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口疮

小儿满口生疮,皆因胎禀本浓,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上,而成口疮。古法主沆瀣丹(如川芎、大黄、黄芩、黄柏、黑牵牛、薄荷叶、滑石、槟榔、枳壳、连翘、赤芍,炼蜜为丸),开水化服,外用活地鸡擂水搽疮上,地鸡即桶虫,人家砖下有之。


〔真按〕口疮内服之药,但用天冬、麦冬、玄参三味各等分。外吹之药,但用灯草灰、大冰片、薄荷叶、生石膏各等分。或以陈白螺蛳壳烧灰,和儿茶少许为末,吹患处,均无不效。


心脾胃热蒸于上,舌白牙根肉腐伤,口角承浆分两处,有疮虽异治同方。


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可。


又方∶用西瓜浆水,口痛甚者,以此徐徐饮之。冬月紫榴皮烧灰噙之。


口舌生疮,其候有二。一者心胃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其症口臭作渴,发热饮冷是也。《外台》含煎主之。一者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承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上炎,作为口疮。其症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逆冷,肚腹作痛。经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厥阴乃格,阳反上行,民病口疮是也。宜附子理中汤,参、术、甘草补其中,干姜、附子散其寒,使土温则火自敛也。


《外台》含煎


升麻 大青 射干(各三两) 苦竹叶 栀子 黄柏(各一升) 蜜(八合) 生地汁 生元参汁(各五合,干者二两) 蔷薇根白皮(五两)


上以水六升,煎服二升,去滓,入生地、蜜等同煎如饴,细细含之,瘥止。《外台》云∶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


黄连膏(《圣济》)


黄连(三两) 猪脂(一斤) 白蜜(四两) 羊髓(研,二两)


上以慢火煎猪脂,取油去滓,入黄连又煎令黑色,下羊髓令化,以绵滤去滓,入蜜更煎成膏,瓷合盛,每含一枣大,日三五度,咽津不妨。


附子理中汤


生姜煎


生姜汁(一盏) 白蜜(三两)


同煎十沸,瓷瓶盛,时时以热水调一匙,含咽之。


按∶《圣济》论口疮,有实有虚,实则清之,虚则温之,最为明晰。然二者之外,又有肾虚火动一症。而肾虚之候,又有二端,一者肾脏阴虚,阳无所附,而游行于上者,宜六味之属,壮水恋火;一者肾脏内寒,阳气不安其宅,而飞越于上者,宜七味、八味之属,温脏敛阳也。虽有元脏阴火上攻口舌之说,乃用巴戟、白芷、良姜等味,殊去妥协,惟附子蜜炙含差咽,为可耳。


《集简》方 治口舌生疮。


溺桶 (七分) 枯矾(三分)


二味研习敷之,有涎拭去之,数次即愈。


干姜 黄连锉末泡水噙之。


黄连(寒。微寒) 黄柏(寒) 龙胆(寒。大寒) 升麻(平。微寒) 大青(大寒) 苦竹叶(大寒) 蜜(平。微寒) 酪(寒) 酥(微寒) 豉(寒)


论曰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所受之本也。


治热毒发动,口疮心烦躁,玄参煎方


生玄参汁 生葛汁(各三升) 银(十两) 寒水石(捣末) 石膏(捣末) 滑石(捣末) 磁石( 醋淬七遍捣末各一斤) 升麻 羚羊角(镑) 犀角(镑) 甘草(锉各二两) 芒硝(一斤)牛黄(研为细末二两)


上一十三味,除银玄参生葛芒硝牛黄外,并粗捣筛,以水三斗,煎银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取汁二斗去滓,别以水五盏,煎升麻羚羊犀角甘草至二盏,去滓与玄参并生葛汁,一外都和,再煎如稀饧,然后下芒硝搅匀,倾入瓷器中盛,却入牛黄末,再搅取匀停,令黄黑色,每取两大匙,入蜜一合和匀,分四服,热汤调下,不拘时候。


治口疮,槐枝煎方


槐枝(二三月采好者锉) 桑枝(锉) 柳枝(锉各一斗三味以水五斗隔宿浸次日入锅文武火煎约得一斗去滓再入铜铛煎至五升入后药) 槐蛀虫(一两) 细辛(去苗叶半两)本(去苗土


上一十味,将后七味捣罗为末,入前药汁内,更煎如饧,临卧净漱口,以药半匙敷痛处,有涎即吐之,临卧再用。


治口烂生疮,水浆不下,当归膏方


当归(一两) 射干 升麻 附子(去皮脐切各半两) 白蜜(四合) 猪脂(五两)


上六味,除蜜脂外并锉,先煎脂化去滓,入诸锉药,慢火煎,候附子色黄,又去滓入蜜,更煎如膏,以瓷器盛,每服如杏核大含之,日三五度,咽津不妨。


治口疮,及喉闭,吹喉朴硝散方


朴硝 硝石 胆矾 白矾 芒硝(五味皆枯干) 寒水石(烧) 白僵蚕(直者炒) 甘草(炙锉) 青黛(研各等分)


上九味,捣研为细散和匀,每用少许,渗疮上,遇喉闭,用笔管吹一字在喉中,立破。


治口疮,并咽喉塞,黄连膏方


黄连(去须锉三两) 猪脂(一斤) 白蜜(四两) 羊髓(研二两)


上四味,先以慢火煎猪脂,取油去滓,入黄连,又煎令黑色,下羊髓,髓化以绵滤去滓,入蜜更煎数沸成膏,瓷合盛候冷,每含如枣大,日三五度,咽津不妨。


治口疮多年不瘥,风热上攻,蔷薇膏方


蔷薇根 郁李根 水杨皮 牛蒡根(并细切各一斤) 苍耳(一升) 露蜂房(碎劈三枚)生地黄(切) 升麻 当归(洗切各一两) 地骨皮 白芷 石胆(研各半两) 熟铜粉(研)麝香(研各一分)


上一十四味,先以前六味细切,水二斗,煎至五升,葛布绞去滓,次入地黄升麻当归地骨皮白芷,再煎至二升,绵滤去滓,慢火又煎成膏,乘热下后三味研药,搅令匀,瓷器盛,每含如弹丸大,吐津。


治口疮,积年不瘥,丹砂膏方


丹砂(研一分) 猪脂 蜜(各三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三十七粒) 腻粉白矾(研)胡粉(各一分) 生地黄(半两切焙) 麝香(研一分)


上九味,捣研七味为末,先煎脂蜜令化去滓,次下诸药,更煎十余沸,以绵滤去滓,更煎待膏就,瓷合盛,每用如杏仁大,绵裹含吐津。


治久患口疮,不任食物,鸡舌香丸方


鸡舌香末 松脂(研各一分) 胡椒(为末三七粒) 细辛(为末三分)


上四味,用苏木浓煎汁和药,丸如梧桐子大,每以暖水研一丸,涂疮上。


治口疮久不瘥,烧肝散方


茵陈蒿 犀角屑 石斛(去根) 白术 柴胡(去苗各半两) 芍药 紫参 桔梗(锉炒)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 吴茱萸(汤浸三遍焙炒) 人参 白芜荑(各一分)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五钱匕,以白羊肝五两,细切去筋膜,入葱白三茎,细批相和,湿纸三五重裹,慢火煨熟,空腹顿服,米汤下。


治口疮经年歇发,饮食艰难,蔷薇根散方


蔷薇根(锉一握)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四十九粒)


上二味,捣罗为散,以浆水二盏,煎五七沸,去滓热含,冷吐。


治牙疼口疮,积年不瘥,蟾酥丸方


蟾酥(一片水浸令软) 麝香(研少许)


上二味细研,丸如粟米大,以绵裹一丸,于病处咬之,有涎即吐。


治口疮久不瘥方


蔷薇根(一握)


上一味锉,用水一升,煎至半升,候冷含,稍咽之,冬用根,夏用茎叶,又宜同角蒿灰涂,有涎吐之。


治元脏虚冷上攻口疮,巴戟散方


巴戟天(去心一两) 白芷(半两) 高良姜(为末一钱匕)


上三味,捣为细散,用猪腰子二只,去筋膜,每一只,入药散一钱匕,用湿纸裹煨熟,乘热去纸,以口吸热气,有涎即吐,候冷细嚼服之。


治口疮,杏仁丸方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十粒) 蛇床子(烧灰) 白芷(烧灰) 腻粉(各一分)


上四味,研杏仁如膏,和三味为丸,如鸡头实大,每细嚼五丸,不得咽津,吐涎出,立效。


治口疮,甘草煎方


甘草(炙为末半两) 猪膏(四两) 白蜜(二两) 黄连(去须为末一两)


上四味,先煎脂令沸,去滓下蜜,并药等,慢火熬成煎,每服一匙头,含咽津,以瘥为度。


治口疮,白矾煎方


白矾(末) 铅丹(研各一两) 附子(去皮脐生为末) 屋下火煤(各半两)


上四味,捣研为末,入白蜜三两,煎为煎,入竹筒盛,饭上炊一次,每用少许,含吐涎出效。


治口疮,黄柏煎方


黄柏(末一两) 乱发(洗去二三两) 硫黄(研一分) 黄连(末一两) 麻油(半斤)


上五味,先将油煎发销,然后下黄柏等末,重煎待凝成煎,每含如杏仁大,吐津不得咽。


治口疮疼痛,石胆煎方


石胆(半钱烧研末) 蜜(一合) 黄柏末(一钱匕) 蟾酥(研半钱)


上四味,先于铛中慢火煎蜜,次下药末,煎如饧,每含如杏核大,吐津不得咽。


治口疮,杏仁煎方


杏仁(去皮尖双仁研二七粒) 胡粉(研) 铅丹(研各一分)


上三味,用蜜五合调和,用竹筒盛,蒸一炊久,旋含之,吐津不得咽。


治口疮,麝香散方


麝香(研一字) 胡黄连(一钱) 槟榔(生锉一枚)


上三味,捣研为细散,旋敷之。


治口疮,滑石散方


滑石 胆矾(各一两)


上二味,捣研为散,每用一钱匕,以绵裹含,吐津。


治口疮疼痛,生姜煎方


生姜(取汁一盏) 白沙蜜(三两)


上二味,同煎十余沸,用瓷器盛,时时以熟水调一匙头,含咽之。


治口疮,柳花散方


黄柏(一两) 淀花(半两)


上二味为散,临卧干糁,误咽亦不妨。


治口疮,麝香散方


麝香(少许) 人中白(一钱)


上二味研细,绵裹如绿豆大,含之咽津。


治口疮,二物散方


白僵蚕 黄连(各等分)


上二味为末,临卧糁口内。


治口疮,诸药不效,碧玉散方


胆矾(半两锅子内烧通赤地上出火毒)


上一味,细研,每取少许,敷疮上,有清涎吐之。


治口疮,附子涂脚方


附子(一枚生为末)


上一味,以姜汁和匀,摊脚心。


治口疮, 荷根汤方


荷根(二两)


上一味细锉,分为三分,以水二盏,煎三五沸,去滓热含冷吐。


治口疮,升麻含汁方


升麻(不拘多少)


上一味,含一块咽津。


治口疮,荠 煎方


荠 (三十枚)


上一味,以薄绵裹,酒煮二十沸许、取出,每含一枚,良久嚼咽之,日三五度。


治口疮,豆豉散方


豆豉(四两炒)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用绵裹一钱匕含之,日五七次。


治口疮,干蟾散方


干蟾(炙一枚)


上一味,捣研为散,绵裹半钱匕,含吐津。


治口疮,胡粉膏方


胡粉(炒研一两)


上一味,以牛酥调如膏,每含如杏仁大,咽津。


治口疮,马牙硝散方


马牙硝(研末一两)


上一味,每含一钱匕咽津,日三五度。


治口疮,槟榔散方


槟榔(锉)


上一味为散,每取半钱匕,涂舌及唇上。


治口疮,桑汁涂方


桑条汁(一合)


上一味,早晨涂口舌上。


治口疮,蒲黄散方


蒲黄(一两)


上一味,每用一钱匕,敷口舌上,咽之。


治口疮,无食子散方


无食子(烧灰细研一两)


上一味,每取一钱匕,敷舌上,日三五次。


治口疮,楸木汁方


楸木白汁(五合)


上一味,每取一匙头含咽。


治口疮,蟾酥线方


蟾酥(二片)


上一味,以水半盏,浸化为水,更入牛黄末一钱匕搅匀,以丝线五十条,就药中浸一宿阴干,每取一条含,吐津。


治口肥疮方


灶上饮食


上一味,炒令焦,研末敷之。


治下冷口疮,神圣膏方


吴茱萸(一两)


上一味,捣罗为末,用酸醋一大盏,调熬成膏,后入地龙末半两搅匀,每临卧时,先用葱椒汤洗足拭干,用药遍涂两脚底心,或以手帛子系定,次日必减,未减再涂。


治口内生疮,齿龈肉烂,升麻饮方


升麻 黄连(去须) 羚羊角(镑) 玄参 黄芩(去黑心) 麦门冬(去心焙) 葛根(锉)大黄(锉) 羌活(去芦头) 防风(去叉) 甘菊花(各半两) 人参(三分) 甘草(炙锉) 知母(各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治口疮,众药不瘥者,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 黄柏(去粗皮) 甘草(各一两并以蜜涂炙香) 蒲黄 黄药子(各半两)


上五味,捣研为散,时时敷之。


治久患口疮。黄连膏方


黄连(去须) 升麻 槐白皮 大青 苦竹叶(各一两)


上五味细锉,以水二升,煎至半升,去滓取汁。入龙脑蜜,搅令匀,煎成膏,涂疮上。


日三度。


治舌上生疮,铅丹膏方


生地黄汁(三合) 蜜(三合) 铅丹(一两半) 杏仁(去皮尖双仁别研如面七十枚)


上四味,合和一处调匀,银器内煮,用槐枝搅,不得住手,看色紫即成,取少许口内含化,吐津。


治口疮久不瘥,蟾酥线方


真蟾酥(五皂子大) 硼砂 龙脑 麝香(各一皂子大)


上四味,同研极细,以温汤半盏,化令匀,入绯线秤半钱,蘸药汁晒干,再蘸再晒,候药汁尽,将线寸截,每用一条,贴于患疮处,有涎即吐,一日三五次易之,取瘥为度。


治大人小儿,卒患口疮,铅霜散方


铅白霜(研细不拘多少)


上取少许,涂敷痛处,一两度瘥。


治卒患口疮,升麻汤方


升麻(锉) 黄柏(去粗皮锉) 大青(各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取一盏,热漱冷吐。


治口舌生疮,久不瘥,白芷散方


白芷末(一钱) 铜绿(一钱) 白僵蚕(四枚) 干胭脂(半钱)


上四味,捣研为末,每用少许,以鸡翎子扫疮,有涎吐之,不得咽津。


治虚劳口疮,久不瘥,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土) 柴胡(去苗各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割猪肝三两片,用酒煮之,去肝取酒,调药温服,十服当愈。


治心肺壅热,口内生疮,胸膈痰逆,玄参汤方


玄参 茅根(锉) 羌活(去芦头) 竹茹 木通(锉) 羚羊角(镑) 升麻(各半两) 黄连(去须) 人参 苦竹叶 半夏(汤洗去滑各三分) 甘草(锉一分)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


治口疮,久患不瘥,铜绿散方


铜绿(研一钱) 铅丹(炒研半两) 白芷(焙一分为末)


上三味,合研令匀,取少许渗舌上,即瘥。


治口疮痛,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各一两)


上二味,粗捣筛,分作四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不过二剂。


治口疮,玄参丸方


玄参 天门冬(去心焙)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绵裹含化咽津。


治口常有疮,蒺藜子散方


蒺藜子(炒去角) 扁豆(炒各三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如茶点吃。


一治口疮。


泻心汤


用川黄连净为细末。每服一字。蜜水调下。


一论小儿口舌生疮。乃心脾受热。口疮赤。心脏热。口疮白脾脏冷。口疮黄。脾脏热。


宜用吴茱萸末。醋调敷脚心。移夜即愈。药性虽热。能引热下行。其功至良。


一论小儿满口白烂生疮。名口糜。


白术 猪苓 泽泻 木通 生地 赤苓 肉桂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一论小儿白口疮。黄丹、巴豆仁同炒焦。去豆用丹。掺上立已。


咽喉并口疮。我也有妙方。白矾两钱许。硼砂一钱强。咽痛用吹入。口疮蜜调当。一次若不愈。再用保安康。


小儿鹅口疮,白屑珠矾良。赤疮姜连散。洗心是奇方。


洗心散内用麻黄,荆芥薄荷赤芍当,白术将军同国老,临时煎服入生姜。


牙根烂成疮,走马疳可防。出血又作臭,蚊蛤散宜良。


小儿口流涎,滞颐脾虚寒。益黄加苍术,不治必成疳。


凡痢疾,口里生疮,则肠间亦有疮,犹如伤寒、热病,胃烂,身则发斑也。盖热气内结,则疮生于肠;热气上冲,则疮生于口。然皆胃之虚热也。胃虚气弱虫动,则变成 。(余迪兹)


(入疥门)



〔《简》〕如圣散 治小儿口疮不能吃乳者。


江子一粒或二粒,研烂,不去油,入朱砂、黄丹敷纸绢上少许,剃开小儿囟门,贴在囟上。


如四边起粟米泡,便用温水洗去药,恐成疮,更用菖蒲水洗便安,其效如神。



〔世〕南星膏 治口疮,小儿难用药。


以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龙眼大,为末,却用酸醋调,涂脚心,甚妙。



〔《千》〕治小儿口疮,饮乳不得。以白矾如鸡子大,置醋中,涂儿足底,二七次即愈。



〔无〕牡蛎散 治小儿口疮。


牡蛎( 通红,取出候冷,研细,以纸裹入土中七日出火气,三钱) 甘草(炙,为末,一钱)


上和匀,时时挑少许糁口中,或吐,皆无害。



〔田〕口疮治法。乳母同儿宜服洗心散、泻心汤,然后用黄柏末研细糁之。(泻心汤方,黄连一味为末,蜜水调,不可煎。)



〔汤〕治口疮验方。


黄柏(蜜炙赤,半两) 青黛(一分)


上二件为末,频糁口内愈。



〔《斗》〕口疮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宜附子理中汤。


(见心主热门)



黄连(《本经》寒,《别录》微寒)


柏木(《本经》寒)


龙胆(《本经》寒,《别录》大寒)


升麻(《别录》平,微寒)


大青(《别录》大寒)


苦竹叶(《别录》大寒)


石蜜(《本经》平,《别录》微温)


酪(《别录》寒)


酥(《别录》微寒)


豉(《别录》寒)


凉膈散(见发热。) 甘桔汤(见咽喉。)


三补丸


黄芩 黄连 黄柏等分,末之,水丸。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金花丸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大黄(便秘加之)


等分,末之,水丸。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黄连升麻汤


升麻(一钱半) 黄连(三钱)


上为细末,绵裹含,津咽。


绿袍散


黄柏(四两) 炙甘草(二两) 青黛(一两)


上先取二味为末,入青黛同研匀,干贴。


蜜柏散 黄柏不计多少,蜜炙灰色,为细末,干掺上,临卧。忌酒醋浆,犯之则疮难愈。


黄连散


黄连 朴硝 白矾(各半两) 薄荷(一两)


上为粗末,用腊月黄牛胆,将药入胆内,风头挂两月取下。如有口疮,旋将药研细,入于口疮上,去其热涎即愈。


蟾酥绵


蟾酥(五皂角子大) 硼砂 龙脑 麝香(各一皂子大)


上研极细,以温汤半盏化令匀,入绯绵秤半钱,蘸药汁晒干,候药汁尽,将绵寸截,每用一片,贴于患处,有涎即吐,一日三五次易之,取瘥。


黄连解毒汤(见发热。) 理中汤(见霍乱。) 降气汤 养正丹(俱见气。) 黑锡丹(见诸逆冲上。)


升麻饮 治口内生疮,齿龈肉烂升麻 玄参 黄连 羚羊角(镑) 黄芩 葛根 大黄 麦门(冬去心) 羌活 防风 甘菊花(各半两) 人参 知母 炙甘草(各二钱半)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一方,无人参,有牛蒡子。


冰柏丸


龙脑(少许) 黄柏(日干) 硼砂(研) 薄荷叶(各等分)


上为细末,研匀,生蜜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津液化下。疮甚者,加脑子研。


(详杂病第八口门,此掇其遗者耳。)


〔丹〕 王四叔公,口疮舌强,多痰。


白术 甘草梢(一钱) 人参 赤芍药 木通 生地黄(半钱) 黄连(炒,一钱) 栝蒌子(十二枚)


上作一帖煎。


〔罗〕黄连升麻汤 治口舌生疮。


升麻(一钱半) 黄连(三钱)


上为细末,绵裹含津咽。


〔丹〕 治口疮。黄柏炙,同细辛各二钱,研极细敷之。噙少时,当满口有涎吐之。少刻,又敷又噙,如是五七次愈。(《千金方》)


〔罗〕绿袍散 治大人小儿口疮,多不效者。


黄柏(四两) 甘草(炙,二两) 青黛(一两)


上先取二味为末,入青黛同研匀,干贴。


〔衍〕 黄柏蜜炙,与青黛各一分,同为末,入生龙脑一字,研匀。治心脾热,舌颊生疮,当掺疮上,有涎即吐之。


〔垣〕蜜柏散 治口疮久不愈者,用黄柏不计多少,蜜炙灰色,为细末。干掺上,临卧。忌酒、醋、酱,犯之则疮难愈。


〔丹〕 好酒煮黄连,呷下立愈。


〔本〕 治膈上热极,口舌生疮。


腻粉(一匕) 杏仁(七粒,不去皮尖)


上二味,临卧时细嚼,令涎出则吐之,用温汤嗽口,未痊可又用。


〔肘〕 治口疮,以蔷薇根,避风处打去土,煮浓汁温含,冷易之。


〔衍〕 五倍子治口疮,以末搽之,便可饮食。


〔本〕 治口疮,以胆矾一块,用百沸汤泡开,含漱一夕,可瘥八分。一方。用白矾汤漱口亦妙。凡口疮,用西瓜浆水。疮甚者,以此徐徐饮之。冬月无,留皮烧灰噙之。


治口疮,以好墨研蝼蛄极细,数之立效,(胡氏方。)蝼蛄走小肠、膀胱,其效甚捷。因力峻气猛,阴虚气上致疮者,戒勿用。惟体实有热,在上焦者,用之。


子和治一男子,病口疮数年。上至口,中至咽嗌,下至胃脘皆痛,不敢食热物,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黄连解毒汤,不十余日皆释。


〔丹〕 口疮,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先用理中汤,甚则加附子。


〔本〕 治满口生疮,此因虚火上攻,口舌生疮。


草乌头(一枚) 南星(一枚) 生姜(一块)


上焙干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时,用醋调作掩子,贴手足心,来日便愈。


〔丹〕 口疮,以远志醋研,鹅毛扫患处,出涎。


〔本〕 治口鼻生疮,用生姜一块,临睡时细嚼,含睡。不得开口出气,眠着不妨睡觉咽下。


〔保〕半夏散 治少阴口疮,声绝不出者,是寒遏绝阳气不伸。


半夏制(一两) 桂 乌头(各一字)


水同煎一盏,分作二服。


甘矾散 治太阴口疮。


甘草(二寸) 白矾(栗子大)


上含化咽津。


乳香散 治赤口疮。


乳香 没药(各一钱) 白矾(半钱) 铜绿(少许)


研末掺之。


没药散 治白口疮。


乳香 没药 雄黄(各一钱) 轻粉(半钱) 巴豆霜(少许)


为末掺之。


〔丹〕 治口疮,猪蹄壳烧为末,敷之立止,(张氏方。) 治口疮与走马疳,茄蒂中木,去皮烧存性,入少白梅灰,与少矾细末,敷之立安。


〔罗〕红芍药散


心病口疮,紫桔红苍,三钱四两,五服安康。


上件紫菀、桔梗、红芍药、苍术,各等分为细末。羊肝四两,批开,掺药末三钱,用麻扎定,火内烧令熟。空心食之,白汤送下,大效。


〔圣〕 主小儿口疮通白者,及风疳疮蚀透者。以白僵蚕炒令黄色,拭去蚕上黄肉毛,为末,用蜜和敷之立效。


〔陈〕 主口内热疮,以古文钱二十文,烧令赤,投酒中,饮之立瘥。


口舌生疮,胸膈疼痛,用炒豉细末,含一宿便瘥。


〔圣〕 治口疮,用缩砂不拘多少,火 为末,掺疮即愈。又法,用槟榔,烧灰存性、为末,入轻粉敷之。


〔千〕 治口疮。取桑树汁,先以发拭口,即以汁敷之。


〔垣〕 化毒法∶凡口疮,无问新旧,遇夜卧,将自己两丸,以手 紧,左右交手揉三五十遍。但遇夜睡觉行之,如此三五度。因酒而生者,一夜愈。久病诸口疮,三二夜愈。


如鼻流清涕恶寒者, 二丸向上,揉之数夜可愈。


〔曾〕口疮一证,形与名不同,故治法亦异。有发于未病之前,有生于已病之后,大抵此疾不拘肥瘦,有血气盛者,又加将养过温,或心脾二经有热,或客热在胃,熏逼上焦,而成其疮,此为实证,宜宣热拔毒,使无炎炽,自然作效,可用当归散加升麻、干葛、黄芩,水姜葱灯心煎服,及投牛蒡汤、拔毒饮、木通散、点以消黄散。若口内白烂于舌上,口外糜溃于唇弦,疮少而大,不甚为痛,常流清水,此因脾胃虚热上蒸,内已先发、而后形于外,宜百解散疏表,当归散水姜枣煎服,和胃气,理虚热,次投牛蒡汤、三解散,涂以绿袍散、立效饮、黄金散,或投天竺黄散、地黄膏。若疮生于口角,是脾有积热,才开口,则燥痛,饮食多难,甚至再有外风吹着,便觉坼裂,微有清血,谓之燕吻疮。治法同前药饵,轻者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亦验。有口唇下成小片赤烂,此因饮食腻汁,淋漓不洁,盖以婴儿皮肉脆嫩,浸渍成疮,及有风热乘之,名曰承浆疮,又谓之疳蚀疮,其所因者一也。治法同前证内药剂。有无故口臭糜溃而不成疮,或服凉剂,或涂末药不能疗者,此名元焦。


故《叔和脉诀》曰∶阴数脾热并口臭。是脾家有虚热上攻于口,宜服回阳散,儿大者用黑锡丹,早食前新汲水入盐少许,调匀送下,与正元气,及参苓白术散、调元散、服之,以立效饮、黄金散、干点溃烂处,或用蒸蜜同熟水调点舌上,令其自化,咽下无妨,仍忌毒物。


当归散(潮热) 牛蒡子汤(咽喉)


拔毒饮 解风热毒瓦斯上攻头项,浮肿作痛,发惊。又治发 。


天花粉(去粗皮,一两) 生地黄(净洗) 白芷 当归尾(酒洗) 桔梗(锉片,蜜水、炒过) 甘草(五味各半两)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木通散(淋) 消黄散(舌) 百解散(惊) 三解散(潮热) 绿袍散(舌)


立效饮 主口内、牙根、舌上、发疮作痛,致语言饮食不便。


净黄连(一两) 北细辛(去叶,二钱半) 玄明粉(二钱)


上细锉,或晒或焙,为末,仍同玄明粉乳钵内杵匀。每用一字,干点患处。或以一钱,新汲井水调涂疮上。儿小者畏苦不肯点咽,用蜜水调敷患处,令其自化。


咽痛、茶清调下。


黄金散 解口内舌上疮毒。及治痘疮后目生翳膜。


黄柏(去粗皮,用生蜜润透,烈日晒干,再涂蜜晒,几十数次) 粉草(二味各一两)


上锉研为细末。治口疮,用药末干点患处,或用麦门冬熟水调点舌上,令其自化。若痘疮后目生翳膜,汤泡澄清,无时,频洗,仍投糖煎散、柿煎散、二药。


天竺黄散 主上焦风热,口鼻生疮,两目赤肿,咽膈不利,涎壅、滞气不通畅,惊搐烦闷,神思昏迷。


天竺黄 郁金(无,山栀仁代) 茯神(去皮根) 甘草(四味各半两) 硼砂 牙硝 白芷川芎 僵蚕(去丝) 枳壳(麸炒微黄。各二钱半) 朱砂(水飞,二钱) 麝香(一字) 蝉壳(十五枚,洗,去泥土嘴足)


上,除硼砂、牙硝、朱砂、麝香四味,乳钵细杵,余九味、焙干为末,同入乳钵内,再杵匀。每服半钱或一钱,温薄荷汤无时调服。或麦门冬汤。


地黄膏 治口内舌上生疮作痛,饮食难进,昼夜烦啼。


山栀仁 绿豆粉(各一两半) 粉草(六钱)


上,或晒或焙,为末,用生地黄烂杵取汁一两半,好蜜一两半,以薄瓦器盛,在铜铫中水煮成膏,稠糊相似,候冷,亭分入前药末,同在乳钵内再杵匀,丸芡实大。每以一丸至二丸,麦门冬熟水无时化服。儿大者每用一丸,纳口内含化,或以新汲水调点舌上。


回阳散(吐泻) 黑锡丹(大科头痛) 参苓白术散(不能食) 调元散(解颅)


〔薛〕诸疳口疮,因乳哺失节,或母食膏粱积热,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其证,口舌齿龈如生疮状,若发热作渴饮冷,额间色赤,左寸脉洪数者,此属心经,先用导赤散清心火,次用地黄丸滋肾水。若寒热作渴,左颊青赤,左关脉弦洪者,属肝经,先用柴胡栀子散清肝火,次用六味地黄丸生肝血。若两腮黄赤,牙龈腐烂,大便酸臭,右关脉洪数,按之则缓者,属脾经,用四味肥儿丸治脾火,以五味异功散补脾气。若发热咳嗽,右腮色赤,右寸脉洪数,按之涩者,属肺经,先用清肺饮治肺火,用五味异功散补脾胃。若发热作渴,两颏黧色,左尺脉数者,属肾经不足,先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次用补中益气汤以生肺气。又有走马疳者,因病后脾胃气血伤损,虚火上炎,或痘疹余毒上攻,其患甚速,急用铜碌散、大芜荑汤,轻则牙龈腐烂,唇吻腮肿,重则牙龈蚀露,颊腮透烂。若饮食不入,喘促痰甚,此脾胃虚而肺气败也。颊腮赤腐,不知痛者,此胃气虚甚而肉死也。并不治。


经云∶手少阴之经通于舌,足太阴之经通于口,因心脾二经有热,则口舌生疮也。当察面图部位,分经络虚实而药之。若元气无亏,暴病口生白屑或重舌者,用乱发缠指,蘸井花水揩之,或刺出毒血,以柳花散敷之,上若肿胀或有泡者,并令刺破,敷前散,或以青黛搽之,刺后又生,又刺。若唇吻坼裂者,用当归膏调柳花散敷之。若元气亏损,或服寒凉之药,或兼作呕少食者,此虚热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若泄泻作渴者,脾胃虚弱也,用七味白术散。若腹痛恶寒者,脾胃虚寒也,用六君、姜、桂。若因母食酒面煎爆者,用清胃散。若因母饮食劳役者,用补中益气汤。肝脾血虚者,用加味逍遥散。郁怒内热者,用加味归脾汤,母子并服。若泥用降火,必变慢脾风矣,仍参吐舌弄舌治之。凡针重舌,以线针直刺,不可横挑,恐伤舌络,致言语不清也。


〔东垣〕清胃散 治胃经有热,齿牙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牡丹皮(各三分) 当归稍(四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清热消毒散 治实热口舌生疮,及一切疮疡肿痛,形病俱实者。


黄连(炒) 山栀(炒) 连翘 当归(各五分) 川芎 芍药(炒) 生地黄(各六分)金银花(一钱) 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四君子汤 治脾气虚热,口舌生疮,或但胃气复伤,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若作呕泄泻,尤宜用之。如兼痰嗽气逆,肢体倦怠,面目浮肿,宜用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治脾胃气虚,吐泻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虚痰嗽,喘促恶寒,或惊搐口直口噤诸证。(二立见不能食)


五味异功散 治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因误服克伐之剂,脾胃复伤而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吐泻不止,饮食少思,或惊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并冷。若母有病致儿患者,子母并服。


柳叶散 治热毒口疮。


黄柏(炒) 蒲黄 青黛(真正者) 人中白( 。各等分)


上为末。敷之。


〔简〕如圣散 治小儿口疮,不能吃乳者。江子一粒或二粒,研烂不去油,入朱砂、黄丹、敷纸绢上,少许剃开小儿囟门,贴在囟上,如四边起粟米泡,便用温水洗去药,恐成疮,更用菖蒲水洗,其效如神。


〔世〕南星膏 治口疮小儿难用药。以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龙眼大为末,却用酸醋涂脚心,甚妙。


〔千〕治小儿口疮饮乳不得。以白矾如鸡子大,置醋中,涂儿足底,二七次即愈。


〔无〕牡蛎散 治小儿口疮。


牡蛎( 通红,取出、候冷,研细,纸裹,入土中七日、出毒,三钱) 甘草(炙,为末,一钱)


上,和匀。时时挑少许掺口中,或吐,皆无害。


〔田〕口疮治法,乳母同儿宜服洗心散、泻心汤,后用黄柏末研细糁之。(泻心汤方,黄连一味,为末,蜜水调,不可煎)


〔汤〕治口疮验方黄柏(蜜炙赤,半两) 青黛(一分)


上二件,为末。频糁口内愈。


〔斗〕口疮,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宜附子理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