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复续法
《医学纲目》:劳复续法
□
〔海〕大抵劳者动也,动非一种,有内外血气之异焉。若劳乎气,则无力与精神者,法宜微举之。若劳乎血与筋骨者,以四物之类补之。若劳在脾内,为中州,调中可已。此为有形病也。但见外证,则谓之复病。非为劳也,如再感风寒是已。
□
〔《本》〕记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之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其劳,庶几得愈。授以补脾汤,佐以小柴胡汤解之。或者难曰∶虚则补其母,今补其子何也?予曰∶子不知虚劳之异乎?《难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此虚当补母,人所共知也。《千金》曰∶心劳甚者,补脾气以益之,脾王则感之于心矣。此劳则当补子,人所未闻也。盖母生我者也,子继我而助我者也。方治其虚,则补其生我者,与《锦囊》所谓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同义。方治其劳,则补其助我者,与荀子言未有子富而父贫同义。此治虚与劳所以异也。
补脾汤 治伤寒得汗瘥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
人参 白术 甘草 橘皮(去白皮) 青皮(去白皮) 干姜(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数沸,热服。入盐点亦得。
□
〔海〕治劳复,麦门冬汤。气欲绝者,用之有效,能起死回生。
麦门冬(一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十合)
上麦门冬去心,为细末,水二盏,煎粳米令熟,去米,约汤一小盏半,入药五钱匕,枣二枚,去核,新竹叶一十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能服者,绵滴口中。又治小儿不能灌药者,宜用此绵滴法。此方不用石膏,以其三焦无火热也,兼自欲死之人阳气将绝者,故不用石膏。若加人参,大妙。
□
〔《外》〕大病后不足,病虚劳,补虚。取七岁以下、五岁以上黄牛乳一升,水四升,煎至一升。如人饥,稍稍饮,不得多,期十日服不住,佳。
□
〔《肘》〕治笃病新起早劳,食饮多,致劳复,欲死。烧鳖甲,服方寸匕。
□
〔《活》〕雄鼠屎汤 治劳复。
栀子(十四个) 雄鼠屎(二七枚,两头尖者是) 枳壳(三枚,炒)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葱白二寸,香豉三十粒,同煎一盏,分二服。勿令病患知鼠屎。
七味葱白汤 治伤寒或因起动劳复,或因吃食稍多,皆成此候。若复甚者,一如伤寒。初有此证,宜服此方。
葱白(连须) 干葛 新豉(半合) 生姜(切,一合) 麦门冬(去心) 熟地(三钱)
流水四升,以杓扬之。
上七味,用清水煎三分减二,去渣,分二服,渐渐服之取汗。
上伤寒劳复,莫若仍用丹溪以参、 、归、术,加发散之剂汗之为的当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