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
- 《痘疹心法要诀》:渴
- 《广瘟疫论》:渴
- 《女科证治准绳》:渴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渴
- 《伤寒括要》:渴
- 《伤寒六书》:渴
- 《伤寒六书》:渴
- 《伤寒明理论》:渴
- 《续名医类案》:渴
- 《医述》:渴
- 《医学纲目》:渴
- 《医学纲目》:渴
- 《伤寒寻源》:渴
- 《伤寒指掌》:渴
- 《医宗金鉴》:渴
- 《证治准绳·女科》:渴
- 《证治准绳·疡医》:渴
- 《证治准绳·幼科》:渴
- 《证治准绳·幼科》:渴
- 《证治准绳·幼科》:渴
- 《周慎斋遗书》:渴
- 《重订灵兰要览》:渴
《痘疹心法要诀》:渴
初热大渴解毒汤,血热煎耗凉血良,成浆津泄麦冬散,靥后伤津生脉强。
【注】渴,由毒火燔灼,内伤津液而作也。如初发热即大渴者,里热盛也,宜葛根解毒汤治之;痘出稠密,色艳作渴者,此血热毒盛也,凉血解毒汤主之;成浆津液外泄而作渴者,人参麦冬散主之;靥后脾虚,内伤津液而作渴者,生脉六均汤主之。
葛根解毒汤
葛根 升麻 天花粉 甘草(生) 麦门冬(去心) 生地 茅根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葛根解毒汤清热,津液上潮火自泄,升葛花粉生甘草,麦冬生地茅根列。
凉血解毒汤(方见结痂落痂证治)
人参麦冬散
人参 白术(土炒) 甘草(生) 葛根粉(煨) 麦冬(去心) 升麻
引用糯米,水煎服。
【方歌】人参麦冬效通仙,津液外泄治易痊,参术甘草煨葛粉,麦冬升麻糯米煎。
生脉六均汤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白术(土炒)甘草(炙)
引用乌梅,水煎服。
【方歌】生脉六均医脾弱,泄泻伤津大渴作,人参五味麦门冬,陈半苓术甘草合。
《广瘟疫论》:渴
渴乃热象,时疫为热证而有不渴者。盖初起湿热相兼,为蒸气,热未胜湿,则郁闷、心烦而不渴。热已大盛,在经而不在胃,则烦躁、身热而不渴。在下而不在上,则燥结而不渴。在血分不在气分,则昏沉而不渴。疫邪初从太阴发者,胸腹满、呕而不渴。此外,无有不渴者矣。
初起在表,发热、头痛、舌白而渴,脉必不浮、不沉而数,六神通解散加石膏、葛根,或九味羌活汤加石膏、葛根。半表半里,口苦咽干,目胀而渴,脉必数,小柴胡汤加花粉、知母,或亦加石膏,或达原饮加石膏、葛根。
邪已入胃,作渴、身热、自汗,舌现黄苔,或酱色,或黑燥,当察其胸、胁、少腹,按之无痛处而渴者,为有热无结,脉必洪,宜白虎汤。按之有痛处,为有热有结,痛在心下,脉必滑大,关上尤甚,小陷胸汤。在脐上及当脐,关中脉必滑大,小承气汤。在脐下,尺中脉必滑大,调胃承气汤。心下至少腹俱痛,寸、关、尺必皆滑大,大承气汤。痛在左胁不可按,左关脉必弦,或涩、或芤,桃仁承气汤。痛在右胁不可按,右关脉必弦,或滑、或迟、十枣汤。渴而小便不利,少腹不可按,尺脉必数,四苓散、猪苓汤、六一散。汗、下后,身热已除而渴不止,余邪未尽也,宜将前所用药再作小剂以利之。屡经汗、下,渴而舌上无苔,胸腹无满痛,心悸而烦,脉虚细,或浮散、或涩,亡阴也,六味合生脉为主。
渴与烦躁同机,而渴轻于躁。渴有喜饮,而又有喜热饮、冷冻饮料之分。在他证不喜饮及喜热饮,则为真寒假热。在时疫喜热饮,多发斑疹;不喜饮,热在血分。真寒假热,百不一见也。
时疫初起,以渴为机括,渴甚则热甚,渴微则热微。在末路,尤以渴为有余邪,不渴为无余邪也。
《女科证治准绳》:渴
〔熊〕产后心烦发渴,宜清心连子饮。(杂病白浊。)
〔薛〕前证若出血过多,虚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白术、麦门、丹皮。若胃气虚而有热,用竹叶归 汤。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麦门、五味。若血脱发热烦躁,用当归补血汤。若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或七味白术散。一产妇患前证,朝寒暮热,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余以为血气俱虚,用八珍之类治之。彼反行逐血,更加发热烦躁。
余用当归补血汤,热躁渐止,用八珍、麦门、五味,气血渐复。
熟地黄汤 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饮食无味。
熟地黄(酒洗净,蒸焙,一钱半)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栝蒌根(二钱)甘草(炙,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糯米一撮,生姜三片,红枣三枚,同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产宝》疗产后大渴不止。
芦根(切,一升) 栝蒌 人参 甘草 茯苓(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麦门冬(生,四两)
上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顿服四剂,即瘥。忌菘菜。
黄芩散 (杨氏)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黄芩 麦门冬(各等分)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无时。
栝蒌根汤 (《集验》)疗产后血渴。
栝蒌根(四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生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 土瓜根(五两)大枣(二十枚) 《产宝》无地黄、麦门冬,有牡蛎粉等分。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竹叶汤 疗产后虚渴,少气力。
竹叶(三升) 甘草 人参 茯苓(各一两) 小麦(五合) 生姜 半夏(各三两)麦门冬(五两) 大枣(十五枚)
上 咀,以水九升,先煮竹叶、小麦、姜、枣,取七升,去渣,纳药再煎取二升,去渣一服五合,日三夜一。
七味白术散 治中气虚弱,津液短少,口干作渴,或因吐泻所致者。
人参 白术(炒) 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炒) 藿香 干葛(各一钱)
上水煎服。
竹叶归 汤 治胃气虚弱,口干作渴,恶冷冻饮料食者。
竹叶(一钱半) 黄 (二钱) 白术 人参 当作(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七分)甘草(炒,五分)
上水煎服。
玄胡索散 治产后失血,渴不止。
郁金 干葛 桂心 青皮 枳壳 玄胡索上各等分,以好醋浸一宿,焙干末之。每服二钱,陈皮汤调下,日三夜一。
桃花散 治产后不烦而渴。
新锻石(一两) 黄丹(五钱)
上为细末,渴时井水调下一钱。
〔本〕治产后出血太多,虚烦发渴。用真正蒲黄末二钱,白汤调下。如渴燥甚,井花水下。
治产后中风烦渴。用红花子五合,微炒研碎,以水煎浓,徐徐呷之。
疗血渴及产后渴疾。用莲子心生取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效。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渴
凡口干烦渴者,伤寒汗出而渴者,饮水反吐名曰水逆,俱宜五苓散(二十四)。少阴病二、三日,口燥咽干,三一承气汤(十三)。或里热燥甚,伤寒怫郁留饮不散,烦渴不止则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呕冷涎,大渴不能饮,饮亦不能止其渴,喘急闷乱,但欲死者,三一承气汤,下咽立止其渴,有若无病之人,须臾大汗而愈。至此往往多有不利而汗出,亦有药力但随汗之宣通,不利而愈。或汗吐下后,烦渴口干,脉浮大,白虎汤(二十二)加人参;烦躁多渴,凉膈散(二十三)加滑石。
《伤寒括要》:渴
(凡渴问所饮欲冷欲热欲多欲少饮多而欲冷者阳渴也饮少而喜温者阴渴也隔明不甚渴太阴乃大渴有救肾花粉知母是也有利小便茯苓猪苓是也太阳无汗而渴禁白虎汤阳明汗多而渴禁五苓散大抵在表渴少在里渴多三阳或渴不如三阴之甚也渴欲饮水稍稍与之若不与无以解其枯燥若过多恐成动悸水结胸咳呕KT 哕肿满下利等症可不慎哉太阳汗后.烦渴.少少与水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五苓散)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阳明脉长微洪.无汗而渴.(葛根解肌汤)阳明恶热.自汗.面赤.谵渴.脉洪数.(人参白虎汤加花粉黄连)阳明腑症.谵黄狂渴.脉沉数.(大承气汤)阳毒.目赤.唇焦.鼻如烟煤,便白.(四逆汤)少阴渴.自利.纯青色水者.(大承气汤)厥阴消渴.大热.甚则谵闭.舌卷囊缩.(大承气汤)食少而渴.胃脉弱者.宜白术茯苓.勿用凉药益伤中气.
《伤寒六书》:渴
渴者,里有热也,津液为热所耗。伤寒传至厥阴为消渴者,谓饮水多而小便少,乃热能消水也。
脉浮而渴,属太阳,小青龙去半夏,加天花粉。有汗而渴,属阳明,人参白虎汤;便实者,宜当下之。脉沉而渴,属少阴,大承气汤。至于厥阴,又热之极矣,俱当下之无疑矣。太阳无汗喜渴,忌白虎,宜小柴胡汤。阳明汗多而渴,戒五苓,宜竹叶石膏汤。先呕后渴,此为欲解,当与水解。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赤茯苓汤。小便不利而渴,五苓散。发黄头汗出,小水不利而渴者,茵陈五苓散。中暑脉虚,身热而渴者,白虎汤为要也。
《伤寒六书》:渴
渴者,里有热也。津液为热所耗,故令渴也。伤寒六七日,传至厥阴,为消渴者,渴饮水多而小便少,乃热能消水也。朱氏曰∶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自利而渴,属少阴。至于厥阴,则又热之极矣。太阳无汗,若渴,忌白虎,宜柴胡汤。阳明多汗而渴,戒五苓,宜竹叶石膏汤。若先呕后渴,则为欲解,当与之水。先渴后呕,则为水停,属赤茯苓汤。当从此议,勿令误也。
太阳病,发渴,脉浮,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服桂枝汤,汗出后烦渴甚者,白虎加人参汤。小便不利而渴,五苓散。身热恶风,手足温,胁满而渴,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
阳明发渴,则有汗,胁下硬,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小柴胡汤加减同用。若汗少,小便不利,脉浮而渴,五苓散;渴而饮水呕者,同。
发黄,头汗出,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
少阳发汗,则自利,咳而呕,引水饮,猪苓汤。
下利,渴欲饮水,白头翁汤。下利,脉数而渴者,自愈;不愈,必下清血,宜黄芩散。
病患脉微细,欲吐不吐,心烦但寐,小便白,下利而渴,四逆汤。
《伤寒明理论》:渴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表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太阳传阳明.则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渴.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消渴.为里热已极矣.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饮水.为欲愈之候.以其传经尽故也.是以厥阴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敛成热.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患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热少不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经曰.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使更与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饮水.犹当根据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瘥.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续名医类案》:渴
徐仲光治一痘,浆足,渐苍老,宜静以养之。有谓脾主结痂,用异功散加山药、白芍,喘渴身热。此实症而用补剂,内外皆热也,治以宽中汤。又口龈发疳,以清火解毒汤而愈。
一痘八朝浆满,身热而渴,咳有痰涎,火盛津液涸也,用白虎汤而愈。
一痘起胀,烦渴不已,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六味地黄丸料加麦冬、五味,多服而愈。
一人十九岁痘,六朝匀朗绽突,淡白少神,渴甚不已,此虚弱而津液竭。以人参二两,麦冬五钱,水煎渐服。又以补中益气汤加枸杞二剂,保元汤加冬、芍、归、杞。九朝,浆足渴止,用人参一斤而愈。
一痘起胀,干红焦紫,根窠坚实,便结烦渴,用黄连解毒汤而愈。
一痘六日起胀,形色顺,不食引饮,此胃弱也,调脾内托散治之即愈。亦有毒壅而不食引饮者,不可不辨。
徐仲光治一痘,八日浆半足,热甚引饮。有用保元汤,而烦渴益甚。余当倍加人参,用人参二两,麦冬两半,煎成频饮而渴止。此渴甚药轻,不能生津以自救也。
一痘九日,空壳无浆,根血干红,壮热口渴,与保元汤而渴愈甚。此肾水枯涸,不能生火。宜壮水之主,六味地黄丸料加人参、当归、知母、麦冬、枸杞子、菟丝子而愈。
一新婚后出痘,燥热而渴,与冷冻饮料即睡,醒则复索饮不已。时大冷大寒,此亦肾水涸,不能制火,乃孤阳绝阴。后虽行浆,二三日而卒,无阴则阳无以化,正谓此也。(雄按∶何以不投甘寒壮水之剂?)
一新婚后出痘,燥热引饮,亦宜壮水制火,用八味地黄丸料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又用补中益气汤,而渴止热减。
一痘七朝潮热,口渴自利,下臭秽陈积,此脾胃热蒸而下也,虽虚而无寒,以保元汤固中之剂而愈。若用燥热之剂,如木香散,祸不旋踵。
一痘浆期,壮热烦渴,舌干口燥。或疑津液不足,与保元汤加麦冬而热渴愈甚,痘色焦紫。此症本热而衣被火炉过暖,用补反助其热。宜清凉,以黄连解毒汤加牛蒡而愈。
一痘后热渴能食,便秘溺赤,咽干口燥,此心胃二经受邪也,用白虎汤而愈。
一痘后口干舌燥,咽干,食少便调,此脾胃虚,津液不足也。用参苓白术散及参、冬、甘、术、升、葛、麦冬、花粉、五味、粳米而愈。
一痘后口渴食少、小便数,此食伤胃气,津液不生,故渴而溺数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而愈。
一痘黑陷黄色,不食,性好饮酒,顺其性与饮,红绽而愈。
一冬月出痘,顶陷紫黑,饮食药饵俱不用,以当归浸酒与之,而痘起胀收功。
一痘火毒闭而形若死,移弃外庭,遇豪雨而苏,此以水制其火也。
一险痘热壅,索饮不已,连与井水数升,渴止而痘起。
万密斋治邹氏子痘,养脓时,大渴不止。议用人参麦冬散,彼即根据本方修合。曰∶疮太甚,津液不足之症,白术燥津液,茯苓渗津液,皆所禁也。乃以本方去茯苓、白术,加升麻、生地、花粉、知母、淡竹叶,一服渴止。
万氏子痘,养脓时,大渴不止,即用前加减方,作大剂代汤饮之,一帖而止。
《医述》:渴
疮疹渴者,里热也。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津液者,水谷之精华,变化流行,以灌溉乎三焦者也。疮疹之火,起之于内,销烁水谷,不得以变化津液,灌溉脏腑,故渴也。又疮本稠密,津液外泄,化为脓浆,不能滋养真气,亦渴也。小渴者,常病也,不须治之;大渴者,视其虚实,以法治之,不可以冷水梨瓜等物与食,恐损脾胃,致生灾异。
○如发热时便大渴者,热在里也,葛根解毒汤主之。不止,更加黄连以泻心火之有余;黄柏、知母以滋肾水之不足。舌润则生,舌如芒刺则死。盖舌乃心之苗,少阴之脉,系于舌本也。如发热自利而渴者,津液不足也,黄芩汤加参、术、麦冬主之。
○丹溪云∶初热烦躁,渴而引饮者,急以凉药解其标。
○钱氏云∶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赤,闷乱大吐,此当利其小便。(《证治准绳》)
痘际渴者,常也。但有应不应,须辨之∶如在二、三朝,身热而渴者,此毒郁于里,热邪熏灼,治宜透托;如在四朝以后,身热而渴者,此津液外泄,化为脓浆,治宜补益。此皆应也。惟在痂后,则毒化无邪,而反渴者,则是真阴消耗,火毒反炽,此不应也,急与滋阴解毒,保液生津。渴减者吉,否则必变喘胀而危。
○凡渴多属于热,然皆由脏腑津液燥槁所致,实非有余也。至若腹胀而渴,或泻而渴,或足冷而渴,或惊悸而渴,或身温而渴,或身热面白而渴,或寒战而渴,或气急切牙而渴,或饮水而转渴不已,以上九证,尤非实热,急宜温补救里,滋养津液。若认为热证治之,危亡立见。(《冯氏锦囊》)
痘家自首至尾,无有不渴,津液外潮故也。勿尽作热治。(《金镜录》)
《医学纲目》:渴
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论见不大便。)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无表证者,太阳症罢转属阳明也。下二条意同,皆太阳转属阳明,故渴也。)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王注云∶若纯在表则恶风无时,今表里有热,故时时恶风也。)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脉微,恶寒者,宜白虎加人参汤。阳明病脉浮紧,口苦腹满而喘,若下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石膏(碎,四两) 知母(一两半) 甘草(一两) 粳米(一合) 人参(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
上白虎加人参五条,治表渴脉洪小便利者。
□
〔《本》〕有人初病呕吐,俄为医者下之,已七八日,而内外发热。予诊之曰∶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或曰∶既吐复下,且重虚矣,白虎可用乎?予曰∶仲景云∶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加人参汤正相当也。盖始吐者热在胃脘,而脉至今虚大,三投汤而愈。仲景既云∶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表里俱热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又云∶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国朝林亿校正,谓张仲景于此表里自瘥矣。予谓不然,大抵白虎能除伤寒中渴,表里发热,故前后二症或云表里俱热,或云表热里寒,皆可服之。一种脉浮无汗,其表不解,全是麻黄与葛根症,安可行白虎也?林亿见所称表里不同,便谓之瘥,是亦不思之过也。
太阳发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论见温病。《活人》葳蕤汤主之。发热不恶寒者,以表解也,太阳病者,必头痛身疼表未解也,此表里两症皆兼见。)
渴而下利属少阴,其病但兼欲寐,小便白者,四逆汤。兼咳呕不得眠,小便不白者,猪苓汤。兼自利纯青色水者,大承气汤。有热者,白头翁汤。(方论见下利。)
消渴,气上冲心,心疼,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若下之则利不止,若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论见气上冲心。)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阳明病,脉浮紧,口苦腹满,发热汗出不恶寒,若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二两) 泽泻(一两) 白术(三两) 茯苓(去皮,二两) 桂枝(去皮,半两)
上 咀为散,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海藏云∶五苓散当服而不服之,谷消水去形亡,必就阳明燥火,戊胃发黄,故有调胃承气症。不当服而服之,是为犯本,小便强利,津液重亡而成血症,轻则桃仁承气汤,重则抵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日三。
渴而头汗,小便不利,兼胁满,往来寒热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兼发黄者,茵陈蒿汤。(论见头汗。)
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而渴者,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根汤。(论见咳。)
夏月汗出,恶寒身热,足冷而渴者,为中暑,白虎加人参汤及酒黄连主之。(方见中暑。恶寒身热者,症似表也,足冷者不可表。)
发热恶寒,腹满汗出,小便利而渴者,为肝乘脾,刺期门。(论见腹满。)表解不恶寒而渴者,宜白虎汤。(方论见前阳明。)
渴而胁满,及往来寒热,其症未经汗者,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汤。若汗下后者,柴胡桂枝干姜汤。(详见胁痛并往来寒热。)
渴而心下硬痛,日晡潮热,不大便者,为结胸,宜大陷胸汤。若但硬不痛者,为痞,与泻心汤。不解反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详见结胸痞气二门。)
病在阳明应汗之,反以冷水 之灌之,其热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
若不瘥,与五苓汤。(论见结胸。)
文蛤散方
文蛤(一两。即海蛤粉也。河间、丹溪多用之,大能治痰)
上一味,为散,沸汤调服方寸匕。
渴欲饮水,而不能饮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论见湿痹。)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若太阳发汗后大汗出,烦躁不得眠者,及厥阴病气起冲心,心疼吐蛔者,少少与之愈。(论见前条及气上冲。)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不能多,不当与之,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更与水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根据症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活人》云∶凡病非大渴,不可饮水,若小渴咽干者,少少咽润之,令其胃中和乃佳。)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欲愈也。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亦强与之,饮因成其祸,不可复救。(《活人》云∶强饮水致饮停心下满结喘者,当以五苓散或陷胸汤主之。)下痢脉弱,脉数而渴者自愈。(论见下利。)渴而发热,其脉不弦紧而浮弱者,汗出愈。(论见谵语。)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与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上《活人》云∶切戒太阳症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阳明症汗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然太阳渴终不可与白虎耶?太阳症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之也;阳明渴终不可与五苓散耶?阳明症小便不利,汗少脉浮而渴者,方可与之也。
《医学纲目》:渴
□
〔洁〕渴有三种∶一者,乘热积于心脾,烦躁,大渴引饮,宜白汤,谓不因吐泻大病忽然而作。二者,因久病或取转过度,致脾虚引饮,宜白术散。(方见消瘅。)海藏云∶治发渴,四君子加干葛、枇杷叶(先以枣汤煮过,炙干用。)各等分,入木瓜少许,同煎服,亦治虚渴法也。三者,因患湿热病,热结膀胱,小便不利,大渴引饮,有表里症者,宜五苓散主之。
《伤寒寻源》:渴
(附口苦 口甘)
口渴一证.乃伤寒一大关键.不可不细心体察.凡风寒在表.邪在太阳.不言渴也.一入阳明.则不恶寒反恶热.口渐知渴矣.其有太阳病初起而即口渴者.温热之邪.自里出表.虽见表证.邪不在表.故仲景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太阳中 者.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是不宜发汗.与风寒异治.至于湿温初起.湿未化热.口虽渴.却不能饮.化热之后.始大渴引饮矣.故就口之渴与不渴.可以辨邪之表里.中之寒热.而即可以渴之微甚.辨热之轻重.临证时首宜辨此.
凡阳热之证.一见口渴.即当泄热为主.至三阴证.如系本藏虚寒自病者.本无所为渴也.然阴病转阳.亦有发热而渴者.当与和调津液.不宜直折其热.缘阴盛阳微.口渴正阳回之候.泄热则转泻其阳矣其或阴液干涸燥渴转甚.则量与泄热之中.尤当佐以养阴生津.此为大渴引饮者立法.若口中虽渴而不欲饮.见水辄避者.即属真寒假热之候.其脉或沉细.或空大.当以温剂引阳归根.则虚寒之状反着.倘误与寒凉.祸不旋踵矣.
霍乱后多见口渴之证.经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盖吐下之后.津液已伤.且阴病转阳.宜以理脾为主.使脾气散精.表里并解.津液流通.而渴自止矣.切不可见渴投凉.反增其逆.且五苓散上升脾津.下通水道.若太阳病不解.犯入膀胱之府.其人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亦主此方.以白饮和服方寸七.多服暖水汗出愈.若无太阳表证.而但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五苓之温化.又所不宜.则宜猪苓汤化热通津.凡若此者.皆与治阳热之渴用甘寒者不同也.
凡口渴多属里证.若热在经而不在里者.口虽渴.但欲漱水不欲咽.此欲作衄血及斑疹之先兆.不可遽用寒凉壅遏邪气.当审其病因而施解表之法.又凡诸渴证欲饮水者.但当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饮水过多.恐增喘哕悸满诸变.不可不慎.
别有口苦者.乃邪热入于少阳.故仲景以口苦咽干为少阳病之提纲.至于口甘.内经称为脾瘅.由湿热郁蒸而成.宜扫除胸中陈腐之气.此二者口虽不渴.总属热证.辛温忌投矣.
《伤寒指掌》:渴
经云.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故渴列阳明门.然六经皆有渴病者.(参准绳)
邵评∶渴虽属阳明.然六经皆有渴症.
渴病多因三法伤其津液.胃中干燥.故渴.阳邪往乘三阴.太阴则嗌干.少阴则口燥.厥阴则消渴.
亦属热伤津液也.太阳之渴.用五苓散者.以水停下焦.小便不便也.阳明之渴.用白虎汤者.以胃热饮水不已也.少阳症具.心烦渴.而用小柴胡汤和解.去半夏加花粉者.避燥以生津液也.(以上参金鉴)
凡渴欲饮水者.当少与之.以滋胃燥.则胃和而愈.若恣意饮之.必致停水为病.
《医宗金鉴》:渴
初热大渴解毒汤,血热前耗凉血良,成浆津泄麦冬散,靥后伤津生脉强。
[注]
渴由毒火燔灼,内伤津液而作也,如初发热即大渴者,里热盛也,宜葛根解毒汤治之,痘出稠密,色艳作渴者,此血热毒盛也,凉血解毒汤主之,成浆津液外泄而作渴者,人参麦冬散主之,靥后脾虚,内伤津液而作渴者,生脉六均汤主之。
(葛根解毒汤)葛根升麻天花粉甘草生麦门冬去心生地茅根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葛根解毒汤清热,津液上潮火自泄,升葛花粉生甘草,麦冬生地茅根列。
(凉血解毒汤)方见结痂落痂证治。
(人参麦冬散)人参白术土炒甘草生葛根粉煨麦冬去心升麻引用糯米水煎服。
(方歌)
人参麦冬效通仙,津液外泄治易痊,参术甘草煨葛粉,麦冬升麻糯米煎。
(生脉六均汤)人参五味子麦门冬去心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白术土炒甘草炙引用乌梅水煎服。
(方歌)
生脉六均医脾弱,泄泻伤津大渴作,人参五味麦门冬,陈半苓术甘草合。
《证治准绳·女科》:渴
〔熊〕产后心烦发渴,宜清心连子饮。(杂病白浊。)
〔薛〕前证若出血过多,虚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白术、麦门、丹皮。若胃气虚而有热,用竹叶归 汤。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麦门、五味。若血脱发热烦躁,用当归补血汤。若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或七味白术散。一产妇患前证,朝寒暮热,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余以为血气俱虚,用八珍之类治之。彼反行逐血,更加发热烦躁。
余用当归补血汤,热躁渐止,用八珍、麦门、五味,气血渐复。
熟地黄汤 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饮食无味。
熟地黄(酒洗净,蒸焙,一钱半)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栝蒌根(二钱)
甘草(炙,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糯米一撮,生姜三片,红枣三枚,同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产宝》疗产后大渴不止。
芦根(切,一升) 栝蒌 人参 甘草 茯苓(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麦门冬(生,四两)
上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顿服四剂,即瘥。忌菘菜。
黄芩散 (杨氏)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黄芩 麦门冬(各等分)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无时。
栝蒌根汤 (《集验》)疗产后血渴。
栝蒌根(四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生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 土瓜根(五两)
大枣(二十枚) 《产宝》无地黄、麦门冬,有牡蛎粉等分。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竹叶汤 疗产后虚渴,少气力。
竹叶(三升) 甘草 人参 茯苓(各一两) 小麦(五合) 生姜 半夏(各三两)
麦门冬(五两) 大枣(十五枚)
上 咀,以水九升,先煮竹叶、小麦、姜、枣,取七升,去渣,纳药再煎取二升,去渣一服五合,日三夜一。
七味白术散 治中气虚弱,津液短少,口干作渴,或因吐泻所致者。
人参 白术(炒) 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炒) 藿香 干葛(各一钱)
上水煎服。
竹叶归 汤 治胃气虚弱,口干作渴,恶冷冻饮料食者。
竹叶(一钱半) 黄 (二钱) 白术 人参 当作(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七分)
甘草(炒,五分)
上水煎服。
玄胡索散 治产后失血,渴不止。
郁金 干葛 桂心 青皮 枳壳 玄胡索上各等分,以好醋浸一宿,焙干末之。每服二钱,陈皮汤调下,日三夜一。
桃花散 治产后不烦而渴。
新锻石(一两) 黄丹(五钱)
上为细末,渴时井水调下一钱。
〔本〕治产后出血太多,虚烦发渴。用真正蒲黄末二钱,白汤调下。如渴燥甚,井花水下。
治产后中风烦渴。用红花子五合,微炒研碎,以水煎浓,徐徐呷之。
疗血渴及产后渴疾。用莲子心生取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效。
《证治准绳·疡医》:渴
〔大法〕
疮疡作渴,不问肿溃,但脉数发热而渴,用竹叶黄 汤。脉不数不发热,或脉数无力而渴,或口干,用补中益气汤。若脉数便秘,用清凉饮。尺脉洪大按之无力而渴,用加减八味丸。若治口燥,舌黄饮水不歇,此丸尤妙。
〔薛〕 疮疡作渴,若 痛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五内热也,用四顺清凉饮, 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命饮。漫肿微痛者,气血虚壅也,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火消烁,而津液短少者,用竹叶黄 汤。
若因胃气虚而不能生津液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气伤而内亡津液者,用七味白术散。若因肾水干涸作渴,或口舌干燥者,用加减八味丸。或先口干作渴,小便频数而后患疽,或疽愈后作渴饮水,或舌黄干硬,小便数而疽生者,尤恶候也。苟能逆知其因,预服加减八味丸、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可免后患。
〔丹〕 痈疽发渴,乃气血两虚,用参 以补气,归 以养血,或忍冬丸、黄 六一汤。
伍氏云∶疮作渴甚急,与神仙追毒丸,取下恶毒,清膻汤、千金漏芦汤、五香连翘汤、六味车螯散、万金散皆可选用。利后仍渴,却用生津补气药,津液生,气血完,渴自止,丹溪曰∶大渴而与利药,非明示脉证,何以知其当下?后言利后仍渴,却用补药,又不明言脉证,恐是但有大渴必下,下后尚渴,方与补药,古人治未病,如此用药可乎?况渴属上焦,当肿疡时犹或可用,若溃疡后,渴多因气血之虚,何待利后,方议其虚也。
《精要》口干与口渴不同,不宜用丹药镇坠,用之其祸如反掌,用桑枝煎五味汤,以救阴水。丹溪曰∶此妙方也。而不言食味起火,怒气生火,房劳激火,吾恐渴亦未易除也。
李氏云∶病疽愈后发渴,多致不救,惟加减八味丸最妙。盖痈疽多因虚而得,疽安而渴者,服此丸则渴止,安而未渴者,服此丸永不发渴。或未疽而先渴者,服此不惟渴止,而疽亦不作。薛氏曰∶前证属肾水枯涸。虚火上炎,口干作渴,饮水无度。或舌黄作裂,小便频数。或痰气上壅,烦躁不宁。或二三年先作渴饮水。或口舌生疮,两足发热,痰气上壅,或疮愈三四年而口干作渴,小便频数,急用前药,多有复生者。能逆知其因,预服前丸,可免此患。若兼手足厥冷,真阳虚也,宜服八味丸。大凡疮后审其肾水不足,用加减八味丸,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阳气虚寒加姜桂,如不应,用八味丸。
托里消毒散加减法 饮冷作渴,热毒也,加赤小豆、知母,如不应,暂用竹叶黄 汤。
善食作渴,胃火也,加石膏、山栀、天花粉。如不应,暂用竹叶石膏汤。食少体倦作渴,胃气虚也,去芷翘、金银花,加人参、白术。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脓多而作渴,气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麦门冬。口干舌燥,肾气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如不应,兼六味丸。又不应,佐以补中益气汤。自汗内热口干,胃气虚也,去三味,加参 、归术。如不应,暂用六君子汤。
盗汗内热口干,阴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当归六黄汤。
竹叶黄 汤(《神秘》) 治痈疽大渴,发热或泻,或小便如淋。
生地黄 黄 (各二钱) 当归(酒拌) 淡竹叶 川芎 甘草(炙) 黄芩(炒) 白芍药(炒)
人参 栝蒌根 石膏( ,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二钱)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薛氏曰∶前证乃七恶中之一也,此方治之,其功甚捷。亦有左手脉浮大而热或渴者,宜发散表邪,右手脉沉实而热或渴者,宜疏去内邪。若溃后作渴,或小便如淋,或脉大而无力者,属气血虚也,宜大补气血。亦有溃后热不止,或作渴,遂以为败证不治。若素有胃火,或胃经热毒未尽,胃脉尚数者,仍宜服前汤,服而脉反大,热愈甚,渴愈作,斯为败证,盖因真气虚而邪气实也。今之溃疡,畏石膏、黄芩二药,性冷多不肯服,若胃脉未静,非此药莫能治也。若因循日久,煎熬气血,脓血愈多,气血愈虚,反成败证矣,治者当舍证从脉可也,大抵疮疡之证,七恶内见一二恶,甚可畏;虚中见恶证者,不治;实证无恶候者,自愈。
托里黄 汤 治证同前。
黄 (炒,六钱) 甘草(炙) 栝蒌根(各一钱)
水二盅,煎八分。频服之,加人参一钱,尤妙。
薛氏曰∶愚用此方治气虚作渴,甚效。若气血俱虚,或脓血大泄作渴,或兼发热者,宜托里养荣汤。
托里养荣汤
人参 黄 (炙) 当归(酒拌) 芍药(炒)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川芎 白术(各一钱) 五味子(研)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黄 六一汤 常服终身,可免痈疽,实治渴补虚之要剂也。
绵黄 (六两,用淡盐水闰,饭上蒸,焙干) 甘草(一两,一半生,一半炙)
每锉一两,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或为细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白汤调服。
加人参尤妙。
七味白术散 治胃气虚,或因克伐,或因吐泻口干作渴,饮食少思。
白术 茯苓(去皮) 人参(各七钱) 甘草(炙,一两半) 木香(二钱半) 藿香叶(半两)
葛根(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白汤调下。
竹叶石膏汤 治痈疽,胃火盛,肿痛作渴。
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
上姜水煎服。
玄参散 治痈疽成脓水,不能下食,心烦,口干烦渴,饮水多,四肢羸瘦。
玄参 黄连(去须) 土瓜根 麦门冬(去心) 赤芍药 白鲜皮(各一两) 升麻(七钱半) 火麻仁 川朴硝 川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中盏,人生地黄一分,细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葛根散 治痈肿热盛,口干烦渴,或时干呕。
葛根 黄 升麻 麦门冬(去心) 栝蒌根 赤芍药 栀子仁 生地黄(各一两) 黄芩(七钱半) 甘草(生用,半两)
上锉。每服四钱,水中中盏,煎六分,去滓,无时温服。
干葛饮 治发背作渴。
黄芩 朴硝(各一两二钱半) 干葛(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枇杷叶,去背上白毛净洗,同煎,不拘时服。
忍冬丸 治渴疾既愈,预防发疽。先将忍冬草入瓶内,后入无灰酒,微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少加甘草,俱为末,又以所浸余酒调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下,又治五痔诸瘿。
桑枝方 大治口渴。取嫩桑枝,细切一升炒。以水三升,煎一升,日服五七剂,更多尤妙。抱朴子云∶疗风痹干燥,臂痛香港脚,四肢拘挛,上气眩晕,久服补肺,消食,利小便,轻身聪明,令人光泽,其功不能尽述。
薛氏曰∶桑枝补血气,生津液,轻身明目,补肺肾之良剂也。
五味子汤 治肾水枯涸,口燥舌干。
黄 (炒三两) 人参(二两)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粉甘草(炙,五钱)
每服五钱。水煎,日夜服,五七剂。
薛氏曰∶此方乃六一汤,生脉散之复方,滋化源之良剂。若肾水即涸,虚火上炎而口燥作渴者,须佐以加减八味丸。
加减八味地黄丸
怀庆地黄(肥大沉水者,酒洗净,瓷碗盛之,大砂锅内,竹棒架起,汤浸过碗底,原盖盖之,湿纸糊缝,勿令泄气,以火从巳至酉蒸之,候冷取出,晒极干,秤准八两重,再如前法蒸之,乘热杵烂入药。) 干山药 山茱萸肉 五味子(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酒浸,蒸、焙,各三两)
肉桂(二两)
上各另为末。入地黄和匀,加炼蜜丸,如梧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汤下。
李氏曰∶一贵人病疽未安而渴作,日饮水数升。予用前方。诸医大笑云∶此药若能止渴,我辈不复业医矣!仍用木瓜、乌梅、百药煎等,渴愈甚。不得已,用此丸三日渴止,久服气血益壮,饮食加倍。
《证治准绳·幼科》:渴
〔万〕疮疹渴者,里热也。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津液者,水谷之精华,变化流行,以灌溉乎三焦也。
疮疹之火起之于内,销烁水谷,不得以变化津液,灌溉脏腑,故渴也。又疮本稠密,津液外泄,化为脓浆,不能滋养真气,亦渴也。小渴者,常病也,不须治之,大渴者,视其虚实以法治之,切不可以冷水、红柿、梨、橘、西瓜、等物与之,恐损脾胃,致生灾异也。〔薛〕前证,若二便自调,饮食温和,口渴饮汤,手足不热,是为虚热,不可食生冷之物。若二便秘结,饮食喜冷,口渴饮水,手足并热,是为实热,可与冷水饮之。凡痘出而热未止者,既出尽,则热自止。
如发热时便大渴者,热在里也,葛根解毒汤主之,不止,更加黄连以泻心火之有余,黄柏、知母、以滋肾水之不足,舌润则生,舌如芒刺则死。盖舌乃心之苗,少阴之脉,荣于舌也,如发热自利而渴者,津液不足也,黄芩汤加人参、白术、麦门冬主之。丹溪云∶初热烦躁渴引饮者,急以凉药解其标。钱氏云∶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而赤,闷乱大吐,此当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下之。
葛根解毒汤
葛粉 天花粉 麦门冬 生地黄 升麻(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细。取糯米泔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入茅根自然汁一合,服之。
黄芩汤(痘泄利) 五苓散(惊) 宣风散(痘发热)
如疮已出,或起发,或收靥,一向渴不止者,人参麦门冬散主之。海藏云∶若身热小渴者,六味人参麦门冬散治之。如不愈,或身热大渴者,七味人参白术散治之。又不愈,十一味木香散。
人参麦门冬散
麦门冬 葛粉(各二钱) 人参 甘草 升麻 白术(各一钱)
上锉细。加粳米一合,淡竹叶七片,水一盏,煎米熟,去滓温服。
六味人参麦门冬散
麦门冬(去心,一两) 人参(去芦) 甘草(炙) 陈皮 白术 浓朴(姜制。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虚人减浓朴。
〔庞氏〕 地黄膏(见形)
退火回生散 治痘血热,枯涩发渴。
滑石 辰砂(各一钱) 冰片(三厘)
上为细末。冷水调服一分,睡片时,必转红活矣。
如能食而渴者,肺热也。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由心火上炎,乘于肺金,熏蒸焦膈,传耗津液,故渴也。治在上焦,人参白虎汤加黄连主之。
人参白虎汤(又名化 汤)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知母(三钱) 石膏(五钱) 粳米(一合)
上锉细。水二盏,煎待米熟,去滓温服,无时。
竹叶石膏汤 治痘疮表里俱虚,胸中烦闷,小便赤涩,多渴。成赤 点者,又宜服犀角散。
石膏 知母(各二两) 麦门冬 甘草(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淡竹叶一握,煎半盏,温服,不拘时。
麦门冬汤 治 疹烦渴吐泻,及痂后余热。
麦门冬 人参 甘菊 赤芍药 赤茯苓 升麻(各一钱) 甘草(五分) 石膏(三钱)
上,用水煎服。
如不能食而渴者,脾虚也。叔和云∶口干,饶饮水,多食亦饥,虚由脾素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渴也。治在中焦,参苓白术散主之。
人参白术散(又名参苓白术散)
人参 白术 藿香 木香 甘草 白伏苓(各一钱) 干葛(二钱)
上锉细。加生姜一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丹〕陈十妹、年二十岁,出痘,而有孕七个半月,大渴,不甚出透,寒热交作,血虚气虚。
人参 白术 黄 陈皮 甘草(炙) 当归身(各一钱)
姜三片,酒水各半盏,煎服。
自利而渴,轻则人参白术散,甚则陈氏木香散。自利而渴者邪传肾也,《正理论》云∶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盖肾主五液,其脉络于肺,系舌本,邪传于肾,则开阖不司,故自利,利则津液下走,肾水干,不能上润于舌,故大渴也,治在下焦,宜温之,陈氏异攻散主之(出不快)。
面白腹胀,自利而渴者,陈氏十一味木香散主之。文中云∶腹胀渴者,泻渴者,足指冷渴者,惊悸渴者,身温渴者,身热面 白色渴者,寒战渴不止者,气急切牙渴者,饮水转水泻不已者,以上九证,即非热也,乃津液少,脾胃肌肉虚故也,宜木香散治之。如不愈,更加丁香、官桂。(此说,必加审用之,胀渴、泻渴、惊悸渴、寒战渴、切牙渴、亦多属热者,不可不察)如渴而大便秘者,宜利之,四顺清凉饮主之(热)。海藏云∶疮疹大肠闭涩,或发热,四君子加栝蒌根、桔梗主之。
痘子稠密,津液少者,十全大补汤(汗)。
生脉散 止烦渴,首尾通用。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水煎,当茶饮。
神功散 治痘作渴。
人参 黄 甘草 牛蒡子 红花 生地黄 前胡 紫草 白芍药上,水煎服。
红花汤 治同上。
红花或子,随意煎汤饮,其渴即止,纵口中如烟,饮之即止。加牛蒡子尤妙。
《证治准绳·幼科》:渴
《巢氏病源·小儿利兼渴候》此是水谷利,津液枯竭,腑脏虚燥则引饮。若小便快者,利断,渴则止。
若小便涩,水不行于小肠,渗入肠胃,渴亦不止,利亦不断。凡如此者,皆身体浮肿,脾气弱,不能克水故也。亦必眼痛生障,小儿上焦本热,今又利,下焦虚,上焦热气转盛,热气熏肝故也。茅先生以为食伤脾胃所致,先用醒脾散、匀气散调,一日后,下调中饮(三方俱不乳食),夹乳香散(泻)、龙涎膏(渴)调理即愈。《千金》单捣冬瓜汁饮之。
《千金》治少小壮热,渴引饮下痢。龙骨汤
龙骨 甘草(炙) 大黄 赤石脂 石膏 桂心寒水石 栝蒌根(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以酒水各五合煮散,合二沸,去滓,最儿大小服之。
《外台》麦门冬汤 疗少小夏月药大下后,胃中虚热渴。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四分) 枳实(炙) 黄芩 人参(各三分) 龙骨(六分)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温服。
《外台》榉皮饮子 疗小儿渴痢。
梁州榉皮(十二分) 栝蒌 茯苓(各八分) 人参(六分) 粟米(二分)
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量大小与之。
《外台·刘氏》疗小儿痢渴不彻,肚胀不能食方诃梨勒皮(六分) 桑叶(十分,炙、末)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分服之。亦治大人。
《子母秘录》小儿赤白痢渴,及得水吃,又呕逆方上,炙楮叶令香黄,以饮浆半升浸楮叶,使水绿色,然后去叶,以木瓜一个,切内叶汁中煮三二沸,去木瓜,使暖,细细服。渴停。
《圣惠》黄 散 治小儿痢渴,心胸烦闷、不欲饮食。
黄 (锉) 麦门冬(去心,焙) 黄芩(各三分) 乌梅肉(三枚,微炒) 龙骨(一两) 白术黄连(微炒,去须。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黄芩散 治小儿痢渴不止。
黄芩 诃梨勒(煨,用皮) 樗株皮(各半两) 栝蒌根 黄连(去须) 当归(锉、微炒。各三分) 乌梅肉(一分,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当归散 治小儿痢渴,腹内疼痛不止。
当归(锉,微炒) 黄连(微炒,去须) 黄 (锉。各三分) 干姜(炮裂,锉)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龙骨散 治小儿痢渴,体热烦闷。
白龙骨(一两) 胡黄连(半两) 茯神 人参(去芦头) 茅根(锉) 麦门冬(去心,焙。各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蓝叶散 治小儿痢渴,烦热不止。
蓝叶(二分) 赤茯苓(一分) 赤石脂(一两) 黄连(微炒,去须) 冬瓜仁 醋石榴皮(锉碎,微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量大小,分减服之。
地榆散 治小儿痢渴,或下五色恶物,心神烦热不止。
地榆 白茯苓 黄柏(微炙,锉。各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黄连散 治小儿痢渴,烦热吃水不知足。
黄连(去须,微炒) 牡蛎(烧为粉。各半两) 乌梅肉(微炒) 甘草(炙微赤,锉) 诃梨勒(煨,用皮。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榉皮散 治小儿痢,渴不止。
榉株皮(一两) 栝蒌根 白茯苓(各三分) 人参(半两,去芦头)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粟米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甘草散 治小儿痢,渴不止。
甘草(炙微赤,锉) 乌梅肉(微炒。各一两) 诃梨勒(二枚,煨,用皮)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黄芩丸 治小儿痢,渴不止,壮热腹痛。
黄芩 栝蒌根 黄连(去须,微炒) 当归(锉,微炒。各三分) 臭樗株皮(炙微黄,锉) 诃梨勒(煨,用皮。各半两) 乌梅肉(五枚,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太医局》人参散 调中和气,止呕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木香 甘草(炙,锉) 藿香叶(各一分) 干葛(锉,二两)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候。
《婴孺》子芩汤 治小儿大热,痢兼渴,憎寒。
子芩 枳壳(炒) 黄柏(各四分) 石膏(十二分) 竹叶(切,一升) 榉皮(十分) 人参(七分)
上,以水五升,煮一升六合,七岁儿,为三服,四五岁儿,为四服,以次,量与之服。
栝蒌汤 治小儿有热不调,渴痢。
栝蒌 知母 茯苓(各八分) 甘草 黄柏(各四分) 人参(六分) 黄芩 榉皮(各十分)
上,以水五升,煮一升半,五六岁儿,为三服。
冬瓜汤 治小儿渴不止,痢不住。
冬瓜(切,八合) 栝蒌(十二分) 茯苓 知母(各八分) 麦门冬(五分,去心) 粟米(二合半)
上,水五升,煮一升四合,新布绞去滓,量儿与之。
〔张涣〕健胃散 治泄泻身热烦渴。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炙香熟) 川黄连 肉豆蔻(各一两) 缩砂仁 干姜(炮) 白术(炮) 木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粟米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碧香丹 治小儿吐利后,大渴不止,不得眠睡,甚则成疳。
天竺黄 龙骨 不灰木(烧赤,放冷) 赤石脂(各一两,为末) 铁粉 定粉 铅白霜 细蛤粉(各一两,并细研)
上件,通拌匀,入麝香半两同研匀,滴水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至两粒。
用 螺儿两个研细,沸汤浸,水沉极冷化下。大渴即与服,神验。
《宝鉴》竹茹丸 治小儿渴泻。
黄连(一两、好者,锉作块子、一一相似,茱萸一两,二味相和,滴蜜炒令黄赤色,去了茱萸)
上件为末,薄糊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十丸,竹茹煎饭饮吞下。
人参白扁豆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吐泻渴水,及小儿虚热烦躁。
人参 白扁豆(去皮,炒熟) 白术 茯苓(各一两) 罂粟子 甘草(炙) 山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用二钱,水一中盏,入姜二片,枣半个,同煎至七分,通口服。如腹疼痛,加紫苏煎。
小儿虚热,加薄荷同煎。
《吉氏家传》治五痢吃汤不彻,肚胀不食方诃子皮 桑白皮(各六钱)
上,水二升,煎三合服之。立瘥。
〔吉氏〕六神丸 治疳泻渴饮无度。
木香 丁香 豆蔻(以面裹。此三味入慢火煨,候面熟为度) 使君子(去壳) 诃子(去核。各半两) 芦荟(一两)
上件为末,枣肉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米饮吞下。
《证治准绳·幼科》:渴
洁古论渴有三种一者,实热积于心脾,烦躁大渴引饮,宜白虎汤。谓不因吐泻大病,忽然而作。二者,因久病,或取转过度,致脾虚引饮,宜白术散。三者,因患湿热病,热结膀胱,小便不利,大渴引饮,有表里证者,宜五苓散主之。《百问》云∶小儿唇红如丹,即发渴,红甚焦黑,则危笃,若三焦虚烦作渴者,用三黄汤。伤寒后唇口焦者,用白虎汤、竹叶汤。泻痢作渴者,用四苓散之类。常治暑积心脾烦渴引饮者,用白虎汤。下利脾虚作渴,用七味白术散。热结膀胱小便秘,渴者,用五苓散。上焦虚热者,用四君子汤。膏粱积热者,用清胃散。脾胃积热者,用泻黄散。中气虚热者,用异功散。肾水虚热者,用六味丸。其余疳证发热,各详本证。
胎禀所致者,当各审其因,若误用寒凉降火,脾胃复伤,则腹胀而为败证矣。
《周慎斋遗书》:渴
口渴者,系胃火。口干不渴,见于夜者,命门相火与心包络火熏于肺,肺少津液而干也。用黄 三钱,归身三钱润之,连服必愈。见白虎汤则死。若口干身热,肺燥已甚,生黄 八钱,归身四钱润之。内伤身热口干渴,益气加炮姜二钱。
口渴多饮,消渴也。黄 九钱,甘草三钱,煎服。
上消百杯而不止渴,宜清肺。麦冬、五味、黄连煎服;条芩、杏仁、栝蒌、栀子、元参、干姜各三钱,诃子、人参各五钱,丸服。专补脾阴之不足,用参苓白术散米糊丸服。中消数食而不充饥,或下脓浊,赤白如豆渣,病亦难愈。盖食多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用山药、归身、茯苓、陈皮、甘草、苡仁;或清脾火,大黄、栀子、石膏、枯芩、连翘、乌梅各二钱,诃子、人参各五钱;或用黄连五分,入猪肚内煮熟食;或川连、白术等分,丸服。
下消因色欲而玉茎不萎,宜清肾。黄柏、知母;或黄柏、知母、泽泻、栀子、生地,五味各二钱,诃子、人参各五钱。
验案
一人思想过度,日饮茶数十杯,精神困倦,嗜卧。此心火乘脾,胃燥而肾无救也,名曰肾消。用黄 、五味、生地各五分,人参、麦冬、归身各一钱,水煎服。
一人平素嗜茶,心思过度,其渴尤甚,更加恶心。脉举之不足,按之两关短数,两尺弱。此因多思,致水不升、火不降也。数者,胃气有余。宜补阴中之阳。用人参、白芍、归身各一两,山药、茯苓、熟地、枸杞子各二两,甘草、五味各五钱,枣仁一两五钱,丸服。
《重订灵兰要览》:渴
治渴必须益血。盖血即津液所化,津液既少,其血必虚,故须益血丸。吐血之后,多能发渴,益知渴病生于血虚也。血虚津液不能上承,则口渴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