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噎隔
《症因脉治》:内伤噎隔
【内伤噎隔之症】饮食之间,渐觉难下,或下咽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渐至每食必噎,只食稀粥,不食干粮,此内伤噎隔之症也。
【内伤噎隔之因】平素忧愁郁结,五志之火皆动,日夜煎熬,津液干涸,或膏粱浓味,辛辣炙 ,恣意不谨,积热消阴,二者皆成噎隔反胃之因也。
【内伤噎隔之脉】多见沉涩;左寸沉涩,心血枯;左关沉涩肝血竭;尺脉沉涩肾水虚;右关沉涩脾阴绝;胃脉沉涩胃汁干;胃汁干兮肠亦结。
【内伤噎隔之治】宜生津养胃,二母二冬汤,虚者生脉散,加养血之药;若凝窒已久,痰涎聚结于胃脘,不可用凝滞之药,先用清痰清火,开豁化痰,《金匮》麦门冬汤,冲竹沥、姜汁、芦几次,如大肠结硬,略加玄明粉;津液干枯,承气不可用;若膏粱积热,本元旺者,承气汤或
二母二冬汤
知母 贝母 麦门冬 天门冬
家秘痰多,暂加青黛、海石;肠枯,暂加当归、芍药;气凝痰滞,暂加半夏、香附,以行本方之滞,此不得已,暂服二三剂可也。
生脉散 见前肺嗽。
四顺饮 见前肺嗽。
《金匮》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人参 粳米 甘草 橘红
承气汤
枳壳 浓朴 大黄 甘草
桢按∶膈气呕吐,噎隔呕吐,同一呕吐也,而其原不同,其治天壤。夫方书所谓膈气呕吐者,即《内经》气为上膈之一条也;所谓噎隔呕吐者,即《内经》三阳结为隔之一条也。
膈气呕吐,有寒有热者也;噎隔呕吐,有热无寒者也。
噎隔外感者易治,以其暂得燥热,不过清之。内伤者难治,以其阴精内竭,一时难复。
然尚有轻重,初病者,痰涎未起,可用滋阴;久病者,必强其饮食,以致吐干胃汁,若误投燥热,燥极反见湿象,必至痰涎上涌,热极反见寒象,必至冷气上冲,如是则滋阴凝滞不服,详论首卷总论中,细玩则得之矣。第一要饮食得法,一起忌食干粮辛辣,竟吃酥粥牛乳,及淡腐浆等,小口慢咽渐润,胃管开通,然后咽下;若吃荤腥,但可慢火煮烂,竟吃浓汁,切不可吃有形硬块,治以养阴滋血汤等。夫医者止论用药,谁知治隔症,反在饮食得法,例如饮食伤胃,必要饮食小心;劳动损伤,必要咽津静养,方可挽回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