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
- 《顾松园医镜》:淋
- 《金匮钩玄》:淋
- 《女科证治准绳》:淋
- 《女科证治准绳》:淋
- 《济阴纲目》:淋
- 《医述》:淋
- 《医学入门》:淋
- 《医碥》:淋
- 《医碥》:淋
- 《友渔斋医话》:淋
- 《杂病治例》:淋
- 《张氏医通》:淋
- 《证治准绳·类方》:淋
- 《证治准绳·女科》:淋
- 《证治准绳·女科》:淋
- 《证治准绳·幼科》:淋
- 《证治准绳·杂病》:淋
- 《周慎斋遗书》:淋
- 《重订灵兰要览》:淋
《顾松园医镜》:淋
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仲淳云∶此属肾虚,兼有湿热。丹溪则有五淋之分。气滞不通,脐下闷痛者,为气淋,溺血而痛者,为血淋,溺出如面糊而痛者,为膏淋;溺出如砂石而痛者,为砂淋;此以火灼膀胱,溺阴凝结,煮海为盐之象也。遇劳即小便淋涩而痛者,为劳淋。但宜辨其因心劳、脾劳、肾劳之不同。凡治五淋,总宜壮水滋阴渗湿,分利小便为主;然虚各实异,宜补宜泻临症之顷,所当详审。
五淋汤〔自制。〕淋症主此加减。
生地〔壮水滋阴。血淋多用。〕二冬〔清肺气,化及州都,小便自然顺利。〕知母〔泄膀胱肾家之火,又能利水。〕黄柏〔利水窍涩痛。〕甘草梢〔止茎中作痛。〕牛膝〔独用两许煎饮,治小便不利,茎中痛甚者立效,血淋更宜。〕车前〔开窍通淋。〕茯苓〔渗湿利水。〕气淋加沉香、郁金;血淋,加茅根、藕汁;膏淋加川萆 、川石斛;砂淋,加滑石末调服。〔滑可去着,为下石淋要药,〕因房劳伤肾者,加枸杞、苁蓉;〔取其滑润。〕因思劳心者,加柏仁 丹参;因劳倦伤脾者,加人参。
此方通治五淋,须随症活法加减用之。按方书有冷淋一症,言是肾虚丹田有寒所致。余考《内经》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金匮》云∶热在下焦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丹溪言淋虽有五,皆主于热,此其常耳。
海藏泻肾丸〔见火。〕治或因惧泄强忍,或因思欲不遂,致败精流溢阏塞窍道,涩痛异常者。〔外用吮法,或令御女一番,使败精尽行送出。〕宜加牛膝、车前,火盛加知柏。
此方下所列之症,即所谓精淋也,故宜滋阴通利为主。
淋症之脉,实大可疗,涩小难医。〔精血败坏之征。〕
《金匮钩玄》:淋
皆属于痰热。
淋者,小便淋漓,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皆属于热也。解热利小便,山栀子之类,用苦甘草煎服。诸药中皆加牛膝。
老人亦有气虚者,人参、白术中带木通、山栀。
亦有死血作淋者,以牛膝作膏。此证亦能损胃不食。
《女科证治准绳》:淋
〔大〕妊娠小便淋者,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妊妇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证,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也。
〔薛〕前证若颈项筋挛,语涩痰甚,用羚羊角散。(身体痛。)若小便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前阴诸疾。)若肝经虚热,用加味逍遥散。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若服燥剂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黄、茯苓、牛膝、黄柏、知母、芎、归、甘草。若频数而色黄,用四物加黄柏、知母、五味、麦门、玄参。若肺气虚而短少,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淋。)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黄芩清肺饮。(淋。)若膀胱阴虚,阳无所生,用滋肾丸。(淋)。若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肾气丸。一妇人每怒发热胁胀,小便淋涩,如遇经行,旬余未已。受胎三月,因怒前证复作。朝用加味逍遥散,夕用安胎饮各二剂而安。五月又怒,复下血如经行,四日未止,仍用前药而愈。一妊娠饮食后因恼怒,寒热呕吐,头痛恶寒,胸腹胀痛,大便不实,其面青色,小便频数,时或有血,服安胎止血之剂益甚。
余曰∶寒热呕吐而腹胀,此肝木克脾土而元气伤也。大便不实而面青,此饮食伤脾,兼肝侮土也。小便频数而有血,此肝热传胞而兼挺痿也。用六君子加枳壳、紫苏、山栀二剂,脾胃顿醒。又用加味逍遥散加紫苏、枳壳二剂,小便顿清。后节饮食调理而安。
地肤大黄汤 (《外台》)疗妊娠子淋宜下。
川大黄 地肤草(各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赤芍药 通草 川升麻 枳实 甘草(各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疗妊娠患淋,小便涩不利,小腹水道热痛。
冬葵子(一升) 芍药(二两) 黄芩 赤茯苓 车前子(各三两)
上 咀,以水七升,煎至二升,温分三服。
疗妊娠数月,小便淋沥、疼痛,心烦闷乱,不思饮食。
瞿麦穗 赤茯苓 桑白皮 木通 葵子(各一两) 黄芩 芍药 枳壳 车前子(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安荣散 治妊娠小便涩少,遂成淋沥。
麦门冬(去心) 通草 滑石 人参 细辛(各二钱) 当归(去芦,酒浸) 灯草 甘草(各半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麦门煎汤调服。
大腹皮散 治妊娠大小便赤涩。
大腹皮 枳壳(去白,麸炒) 甘草(炙,各一钱) 赤茯苓(去皮,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浓煎葱白汤调下。
《经心录》疗妊娠患子淋,小便数,出少或热疼痛,及子烦。
地肤子(三两)
上细切,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服。
《补遗》治胎前诸般淋沥,小便不通。
槟榔 赤芍药(各等分)
上锉,每服五钱,水煎温服,甚效。
猪苓散 疗妊娠子淋,小便涩痛。(方见前大小便不通。)
《女科证治准绳》:淋
〔大〕产后诸淋,因产有热气客于脬中,内虚则起数,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又有因产损气虚则挟热,热则搏于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淋者,淋沥之谓也。《三因》论曰∶治诸产前后淋秘,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如其冷、热、膏、石、气淋等,为治则一,但量其虚实而用之。瞿麦、蒲黄,最是产后要药,唯当寻究其所因,则不失机要矣。
〔薛〕按前证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阴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也。一产妇小水淋沥,或时自出,用分利降火之剂,二年不愈。
余以为脾肾之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茅根汤 治产后诸淋,无问冷、热、膏、石、气结,悉主之。
白茅根(八两) 瞿麦穗 白茯苓(各四两) 葵子 人参(各二两) 蒲黄 桃胶 滑石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二钱。如气壅闭,木通、橘皮煎汤调下。
滑石散 (《千金》)疗产后淋。
滑石(一两二钱半,研) 通草 车前子 葵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浆水调服方寸匕至二匕为妙。
张不愚疗产后小便不通淋闭方。
陈皮(一两,去白为末) 空心温酒调下二钱,一服便通。
疗卒不得小便方。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
上炒为末,和饮顿服,通。
疗产后淋,小便痛及血淋。
白茅根(五两) 瞿麦 车前子(各二两) 鲤鱼齿(一百枚,为末) 通草(三两)冬葵子(二合)
上水二升,煮取一升,入鱼齿末,空心服。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盖缘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致产时尿胞运动不顺。用盐于产脐中填可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不可具述。(出《产乳集》。)
《济阴纲目》:淋
大全云∶产后诸淋,因热气客于脬中,内虚则频数,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又有因气虚挟热,热邪搏血,渗入胞中,血随小便而出,为血淋者。(热邪搏血则有之,渗入胞中则未也,如交肠症,亦岂渗入而来耶)
三因论曰∶治诸产前后淋 ,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如其冷热膏石气淋等,为治则一,但量其虚实而用之,瞿麦蒲黄最是产后要药,唯当究其所因,则不失其机要矣。(五淋一治有悖,若然则冷热无分矣)
薛氏曰∶按前证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肾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也,仍参淋沥频数门调治。
一产妇小水淋沥,或时自出,用分利降火之剂,二年不愈。余以为肺肾之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以分利降火之剂太过,故用此药补之)
茅根汤 治产后诸淋,无问冷热膏石气结,悉主之。(此方甚良)
白茅根(五钱) 瞿麦穗 白茯苓(各二钱半) 葵子 人参(各一钱二分半) 蒲黄 桃胶 滑石甘草(各六分) 紫贝(一个, ) 石首鱼脑砂(二个, )(紫贝、石首皆治石淋要药)
上锉,分二帖,加生姜三片,灯心二十根,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二钱,木通煎汤调下,如气壅闭,木通、橘皮煎汤调下。
滑石散 治产后热淋。
滑石(一两二钱半,研) 通草 车前子 葵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浆水调服方寸匕,至二匕为妙。
滑石通淋散 产后小便紧涩不通者,因血热积于小肠,经水不利,恣食热毒之物而成淋涩故也。
赤茯苓 泽泻 木通 黄连 猪苓(各八分) 白术 瞿麦 山栀子 车前子(各等分) 滑石(四分)
上锉,加灯心十二茎,水煎,空心热服。
石韦散 治妇人小便卒淋涩。
石韦 黄芩 木通 榆白皮 葵子 瞿麦穗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八钱,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前温服。
加味四物汤 诸淋皆属于热,用此累效。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甘草梢 杜牛膝 木通(各一钱) 桃仁(去皮尖,五个) 滑石(一钱半) 木香上锉,水煎服。
一方 疗产后淋,小便痛及血淋。
白茅根(五分) 瞿麦 车前子(各二两) 鲤鱼齿(一百枚,为末) 通草(三两) 冬葵子(三分)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入鱼齿末,空心服。
张氏方 疗产后小便不通,淋 。
陈皮一两去白,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一服便通。(小肠气道也,肝主之,陈皮、杏仁皆利气药,故有验)
疗卒不得小便方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炒为末,和饮顿服。
灸脐法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盖缘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致产时尿胞运动不顺。(积冷者用此,所谓气化则能出矣)
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上,以火灸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
《医述》:淋
产时下焦空虚,热气客于脬中,虚则小便频数,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又有因产后血虚挟热,热邪搏血,流渗胞中,血从小便而出,则为血淋。(《女科大全》)
小便淋证,《三因》云∶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瘀。二语最为吃紧。如产前淋,由于气虚不化,当用参、 补气安胎,不可过用渗利。产后淋,由于瘀血阻滞,当以瞿麦、蒲黄为要药。若血虚热郁,当用六味、逍遥,补阴养血,滋其化源,佐以导血之药。(萧慎斋)
《医学入门》:淋
五淋气血石膏劳,
淋,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气淋涩滞,余沥不尽,沉香散,或益元散加茴香、木香、槟榔。血淋涩痛,遇热则发,白薇、赤芍等分为末,酒调服二钱,或犀角地黄汤、单车前饮,四物汤加知、柏选用。色鲜者,心与小肠虚热也,导赤散,去甘草,加黄芩;色如豆汁者,肾与膀胱火也,五淋散。又有一种小便见血而不痛者,为溺血,非淋也,四物汤加山栀、滑石、牛膝,或单苦 菜饮、单发灰散、单琥珀散。石淋溺有砂石,茎强痛甚,单牛膝膏、单鳖甲为末,酒调服。膏淋血凝如膏,用黑豆一百二十粒,甘草一寸,水煎,临熟入滑石末一钱,空心调服,或海金砂散。劳淋痛引气冲,遇功则发,痛坠及尻,透膈散;劳伤,四物汤加知、柏、滑石、琥珀;虚甚者,鹿角霜丸。热淋暴淋痛甚,八正散,或五苓散合败毒散,加味石膏汤;急痛者,六一散二钱,加木香、槟榔、小茴各一钱,为末服。冷淋必先寒栗,而后溲便涩数,窍中肿痛,生附散、二木散。淋皆属热,间有冷者。外因当风取凉,冒暑湿热郁滞,胞内痿痹,神不应用;内因七情,心肾气郁,小肠膀胱不利,或忿怒、房劳、忍溺、酒肉湿热下流膀肾,干于肝经,廷孔郁结,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火烁为砂石淋,如汤罐煎久生 。
渴不渴间差厘毫;
热在上焦气分,渴而小便不利者,肺中伏热,水不能降,宜气薄淡渗之药,清金泻火,以滋水之上源,清肺饮子;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者,肾与膀胱无阴而阳气不化,水枯火升,宜气味俱阴之药,除热泻闭,以滋水之下源,滋肾丸、肾气丸。前消渴,以渴为主,而分气血,故血分亦有渴者;此以淋为主,而分气血,故血分有不渴者。但渴而多汗亡津,又未可以轻渗也。
清热利便人人晓,
治暑淋、热淋、血淋,山栀仁一味足矣。凡淋,发汗则死。
开行滋破东垣高。
治膏、砂石淋,郁金、琥珀开郁,青皮、木香行气,蒲黄、牛膝破血,黄柏、生地滋阴。东垣用药凡例,小腹痛用青皮疏肝,黄柏滋肾。盖小腹、小便,乃肝肾部位。
小肠涩胀脾经浊,
小腹胀满甚者,泻肾汤、火府丹。凡小肠有气则胀,有血则涩,有热则痛。又土燥水浊,宜四君子汤加滑石、泽泻、麦门冬、淡竹叶。痛者,六君子汤加知、柏、石苇、琥珀。
肝家茎胁刺如刀;
肝经气滞有热者,用甘草梢五钱,青皮、黄柏、泽泻各一钱,水煎服,或三味葶苈散。茎痛引胁者,参苓琥珀汤。肠痛引腰背者,磁石汤。虚者,清肝解郁汤、清肝益荣汤。
肾亏恶证精败竭,
肾虚淋沥,茎中涩痛者,加减八味丸以补阴。小便频而黄者,四物汤加参、术、麦门冬、五味子以滋肺肾;小便短而黄者,补中益气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山药以补脾肾。热结膀胱者,五淋散以清热。脾肺气燥者,芩、栀二味以清肺。若膀胱阴虚,阳无生者,滋肾丸;膀胱阳虚,阴无以化者,肾气丸。精败竭者,童男精未盛而御女,老人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茎中痛涩为淋者,八味丸料加车前子、牛膝煎服。若精已竭而复耗之,则大小便中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倍附子救之。凡此当滋化源,不可误用知、柏淡渗等剂,既泻真阳,复损真阴。
中虚总难利膀胱;
中气既弱,不能运通水道,下输膀胱者,补中益气汤。凡汗多亡津,泻久胃干,诸疮失血,俱宜滋补,不可过利小便。
痰饮(阻滞)转脬何足异,吐提一法免呼号。
积痰在肺,以致膀胱不通,譬之水壶,上窍闭则下窍不出,宜二陈汤探吐,或灸百会穴,皆以开上窍也。盖膀胱虽主水道,而肺金为水之化源也。脬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名曰转脬。有因热逼或强忍不便,气逆脬转者,二石散加车前子、木通等分,水煎,外用炒盐熨脐,冷即易之。因气者,先用良姜、葱白、苏叶煎汤,熏洗小腹、外肾、、肛门,拭干伸脚仰卧,后用葵子、赤茯苓、赤芍、白芍等分,入盐一字,煎调苏合香丸服之。忍尿疾走及忍尿饱食者,二陈汤探吐。忍尿入房者,补中益气汤提之,阴虚两尺脉绝,服诸滑利药不效者,肾气丸;阳虚者,八味丸,或附子、泽泻等分,灯心煎服,此危证也,体薄性急人多有之。妊孕转脬,见妇人。
《医碥》:淋
一滴不出名闭,即小便不通。点滴而出名癃,即淋。二证皆由气闭涩,其理已见上编。淋证大概肾虚膀胱热。(五脏六腑所受内外诸邪热,皆得入膀胱。)肾虚则火动,常欲泄而不能藏,(火动欲泄则属之肝,故上编言肝火疏泄为癃。)故数。膀胱热则水道枯涩,故渗出涩滞,数而且涩,茎中痛,淋沥不宣,故谓之淋。(肾虚膀胱热,则水液少。子和治一人,令顿食咸鱼,少顷大渴,令恣意饮水,然后以药治之,立通。曰∶淋者无水,故涩也。)脉实大,宜分理之。脉虚细涩,精血败坏,难治。治法∶行滞气,解邪热,通水道,其大纲又在平心火。此证最忌发汗,(淋证属热耗津液,发汗则愈涸,无水可出则动血矣。)汗之则尿血《准绳》谓暑月多此证,以汗多,小便常赤涩也,治用五苓散,(见伤湿。)敛其外发之汗,(意谓内有白术、桂枝能敛汗也,恐未必。不如去桂,合生脉散佳。)使液聚于内,又从而导下之。然有虚劳汗出而赤涩者,乃津液枯燥,又不宜渗利矣,敛汗清热滋液可也。失血亡精者,同此论之。淋证茎中必痛,若先痛后痒,则火退矣,或者实证转虚。
气淋。初起为气淋,以气滞而涩痛也,白茯苓、甘草稍、白芷、山栀、木通、猪苓、泽泻、车前、地肤子、葱白。生料五苓散(见伤湿)加阿胶,或五苓、益元(见伤暑)各半服。火府丹佐以导赤散、(见发热。)石韦散。或四苓(见伤湿)加木通、滑石、瞿麦、灯心。
肺热,清肃之气不下降,加味八正散。气虚,八物汤(见虚损)加杜牛膝、黄芩。
膏淋。久为膏淋及砂石淋。膏淋湿热伤气分,水液混浊如膏,如涕,如米泔。
实热八正散加苍术,虚热鹿角霜丸。精尿俱出,(精塞尿道,欲出不能而痛。)海金砂散、菟丝子丸、鹿茸丸、(见血。)土牛膝、地肤叶汁、白茯苓、泽泻、山栀、甘草梢、琥珀、郁金、萆 。
砂淋。尿为热所煎熬成砂石,如煮海水成盐。八正散、神效琥珀散、如圣散、石燕丸、独圣散。石首鱼脑中石十个 ,滑石二钱,琥珀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木通汤下。蝼蛄七个,盐一两,新瓦上铺盖,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冬葵子、滑石、瞿麦、琥珀、土牛膝、车前、泽泻、山栀、地肤叶汁。必断盐乃效,一则淡食能渗利,一则无盐不作石也。
血淋。热伤血分,茎中必痛,(不痛为尿血,见血门。)归尾、土牛膝、赤芍、玄胡、车前、泽泻、郁金、山栀、刘寄奴主之。血瘀则小腹硬痛,加红花、五灵脂。血热则色鲜红,脉数有力,加生地。血虚,六味(见虚损)加车前、牛膝。血冷则色黯,面枯,尺脉沉迟,肾气丸(见劳损。)死血,牛膝膏。牛膝根茎叶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妇人血结坚痛,如神。但虚人不宜用,当同补药用之,免损胃。侧柏叶、生藕节、车前草等分,捣汁调益元散(见伤暑)、发灰散、小苏子饮、(并见血。)立效散、瞿麦散。
痰淋。痰郁气成热所致,七气汤(见气)、青州白丸子(见中风)。
劳淋。劳则动火,热流膀胱所致,脾劳,(劳倦所伤。)补中益气(见气)合五苓(见伤湿)。肾劳,(色伤。)阳虚肾气汤,阴虚知柏地黄汤。(并见虚损。)心劳,(思虑所伤。)清心莲子饮(见赤白浊)。
热淋。火府丹、益元散、(见伤暑。)导赤散(见发热)、五淋散、榆白皮散。
冷淋。由冷气客于下焦,满于脬中,水道为寒所凝,不得宣通,故先寒战,而后便数成淋,(邪正相争,正气怯邪气之冷,故寒战。又为冷气相激,则郁热而成淋。)
进冷剂愈甚者是也。宜地髓汤下八味丸(见虚损),或用生料鹿茸丸(见血)、肉苁蓉丸、泽泻散、沉香散。若下元虚冷,水寒冰凝,小便不通,或淋沥,证见转筋,喘急欲死,不问男女胎产,急用八味丸料煎服,缓则不救。盖寒得热则流通,非附、桂何能直达膀胱,使雪消春水来耶。
又有似淋非淋者。老人阴萎而思色,则精不出而内败,(火虽动而气已衰,不能送精使出也。)小便涩如淋,(败精流入茎窍。)二便牵痛,(精伤血枯燥,故大便亦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精伤血败,气亦下陷,大便红白似痢,小便白浊如淋,因其痛而欲便以求通,因便多而气愈坠,故痛更甚。)
大菟丝子丸(见咳嗽)、鹿茸丸(见血)、肾气丸(见虚损)。
又有胞痹一证。小腹按之痛,(水闭故按之痛。)若沃以汤,(水闭气蒸成热。)小便不利,上为清涕,由风寒湿三气客于胞中,痹而不通,故气不化。风寒由足太阳入,太阳经络脑下鼻,故流清涕。治以肾着汤(见伤湿)、茯苓丸(见小便不禁)、巴戟丸。此本痹证而兼淋者也。
《医碥》:淋
黄芩(一两) 生干地黄(二两) 木通(三两)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通煎汤下。
□
芍药 白术 滑石 葵子 瞿麦 石韦(去毛) 木通(各二两) 当归(去芦) 甘草(炙) 王不留行(各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日三服,空心。
□
瞿麦 蓄 车前子 滑石 甘草(炙) 山栀子仁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
(即上方加石韦、木香、冬葵子、沉香。)
□
鹿角霜 白茯 秋石(各等分) 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
海金沙 滑石(各一两,为末) 甘草(二钱半,为末) 上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
□
菟丝子(去尘土,水淘净,酒浸,控干蒸,捣,焙) 桑螵蛸(炙,各半两) 泽泻(二钱半)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清米饮送下。
□
琥珀 桂心 滑石 川大黄(微炒) 葵子 腻粉 木通 木香 磁石(火 ,酒淬七次,细研,水飞,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灯心、葱白汤调下。
□
马兰花 麦门冬(去心) 白茅根 车前子 甜葶苈(炒) 苦葶苈(炒) 檀香 连翘(各等分)
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渴加黄芩,入烧盐少许。)
□
石燕(火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研极细,水飞,焙干) 石韦(去毛) 瞿麦穗 滑石(各一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用瞿麦、灯心煎汤送下,日三服。
□
黄蜀葵(花、子俱用,炒,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食前服。
□
桃仁(去皮,炒) 归尾(酒洗,各一两) 牛膝(四两,去芦,酒浸一宿) 赤芍药 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 川芎(五钱) 俱锉片,用甜水十钟,炭火慢慢煎至二钟,入麝香少许,分作四次,空心服。如夏月,用凉水换此膏,不坏。
□
瞿麦穗 山栀子(炒) 甘草(各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
瞿麦穗(七钱五分) 冬瓜子 茅根 黄芩(各一钱二分) 木通(二钱半) 竹叶一把 滑石(四钱) 葵子(二钱)
□
山茵陈 淡竹叶(各一钱) 木通 滑石 甘草(炙,各钱半) 山栀仁(炒) 赤芍药 赤茯苓(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
榆白皮 赤茯苓 甘遂(煨) 瞿麦 犀角屑 山栀子 木通 子苓 滑石(各半两) 川芒硝(一两)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
牛膝一合洗净,以水五盏,煎耗其四留其一,去滓,加麝香少许,研调服,无时。
□
肉苁蓉(酒浸,切焙) 熟地黄 山药 石斛(去根) 牛膝(酒浸,切焙) 官桂(去粗皮) 槟榔(各半两) 附子(去皮脐,炮) 黄 (各一两) 黄连(去须,七钱半)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下。
□
泽泻 鸡苏 石韦(去毛,炙) 赤茯苓(去皮) 蒲黄 当归 琥珀(另研) 槟榔(各一两)
枳壳(麸炒) 桑螵蛸(炒,各半两) 官桂(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冬葵煎汤调服,或木通汤亦可。
□
沉香 石韦(去毛) 滑石 当归 王不留行 瞿麦(各半两) 葵子 赤芍药 白术(各七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为末,每服二钱,用大麦汤调服,以利为度。
□
巴戟(去心,一两半) 桑螵蛸(切破,麸炒) 杜仲(去粗皮,酥炙) 生地黄 附子(炮,去皮脐) 肉苁蓉(酒浸,去皮,切焙) 续断 山药(各一两) 远志(去心,三钱) 山茱萸(去核) 石斛(去根) 鹿茸(酥炙)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 五味子 龙骨 官桂(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入别捣药研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下。
《友渔斋医话》:淋
吕(八二) 患小溲短数而痛,入暮燥渴,夜半尤甚,脉阳盛阴虚,肾水亏乏无疑。高年不能屏弃世缘,应酬纷纭,五志不宁,阳不交阴之症。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焉。”治宜补阴以降阳,金匮肾气丸,早夜服三钱。
《杂病治例》:淋
属热,小便涩,气承水,寒闭热结,痰气不利。胞痹属寒。
解热 关格者分利之,凉血火府丹,木通、黄芩各一两,生地二两。不渴而小便闭者,滋肾丸,知母、黄柏。
补 老人气虚,人参、白术,中加木通、山栀、六味丸为主。气虚不运者加升麻。虚寒者,八味丸为要药。
灸 三阴交。
掩脐 连须葱三茎,生姜一块,豆豉二十一粒,盐一匙,同捣作饼,烘热掩之,扎定即通。
宣 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下,以二陈吐之,吐中便有降,关格必用吐,提其气之横络,不必在出痰也。
下 八正散之类。
捷嚏 不卧散吹之。
外迎 汤浴之。
擦 用连须葱擦周身。
降气 八正中加木香、沉香、琥珀,清气莲子饮。寒者温之,三因生附散。
《张氏医通》:淋
金匮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
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金匮论淋证四条。一曰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此肝移热于膀胱。因肝热甚。失其疏泄之令而然也。一曰胃中有热。消谷引食。大便坚。小便数。此因胃热炽甚。消烁津液。肠胃膀胱之源俱涸也。一曰有水气。其人苦渴。此膀胱气化不行。水积胞中为患也。一曰小便不利。用蒲灰散等治。此因膀胱血病。血属阴。阴病则阳亦不能施化也。其用栝蒌瞿麦丸者。盖缘肺气不化。膀胱不通。致水渍则津液不行。而胃中燥渴。故用栝蒌根以生津。薯蓣以补肺。茯苓疏肺气下行。瞿麦逐膀胱癃结。然欲散下焦之结。又需阳药始得开通。故少加附子为使。必水积而腹中冷者。方可用之。若虽有水气而腹中不冷。即当效五苓之法。以桂易附。或因积热闭癃。又当改附子为知、柏也。其蒲灰散等三方。悉治膀胱血滞气不化而小便不利之证。蒲灰滑石者。薄灰治瘀血。滑石利窍也。乱发滑石白鱼者。发灰消瘀血。白鱼去水气也。茯苓戎盐者。咸润走血。佐茯苓淡渗利小水。白术兼利腰脐间血也。三方亦有轻重。乱发为重。蒲灰次之。戎盐又次之。至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明系热在上焦。故用白虎以荡涤膈上之热。加人参以救津液也。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乃热结膀胱。津液固结之候。而见脉浮发热。太阳热邪循经发外也。故用猪苓汤以导热滋燥。慎勿因其发热而与发汗。重伤其阴。必致便血。故为切戒。
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水道出焉。于是有淋沥不断之状。甚者窒塞其间。令人闷绝。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制剂之法。并宜流行滞气。疏利小水。清解热邪。其于平调心火。又三者之纲领焉。心清则小便自利。血不妄行。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水窦不行。加之谷道闭遏。未见其有能生者也。虽然。肾气虚弱。囊中受寒而成淋涩者有之。其证先寒栗而后溲血。盖冷气与正气交争故也。又有胞系转戾不通者。其证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疾行走马。或忍尿入房。使水气逆上。气迫于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张也。胞落则殂。
石淋者。脐腹隐痛。小便难。痛不可忍。溲如砂石。或黄赤。或混浊。色泽不定。正如汤瓶久受煎熬。底结白碱。宜清其积热。涤其砂石。如麦冬、葶苈、木通、葵子、滑石、车前、连翘、瞿麦、知母。涩痛甚者。为膀胱蓄血。加琥珀、肉桂、大黄辛温以散之。加味葵子茯苓散。专治石淋之圣药。紫雪亦佳。劳淋者。遇劳即发。小便淋沥不绝。如水滴沥而不断。有脾劳肾劳之分。劳于脾者。补中益气加车前、泽泻。劳于肾者。六味丸加麦冬、五味。血淋者。虽主实主血而与小肠为表里。然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紫者。为小肠实热。小肠热甚而血渗胞中。与溲俱下。大剂生牛膝为主。兼车前、山栀、生地、紫菀、犀角、桃仁、芦根汁、生藕节汁。血虚而热。用生地黄三两。黄芩、阿胶各半两。柏叶少许。水煎服之。此千金法也。若色瘀淡者。属肾与膀胱虚冷。生料六味丸加肉桂。芦根捣水煎。候冷服。若两尺脉沉弦而数。必有瘀血停蓄。犀角地黄汤加紫菀、牛膝。若琥珀、麝香、当归、川芎、萆 、木通、白术、木香、香燥破血利水耗气之类切禁。气淋者。气化不及州都。胞中气胀。小腹满坚。溺有余沥。宜沉香、肉桂、茯苓、泽泻。佐以木通、瞿麦、葵子、山栀、石苇之类。实则气滞不通。脐下妨闷。加香附、木香。不应。加硝、黄。溺后疼痛。去石苇、木通、瞿麦、葵子、山栀。加秋石、生甘草梢、藕汁。气淋服利水药不能通者。沉香降气、四磨汤选用。膏淋者。俨若脂膏。或便中有如蜓蚰之状。此名肉淋。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茯苓、秋石、沉香、海金沙、泽泻、滑石。如不甚痛者。须固涩其精。慎勿误与通利。鹿角霜、肉苁蓉、菟丝子、莲须、芡实、山药之类。或桑螵蛸、菟丝子等分。泽泻减半。蜜丸服。后以六味丸合聚精丸调补之。冷淋者。寒气客于下焦。水道不宣。满于胞内。淋涩而白。先发寒栗。而后便数成淋。宜金匮肾气丸加鹿茸、沉香。戴氏云。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牛膝半两煎汤。加麝少许。下八味丸。冷淋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或因烦渴饮水过多。水积胞中不行。生附子散。不应。用栝蒌瞿麦汤。热淋者。心肺蕴热。不能滋其化源。小便赤涩如血而少。烦渴引饮者。导赤散加黄芩。躁热不渴者。滋肾丸。或淡竹叶煎汤调辰砂益元散。凡人服金石大毒。以助入房。败精流入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或忍精不泄。停凝作痛而致淋者。木通、车前、牛膝、泽泻、茯苓、滑石、甘草。或汤或丸俱效。有膏粱太过。食积成痰。流注为淋。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石、玄明粉之类。小便艰涩如淋。短而不作痛者。虚也。六味丸加鹿茸、肉苁蓉。如茎中不痛而痒者。此属精虚。八味丸。小便淋沥。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参苓琥珀散。有服五苓散不效。用生料鹿茸丸却愈。此皆下元虚冷之故。胞痹小便淋沥涩痛。肾虚膀胱积热也。肾沥汤。胞痹不得小便。小腹痛。若沃以汤。则小便虽涩而略通者。此膀胱虚寒也。茯苓丸。虚寒甚者。巴戟丸。老人精气已衰。犹不绝欲。小便淋沥。小腹胀闭而牵引谷道。或溺血梗痛。肾气丸加牛膝。热极成淋。茎中痛。五苓散减桂大半。加滑石、木通、生甘草梢。口苦咽干。小便赤涩。或欲成淋。清心莲子饮。伏暑成淋。五苓和益元散。虚人。生脉散。不时服之。小便自清。后有几点血者。五苓散加牛膝、熟地、紫菀。有因怒而致淋者。非青皮、沉香、山栀、木通不能已也。有因思虑成淋者。归脾汤和五苓散并进。汗多而小便痛。暑月常有之。盛暑冷冻饮料既多。上停为饮。外发为汗。津液不通。
小肠闭塞。五苓散加人参、甘草。名春泽汤。最为合剂。老人气虚下陷成淋者。补中益气加木通、泽泻。以升麻、柴胡升九地之阴。木通、泽泻降九天之阳。服之殊验。心脾血虚。归脾汤、辰砂妙香散选用。淡秋石治血淋茎中热痛。降火最捷。但元气下陷。小便多者禁用。血淋服诸药不效。一味薏苡根捣汁服之。血淋每日用黄茧丝二两。煮汤饮之。七日必效。留丝 灰存性。蜜丸服之。并主妇人血崩。又生鸡子黄。每日清晨沸汤调服二枚。其血自清。牛膝三两。煮成。入麝少许顿服。名地髓汤。此治血淋要剂。但淋久不止。元气下陷者。又为切禁。且虚人能损胃气。及崩淋下血不止者。皆不宜服。以其滑精故也。朴硝雪白者。治痛淋殊效。每服二钱。血淋。用冷水下。气淋。木通汤下。石淋。炒研用温水下。石膏火 。同琥珀滑石。乃石淋之要药。然须质壮初起者宜之。老人绝欲太早成淋。生绿豆水浸。擂汁服之。然不若淡秋石擂水饮之。其效如神。一切淋浊属实热者。
应手获效。稍涉阴虚。甚于砒鸩。不可不慎。
〔诊〕 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盛大而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
薛立斋治一人。素膏粱。小便赤数。口干。吐痰稠粘。右寸关数而有力。此脾肺积热移于膀胱。先用黄芩清肺饮清理脾肺。次用滋肾丸、六味丸以滋肾水而安。
又治一儒者。发热饮水不绝。每如厕。小便涩痛。大便牵痛。此精竭复耗所致。用补中益气送都气丸而安。
石顽治内阁文湛持。夏月热淋。医用香薷饮、益元散。五日不应。淋涩转甚。反加心烦不寐。
乃弟广文彦可。相邀往诊。见其唇赤齿燥。多汗喘促。不时引饮。脉见左手微细。右手虚数。知为热伤元气之候。遂疏生脉散方。频进代茶。至夜稍安。明日复苦溲便涩数。然其脉已向和。仍用前方不时煎服。调理五日而痊。
又治太史沈韩倬。患膏淋。小便频数。昼夜百余次。昼则滴沥不通。时如欲解。痛如火烧。
夜虽频迸。而所解倍常。溲中如脂如涕者甚多。先曾服清热利水药半月余。其势转剧。面色痿黄。饮食艰进。延石顽诊之。脉得弦细而数。两尺按之益坚。而右关涩大少力。此肾水素亏。加以劳心思虑。肝木乘脾所致。法当先实中土。使能堤水。则阴火不致下溜。清阳得以上升。气化通而疼涩廖矣。或云。邪火亢极。反用参、 补之。得无助长之患乎。曷知阴火乘虚下陷。非开提清阳不应。譬诸水注。塞其上孔。倾之涓滴不出。所谓病在下。取之上。若用清热利水。则气愈陷。精愈脱。而溺愈不通矣。遂疏补中益气方。用人参三钱。服二剂。痛虽稍减。而病者求其速效。或进四苓散加知母、门冬、沙参、花粉。甫一服。彻夜痛楚倍甚。于是专服补中益气。兼六味丸。用紫河车熬膏代蜜调理。补中原方。服至五十剂。参尽斤余而安。
《证治准绳·类方》:淋
《金匮要略》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用后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灰散
蒲灰(一两七钱半)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
滑石 乱发(烧存性) 白鱼(各五钱)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
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五芩散(见消瘅。)
〔热淋〕
益元散(见伤暑。)
火府丹(《本事》) 治心经蕴热,小便赤少,五淋涩痛。黄芩(一两) 生干地黄(二两) 木通(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通煎汤下。
导赤散 治心虚蕴热,小便赤淋,或成淋痛。(见发热。)
石韦散(《和剂》)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芍药 白术 滑石 葵子 瞿麦(各三两) 石韦(去毛) 木通(各二两) 当归(去芦) 甘草(炙)王不留行(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日二三服,空心。
地肤子汤(《济生》) 治诸病后体虚触热,热结下焦,遂成淋疾,小便赤涩,数起少出,茎痛如刺,或尿出血。
地肤子 猪苓(各一钱半) 海藻(洗去咸) 甘草梢 瞿麦(去梗) 通草 黄芩 知母 枳实(麸炒) 升麻 葵子(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三片,煎一盅,不拘时服。
五淋散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止,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膏淋尿血,并皆治之。
山茵陈 淡竹叶(各一钱) 木通 滑石 甘草(炙。各一钱半) 山栀仁(炒) 赤芍药 赤茯苓(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郁金黄连丸 治心火炎上,肾水不升,致使水火不得相济,故火独炎上,水流下淋,膀胱受心火所炽,而脬囊中积热,或癃闭不通,或遗泄不禁,或白浊如泔水,或膏淋如脓,或如栀子汁,或如砂石,或如粉糊相似,俱为热证,此药治之。
郁金 黄连(各一两) 琥珀(研) 大黄(酒浸) 黄芩(各二两) 白茯苓 滑石(各四两) 黑牵牛(炒,取头末,三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琥珀茯苓丸 治膀胱经积热,以致小便癃闭淋沥。
琥珀(另研) 赤茯苓(去皮) 滑石(桂府者,另研) 知母(去毛) 黄柏(去粗皮) 蛤粉(另研) 川木通(去皮) 当归 泽泻(各二两) 人参 赤芍药 山栀仁 黄连(去须) 大黄(蒸) 黄芩(去腐)白术 瞿麦 蓄 猪苓(各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为细末,入另研药研匀,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清晨用温白汤送下。
榆白皮汤 治热淋,小腹胀满,数涩疼痛。
榆白皮 赤茯苓 甘遂(煨) 瞿麦 犀角屑 山栀子 木通 子芩 滑石(各半两) 川芒硝(一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瞿麦汤 治心经蕴热,小便淋涩赤痛。
瞿麦穗(七钱半) 冬瓜子 茅根(各半两) 黄芩(去黑心,六钱) 木通(二钱半) 竹叶(一把)滑石(二两,研为细末,分作三帖) 葵子(二合)
上除滑石外,粗捣筛,分作三剂,每剂用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入滑石末一帖搅匀,食前分温服。
麦门冬散 治心热气壅,涩滞成淋,脐下妨闷。
麦门冬(去心) 木通 赤芍药 葵子(各一两) 滑石(二两) 川芒硝(一两半)
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半分,葱白二茎,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四汁饮 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
葡萄(取自然汁) 生藕(取汁) 生地黄(取汁) 白蜜(各五合)
上和匀,每服七分一盏,银石器内慢火熬沸,不拘时,温服。
治热淋方上用大田螺十五枚,以净水养,待田螺吐出泥,澄去上面清水,以底下浓泥,入腻粉半钱,调涂脐上,尿立通。将田螺便放长江,如留田螺或杀,其病则不效。
又方 用白茅根切四斤,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又方,用泉水饮之。
〔气淋〕
瞿麦汤
瞿麦穗 黄连(去须) 大黄(蒸) 枳壳(去穣,麸炒) 当归(切,焙) 羌活(去芦) 木通 牵牛延胡索 桔梗 大腹皮 射干(各一两半) 桂心(去粗皮,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有拘时,温服。
石韦散
石韦(去毛) 赤芍药(各半两) 白茅根 木通 瞿麦 川芒硝 葵子 木香(各一两) 滑石(二两)
上为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榆枝汤
榆枝(半两) 石燕子(三枚)
上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木香流气饮(见气。)
沉香散 治气淋,多因五内郁结,气不舒行,阴滞于阳,而致壅滞,小腹胀满,便尿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沉香 石韦(去毛) 滑石 王不留行 当归(各半两) 葵子 白芍药(各七钱半) 甘草 橘皮(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大麦汤下。
八物汤(虚劳。)
〔血淋〕
牛膝膏 治死血作淋。
桃仁(去皮,炒) 归尾(酒洗。各一两) 牛膝(四两,去芦,酒浸一宿) 赤芍药 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 川芎(五钱)
俱锉片,用甜水十盅,炭火慢慢煎至二盅,入麝香少杵,分作四次,空心服。如夏月,用凉水换,此膏不坏。
立效散 治小便淋闭作痛,有时尿血,下焦结热。
瞿麦穗 山栀子(炒) 甘草(各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小蓟饮子 柿蒂散 当归汤 羚羊角饮 鸡苏饮子 金黄散 神效方 发灰散(并见溲血。)
车前草方 治小肠有热,血淋急痛。
上用生车前草洗净,臼内捣细,每服准一盏许,井水调,滤清汁,食前服。若沙石淋,则以寒水石火 ,研为细末和之。
〔膏淋〕
鹿角霜丸(《三因》)
鹿角霜 白茯苓 秋石(各等分)
上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沉香散 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
沉香 陈皮(汤浸,去白,涪) 黄 (各七钱半) 瞿麦(三两) 榆白皮 韭子(炒) 滑石(各一两)黄芩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清粥饮调服。
沉香丸
沉香 肉苁蓉(酒浸,切,焙) 荆芥穗 磁石(火 醋淬三七次) 黄 滑石(各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磁石丸
泽泻 肉苁蓉(酒浸,切,焙) 磁石(火 醋淬三七次) 滑石(各一两)
制丸服法同上。
海金砂散
海金砂 滑石(各一两,为末) 甘草(二钱半,为末)
上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芯汤亦可。
菟丝子丸
菟丝子(去尘土,水淘净,酒浸控干,蒸,捣,焙) 桑螵蛸(炙。各半两) 泽泻(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清米饮送下。
大菟丝子丸(咳嗽。) 鹿茸丸(溲血。)
〔沙石淋〕
神效琥珀散 治石淋,水道涩痛,频下沙石。
琥珀 桂心 滑石 川大黄(微炒) 葵子 腻粉 木通 木香 磁石(火 酒淬七次,细研水飞。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灯芯,葱白汤调服。
如圣散 治沙淋。
马兰花 麦门冬(去心) 白茅根 车前子 甜葶苈 苦葶苈(炒) 檀香 连翘(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如渴,加黄芩同煎,入烧盐少许服。
石燕丸(《三因》) 治石淋,因忧郁,气注下焦,结所食咸气而成,令人小便碜痛不可忍,出沙石而后小便通。
石燕(火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研极细水飞,焙干) 石韦(去毛) 瞿麦穗 滑石(各一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用瞿麦、灯芯煎汤送下,日二三服。
甚即以石韦去毛、瞿麦穗、木通各四钱,陈皮、茯苓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服。
独圣散 治沙石淋。
黄蜀葵(花子俱用,炒,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服。
〔劳淋〕
地黄丸 治肾虚劳,膀胱结淋沥。
生地黄(切,焙) 黄 (各一两半) 防风(去杈)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 茯神(去木) 鹿茸(去毛,酥炙) 黄芩(去黑心) 栝蒌(以上各一两) 人参(一两二钱半) 石韦(去毛) 当归(焙。各半两) 赤芍药戎盐(研) 蒲黄 甘草(炙。各七钱半) 车前子 滑石(各二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下,盐汤亦可。
黄 汤 治肾虚变劳淋,结涩不利。
黄 (二两) 人参 五味子 白茯苓(去皮) 旱莲子 磁石(火 醋淬) 滑石(各一两) 桑白皮(七钱半) 枳壳(去瓤,麸炒) 黄芩(各半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服无时。
白芍药丸 治劳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
白芍药 熟地黄 当归 鹿茸(各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阿胶汤下。
〔冷淋〕
肉苁蓉丸
肉苁蓉(酒浸,切,焙) 熟地黄 山药 石斛(去根) 牛膝(酒浸,切,焙) 官桂(去粗皮) 槟榔(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 黄 (各一两) 黄连(去须,七钱半)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下。
泽泻散 治冷淋,小便涩痛胀满。
泽泻 鸡苏 石韦(去毛,炙) 赤茯苓(去皮) 蒲黄 当归 琥珀(另研) 槟榔(各一两) 枳壳(麸炒) 桑螵蛸(炒。各半两) 官桂(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用冬葵子煎汤调服,或木通汤亦可。
沉香散 治冷淋,脐下妨闷,小便疼痛不可忍。
沉香 石韦(去毛) 滑石 当归 王不留行 瞿麦(各半两) 葵子 赤芍药 白术(各七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大麦汤调服,以利为度。
槟榔散 治冷淋,腹胁胀满,小肠急痛。
槟榔 当归 木香(各半两) 母丁香 桂心(各二钱半) 龙脑(一钱,细研) 猪苓(一两,去黑皮)
为细末,每服一钱,不拘时,生姜、葱汤调服。
生附散 治冷淋,小便秘涩,数起不通,窍中疼痛,憎寒凛凛。多因饮水过度,或为寒泣,心虚气耗,皆有此证。
附子(生用,去皮脐) 滑石(各半两) 瞿麦 半夏(汤洗七次) 木通(各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二盏,生姜七片,灯芯二十茎,蜜半匙,煎七分,空心服。
地髓汤 治五淋,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
牛膝一合,净洗,以水五盏,煎耗其四,留其一,去滓,加麝香少许研调服,无时。
八味丸(见虚劳。)
〔痛〕
参苓琥珀汤(《宝鉴》) 治小便淋沥,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
人参(五分) 茯苓(四分) 琥珀 泽泻 柴胡 当归梢(各三分) 玄胡索(七分) 川楝子(去核,炒) 甘草(生。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长流水三盏,煎至一盏,食前服。
车前子散 治诸淋,小便痛不可忍。
车前子 淡竹叶 赤茯苓 荆芥穗(各二钱半) 灯芯(二十茎)
上作一服,新汲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二神散 治诸淋急痛。
海金砂(七钱) 滑石(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半,用灯芯、木通、麦门冬,新汲水煎,入蜜少许,食前调服。
海金砂散 治诸淋涩痛。
海金砂 肉桂 炙甘草(各二钱) 赤茯苓 猪苓 白术 芍药(各三钱) 泽泻(五钱) 滑石(七钱) 石韦(一钱,去毛)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灯芯三十茎,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淋痛方滑石(四两) 茯苓 白术 贝母 通草 芍药(各二两)
上为末,酒调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
瞑眩膏 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淋皆治。
上用大萝卜,切一指浓,四五片,以好白蜜二两浸少时,安净铁铲上,慢火炙干,再蘸蜜再炙,反复炙令香软,不可焦,待蜜尽为度,候温细嚼,以盐汤一盏送下,立效。
治尿淋痛益元散(三钱) 茴香(二钱,微炒黄,研碎)
上为细末,水一盅半,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虚〕
归脾汤(健忘。) 辰砂妙香散(心痛。) 威喜丸(遗精。) 十全大补汤 养荣汤(并虚劳。) 清心莲子饮(白浊。) 茯苓丸(小便不禁。)
〔通冶〕
五淋散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山栀子仁 赤芍药(去芦,锉。各二十两一方用白芍药) 当归(去芦) 甘草(生用。各五两) 赤茯苓(六两,一方用白)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食前服。或以五苓散和之,用竹园荽、门冬草、葱头、灯芯煎汤调服。
通草汤 治诸淋。
通草 葵子 茅根 王不留行 蒲黄(炒) 桃胶 瞿麦 滑石(各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琥珀散 治五淋涩痛,小便有脓血出。
琥珀 海金砂 没药 蒲黄(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通草煎汤调服。
淡竹叶汤 治诸淋。
淡竹叶 车前子 大枣 乌豆(炒,去壳) 灯芯 甘草(各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沉香琥珀散 治诸淋不通,皆可服。
沉香 琥珀(各三钱) 通草 忘忧根 蓄小茴香(炒) 木通 麒麟竭 滑石 海金砂 木香(各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一两,水二盏半,灯芯一把,竹叶十片,连根葱白三茎,同煎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如便硬加大黄半两,水道涩痛加山栀半两,淋血加生地黄一两,瀑流水煎,极验。
琥珀散 治五淋。
琥珀 滑石(各二两) 木通 当归 木香 郁金 蓄(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芦苇叶五片,同煎,食前,日三服。
〔胞痹〕
肾着汤 治胞痹小便不通。(见伤湿。)
茯苓丸 治胞痹,小便内痛。
赤茯苓 防风 细辛 白术 泽泻 官桂(各半两) 栝蒌根 紫菀 附子 黄 芍药甘草(炙。各七钱五分) 生地黄 牛膝(酒浸) 山药 独活 半夏(汤泡) 山茱萸(各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温酒下。
巴戟丸 治胞痹,脐腹痛,小便不利。
巴戟(去心,一两半) 桑螵蛸(切破,麸炒) 杜仲(去粗皮,酥炙) 生地黄(焙) 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去皮,切,焙) 续断 山药(各一两) 远志(去心,三钱) 石斛(去根) 鹿茸(酥炙)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 山茱萸(去核) 五味子 龙骨 官桂(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入别捣药,研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下,日再。
肾沥汤(见痹。)
〔妊娠〕
羚羊角散 治血风,身体疼痛,手足无力。
羚羊角(镑) 酸枣仁(炒) 生地黄 槟榔(各一两) 五加皮 防风 赤芍药 当归(酒洗)骨碎补(炒) 海桐皮 川芎(各五钱) 甘草(三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安荣散 治子淋甚妙。
麦门冬(去心) 通草 滑石 当归 灯芯 甘草 人参 细辛(各五分)
上水煎服。
龙胆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两拗肿痛,或腹中疼痛,或小便涩滞等证。
龙胆草(酒拌,炒黄)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炒) 木通 生地黄(酒拌) 当归(酒拌) 山栀(炒)黄芩(炒)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服。
加味逍遥散 八味丸(俱虚劳。)
地黄丸、肾气丸,即六味丸。(虚劳。)
地肤大黄汤 治子淋。
大黄(炒) 地肤草(各三两) 知母 黄芩(炒) 猪苓 赤芍药 通草 升麻 枳实(炒) 甘草(各二两)
上每服四钱或五钱,水煎服。
茅根汤(《三因》) 治产后诸淋。
白茅根(八两) 瞿麦 白茯苓(各四两) 葵子 人参(各二两) 蒲黄 桃胶 滑石 甘草(各一两) 紫贝(十个烧) 石首鱼枕石(二十个 )
上锉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芯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
《证治准绳·女科》:淋
〔大〕妊娠小便淋者,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妊妇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证,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也。
〔薛〕前证若颈项筋挛,语涩痰甚,用羚羊角散。(身体痛。)若小便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前阴诸疾。)若肝经虚热,用加味逍遥散。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若服燥剂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黄、茯苓、牛膝、黄柏、知母、芎、归、甘草。若频数而色黄,用四物加黄柏、知母、五味、麦门、玄参。若肺气虚而短少,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淋。)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黄芩清肺饮。(淋。)若膀胱阴虚,阳无所生,用滋肾丸。(淋)。若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肾气丸。一妇人每怒发热胁胀,小便淋涩,如遇经行,旬余未已。受胎三月,因怒前证复作。朝用加味逍遥散,夕用安胎饮各二剂而安。五月又怒,复下血如经行,四日未止,仍用前药而愈。一妊娠饮食后因恼怒,寒热呕吐,头痛恶寒,胸腹胀痛,大便不实,其面青色,小便频数,时或有血,服安胎止血之剂益甚。
余曰∶寒热呕吐而腹胀,此肝木克脾土而元气伤也。大便不实而面青,此饮食伤脾,兼肝侮土也。小便频数而有血,此肝热传胞而兼挺痿也。用六君子加枳壳、紫苏、山栀二剂,脾胃顿醒。又用加味逍遥散加紫苏、枳壳二剂,小便顿清。后节饮食调理而安。
地肤大黄汤 (《外台》)疗妊娠子淋宜下。
川大黄 地肤草(各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赤芍药 通草 川升麻 枳实甘草(各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疗妊娠患淋,小便涩不利,小腹水道热痛。
冬葵子(一升) 芍药(二两) 黄芩 赤茯苓 车前子(各三两)
上 咀,以水七升,煎至二升,温分三服。
疗妊娠数月,小便淋沥、疼痛,心烦闷乱,不思饮食。
瞿麦穗 赤茯苓 桑白皮 木通 葵子(各一两) 黄芩 芍药 枳壳 车前子(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安荣散 治妊娠小便涩少,遂成淋沥。
麦门冬(去心) 通草 滑石 人参 细辛(各二钱) 当归(去芦,酒浸) 灯草 甘草(各半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麦门煎汤调服。
大腹皮散 治妊娠大小便赤涩。
大腹皮 枳壳(去白,麸炒) 甘草(炙,各一钱) 赤茯苓(去皮,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浓煎葱白汤调下。
《经心录》疗妊娠患子淋,小便数,出少或热疼痛,及子烦。
地肤子(三两)
上细切,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服。
《补遗》治胎前诸般淋沥,小便不通。
槟榔 赤芍药(各等分)
上锉,每服五钱,水煎温服,甚效。
猪苓散 疗妊娠子淋,小便涩痛。(方见前大小便不通。)
《证治准绳·女科》:淋
〔大〕产后诸淋,因产有热气客于脬中,内虚则起数,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又有因产损气虚则挟热,热则搏于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淋者,淋沥之谓也。《三因》论曰∶治诸产前后淋秘,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如其冷、热、膏、石、气淋等,为治则一,但量其虚实而用之。瞿麦、蒲黄,最是产后要药,唯当寻究其所因,则不失机要矣。
〔薛〕按前证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阴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也。一产妇小水淋沥,或时自出,用分利降火之剂,二年不愈。
余以为脾肾之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茅根汤 治产后诸淋,无问冷、热、膏、石、气结,悉主之。
白茅根(八两) 瞿麦穗 白茯苓(各四两) 葵子 人参(各二两) 蒲黄 桃胶 滑石贝(十枚, ) 石首鱼头中石(二十枚,烧)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二钱。如气壅闭,木通、橘皮煎汤调下。
滑石散 (《千金》)疗产后淋。
滑石(一两二钱半,研) 通草 车前子 葵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浆水调服方寸匕至二匕为妙。
张不愚疗产后小便不通淋闭方。
陈皮(一两,去白为末) 空心温酒调下二钱,一服便通。
疗卒不得小便方。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
上炒为末,和饮顿服,通。
疗产后淋,小便痛及血淋。
白茅根(五两) 瞿麦 车前子(各二两) 鲤鱼齿(一百枚,为末) 通草(三两)
冬葵子(二合)
上水二升,煮取一升,入鱼齿末,空心服。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盖缘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致产时尿胞运动不顺。用盐于产脐中填可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不可具述。(出《产乳集》。)
《证治准绳·幼科》:淋
〔曾〕《巢氏病源》曰∶诸淋皆肾虚所致,肾与膀胱为表里,主水下入小肠,通于胞,行于阴而为溲,肾气通于阴,下流之道也。淋有五名,曰膏、曰冷、曰热、曰血、曰石,各具于后。膏淋,见小便有肥脂似膏,而浮于小便之上,此肾虚不能制其肥液、而下行也。冷淋,先战栗而后小便,此亦肾虚而下焦受冷,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故小便涩而战栗。热淋,下焦有热,热气传于肾,流入于胞,其溺黄多而涩,间有鲜血而同来者。血淋,热之极也。心者血之主,外行经络,内行脏腑,热盛、则失其常道,心与小肠为表里,故下流而入于胞,则为血淋。石淋,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肾为热所乘,遇小便则茎中痛,不得流利,痛引小腹,则沙石从小便出,甚至塞痛,令人昏闷,遍身有汗而后醒,此痛之使然。盖五淋者,虽曰肾虚所致,然小肠为受盛之府,气通于膀胱,膀胱为津液之府,气通于肾,余化下流而不通,皆曰肾气不足。热入膀胱,水道涩而不利,出入起数,脐腹急痛,蕴作有时,或如豆汁膏血,并以《局方》五淋散下龙脑鸡苏丸,自然平愈,及香芎丸、补肾地黄丸、与之疏导补益为上。〔薛〕夫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二经相为表里,俱主水道,水入小肠,下行于胞则为溺,若膀胱热,则津液内涸,水道不通。肾气热,则小便淋沥,或少腹引脐而痛。夫淋有五,石淋者,肾热化石,内塞水道,痛引膀胱。气淋者,肺气壅热,小腹胀满,小便涩滞。热淋者,三焦有热,传入肾、膀胱,流入于胞,小便赤涩。血淋者,心热,血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
寒淋者,膀胱气冷,与正气交争,寒战气解是也。亦有因妊母肝热,及乳母恚怒者,当分五脏蓄热治之。若心脏有热者,导亦散加黄连。肝脏有热者,柴胡栀子散。大便不通泻青丸。脾脏有热者,泻黄散。脾气不足者,异功散。脾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肺脏有热者,泻白散。肺气虚热异功散加炒黑山栀。肾脏有热者,地黄丸。
或因乳母肝经热者,用栀子清肝散。恚怒者,用柴胡清肝散。乳母浓味者,用加味清胃散。心小肠热者,用清心莲子饮。或儿早近色欲,小便涩滞或作痛,及更去后大小便牵痛者,皆属肝肾不足也,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加牛膝、车前、肉桂,未应,当参五脏所胜,不可轻用渗泄寒凉之药,大损胃气,仍参前小便不通证览之。
一小儿小便不通,服五苓之类不应,颏间及左腮色赤。乃肝肾虚热也。用四物、山栀、及地黄丸而愈。后因感冒误汗,小便仍不利,余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安。一小儿小便不利,茎中涩痛,时或尿血。此禀父肾热为患也。先用五淋散以疏导,又用滋肾丸、地黄丸,补肝肾渐愈。后出痘,色紫,小便短赤,颏间右腮或赤或白,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前证并愈。〔丹〕郑廉使之子年十六,初生七个月患淋病,五七日必一发,其发则大痛,水道下状如黍如粟者约一杯许,然后定。诊其脉轻则涩,重则弦,视其形瘦而长,其色青而苍,意其父必因多服下部药遗毒在胎,留于子之命门而然。遂以紫雪和黄柏末,丸桐子大,晒极干,热汤下百丸,以食物压之,又半日,痛大作腰连腹,水道乃行,下如黍如粟者一大碗许,其病减十分之八,后又与陈皮一两,桔梗、木通、各半两,作一帖与之,又下如黍粟者一合许而安。父得燥热,且能病,子况母得之者乎。予书此以证东垣红瘤之事,此亦热在血分也。
五淋散
赤茯苓(去皮) 赤芍药(炒) 山栀子(去壳) 甘草(生) 当归(去芦) 黄芩(炒)车前子 淡竹叶 灯心 木通(去皮节) 滑石(水飞) 葵子 葶苈(炒)
上 咀。用葱白一茎水煎,入车前草杵捣取汁,用五苓散调化,食前服。或硝石末调化服。白淋,白茅根灯心煎汤服。有气淋,小腹胀满,尿后有余沥,木通煎汤服。热淋,小便赤而淋沥,脐下痛,新水煎服。或黄芩煎汤服。
石淋,茎内痛,尿涩有砂石,令人闷绝,滑石膈纸炒焦为细末,葵子煎汤服。
《局方》五淋散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或热怫便血。
赤茯苓(六钱) 当归 甘草(各五钱) 赤芍药 山栀子(各二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小盏,入灯心煎服。
导赤散 治小儿血淋。
生地黄 木通(各二钱) 黄芩 甘草(生用。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井水入灯心煎服。仍以米饮调油发灰,空心灌下。
葵子散 治小儿诸淋。
葵子 车前子 木通 桑白皮(炒) 瞿麦 赤茯苓 山栀子 炙甘草(各等分)
上,水一盏,煎服。
香芎丸 治诸淋证,若患风闭,尤效。
净香附(盐水炒) 川芎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海金砂 滑石(各一两) 枳壳(泡,去瓤,麸炒黄) 泽泻 石韦(去老梗,取叶) 槟榔(不过火。各二钱半)
上,锉晒为末,糯米粉煮为清糊,丸麻仁大。每服三十三丸至五十五丸或七十七丸,并用麦门冬熟水空心送下。若小便涩痛,滴三五点者,取流水,用火微温,入盐少许调匀,空心咽下。
木通散(见惊)
清心莲子饮 治小儿上盛下虚,心火炎上,口苦咽干,烦渴微热,小便赤涩,或欲成淋,并宜服之。
黄芩 车前子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 地骨皮(各半两) 黄 (蜜炙) 白茯苓石莲肉(去心) 人参(各七钱半)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如发热加柴胡薄荷。
金沙散 治小便淋沥不通。
郁金 海金砂 滑石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煎地肤子汤调下。灯心、木通、亦可。
又方 冬瓜,最治实热小便不通,内热口渴。
立效散 治小儿诸淋不通,茎中作痛。
木通 甘草 王不留行 胡荽 滑石 海金砂 山栀子 槟榔(各等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
治血淋神效方紫草 连翘 车前子(各等分)
水煎服。
又方海螵蛸 生地黄 白茯苓上,等分为末。柏叶、车前草煎汤调下。
治气淋赤芍药(一两) 槟榔(一枚,面裹煨)
上为末。灯心同枣子煎汤调下。
〔张〕石燕丹 治小便淋涩痛闷。
石燕(烧赤,醋淬,放冷,细研) 瞿麦 滑石(各一两) 木通(锉) 海蛤(细研。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以葱白汤下,食前。量儿大小加减。
石韦散 治诸淋涩水道中痛,脐下妨闷。
石韦(去毛,一两) 冬葵子 木通(锉) 赤茯苓(各半两) 车前子 瞿麦 榆白皮 滑石甘草(各二钱半)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葱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量儿大小加减。
葵子散 治肾热水结,化为石淋,甚者水道中涩痛不可忍。
冬葵子(一两) 石楠 榆白皮(锉) 石韦(去毛) 木通(锉。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半钱,以葱白汤调下,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滑石散
滑石 栝蒌根 石韦(去毛。各等分)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半钱,煎大麦饮清调下,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蒲黄散 治膀胱热甚血淋,水道涩痛。
蒲黄 冬葵子 生地黄(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证治准绳·杂病》:淋
淋之为病,尝观《病源候论》谓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脏腑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小便出少气数,及分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冷淋。其石淋者,有如沙石。劳淋者,劳倦即发。血淋者,心主血,气通小肠,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胞中与溲俱下。膏淋者,肥液若脂膏,又名肉淋。
气淋者,胞内气胀,小腹坚满,出少喜数,尿有余沥。冷淋者,冷气客于下焦,邪正交争,满于胞内,水道不宣,先寒战,然后便数成淋,可谓悉病情矣。考之《内经》,则淋病之因,又不止此。大纲有二,曰湿、曰热。谓太阴作初气,病中热胀,脾受积湿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少阳作二气,风火郁于上而热,其病淋。盖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皆相通移,是故足太阳主表,上行则统诸阳之气,下行则入膀胱。又肺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胃消化水谷。或在表在上在中,凡有热则水液皆热,转输下之,然后膀胱得之而热矣。且小肠是心之腑,主热者也。其水必自小肠渗入膀胱,胞中诸热应于心者,其小肠必热,胞受其热,经 胞移热于膀胱者,则癃溺血是也。由此而言,初起之热邪不一,其因皆得传于膀胱而成淋。若不先治其所起之本,止从末流胞中之热施治,未为善也。予尝思之,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不独此也,更有人服金石药者,入房太甚,败精流入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丹溪尝治一小儿,在胎受久服金石药之余毒,病淋一十五年,以紫雪治愈。凡治病不求其本可乎。小便涩痛,常急欲溺,及去点滴,茎中痛不可忍者,此五淋病。
生料五苓散加阿胶,或车前子末,或五苓散、益元散等分和服,并可吞火腑丹,佐以导赤散、石苇散。
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心、瞿麦各少许,仍研麦门冬草、连根车前草、白龙草各自然汁,和蜜水调下。气淋,气壅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疼痛,瞿麦汤、石苇散、榆枝汤、木香流气饮。气虚淋,八物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血受伤者,补血行血自愈,勿作淋治。死血作淋,牛膝膏妙。但虚人能损胃,不宜食。《千金》云∶用牛膝以酒煮服,治小便淋痛。
《肘后方》用牛膝根茎叶,亦以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治妇人血结坚痛如神。盖牛膝治淋之圣药也。但虚人当用补剂监制之耳。血淋,用侧柏叶、生藕节、车前草等分捣汁,调益元散、立效散、瞿麦散、小蓟饮子、柿蒂散、当归汤、羚羊角饮、鸡苏饮子、金黄散、发灰散。戴氏云∶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的是冷淋及下元虚冷血色瘀者,并宜汉椒根锉碎,不以多少,白水煎,候冷进。按∶血多有热极兼水化而黑凝者,未可便以为冷也。膏淋,鹿角霜丸、沉香散、沉香丸、磁石丸、海金砂散、菟丝丸。戴云∶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大菟丝子丸、鹿茸丸之类。按∶此即膏淋也。沙石淋,乃是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而不能去,理宜清彻积热,使水道通则沙石出而可愈。宜神效琥珀散、如圣散、石燕丸、独圣散。石首鱼脑骨十个,火 ,滑石二钱,琥珀三分,俱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煎木通汤调下。鳖甲九肋者一个,酥炙令脆,为细末。每服一匙,酒煎服,当下沙石。
雄鹊烧灰,淋取汁饮之,石即下。石淋,小便时沙石下流,塞其水道,痛不可忍,经及时日,水道不通,其气上攻,头痛面肿,重则四肢八节俱肿。其石大者如梅核,坚硬如有棱角,其石小者,唯碎石相结,通下即碎。宜服此取石方,用冬葵子、滑石、射干、知母,以上各一分,通草三分,为细末。
每服二钱半,水一盏半,苦竹叶十片同煎,取一盏,去滓,食前热服。又大腑热头痛,若体气壮健,先进后方药两三盏,然后进取石方。用麻黄去节、羌活、射干、荆芥穗、紫菀、防风、知母、蔓荆子、牵牛各一分,半夏二铢,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九分,去滓,食后热服。石淋,导水用蝼蛄七枚,以盐一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劳淋,地黄丸、黄 汤、白芍药丸。冷淋,肉苁蓉丸、泽泻散、沉香散、槟榔散、生附散。戴氏云∶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
宜地髓汤下附子八味丸。有因服五苓散等药不效,用生料鹿茸丸却愈。此皆下元虚冷之故。乃刘河间则谓亦由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非真冷也。小便淋,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宜参苓琥珀汤。
有小便艰涩如淋,不痛而痒者,虚证也。宜八味丸、生料鹿茸丸之类。若因思虑过度致淋,宜归脾汤、或辰砂妙香散、吞威喜丸,或妙香散和五苓散。汗多而小便赤涩,暑月多有此证。盛暑所饮既多,小便反涩少而赤,缘上停为饮,外发为汗,津液不通,小肠涩闭,则水不运下。五苓散一名导逆,内有术、桂收汗,猪苓、泽泻、茯苓分水道,收其在外者使之内,又从而利导焉。发者敛之,壅者通之,义取于此。然有虚劳汗多而赤涩者,却是五内枯燥,滋腴既去,不能生津,故溺涩而赤,不宜过用通小便之剂竭其肾水,唯当温养润肺。
十全大补汤、养荣汤之类,自足选用。汗者心液,心主血,血荣则心得所养,汗止津生,不待通而溺自清矣。诸失精血及患痈毒人,或有小便赤涩之证,此亦是枯竭不润之故,并宜前法。
【胞痹】痹论云∶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风寒湿邪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其证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以足太阳经,其直行者,上交巅,入络脑,下灌鼻窍,则为清涕也。肾着汤、茯苓丸、巴戟丸、肾沥汤。
【妊娠淋】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妊妇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证。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也。若颈项筋挛,语涩痰甚,用羚羊角散。若小便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若肝经虚热,用加味逍遥散。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若服燥剂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茯苓、牛膝、黄柏、知母、芎、归、甘草。若频数而色黄,用四物加黄柏、知母、五味、麦门、玄参。若肺气虚而短少,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黄芩清肺饮。若膀胱阴虚,阳无所生,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肾气丸。
【产后淋】因热客于脬,虚则频数,热则涩痛,气虚兼热,血入胞中,则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也。
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阴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陈氏云∶治产前后淋,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瞿麦、蒲黄,最为产后要药。茅根汤,主治产后诸淋。
【诊】肾脉滑实为癃 。痹脉滑甚为 癃。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盛大而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下焦气血干者死。鼻头色黄者,小便难。
《素问》奇病论,病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周慎斋遗书》:淋
淋闭,虚则补其母,清肺气而泻火。渴而大便闭,小便赤,热在上焦气分,宜利膀胱,清心莲子饮;不渴而闭,热在下焦血分,宜滋阴,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血虚气滞,下焦热也,滋肾丸空心送下百丸,前阴必下异物为验。因房劳腰肾如坐水中,用补中益气加附子。久病不愈,益智、小茴、滑石煎服。
暑湿而作淋痛者,车前,滑石、木通、栀子各二钱,桂心三分,灯心煎服。
淋证因房劳度,宜温肾,八珍汤加茯神、杜仲、杞子各一钱。如阴囊冰冷者,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淋久则气下陷,囊冷则下焦虚寒,故温而升之也。
沙淋,小水不得出,用猪尿胞一枚,口头入小竹管,内将口气吹满,用绳扎紧尿胞,插在尿孔内,解去所扎绳,将所吹气挤送在内,其尿自出无滞。
石淋,用土牛膝一握,煎汤,入麝香半分、乳香三分服。
凡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实用升麻葛根汤加连翘、木通;虚用补中益气汤。
血淋,用车前叶煎汤;石淋,用琉璃,研末酒下,有效。
验案
一人患淋而嗽,此脾气不舒,不能升阳,致浊火下行,而肺气不能受脾土之润,故又兼嗽也。用陈皮、白术、当归、白芍、茯苓、柴胡、升麻,则淋或反甚而后可止也。盖苓、术起脾、柴、升提清,清气初升,则浊阴愈降,故初必反甚,久则清尽升而浊尽消矣。
《重订灵兰要览》:淋
外兄贺晋卿因有不如意事,又当劳役之后,忽小腹急痛欲溺,溺中有白物如脓并血而下,茎中急痛不可忍,正如滞下后重之状,日数十行,更数医不效,问方于余。余作瘀血治,下以牛膝四两,去芦酒浸一宿,长流水十二碗,煎至八碗,再入桃仁(一两去皮尖炒),红花二钱五分,当归梢一两酒浸,赤芍药一两五钱,木通一两,生甘草二钱五分,苎麻根二茎,同煎至二碗去渣,入琥珀末二钱,麝香少许,分作四服,一日夜饮尽,势减大半。按∶《素问·奇病论》云∶病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今瘀血虽散,宜用地黄丸加菟丝子、杜仲、益智仁、牛膝之属,补肾阴之不足,以杜复至。因循未及修治,遂不得全愈。
或闭或一夜数十起,溺讫痛甚,迳服前丸,及以补肾之药入煎剂调理而安。从兄淳甫得淋疾,日数十溲,略带黄,服五苓散顿减。因腹中未快,多服利药三五日,复忽见血星,医以八正散治之不应,索方于余。询知其便后时有物如脓,小劳即发,诊得六脉俱沉细尤甚,此中气不足也,便后浓血,精内败也。经云∶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宜补中益气汤,加顺气之药,以滋其阳。六味地黄丸,疏内败之精,以补其阴。更加五味子敛耗散,牛膝通血脉,终剂而安。
此余初学医时所录,以用药颇中肯綮,故存之。小便黄赤,有寒热虚实之别。《素问》曰∶诸病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宜黄柏、知母之类治之,此热症也。《脉经》云∶尺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此寒症也。
《素问》云∶胃足阳明之脉盛,则身已前皆其有余。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宜降胃火。
又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宜降肝火,皆实症也。又云∶肺手太阴之脉,气虚则肩背痛而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宜补中益气汤之类,又补肺气。又云∶冬脉者,肾脉也。冬脉不及,则令人眇中清,脊痛,小便变,宜地黄丸之类以助肾脉,此虚症也。小便遗失,责在肺不在肾,盖肺者肾之上源,又其母也,上源治则下流约矣。《甲乙经》云∶肺脉不及,则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故东垣云∶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生地。
淋有五种,气、血、砂、膏、劳。今茎中疼痛,乃血瘀为患,用血药获效,是治其源也。若点滴涩痛,为津液涸,茎中挟脓者,乃中气不足,且肺为水之上源。若肺虚气不上承,亦为淋也。《治验录》辨之晰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