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脾风
《儿科萃精》:马脾风
小儿暴喘,俗谓之马脾风,因寒邪客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胸高气促,肺胀喘满,两胁煽动,陷下作坑,鼻窍煽张,神气闷乱,初起古法主五虎汤(如蜜炒麻黄、炒杏仁、生甘草、石膏、细茶等味)。
〔真按〕小儿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热痰壅盛,忽然大喘,为马脾风。盖心为午火,属马,言心脾有风热也。急用黑牵牛(生炒)五分(取头末)、锦庄黄(酒润晒干)、陈枳壳(麸炒)各一钱,煎好,加生白蜜一汤匙,调匀,徐徐灌之,以气平为度。
《医学纲目》:马脾风
暴喘而胀满也。
□
〔田〕暴喘,俗传为马脾风也,大小便哽,宜急下之,用牛黄夺命散,后用白虎汤平之。
牛黄夺命散 治小儿肺胀喘满,胸膈起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喝,声嗄而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白牵牛 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熟) 川大黄 槟榔(各一两)
上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加蜜少许。
无价散 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谓之马脾风。
辰砂(二钱半) 轻粉(五钱) 甘遂(面裹煮,焙干,一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用温浆水少许,入滴油一点,挑药在上,沉下去,却以浆水灌之,立效。
又一法 小儿喘胀,俗谓之马脾风,又谓之风喉者。以草茎量病儿手中指里近掌纹至中指尖截断,如此二茎,自乳上微斜直立两茎于梢尽头,横一茎,两头尽头,点穴灸三壮,此法多曾见愈。
□
〔世〕马脾风在百日内者,不治。
《医宗金鉴》:马脾风
暴喘传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扇动神闷乱,五虎一捻方最灵。
[注]
马脾风俗得之名,即暴喘是也,因寒邪容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胸高气促,肺张喘满,两□掮动,陷下作坑,鼻窍握张,神气闷乱,初遇之急服五虎汤,继用一捻金下之,倘得气开,其喘自止,如儿生百日内见此者病多不救。
(五虎汤)麻黄蜜炒杏仁炒去皮尖甘草生白石膏研为末细茶引用生姜水煎,临时用药冲石膏服。
(方歌)
五虎汤治马脾风,麻黄蜜炒杏仁从,甘草石膏细茶叶,煎服之后喘自松。
(一捻金)方见不大便。
《幼科释谜》:马脾风
初虞世曰.马脾风者.暴喘而兼胀满也.大小便硬.宜急下之.用牛黄夺命散.后用白虎汤平之.马脾风.若患在百日内者.不治.
吴绶曰.有马脾风者.因寒邪入肺.寒郁为热.痰喘上气.肺胀 .若不速治.立见危亡.宜用辰砂二钱半.甘遂一钱半.轻粉五分.共为末.每取一字.以温浆水少许.上滴香油一点.挑药在油花上.待沉下却去浆水.灌之.即名马脾风散.此方甚妙也.
《幼科心法要诀》:马脾风
暴喘传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乱,五虎一捻服最灵。
【注】马脾风俗传之名,即暴喘是也。因寒邪客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胸高气促,肺胀喘满,两胁扇动,陷下作坑,鼻窍扇张,神气闷乱。初遇之急服五虎汤,继用一捻金下之,倘得气开,其喘自止。如儿生百日内见此者,病多不救。
五虎汤
麻黄(蜜炒) 杏仁(炒,去皮尖) 甘草(生) 白石膏(研为末) 细茶
引用生姜,水煎,临时用药冲石膏服。
【方歌】五虎汤治马脾风,麻黄蜜炒杏仁从,甘草石膏细茶叶,煎服之后喘自宁。
一捻金(方见不大便)
《证治准绳·幼科》:马脾风
暴喘而胀满也。田氏云∶暴喘,俗传为马脾风也,大小便哽,宜急下之,用牛黄夺命散,后用白虎汤平之。马脾风在百日内者不治。
牛黄夺命散 治小儿肺胀喘满,胸膈起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喝,声嗄而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若不治,死在旦夕。
白牵牛 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熟) 川大黄 槟榔(各一两)
上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加蜜少许。
无价散 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谓之马脾风。
辰砂(二钱半) 轻粉(五钱) 甘遂(面裹者,焙干,一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用温浆水少许,入滴油一点,挑药在上,沉下去,却以浆水灌之,立效。
又一法,小儿喘胀,俗谓之马脾风,又谓之风喉者。以草茎量病儿手中指里近掌纹至中指尖截断,如此二茎,自乳上微斜直立,两茎于稍尽头横一茎,两头尽头点穴,灸三壮,此法多曾见愈。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