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橘柚

(本经上品)


【气味】辛温平,无毒。


【主治】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核】曰∶橘柚生江南,及山南山谷,今以广中者称胜。素华丹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尤生于洞庭之包山。过江北则无,故曰江南种橘,江北为枳函。考工记云∶逾淮而北为枳,则有异同矣。橘颂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比之夷齐,愿置以为像,取其贞介似有志也。春秋运斗枢云∶璇星散为橘,弓人以橘为干也。柚似橘而大,其味尤酸。孔安国云∶小曰橘,大曰柚。郭璞云∶柚似橙而大于橘,禹贡扬州,厥包橘柚锡贡。橘柚,皆不耐寒,故包裹而致之也。锡贡者,须锡命而献之,言不尝来也。列子云∶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 ,碧木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化为枳焉,则是其类矣。子虚赋云∶橘柚芬芳。蜀都赋云∶家有盐井之泉,户有橘柚之园。广志云∶成都有柚,大如斗。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


然则橘柚,类虽同而种则异。本经合称之,功力无优劣矣。考古方书,用橘不用柚,今遵本经橘柚并用为正。修事橘柚,各去白膜锉细,鲤鱼皮裹一宿,至明取用。


先人云∶橘柚通呼,以本经命名为正。类有橙柑 枳之异;树有高下小大,有刺无刺,有刻、无刻之别;实有圆扁长锐,大小光累之殊。大都色象深绿,凌冬不雕则一也。实皮布窍,色深于皮,皮里有膜,囊上有脉,囊中裹瓤,瓤内裹汁以养核也。种类虽多,但以皮肉气味,互为分析。橘皮苦不可食,肉甘可食。橙皮甘可食,肉酸不可食。柑皮肉酸甘皆可食。


枳皮肉皆不可食。柚则形长,皮肉与橘同味矣。大段橘之美者皆接生,子种者不结实;纵结实,亦形长而味不美。今人指此为柚子,此则橘柚合称之本义。柚子不用接生,亦取本有色味,不从人力为也。广中柚子极大可食,永嘉呼之为苞,此又似 ,名虽同柚,种则异矣。


韩彦直有橘谱,列十有四种,以温州者称上品。近衢州航埠,沿溪三十里,夹岸树橘,花朝香雪弥空,果熟金星缀碧,种有巨细,色有红赭,约二十余种。唯 橘最美,武林栖水出蜜橘,凡数十品,名金钱穿心者,虽秀色可观,又不如佛肚脐,形小皮癞,甘美可口也。霜降采取,气足味足;密藏至春,剖皮抽脉,破囊吮汁,亦可振精醒神。为得句破疑之助,若欲择皮,用充药饵,不若广中者,皮薄而香,愈陈则愈善也。


又云∶橘从 。 者,锥有所穿,满有所出,兼已出未出义。 云二色,黄赤郁纷,从取象者以此。专胜在皮,虽年深日久,不但芳辛不改,转更清烈,他果万不能及。此以木实之皮,秋成得辛,禀从革作金之用,故可存可久。诚肝藏之用分气分药也。盖人水谷入胃,具升出降入之妙,而游溢精气,先及皮毛,转输五脏,此正水谷变现春夏秋冬耳。合 之已出未出,如穿如满之象,真不待言语形容矣。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橘皮有焉。再读本经,及诸家法,乃知橘义真实不虚。客曰∶陈皮留白补肾和中;去白消痰泄气。从古所称,奉为律令,今以 义合之,似觉未当。曰∶此正证明八字义耳。果能达 义而用之,的是橘皮四法。不知此义而用之,宁不溷他药之四法乎。若果可混,性便移易,必非本有之真性矣。


(水谷入胃,具升出降入之妙。即东垣得悟法门,从此纵横应变,莫不繇此贯通。可见读书不贵博,只要实悟得古人一言一字,便终身受用无穷。)


【 】曰∶木命在皮,各有专精。以具全木之体,橘柚专精者实;实复专精者皮;皮布细窍,宛如人肤,即脉络肉理,筋膜子核,各有属焉。橘谐 ,与 同。云间五色曰庆,三色曰 。橘间青黄丹色之如 也。 者锥有所穿,取象肤间窍也;及满有所出,取象气中机也。柚谐由,与由同。书云∶若颠木之有由 。徐云∶已到之木,更生孙枝,象枝条华菡之形也。经云∶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又云∶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之有余也,故橘柚力能转入为升,转升为出,即转阖为开也。种种形证,悉从人从阖,致胸中瘕热,水谷失宣,神明不通,气逆及气臭耳。下气者,出已而降,玉衡机转之妙用也。经云∶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其斯之谓欤。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之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即转入为升,转升为出,转出为降之气中机也。)



自是两种,故曰一名橘皮,是元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而治疗无一字别者,即知柚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为柚字所惑,妄生分别,亦以过矣。且青橘与黄橘,治疗尚别,矧柚为别种也。郭璞云∶柚似橙而大于橘”,此即是识橘柚者也。今若不如此言之,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是贻无穷之患矣。去古既远,后之贤者,亦可以意逆之耳。橘惟用皮与核。皮,天下甚所须也。仍汤浸去穣。余如经与《注》。核、皮二者须自收为佳。有人患气嗽将期,或教以橘皮、生姜焙干、神曲等分为末,丸桐子大,食后、夜卧,米饮服三五十丸。兼旧患膀胱,缘服此偕愈。然亦取其陈皮入药,此六陈中一陈也。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微炒核,去壳为末,酒调服,愈。


无毒.主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淋,利小便,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久服轻身长年.生南山,生江南.十月采.


《本经》原文∶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


味辛,温,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充胸中,吐逆霍乱,止泻,去寸白。久服之,去臭气,通神明长年。一名橘皮。生于南山川谷及生江南,十月采。


味辛温。


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生川谷。(旧在果部,非)


《名医》曰:生南山,江南,十月采。


案《说文》云:橘果出江南,柚条也。似橙而酢。《尔雅》云:柚条。郭璞云:似橙实酢,生江南。禹贡云:厥包橘柚。伪孔云:大曰橘,小曰柚。列子汤问篇云:吴楚之国有木焉,其名为,碧树而冬生,实丹而


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司马相如赋》,有橘柚。张揖曰:柚,即橙也。似橘而大,味酢皮厚。



上木,上品二十种,旧一十九种,考果部,橘柚当入此。



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开达上焦之气。利水谷。通利中焦之滞。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芳香辛烈,自能辟秽邪而通正气也。


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脾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疾,皆能已之凡辛香之药皆上升,橘柚实酸,酸主敛,故又能降气,不专于散气也。



味辛,温,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轻身长年。一名橘皮。生南山川谷,生江南,十月采。


此是说其皮功耳,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疗气乃言欲胜东橘,北人亦用之。以陈者为良。其肉味甘、酸,食之多痰,恐非益人也。今此虽用皮,既是果类,所以犹宜相从。柚子皮乃可食,而不复入药用,此亦应下气。


〔谨案〕柚皮浓,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


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


案《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郭璞曰∶“柚似橙而大于橘。”孔安国云∶“小曰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