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呃
《时方妙用》:呕吐哕呃
声与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哕.气自脐下冲逆有声.声短而频.古人名哕又名咳逆为呃.方书命名各异.今从俗本分名.使人易晓.
脉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吐.寸紧尺涩胸满而吐.寸口脉数者.吐.紧而涩者难治.
紧而滑者吐逆.脉弱而呕.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吐出色如青菜者.危.
上四症.皆属气逆.有统治之法.宜二陈汤.随症加减.(八十二)
如为寒气所客.脉迟畏寒.加砂仁藿香干姜
○如干呕吐涎沫.加人参一钱.吴茱萸二钱.大枣三枚.倍生姜.
○如食不得入.为火阻于上.加黄连黄芩人参.
○如为饮食所伤.吞酸嗳腐.加苍术藿香砂仁麦芽山楂.
○如有声无物.加生竹茹二钱.人参一钱.旋复花三钱.代赭石一钱五分.大枣二粒.如吐酸水.加吴茱萸一钱.黄连五分.
○如脾胃虚弱.运化迟而呕吐者.加人参白术砂仁木香.
○如食已即吐.是胃中有热.食入则两热相冲.不得停留而吐.若大便秘结.可加大黄三钱.
○若寒热往来.胁痛而呕者.为少阳症.加人参黄芩各一钱.柴胡三钱.大枣二粒.
○如骤然发呃者.为胃火上冲.加麦芽石斛麦冬枇杷叶竹茹扁豆各二钱.
○久病发呃.有脾虚肾虚之分.脾虚者.加参术丁香柿蒂.肾虚者.加参附干姜沉香巴戟天.此症多死.
○如吐虫者.去甘草.加川椒人参吴茱萸黄连川楝子乌梅三粒.粳米一百粒.
《医学实在易》:呕吐哕呃
二陈汤(方见痰饮) 加生姜四钱为主,变时法为神奇,其效如神。
通草橘皮汤(《千金》) 治伤寒胃热呕逆。
通草(二钱) 橘皮(一钱五分) 粳米(一撮) 生芦根汁(一杯
水煎热服。
去通草、橘皮,加竹茹、生姜汁,《千金》名芦根饮,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干呕。
丹溪云∶“凡呕家禁服栝蒌实、桃仁、莱菔子、山栀,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呕。”
景岳云∶“呕家亦忌苍术,以其味不纯而动呕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