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类中风


气血暴竭.肢体无以濡养.忽然牙关紧闭.筋脉拘挛.两手搐搦.有类中风.或虚火上泛有痰.切勿误用治风消痰之剂.以重其虚.当以滋荣活络汤治之.


滋荣活络汤


川芎(二钱) 当归(三钱) 甘草(炙五分) 人参(一钱) 黄 (生二钱) 麦冬(一钱) 茯苓(二钱) 天麻(一钱) 荆芥(四分) 防风(五分) 橘红(五分)


上药用水二盏.煎七分稍热服.


汗多加麻黄根.(麻黄发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惊悸加炒酸枣仁二钱.大便不通加肉苁蓉二钱.有痰加姜制半夏一钱.竹沥一匙.姜汁半匙.伤食加神曲一钱.


崇祯壬申季秋家严因署临邛事竣乡先生天部杨丹房邀游鹤山.余亦预焉.越午公饮半酣.欢笑失音.昏 卒仆.喉声曳锯.手足散缓.脉沉伏.余令其从仆徐扶入僧房浓被密盖复令抵家取参.少顷有儒医柳君至余曰此乃真气素虚.外邪因得乘入.非大剂参附.无以回将绝之阳.柳虽以余言为是.但意疑用人参二两.附子三钱之多.余曰参多用有彻上彻下彻内彻外之功若不急投.必至自汗遗尿.上下元气俱脱.便不可救矣.余力任之.促令前剂煎浓汤灌入.饭许.目能转动再灌.吁气数声.脉渐复.次日全愈欲归.余令其且在寺调养旬日.方可行.设遇此症.误以为风为火而投牛黄冰麝清气化痰之剂耗泄真阳必无幸矣同时蜀藩有内江王亦患前症.医者执以为风.杂投牛黄丸活络丹苏合丸越九日而薨.


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口噤不言,四肢不举,痰涎壅盛,昏瞀不省人事。


忌汗,吐,下,大忌破气,温热,苦寒,及一切治风湿辛燥发散,并开窍走真气行血诸药,慎勿犯之,犯之则轻必重,重必毙。


麝香 苏合香 檀香 龙脑香 安息香


余忌药俱录后。


宜滋补,阳虚者补气,阴虚者补血,阴阳两虚则气血双补,兼宜清热降气豁痰,及保脾胃。


天门冬(脾胃薄弱者勿多用) 麦门冬 荆沥 苏子 栝蒌根 枇杷叶 贝母 霞天膏 橘红 甘草 竹沥 童便 梨汁 黄柏


次益血于前药中加胡麻仁 石斛 生地黄 牛膝 薯蓣 五味子 甘菊花 丹参 枸杞子 竹叶 鳖甲 菟丝子 何首乌 木瓜 山茱萸 芍药 远志 白蒺藜 酸枣仁 青蒿 栝蒌仁 沙参 茯苓 巴戟天 柏子仁 人参 车前子 茯神 羚羊角


如便闭加肉苁蓉、当归,倍麻仁,兼气虚加人参、黄 ,有肺热者,勿入人参。


类中风者,谓火中、虚中、湿中、寒中、暑中、气中、食中、恶中也,共有八种。与真中相类而实不同也。然类中有与真中相兼者,须细察其形证而辨之。凡真中之证,必连经络多见歪斜偏废之候,与类中之专气致病者,自是不同。然而风乘火势,邪乘虚入。寒风相搏,暑风相炫,饮食招风,种种变证,所在多有,务在详辨精细,果其为真中也,则用前驱风法,果其为类中也,则照本门施治,果其为真中、类中相兼也,则以两门医法合治之,斯无弊耳。兹举类中诸证,详列于下,俾学人触目洞然也。


一曰火中。火之自外来者,名曰贼,实火也。火之自内出者,名曰子,虚火也。中火之证,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故卒然昏倒,不可作实火论。假如怒动肝火,逍遥散。心火郁结,牛黄清心丸。肺火壅遏,贝母栝蒌散。思虑伤脾,加味归脾汤肾水枯涸,虚火上炎者,六味地黄汤。若肾经阳虚,火不归原者,八味地黄汤,刘河间地黄饮子并主之。此治火中之法也。或问∶火中而用桂、附者,何也?答曰∶肾阳风越,则丹田虚冷,其痰涎上壅者,水不归原也。面赤烦躁者,火不归原也。惟桂附八味能引火归原火归水中,则水能生木,木不生风,而风自熄矣。


二曰虚中。凡人体质虚弱,过于作劳,伤损元气,以致痰壅气浮,卒然昏倒,宜用六君子汤主之。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主之。


三曰湿中。湿中者,即痰中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则湿从内受。或山岚瘴气久雨阴晦,或远行涉水,坐卧湿地,则湿从外受。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卒然昏倒无知也。苍白二陈汤主之。


四曰寒中。凡人暴中于寒,卒然口鼻气冷,手足厥冷,或腹痛,下利清谷,或身体强硬口噤不语,四肢战摇,此寒邪直中于里也。宜用姜附汤,或附子理中汤加桂主之。


五曰暑中。凡人务农于赤日,行旅于长途,暑气逼迫,卒然昏倒,自汗面垢,昏不知人急用千金消暑丸灌之,其人立苏。此药有回生之功,一切暑药,皆不及此,村落中各宜预备。灌醒后,以益元散清之,或以四味香薷饮,去浓朴,加丹参、茯苓、黄连治之。虚者,加人参。余详论伤暑门。


六曰气中。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以致气逆痰壅,牙关紧急,极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身热,中气身凉。中风脉浮,中气脉沉。且病有根由,必须细究。宜用木香调气散主之。


七曰食中。醉饱过度,或着恼怒,以致饮食填塞胸中,胃气不行,卒然昏倒,宜用橘红二两,生姜一两,炒盐一撮,煎汤,灌而吐之,次用神术散和之。其最甚者,胸高满闷,闭而不通,或牙关紧急,厥晕不醒,但心头温者,即以独行丸攻之,药即下咽,其人或吐或泻自应渐苏。若泻不止者,以冷粥汤饮之,即止。


八曰恶中。登冢入庙,冷屋栖迟,以致邪气相侵,卒然错语妄言,或头面青黯,昏不知人,急用葱姜汤灌之,次以神术散调之。苏合丸亦佳。


此症大端,由其人肾水素亏,劳心过度,水亏则木燥生风;心劳则血耗,风火相煽。一时卒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者,为类中风。治宜滋肾平肝,养血熄风,参消痰之品。亦有寒中,须佐温热,如地黄饮子一方加减。若用开窍豁痰,散风清火,每成脱证不治。


更有兼症,随其病而治之。其半身不遂,四肢不仁,亦属类中分岐。一切方药,须于各种医书查阅,予只论其源头,方概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