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节风
《解围元薮》:历节风
此症于腰膝、腿肘、肩膊之间,麻冷酸淅,渐觉走、疰,抽掣疼痛,肢节肿大、挛瘪,举足不能,甚则手指、足趾节节酸痛,俗名鬼箭风。祷祀求神,养成大病。皆由妄性肆欲,保养失节,感冒所致。六淫荡败,血枯气衰之故。肺主皮,肝主筋,肺、肝受伤,血气不运,亦曰白虎风。多发于肘、膝、臀、胛之间,人唤为鹤膝风。惟在节骱间病也,又曰缠肢风。其在肢节间病也,大人称为着痹。宜以定风散,驻车丸。救苦回生丹,选之。
《普济方·针灸》:历节风
治历节汗出。穴后顶 飞扬 涌泉 颔厌治历节风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穴飞扬资生经云。麝香丸尤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行。昼静夜剧。许叔微在歙川有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许氏曰。此正历节病也。三服愈。
治体痛痒如虫啮。搔之皮便脱作疮。穴曲池。灸七壮。又随年壮。王氏云。良方服治癞药半月。两膝眼灸二七壮。丞相长安公。医人无数麻风恶疾。千金诸方药甚多。或效或不效。惟兼丝叶细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汤下。调药末服。尤效速只难服尔。病去后。亦宜服。屡施与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绝骨等穴。尤佳予与人按此等穴。皆酸疼故也。
治白虎病。凡丈夫妇人。皆有此病。妇人因产犯之。丈夫眠卧犯之。其病口噤而手拳。
气不出。灸脐中。七壮。
《圣济总录》:历节风
论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谓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治历节风。身体骨节疼痛。不可屈伸。举动不遂。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三两) 桂(去粗皮) 芍药 熟干地黄(焙) 葛根(锉)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各二两) 甘草(炙锉一两半)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 芎 (各一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酒半盏。入生姜一枣大切。同煎至一盏。
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
治历节风。日夜疼痛。黄 汤方
黄 (四两) 防风(去叉)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半) 芎 (一两) 麻黄(去根节煎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二枚去核。生姜一分劈碎。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
治历节风。手足曲戾。言语错乱。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当归(焙) 白前 干姜(炮裂) 甘草(炙锉各二两) 独
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先用水三盏。黑豆半匙。枣二枚劈破。生姜半分。煎至一盏半。去滓入药末五钱匕。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
治历节风疼痛。日夜不可忍。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黄 (四两) 甘草(炙锉半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五两)
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枣二枚去核。生姜一枣大劈碎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治历节风疼痛不可忍。紫桂汤方
桂(去粗皮) 防己 赤茯苓(去黑皮) 芍药(各四两) 人参(二两) 乌头(炮裂去皮脐七枚) 白术(四两) 甘草(炙锉五两) 防风(去叉三分) 当归(焙一两半)
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酒少许。生姜半分。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一。
治历节风举体疼痛。防己汤方
防己 白术(各四两)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 甘草(炙锉各三两)附子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煎至一盏。入醋少许搅匀。去滓温汗出治历节风疼痛。日夜发歇。不可忍。人参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四两) 桂(去粗皮) 防己 甘草(炙锉各三两) 乌头(炮裂去皮脐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入醋少许。更煎三四沸。去滓温服。日二夜一。当觉热痹。未觉加药末并醋如前煎服。觉热痹即止。
治历节风身体四肢。疼痛如脱落或肿。按之皮急。头眩身热闷。欲呕吐。知母汤方
知母(二两) 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各三两) 白术(五两) 芍药 甘草(炙锉各三两)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治历节风骨节疼痛。日夜不可忍。秦艽汤方
秦艽(去苗土) 防风(去叉各二两) 黄 (锉三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麻黄(去
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并二服。临卧并二服。浓覆微出汗。慎外风。
治历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白术汤方
白术 防己(各三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桂(去粗皮) 人参(各三两) 甘草(炙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入醋少许。更煎三四沸。去滓温服。当觉体中热痹。未觉加药末并醋如前煎服。
治历节风。周身百节疼痛。腰脚痿弱。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二两) 白术(一两) 白藓皮(二两) 桂(去粗皮一两三分) 黄 (锉二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治历节风。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黄 (四两) 甘草(炙半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六两) 防风(去叉半两) 小黑豆(一两微炒)
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劈破。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治历节风疼痛发歇。不可忍。麝香丸方
蛴螬(湿纸裹煨熟研三枚) 壁虎(研三枚) 地龙(去泥研五条) 乳香(研一分) 草乌头(三枚生去皮) 木香(半两) 麝香(研一钱) 龙脑(研半钱)
上八味。将草乌头木香。捣罗为末。合研匀为丸。如干入少酒煮面糊。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乳香酒下。
治历节风筋挛骨痛。不得屈伸。乌头丸方
乌头(烧存性) 藿香(去梗) 缩砂(炒去皮) 白芷 甘松(去土酒浸) 干姜(炮各二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弹子大。空心午时临卧。茶酒任嚼下一丸。
治历节风百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没药散方
没药(研半两) 虎胫骨(酒炙三两)
上二味。捣研为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治历节风四肢挛急。疼痛难忍。短气汗出。透关散方
麻黄根(五两) 天南星(炮) 威灵仙(去土各半两) 萆 当归(切焙) 人参 天麻(各一两) 赤小豆(水浸去皮焙半升)
上八味。捣罗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匕。温酒调下。食后临卧服。
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古圣散方
漏芦(去芦头半两麸炒) 地龙(去土炒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
治历节风疼痛不可忍。趁痛丸方
草乌头(不去皮尖三两) 生干地黄(焙) 天南星 半夏(与天南星姜汁浸一宿切焙)白僵蚕(炒) 乌药(锉各半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七丸。空心临卧温酒下。如颠扑肿痛。用姜汁和。酒研十数丸涂之。如卒中倒仆。以姜汁茶清研五七丸灌之。即醒。
治风寒客搏血气。凝涩不通。历节疼痛。甚者短气汗出。肢节不得屈伸。锡蔺脂丸方
锡蔺脂 白僵蚕(炒) 芎 藿香叶 天南星(炮) 白芷 甘松(去土) 乳香(研)枫香脂芦头) 自然铜( 醋淬各一两) 糯米(炒令黑色二两)
上一十四味。捣研为末。煮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细嚼。炒地黄酒下。食后临卧服。
治历节风。茯苓汤方
白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人参 当归(焙) 白前 干姜(炮) 甘草(炙锉) 远志皮三合)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
治历节风。独活散方
独活(去芦头一两半) 玄参(一两) 生犀角(屑二两) 升麻(三两) 恶实根(锉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腹煎米饮调下。日二。
治气血衰弱。风毒攻注。历节疼痛。乳香大丸方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两) 五灵脂(去砂石四两) 乌头(炒裂去皮脐一两半)
上四味各捣研为末。再同和匀。滴水和丸。如小弹子大。以丹砂为衣。每服一丸。研薄荷酒化下。日三服。
《医学实在易》:历节风
五积散 治感冒寒邪外而皮毛经络内而脏腑上而头项下而腰脚无有不治及痢后鹤膝风当归 麻黄 苍术 陈皮(各一钱) 干姜 白芍 枳壳(各八分) 半夏 白芷(各七分) 桔梗 炙草 茯苓 人参(一本无此分) 肉桂(各五分) 川芎(四分) 加生姜三片葱白二根
参芎用更奇桔芷夏苓姜桂草麻黄枳壳与陈皮
《医学摘粹》:历节风
历节风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其证支节疼痛,足肿头眩,短气欲吐,身羸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缘饮酒,汗出当风取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淫 ,伤于筋骨。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知母(四钱) 防风(四钱) 麻黄(二钱) 生姜(五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病剧不能捷效,加黄 以行经络,乌头以驱寒湿,无有不愈。
《医学摘粹》:历节风
〔历节风提纲〕 病缘饮后被风吹,头眩温温欲吐时,黄汗沾衣兼足肿,肢疼气短更难支。
桂枝芍药知母汤
(证附) 酒后风将支节伤,治宜桂附合麻黄,术防芍药兼知母,甘草和中并用姜。
《针灸资生经》:历节风
飞扬、涌泉、颔厌、后顶、主历节汗出.(千见颈项.)飞扬、治历节风.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铜)
麝香丸尤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行.昼静夜剧.许叔微在歙川.有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历节病也.三服愈.(见本事方.)举体痛痒如虫啮.搔之皮便脱作疮.灸曲池.(见疔疮.)
良方服治癞药半月.两膝眼灸二七壮.丞相长安公医人无数.麻风恶疾.千金诸方药甚或效或不效.惟兼丝叶细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汤下.调药末服.效尤速.只难服尔.病去后.亦宜服.屡施与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绝骨等穴尤佳.予与人按此等穴皆酸疼故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