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某 温邪衄血。(温邪)


连翘 元参 淡黄芩 黑山栀皮 杏仁 郁金


某 风温衄血。(风温)


丹皮 元参 连翘 赤芍 茅花 黑栀皮


某(三四) 此热蒸于水谷之湿。龈血鼽衄。纳谷如昔。治在阳明。(湿热胃火上蒸)


熟地 知母 石膏 元参 牛膝


陈(女) 常有衄血。今夏忽起神识如呆。诊脉直上鱼际。大忌惊恐恼怒。天癸得通可愈。(胆火上升心营热)


犀角 丹参 元参 生地 连翘 知母


林(二六) 阳升。鼻衄不止。


细生地 乌犀角 炒知母 牛膝 黑山栀 川斛 丹皮 炒黑侧柏叶


某 努力伤。阳逆鼻衄。


犀角(二钱镑) 细生地(三钱) 炒丹皮(一钱) 元参(一钱) 炒牛膝(一钱半) 黑山栀(一钱) 炒黑侧柏叶(五钱)


临服冲鲜荷叶汁一小杯。


赵(二十) 脉左数。衄血火升。(阴虚阳冒)


生地 阿胶 天冬 麦冬 淡菜 生白芍 茯神 炒山药


程 从前衄血。都以养阴益气而愈。知非实热。皆劳役阳冒。以致阴血之动也。今壮年肌肉不充。身动气促如喘。口中腻涎浊沫。竟是肾精带伤。收纳失职之象。急急保养。远戒酒色。犹可向安。


熟地 人参 萸肉 湖莲 芡实 补骨脂 山药粉丸


朱(十七) 脉数。阴亏阳升。头晕。心中烦杂。鼻衄。


生地 元参 金银花 川斛 丹皮 石决明


某 咳逆失音。衄血。


生地 龟板 丹皮 牛膝 山药 茯苓


某(十岁) 鼻衄时发。


生地 元参 丹皮 山药 茯苓 泽泻 黄柏 人中白


某 食烧酒辛热。及青梅酸泄。遂衄血咳嗽。心腹极热。五味偏胜。腑阳脏阴为伤。此病以养胃阴和法。(酒热伤胃)


生白扁豆 北沙参 麦冬 白粳米


血行清道。从鼻而出。古名曰衄。与浊道之吐咯者不同。清道即指至高之分。由山根以上睛明之次而来也。其穴乃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五脉之会。及冲脉交会其间。可见诸经皆能为衄。不独肺胃而然。诸书虽已详明。惟景岳辨之尤切。但衄之为患。总由乎火。外为六淫之变化。内因五志之掀腾。气血日为错乱。阴阳为之相乘。天人交感之处。虚实攸分矣。若风寒壅盛于经。阳气郁而迫营者。宜参麻黄桂枝症之大意。若温风暑热怫郁。而动血外溢者。用辛凉清润等剂。认定经络之高下。若火邪极甚。而载血上泛者。有苦寒咸寒之法。审其原委之浅深。此外因主治法也。至于烦冗曲运。耗及木火之营。肝脏厥阳化火风上灼者。甘咸柔婉。理所必需。多劳过欲。病及天一之真。阳浮引阴血以冒上窍者。滋潜浓味。法从峻补血脱则挽回元气。格阳则导火归源。因酒用和阳消毒之剂。因努力用培中益下之方。此内因主治法也。学人惟审内外两因。庶乎施治无误矣。(邵新甫)


徐评 治衄诸方。为案中最稳当。


论曰内经谓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传为衄 瞑目,夫血得热则涌溢,得寒则凝泣,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乃移于脑,盖阳络溢则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 ,二者不同,皆热厥血溢之过也,今之治衄 者,专于治血,不知血之行留,气为之本,犹海水潮汐,阴阳之气使然也,明夫经络逆顺,则血与气俱流通,而无妄行之患矣。


治衄血汗血,热盛所致,竹茹汤方


生竹茹 生地黄(切焙) 黄芩(去黑心各二两) 浦黄 芍药 麦门冬(去心皮各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治鼻衄汗血,黄柏饮方


黄柏(去粗皮) 葛根(锉)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鸡苏(一两) 凝水石(二两) 生竹茹(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地黄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治衄血汗血。白芍药散方


白芍药(二两半) 生地黄汁(三合) 生藕汁(一合) 姜汁(少许)


上四味,捣白药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药末二钱匕,搅匀,食后温饮之。


治衄血汗血久不止。紫参散方


紫参 黄芩(去黑心各一分) 郁金 甘草(炙各半分)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以生地黄汁一合,白蜜一匙,水一盏,同煎沸,微温调下、日三。


治血汗,鼻衄不止。定命散方


丹砂 水银 麝香(各一分)


上三味细研,分为二服,用新汲水调下。


治衄血,血汗不止,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焙) 阿胶(炙令燥各三两) 蒲黄(二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糯米饮调下,不拘时。


治衄血汗。郁金散方


郁金 甘草(炙) 青黛(各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鸡子白调下。


治衄血血汗,消热结。地黄竹茹汤方


生地黄(切焙一斤) 青竹茹(五两) 黄芩(去黑心) 当归(焙) 甘草(炙) 芍药芎 (各三两) 桂


上九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血妄行,或衄或 ,独圣汤方


黄芩(去黑心五两)


上一味,细锉如麻豆大,每服七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热气上行衄血汗血 刺蓟汤方


刺蓟 鸡苏叶(各二两) 黄连(去须) 犀角(镑) 生干地黄(各一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陶(廿四)阳升衄血.拟凉解肺胃法.


犀角 连翘 元参 细生地 炒牛膝 黑山栀 丹皮 炒黑侧柏叶□


曹(廿八)鼻衄已止.面白无神.脉细音嘶.血脱恐气无所归.安得不以阳气为首务耶.


炙黑黄 炒焦白芍 炒牛膝 洋参 炙草 炒山药 茯神□


周(八岁)痘后衄血.肺胃余火尚炽.


地骨皮 犀角 丹皮 川贝 生地炭 连翘 银花□


戴(三三)议育阴.清气热.


熟地炭 拣麦冬 淡菜 清阿胶 淡天冬 女贞子 云茯神(二钱) 龟腹版(五钱)



戴 瘀咯初净.肺胃阴液未充.值天时燥气加临.阳易旋动.清窍不司其肃.衄血乃因复发.脉右寸关搏而疾大.是阳明燥气鼓舞之征.议滋清益阴肃上.候裁.


原生地(四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 淮牛膝(炭) 龟腹版(酒炙,五钱) 陈阿胶(二钱) 连翘 豆皮(一钱五分) 真川贝(去心研,二钱) 炒黑侧柏叶(一钱五分)


又 脉左和静.右动搏已减.衄血渐止.口干.望色紫滞已退.凡动皆火易就燥.议益阴潜阳.佐清阳明燥热.


原熟地(四钱) 龟腹版(五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 陈阿胶(另烊冲,二钱) 淮牛膝(一钱五分) 真川贝(二钱) 霍石斛(一钱五分)



原熟地(四钱) 龟腹版(五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 阿胶(另烊冲,二钱) 淡天冬(一钱五分) 真川贝(二钱) 川斛(一钱五分) 制洋参(一钱五分)



原熟地(一钱) 真川贝(二钱) 川斛(一钱五分) 陈阿胶(二钱) 建莲(二钱) 茯神(二钱) 拣麦冬(一钱五分) 西党参(一钱五分) 九孔石决明( 研三钱)


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传为衄 瞑目。(《素问》)


鼻中出血,谓之衄 。盛者为衄,微者为 。失血既多,目无所养,又以移热灼其阴精,故令人瞑目。(吴鹤皋)


衄者,鼻中出血也。寒气初客于经,则血凝滞而不行,何得有衄?今见衄者,是寒邪将散,荣血周流,病当解也。古人谓血为红汗是也。然衄症亦有表里之殊,寒邪在经,头痛发热而衄者,表也,宜微汗之,加味香苏散主之。若邪气入里,燥渴烦心而成衄者,宜急清之犀角地黄汤主之。或问曰∶动阴血与鼻衄,何以别之?答曰∶动阴血者,乃传经里证,热极而反发厥,医家误认为寒,投以干姜、附子,以火济火,迫血妄行,或从耳、目、口、鼻涌出,名曰动阴血,又谓下厥上竭,为难治。与鼻衄症,天渊相隔矣。


陆(十八) 衄血久而不止,身热脉数,重取豁然,鼻衄方药,施用殆遍,全无一效。不知去血过多,虚而发热也。


黄 (四钱) 熟地(六钱) 归身(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 牛漆(二钱) 荆芥炭(一钱)陈皮(八分) 侧柏叶汁(一小杯)


此方出余臆见,名加味补血汤,三服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