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烂
《圣济总录》:目赤烂
论曰目赤烂者,睑 俱赤且烂,见风益甚,又谓之风赤眼,此由冲冒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睑 ,与津液相搏,故令赤烂也,迎风则作痒泪出,遇热则伤烂眵多,治宜镇平肝气,涤洗睑肤,则清净之窍,自然明了矣。
治眼赤风泪,烂痒翳膜。 砂煎方
砂(半分研) 石决明(为末) 盐绿(研) 乌贼鱼骨(为末) 马牙硝(研) 石蟹(为末)龙脑(研) 曾青(研) 硝石(研各一分)
上九味。以腊月水两碗,浸二七日,每日搅一度,候日满,以绵滤去滓,用银石器盛,日点三两度。
治风毒瓦斯攻眼,生疮烂痛。菊花汤方
菊花 升麻 黄连(去须) 防风(去叉) 木通(锉) 白茯苓(去黑皮) 葳蕤 地骨皮(各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竹叶十片,煎至八分,滤去滓放温,空心日午临卧服。
治一切风目赤烂,怕见风日,疼不可忍。点眼黄连煎方
胡黄连 牛黄(别研) 黄柏(去粗皮各一两) 龙脑(别研) 麝香(别研各一钱) 熊胆(别研一分) 乌豆(一合) 乳梨汁(半升)
上八味。先捣胡黄连黄柏乌豆,筛为粗散,以水三盏,就银器中煎至一半,绵滤去滓,入梨汁并牛黄龙脑麝香熊胆,以文武火煎成煎。倾入于瓷器内盛,入地埋四十九日取出,每点如半米大。
治眼连睑赤烂涩痛羞明。四物澄波散方
胆矾(走水洗去沙土四钱) 干姜(炮裂半两) 滑石(研) 秦皮(去粗皮各一两)
上四味。捣研为散,每用半钱匕,以沸汤浸,澄清洗之。
治风眼两睑赤烂。蕤仁膏方
蕤仁(二七枚去皮) 杏仁(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 腻粉(一钱匕) 龙脑(半钱)
上四味同研令极细,入好酥少许,再研成膏,每临卧,先以温浆水洗眼,拭干用药。如面油涂之。
治眼赤痛微肿, 赤烂多时。柴胡洗眼汤方
柴胡(去苗) 蕤仁(去皮研) 黄连(去须) 升麻(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滤去滓,微热淋洗,如冷再暖,洗三两遍。
治风毒瓦斯、攻眼目连睑赤烂,及暴赤眼疼痛,不可忍者。当归散方
当归(洗锉焙干) 赤芍药(洗锉) 黄连(去须锉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匕,沸汤浸去滓,乘热洗,如冷用石器内再暖,洗两三遍治睑烂风眼疾。整睫散方
白善土 胆矾(各半钱匕)
上二味生为散。沸汤浸,洗眼睑,不要洗入眼里。
治风毒眼痒痛,连睑赤烂,并暴赤眼。胜金丸方
铜绿 白矾(各等分)
上二味。以炭火烧令烟尽为度,细研如粉,用沙糖和为丸,如豌豆大,于南粉末内滚过,每用二丸,热汤半盏,浸化,洗眼,如冷更暖,洗三五次。
治风赤障眼,四边肉烂,冷泪常出不止。一捻金散方
朴硝(半两)
上一味细研,水调点之。
治睑 赤烂,迎风泪出,或痒或痛。金波膏方
黄连(四两) 黄柏皮(三两二味椎碎以水二碗浸一宿于银器内熬取半碗去滓) 蕤仁(去皮研半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研四十九粒)
上四味。以蕤仁杏仁,入前药汁内,同熬及一大盏,更滤过,入好蜜及药九分,更入麝香一钱,白矾 砂各一字,并飞研空青三钱,如无只以生青代之,略椎碎,龙脑二钱,以绢袋子盛,在药内又熬及一半,箸滴少许于冷水内,不散即止,用小瓶子密封,再于饭甑上蒸三遍,逐次于井内沉过令冷,银器内收,如常点之。
治目赤 烂生疮,冲风泪出。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 雄黄(研各一两半) 细辛(去苗叶) 黄柏(去粗皮各三分) 干姜(一分)
上五味。捣罗为散,研令至细,以密器盛,每取二黍米许,点两目 ,日二度。
治目赤 烂,痒痛不可忍。白龙散方
龙脑(一字) 马牙硝(一两)
上二味。用纸一张,裹迭牙硝按实,常在着肉衣下,养一百二十日为度,取出细研如粉,取四钱龙脑,同研令细,不计年岁深远,眼内或生翳膜,渐渐昏暗,远视不明,但瞳仁不破散者,并皆治之,每用两米大、点之。
治风毒攻眼 赤烂,见风泪出痒痛。洗轮散方
仙灵脾 秦皮(锉) 黄连(去须) 槐花(等分) 犀角(镑少许)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用半钱匕,以新水调,澄清洗之。
治久患赤眼, 烂痒痛,泪下不止,视物昏暗。点眼方
铅丹(研罗过一分) 朴硝(细研半两) 蜜(五两)
上三味。于铜器内,慢火煎三十沸,不住手搅,乘热以绵滤过,候冷点眼。
《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烂
丹溪云∶风沿眼系上膈有积热,自饮食中挟怒气,而成顽痰痞塞,浊气不降,清气不上升,由是火益炽而水益降,积而久也,眼沿因脓渍而肿,于中生细小虫丝,遂年久不愈而多痒者是也。用紫金膏,以银KT 脚揩去油腻点之。试问若果痒者,又当去虫,以绝根本。盖紫金膏只是去湿与去风凉血而已。若前所谓饮食挟怒成痰,又须更与防风通圣散,去硝黄,为细末,以酒拌匀,晒干,根据法服之。禁诸浓味及大料物,方尽诸法之要。
【风弦赤烂证】乃目睥沿赤烂垢腻也。盖血虚液少不能滋养睥肉,以致湿热滞于脾络,常时赤烂如是者,非若迎风因邪乘虚之比。久而不治,则拳毛倒入,损甚则赤烂湿垢而拳毛皆坏。若先有障而后赤烂者,乃经络涩滞,神水不清而烂,治其障,通其脉络而自愈。有因毛倒而拔剪,损动精液,引入风邪,以致坏烂,各因其源而浚之。一法劫治,以小烙铁卷纸,蘸桐油烧红烙之,烂湿而痒者,颇获其效。若失于内治,终难除根。
【迎风赤烂证】谓目不论何风,见之则赤烂,无风则否,与风弦赤烂入脾络之深者不同。夫风属木,木强土弱,弱则易侵,因邪引邪,内外夹攻,土受木克,是以有风则病,无风则愈。赤烂者,木土之正病耳。赤者、木中火证,烂者、土之湿证。若痰、若湿盛者,烂胜赤。若火、若燥盛者,赤胜烂。心承肺承者,珠亦痛赤焉。此专言见风赤烂之患,与后章迎东、迎西、迎风冷热泪证,入内之深者,又不同。
【 赤烂证】谓赤烂唯 有之,目无别病也。若目有别病而赤烂者,乃因别火致伤其 ,又非此比。赤胜烂者火多,乃劳心忧郁忿悖,无形之火所伤。烂胜赤者湿多,乃恣燥嗜酒,哭泣过多,冒火冲烟,风热熏蒸,有形所伤,病属心络,甚则火盛水不清,而生疮于边也。要分大小二 ,相火君火虚实之说。洗刀散、菊花通圣散内服。黄连散洗。芦甘石散点。
二蚕沙,香油浸月余,重绵滤过点。紫金膏用水飞过,虢丹,蜜多水少,文武火熬,以器盛之,点。
治眼赤瞎,以青泥蛆淘净,晒干末之。仰卧合目,用药一钱,放眼上,须臾药行,待少时去药,赤瞎自无。东垣云∶目眶赤烂岁久,俗呼赤瞎是也。常以三棱针刺目外,以泄湿热,立愈。治风弦烂眼秘穴∶大骨空,在手大指第二节尖。灸九壮,以口吹火灭。小骨空,在手小指二节尖。灸七壮,亦吹火灭。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