐下.或见或没.为瘕.常见不没为 . 宜肠下逐瘀汤.抵当丸.瘕宜橘核丸.
按痞满者.胸膈间病.积聚者大腹之病. 瘕者下焦之病.统以真人化铁汤.加吴萸治之.统以逍遥散和之.另详瘀血门.
《医学集成》:痞满
清臣曰:痞塞不通为痞,胀满不行为满,有邪有滞为实痞,无邪无滞为虚痞。有胀有痛为实满,无胀无痛为虚满。实痞实满宜消散,虚痞虚满宜温补。
实痞实满,平胃散,枳术丸。甚者,丁香白蔻散。
虚痞虚满,理中汤,理阴煎。甚者,六味回阳饮。
气血失调,人参、焦术、茯苓、当归、川芎、陈皮、砂仁、白蔻、泽泻、柴胡。
气血虚极,人参、焦术、茯苓、当归、川芎、炒芍、陈皮、益智。
元气虚寒,人参、焦术、茯苓、陈皮、肉桂、附子、炙草、煨姜。
痞满成块,万年红旧对子纸,剪如块大,烟油摊贴,大膏药盖,呕晕,口噙冷水,水热又换三次即消,继服黄芪六君子汤,或八珍汤或酌用六八味丸。
《医学入门》:痞满
痞满先分便易难,
痞与否卦义同。精神气血,出入流行之纹理闭密,而为心下痞塞,按之不痛,非若胀满外有胀急之形。大要∶大便易而利者,为虚;大便难而闭者,为实。
外感半表同伤寒;
外感邪气,自肌表传至胸膈,为半表里证,宜和解。或已经下,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满,同伤寒治法。
杂病食壅兼养血,
杂病食积,下之太过,或误下,则脾胃之阴顿亡,以致胸中至高之气,乘虚下陷心肺分野,其所蓄之邪,又且不散,宜理脾胃,兼以血药调之。若用气药导利,则气愈降而痞愈甚,久则变为中满鼓胀。盖痞皆自血中来,但伤寒从外之内,宜以苦泄;杂病从内之外,宜以辛散。人徒知气之不运,而概用枳梗、槟榔,而不知养阴调血,惜哉!古方,食壅胸中窒塞者,二陈汤探吐;伤饮食胸痞者,枳术丸;食后感寒,以致饮食不化者,二陈汤加山楂、麦芽、神曲;虚寒不散,或宽或急,常喜热物者,理中汤加枳实;稍久,郁成湿热者,平补枳术丸。
痰火气郁利膈间;
痰火因浓味郁成。痰滞者,小陷胸汤,或枳梗二陈汤,导痰汤;火盛者,二陈汤,加芩、连、栝蒌,或黄芩利膈丸,用白术、陈皮煎汤下,或古萸连丸,以泻肝补脾,清湿热开痞结;久病者,黄连消痞丸;如痰火湿热太甚者,方敢用三黄泻心汤,加减量下之。虚者,只宜分消上下,与湿同治。七情气郁成痞,不思饮食,食之不散者,木香化滞汤,或顺气导痰汤。
中虚如刺瘀碍阻,
有禀受中虚,痞滞不运,如饥如微刺者,六君子汤加香附、砂仁;有内伤劳役,浊气犯上,清气下陷,虚痞者,补中益气汤加黄连、枳实、芍药。便闭,加大黄;呕,加黄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食已心下痞者,平补枳术丸。停饮中寒者,枳实理中丸。
瘀血结成窠囊下,而心下痞者,用桃仁、红花、香附、大黄等分为末,酒调服利之,或犀角地黄汤。血虚挟火,遇劳则发,心下不快者,四物二陈汤加桔梗、栝蒌降之。气血俱虚者,枳实消痞丸。
王道消补总可安。
王道消补,不轻吐下,故古方以芩、连、枳实苦泄,浓朴、生姜、半夏辛散,参、术甘苦温补,茯苓、泽泻淡渗,随病所在调之。通用二陈汤为主,肥人多湿痰,加苍术、砂仁、滑石,倍茯苓、半夏;瘦人多郁热中焦,加枳实、黄连、干葛、升麻;禀受素实,面苍骨露者,加枳壳、黄连、青皮、浓朴;素虚者,加白术、山楂、麦芽、陈皮;误下阴虚者,去茯苓、半夏,加参、术、升麻、柴胡、枳实以升胃气,更合四物汤以济阴血;饮食积痞,加枳壳、砂仁、姜汁炒黄连;食后感寒,加藿香、草豆蔻、吴萸、砂仁;气痞、痰痞,加木香、枳壳、南星;中虚,加参、术、香附、砂仁;瘀血,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医学摘粹》:痞满
痞满者,胸中结滞也。但其证虽属实,而亦有因虚而致者。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也。如痞满属实者,以二陈汤主之。如痞满属虚者,以理中汤主之。如痞满属半实半虚,有寒有热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二陈汤(方见呕吐) 理中汤(方见霍乱) 半夏泻心汤(方见呕吐)
《医学摘粹》:痞满
〔痞满提纲〕 痞满根由有实虚,辨明总在病生初,或攻或补权衡定,因证立方治莫疏。
理中汤证(方见霍乱)
二陈证
(方见呕吐) 痞虚宜补不宜攻,妙药惟须用理中,结滞胸间如属实,二陈疏荡有奇功。
半夏泻心证
(方见呕吐) 半实半虚病渐深,更兼寒热势难禁,欲知痞满须何药,姜夏芩连草枣参。
《医学正传》:痞满
论
《内经》曰∶备化之纪,其病痞。又曰∶太阴所至,为积饮痞膈。夫痞满之证,东垣论之详矣。谓太阴湿土主壅塞,乃土来心下为痞满也。伤寒下之太早,亦为痞满,乃寒伤荣血而然。心主血,邪入于本,故为心下痞。仲景以泻心汤,用黄连泻心下之土邪,功效甚速。非止伤寒为然,至于酒积杂病,下之太过,亦作痞满,盖下多则亡阴也。亡阴者,谓脾胃水谷之阴亡也。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又有虚实之异,如实痞大便秘者,浓朴、枳实主之。虚痞大便利者,芍药、陈皮主之。如饮食所伤而为痞满者,宜消导其胸中窒塞之气。上逆兀兀欲吐者,则宜吐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学人宜详究焉。
脉法
《脉经》曰∶痞,脉浮紧而下之,紧反入里,因作痞。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坚。
右关脉多弦,弦而迟者,必心下坚(此肝木克脾土,郁结涎闭于脏腑,气不舒则痞。)
方法
丹溪曰∶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内胀而外亦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盖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位乎心下之中, 痞满塞,皆土邪之所为耳。有因误下,里气虚,邪乘虚而入于心之分野。有因食痰积,不能施化,郁而作痞者。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而为痞者。
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咸淡以渗之,大概与湿同治,使上下分消可也。
□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条)
□
浓朴温中汤(东垣) 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疼痛,时发时止。
浓朴(姜汁拌炒) 陈皮(去白,各一钱) 茯苓 草豆蔻 甘草 木香(各五分) 干生姜(一钱)
上细切,水煎服。
木香顺气汤(东垣) 治 胀,心腹满闷。
木香 益智 陈皮 苍术 草豆蔻(各五分) 浓朴(姜制) 青皮(各四分) 茯苓 泽泻 半夏(各六分) 干生姜 茱萸(各三分) 当归 人参(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痞有痰挟血成窠囊者,用桃仁、红花、香附、大黄之类治之。
七气汤(局方) 治七情所伤,忧思郁结,腑脏气不和平,心腹痞闷。
半夏 茯苓(各二钱) 浓朴(姜制,一钱五分) 紫苏叶(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大消痞丸(东垣) 治一切心下痞,及年久不愈者。
干生姜 神曲(炒) 甘草(炙,各二钱) 猪苓(二钱五分) 泽泻 浓朴(姜汁拌炒) 砂仁(各三钱) 半夏(汤泡七次,去皮脐) 陈皮(去白) 人参(各四钱) 黄连(陈壁土炒,去土) 黄芩(如连制,各六钱) 枳实(五钱,去穣麸炒) 姜黄 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白汤下。
失 丸(一名枳实消痞丸,东垣) 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干生姜(一钱) 甘草(炙) 麦 面(炒)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 浓朴(姜制,四钱) 枳实(麸炒黄色) 黄连(各五钱)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汤下。
消痞汤(一名木香化滞汤,东垣) 治因忧气郁结中脘,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川归 枳实(炒,各四分) 陈皮 生姜 木香(各六分) 柴胡(七分) 甘草(炙) 草豆蔻(各一钱,面包煨) 半夏(一钱五分) 红花(一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
黄连消痞丸(东垣) 治心下痞满,壅滞不散,烦热喘促不安。
泽泻 姜黄(各一钱) 干生姜(二钱) 甘草(炙) 茯苓 白术(各三钱) 陈皮(五钱) 猪苓(去黑皮,五钱) 枳实(麸炒黄色,七钱) 半夏(汤泡七次,九钱) 黄连(一两) 黄芩(二两,炒)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黄芩利膈丸(东垣) 除胸中热,利膈上痰。
生黄芩 炒黄芩(各一两) 半夏 黄连 泽泻 南星(各五钱) 枳壳(麸炒去穣) 陈皮(去白,各三钱) 白术(二钱) 白矾(一钱) 今加萝卜子(五钱,炒) 小皂角(一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忌酒、湿面、鱼腥。
□
(丹溪活套)云∶凡心下痞满,须用枳实、黄连。如肥人心下痞,内有湿饮,宜苍术、半夏、缩砂、茯苓、滑石之类。如瘦人心下痞,乃郁热在上焦,宜枳实、黄连以导之,葛根、升麻以发之。如人饮食后,因冒风寒,饮食不消而作痞满,宜吴茱萸、缩砂、藿香、草豆蔻之类,温以化之。如脾气虚弱,转运不调,饮食不化而作痞者,宜白术、山楂、神曲、麦芽之类以消之。又曰∶痞满之证不一,有伤寒下早而作痞者,枳壳桔梗汤、小陷胸汤之类。有因饮食填塞胸中而作痞者,保和丸、东垣枳实导滞丸、木香化滞汤之类。伤寒下多则亡阴而痞者,四物汤加参、苓、白术、升麻、柴胡,少佐以陈皮、枳壳之类除之。或大病后,元气未夏而胸满气短者,宜补中益气汤、陈皮枳术丸、木香枳术丸之类。
夫痞满之证,不可执一,全在活法,详脉证虚实而调之可也。
□
(医案)
山头沈三十一丈,年三十余,身材肥盛,夏秋间因官差丈量田地辛苦,至冬间得痞满证,两胁气攻,胸中饱闷,不能卧,欲成胀满证。历数医者,皆与疏气耗散之药,皆不效。十一月初旬,召予延医,两手关前皆浮洪而弦涩,两关后脉皆沉伏。予曰∶此膈上有稠痰,脾土之气敦阜,肝木郁而不伸,当用吐法,木郁达之之理也。奈何值冬月降沉之令,未可行此法,且先与豁痰疏肝气,泻脾胃敦阜之气。用平胃散加半夏、茯苓、青皮、川芎、草龙胆、香附、砂仁、柴胡、黄连、栝蒌子等药,病退之十有三四。待次年二月初旬,为行倒仓法,平安。
《医碥》:痞满
(胸痹 痞块)
痞者,痞塞不开。满者,满闷不行也。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内满而外胀起;
痞满,但内觉满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有在胸在腹之分,皆由中气不运。而所以致不运者,则或寒而凝闭,或热而 胀,或食滞痰停,或气结怒郁,或脾湿不化,或血瘀不行,皆能致之。不特外邪陷入,结塞而成,如《伤寒论》所云也。
在胸者,理同胸痹。《金匮》谓∶阳微(寸脉微也,上焦虚寒。)阴强,(尺脉弦也,下焦寒盛。)
即胸痹而痛,(阴邪上干胸中,微阳为寒所闭,不通而痛。)责其极虚。(上焦阳虚。)
又云∶平人无寒热,(非表邪也。)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上言正虚,此言邪实。即《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也,实谓痰饮之类。短气不足以息,以邪阻气道,呼吸喘促不利,非真气之短乏。)又云∶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脉沉迟,(上焦内气寒也。)关脉小紧数,(小为阳虚,紧数为寒痛,是中焦亦受病也。寸迟关数可疑。)栝蒌薤白白酒汤。(辛温行阳开痹。)又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比上证更甚矣。)栝蒌薤白半夏汤。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犹云痛无休息,比上证又甚矣。)乌头赤石脂丸。又云∶胸痹缓急者,(其痛或缓或急也。)薏苡附子散。(视栝蒌汤为重,乌头丸为轻。)又云∶胸中气塞,短气,(不痛证轻。)茯苓杏仁甘草汤,或橘枳姜汤。(胸为气海,阳邪干之则化火,火性开,不病痹也。病痹必阴邪干之,阴邪化水,水性凝,故令气塞。水盛于热,以茯苓汤利水;
气盛于水,以橘枳汤行气。)又云∶心下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首条云阴弦,此云胁下气逆,乃肝肾之邪气上逆也。)枳实薤白桂枝汤(桂以伐肝)、人参汤。(上方散邪,此方补正。)
又云∶心中痞,诸逆,心悬痛,(上条不过冲心,此则心痛而摇动,若悬空然。)桂枝生姜枳实汤。大抵胸为清阳之分,浊阴干之则气不行,为虚痞,甚则痰涎停聚为实痞,更甚则痛也。东垣谓∶痞,但满不痛。视胸痹有痛,证虽不同,理则无二。兀兀欲吐者,吐之,食郁上焦者亦然。一味栝蒌子炒熟,连皮煎,或丸,最能荡涤胸中垢腻。在腹中者,黄补中汤加升、柴。缘天地不交为否,猪苓、泽泻降天气使下济,升麻、柴胡升地气使上行。饮食停滞。轻者大消痞丸、枳术丸,(见伤饮食。)甚者槟榔丸(见伤饮食)下之。酒积杂病,下之太过致痞满者,升提其胃气,加血药。(下多亡阴,故补其血。)郁者,越鞠丸、逍遥散。(并见郁。)湿者,平胃散(见伤饮食)合五苓。(见伤湿。)气滞,四七汤。(见气。)
痰滞,导痰汤。(见痰。)脾弱不运者,四君子汤、异功散。(并见气)挟死血者,丹皮、江西红曲、穿山甲、降香、桃仁、红花、当归、童便、韭汁之属,郁怒者加香附。(童便制。)在腹亦有虚实之分,实而积久成形,即名痞块,于积聚门求之。
《医碥》:痞满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服。
□
枳实(四枚) 浓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黄 人参(各二钱) 甘草 白术 苍术 陈皮(各一钱) 泽泻 猪苓 茯苓(各五分)
上水一钟,煎七分,温服,送下大消痞丸。
□
白术 姜黄(各一两) 黄芩 黄连(炒,各六钱) 枳实(麸炒,五钱) 半夏(汤洗七次) 陈皮 人参(各四钱) 泽泻 浓朴 砂仁(各三钱) 猪苓(二钱五分) 干生姜 神曲(炒) 炙甘草(各二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食远白汤下。
□
黄芩(生、炒各一两) 白术 枳壳 陈皮 南星(各三钱) 半夏 黄连 泽泻(各五钱)
白矾(五分) 为末,水浸蒸饼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食远服。(或加薄荷叶、玄明粉二钱。)
《张氏医通》:痞满
丹溪云。痞与否同。不通泰也。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 满痞塞者。皆土之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脉急之形也。有中气久虚。不能营运精微为痞者。有过服消克。不能舒化饮食为痞者。有湿热太甚。痰气上逆阳位为痞者。古方治痞。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既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消导。世人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虽临时快通。痞若再作。危殆滋甚。天地不交而成痞。此脾之清气不升而下溜。胃之浊气不降而上逆。当用补中益气加猪苓、泽泻。盖升麻、柴胡从九地之下而升其清气。猪苓、泽泻从九天之上而降其浊气。即所以交痞而为泰矣。诸痞塞及噎膈。乃痰为气激而上。气为痰腻而滞。痰与气搏。不得流通。并宜连理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黄连汤、诸泻心汤选用。气滞痞胀。用五膈宽中散。不应。丁沉透膈汤。应诸痞塞胀满。胸膈不利。或气上逆。或腹疼痛。并宜指迷七气汤。胃虚。加参术。气滞。加木香。大便秘。加槟榔。面目浮。加苏叶。四肢肿。加木瓜。虚痞。只用局方七气、局方乌沉二汤最妙。郁怒暴痞。面目浮肿。心腹胁满。二便秘涩。四肢胀大。增损流气饮。膈上诸般冷气。呕逆不食。不问痞塞疼痛。且与姜汁探吐。然后用药。痰饮尤宜。邪气作痞。宜用疏剂。若气不顺。逆上为痞。此乃虚痞。愈疏而痞愈作。宜于收补中微兼疏通之意。不可过用香剂。古人治泻后膈痞。用理中丸。即此意也。痞塞诸药不效。大便不通。脉数实者。小陷胸汤、三黄汤选用。
甚则宝鉴木香槟榔丸通利之。若肥人痰痞风 。大便不通者。御药院木香槟榔丸疏解之。肥人心下痞闷。内有湿痰也。二陈汤加枳实、芩、连。然不若小陷胸汤尤捷。瘦人心下痞闷。乃郁热在中焦。三黄加枳实以导之。心下痞而寒热不除者。小柴胡加枳、桔。如饮食后感冒风寒。饮食不消。或食冷物而作痞闷。宜温中化滞。二陈加缩砂、紫苏、藿香。或平胃加藿香、草豆蔻之类。虚人停滞不散。心下痞。或宽或急。常喜热物者。枳实理中汤。老人虚人。脾胃虚弱。转运不及。饮食不化而作痞者。九味资生丸。饱闷常嚼一丸。或六君子加香、砂、山楂、曲、 之类。胸中气塞短气。橘皮枳实生姜汤。有酒积杂病。过下伤脾。脾虚不运作痞。养胃兼和血。参、术、归、芍兼升、柴。稍佐陈皮、枳壳之类。大怒之后成痞。或痰中见血。或口中作血腥气。是瘀血。用丹皮、红曲、香附、桔梗、降香、红花、苏木、山楂、麦芽、童便。甚则加大黄、桃仁泥。有痰挟瘀血成窠囊作痞。脉沉涩。日久不愈。多郁人悲哀过度有之。宜从血郁治。桃仁、红花、香附、丹皮、韭汁之类。举世治中满痞胀。不问虚实。咸禁甘草。殊不知古人所谓中满勿食甘者。指实满而言也。若自觉满而外无腹胀之形者。当以甘治之。
〔诊〕 脉弦急而滑。骤然胸中痞闷。乃肝气与食滞而成。为实。脉弦。或沉弦。或涩。或虚大无力。气口为甚。此日久脾胃受伤。或过服克伐药所致。为虚。胸膈痞闷而寸口脉沉滑。或迟滑者。为有停滞。
罗谦甫治真定赵客。六月间乘凉伤湿面。心下痞满。躁热时作。坐卧不安。宿于寺中。僧以丸药十数丸下之。下十余行。痞稍减。越日困睡。为盗劫其赀。心动。遂躁热而渴。饮酒一瓯。是夜脐腹胀痛。僧再以前药复下十余行。病加困笃。四肢无力。躁热身不宁。喜冷水。米谷不化。痢下如烂鱼肠脑。赤水相杂。全不思食。强食则呕。痞甚于前。噫气不绝。足 冷。小腹不任其痛。诊之。脉浮数七八至。按之空虚。曰。予溯流寻源。盖暑热已伤正气。以热毒之剂下之。一下之后。其所伤之物已去无余。遗巴豆之气。留毒于肠胃间。使呕逆而不能食。胃气转伤而然。及下脓血无度。大肉脱下。皮毛枯槁。脾气弱而衰矣。舌上赤涩。口燥咽干。下多亡阴之所致也。阴既已亡。火独旺。故心胸躁热。烦乱不宁。经曰。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夭之由也。遂辞去。易一医。不审脉究源。惟见痞满。以枳壳丸下之。病添喘满。利下不禁而死。金匮云。不当下而强下之。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正此谓也。
石顽治内兄顾九玉。颁诏假道归吴。大暑中患胸痞颅胀。脉得虚大而濡。气口独显滑象。此湿热泛滥于膈上也。与清暑益气二剂。颅胀止而胸痞不除。与半夏泻心汤减炮姜。去大枣加枳实。一服而愈。
家弟曾余。虽列贤书。最留心于医理。弟妇郑氏。乃世传女科中山之女。昆弟俱为时医。戊申夏患呕逆。不食者月余。服宽膈理气药二十余剂。几至绝粒。而痞胀异常。邀余诊之。脉得虚大而数。按仲景脉法云。大则为虚。数则为虚。此胃中阳气大虚。而浊阴填塞于膈上也。因取连理汤方。用人参三钱服之。四剂而痞止食进。后与异功散调理数日而康。
别驾吴蛟水公祖夫人。患痞眩呕逆。向因下体畏寒。肢肘麻瞀。久服八味、参、附不彻。六脉弦滑而按之则濡。此中焦素蕴痰湿。阳气不能周于四末之象。得桂、附辛热之力有时虽可暂开。究非真阳之虚。且有地黄之滞。所以痞晕漫无止期。遂疏局方七气汤加沉香。一服豁然。再剂神爽食进而安。
内翰缪钧间尊大人子长老先生。青年罢职。乐志林泉。偶因小愤。遂眩晕痞闷。三月来服豁痰利气药不应。反觉疲倦。饮食日减。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顽诊之。六脉似觉有余。指下略无冲和之气。气口独滞不调。时大时小。两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湿。渐渍于水土二经。复加剥削之剂屡犯中气。疲倦少食。迨所必至。法当先调中气。输运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图温补下元。为疏六君子汤加当归兼调营血。庶无阳无以化之虞。其如夫人久患崩淋。遍服诸血药罔效。以补中益气加制香附、乌梅。升举其阳兼调其气。所谓病在下取之上。端不出古圣之成则耳。
《证治汇补》:痞满
大意
痞与否同.不通泰之谓也.气血痰积.皆能成之.觉满闷痞塞.按之不痛.由脾弱勿能运化.故内经谓太阴所至为痞膈中满.(汇补)
内因
痞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填满痞塞.皆湿土之为病也.(心法)
外候
否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胀而外亦有形.痞满则内觉满塞而外无形迹.(汇补)
痞分虚实
虚痞不食.大便利.实痞能食.大便闭.虚痞以芍药、陈皮和之.实痞以浓朴、枳实消之.(汇补)
痞满分治
有饮食痰积不运为痞者.六君子加山楂、谷芽.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为痞者.分消上下.与湿同治.或黄连泻心汤.不因误下.邪气乘虚为痞者.宜理脾胃.兼以血药调之.有阴火上炎.痞闷嗳气者.宜降火.有肝气不伸.膈有稠痰.两寸关脉弦滑带涩者.当先吐而后舒郁.有中虚不运如饥如刺者.益气温中.有内伤劳役.清气下陷.浊气犯上者.补中益气.兼清湿热.有悲哀多郁.痰挟痰血.结成窠囊者.宜逐瘀行气.有食后感寒.饮食不消.或食冷物成痞者.宜温中化滞.(汇补)
痞分肥瘦
肥人心下痞.湿痰也.二陈二术.有火加芩、连.实者去白术.或滚痰丸.瘦人心下痞.乃郁热也.宜枳实、黄连以导之.葛根、升麻以发之.(汇补)
脉法
胸痞脉滑.为有痰结.弦伏中虚.微涩气劣.沉涩血郁.(举要)
治法
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挟痰.不能运化为患.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二陈、越鞠、芩连之类.久之固中气.参、术、苓、草之类.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若妄用克伐.祸不旋踵.又痞同湿治.
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症.庶可疏导.(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人参、白术、枳实、浓朴、黄芩、黄连、泽泻等.如饮食痰积.去参、术.加山楂、麦芽、莱菔子、青皮.湿热太甚.去参术.加苍术、黄柏.中虚不运者.加山楂、麦芽助化之.肥人湿痰.
宜苍术、半夏、茯苓、滑石消之.瘦人湿热.宜枳实、黄连导之.升麻、葛根发之.若大病后.元气未复而痞满短气.及误服利剂为虚痞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陈皮、枳实.
痞满选方
浓朴温中汤 治脾胃气虚.心腹胀满.疼痛时止时作者.
浓朴 陈皮 茯苓 草豆蔻 甘草 木香 干姜 如不应.加参、术.
黄连泻心汤黄连 浓朴 干姜(各五分) 甘草(三分) 人参 半夏 生姜(各一钱)
水煎.
东垣失笑丸 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黄连 枳实(各五钱) 麦芽(二钱) 干姜 甘草 白术 茯苓 人参 半夏曲(各三钱) 浓朴(四钱)
蒸饼丸服.
木香顺气丸(汤) 治心腹满闷.药稍辛散.初病无火最宜.
木香 益智 陈皮 苍术 草豆蔻 浓朴 青皮 茯苓 泽泻 半夏 干姜 茱萸 当归 人参 升麻 柴胡消痞丸 治心下痞块.或痛或黄肿.肌瘦腹大.作胀.气积食积.
苍术(四两) 浓朴(四钱) 青皮(二钱) 陈皮 山楂 枳实(各二两)
三棱 莪术 槟榔 草果 针砂(各五钱) 砂仁 木香(各七钱) 小茴 甘草 香附 乌药(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黄豆大.每服十五丸.姜汤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