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厥证

《素问》云∶五络俱绝,形无所知,其状若尸,名为尸厥。由忧思惊恐,致胃气虚闭于中焦,不得上升下降,故昏冒强直,当灸中脘五十壮即愈。此证妇人多有之,小儿急慢惊风亦是此证,用药无效,若用吐痰下痰药即死,惟灸此穴,可保无虞。令服来复丹、荜澄茄散而愈。(厥证《经》言详矣,尸厥不过厥证之一端,外有血厥、痰厥、煎厥、薄厥,总皆根气下虚之证,所谓少阴不至者厥也,又云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


【治验】


一妇人产后发昏,二目滞涩,面上发麻,牙关紧急,二手拘挛,余曰∶此胃气闭也。胃脉挟口环唇,出于齿缝,故见此证。令灸中脘穴五十壮,即日而愈。(产后血厥,仓公白薇散)


一妇人时时死去已二日矣,凡医作风治之不效,灸中脘五十壮即愈。


许滇生之媳,为阮芸台太傅之女孙,在都因丧子悲哀,患发厥。屡服补剂,以致汛愆。


或疑为娠。孟英曰∶脉虽弦数以滑,乃痰挟风阳而为厥也。与“大剂蠲痰熄风,舒郁清营”之剂,渐以获愈。



丁酉中秋夜,牙行张鉴录,年逾花甲,猝仆于地。急延孟英脉之,弦滑而大。曰∶痰、气、食相并而逆于上也。


先以乌梅擦开牙关,横一竹箸于口,灌以淡盐姜汤,随以鹅翎探之。太息一声而苏,次与调气和中而愈。后数年以他疾终。



秋初,家慈猝仆于地。孟英诊之,脉浮弦以滑。用∶羚羊角 胆星 牡蛎 石菖蒲 丹参 茯苓 钩藤桑叶 贝母 橘红 蒺藜等以顺气、蠲痰、熄风、降火而痊。


癸卯春前数日,忽作欠伸而厥。孟英切脉,微弱而弦。


曰∶病虽与前相似,而证则异矣。以∶高丽参 白术 何首乌 山茱萸 枸杞 桑椹 石斛 (淮)牛膝 蒺藜橘红 牡蛎等,镇补、摄纳以瘳。余谓此等症,安危在呼吸之间,观前后猝仆数案,可见其辨证之神,虽古人,不多让,况世俗之所谓医乎。家慈两次类中,予皆远出,微孟英,吾将焉活?感铭五内,聊识数言,惟愿读是书者,体其济世之心,临证得能如是,将胥天下之沉 而尽起矣。



祝叟,年近古稀,己亥春赴席,忽仆地痰涌,肢强眼斜,舌謇不语。外科王瑞芝荐孟英视之,投六君子汤加蝎稍、羚羊角、胆星、石菖蒲、竹沥、姜汁而瘳。



沈新予令岳母,陡患昏厥,速孟英视之,病者楼居,酷热如蒸。因曰∶此阴虚肝阳素盛之体,暑邪吸入包络,亟宜移榻清凉之地。随以紫雪(丹)一钱,新汲水调下可安。而病者自言手足已受缧绁,坚不肯移。家人惊以为祟,闻而束手。孟英督令移之,如法灌药,果即帖然。



胡次瑶妇,陡患肢麻昏眩,以为“急痧”。孟英视之,面微红,音低神惫。睛微赤,舌色微黄,足微冷,身微热,胸微闷,脉微弦。曰∶乃本元素弱,谋虑萦思,心火上炎,内风随以上僭,岂可误作痧闭,妄投香散之药哉?以∶人参 龙(骨) 牡(蛎) 菖(蒲) (黄)连 石英 麦冬 小麦 竹叶 莲子心为方,两啜而瘥。寻与平补善其后。



论曰∶若暴厥卒然不知人事,身脉皆动,其状如尸,听其耳中,如循啸声,股间暖,由邪气折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五络俱竭,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下堕,阴气卒上而不交,阴阳离居。身温而汗出,气复,反则青身冷,此为入脏即死,谓之尸厥。先以竹管吹左耳,极三度,又吹右耳如前,灸熨、斗两胁,以石菖蒲末着舌下及吹鼻中。又刺足大指内侧,爪甲去端如韭叶,入一分,留三呼谓隐白穴也,出之。又刺足心涌泉穴,如上法。又刺足中指爪上,令破,如上法,谓厉兑也。又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又刺手心主,谓中冲穴也。又刺掌后锐骨之端,谓神穴也。又剔取头左角之发,烧灰,酒服方寸匕,不能饮,灌之后,宜太乙神精丹。


太乙神精丹(方缺。)


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此由亡汗过多,血少,气并血中,气血争,阴阳乱,气过血还则阴阳复通,而人乃寤,谓之郁冒、血厥,此证多生妇人,男子亦有之,白微汤、仓公散主之。


白薇汤


白薇(一两) 当归(一两) 人参(半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仓公散


瓜蒂 藜芦 雄黄(研) 矾石(火 一伏时,研)


上等分为末。以豆许吹鼻内,醒为度。


若卒然昏冒无所知,或妄言语,此由暴惊,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久不治,阴阳相并,或阴气并阳,阳气并阴,令人九窍闭塞,状类尸厥,菖蒲散主之。


菖蒲散


石菖蒲(一两) 麝香(一钱,研)


上为细末。酒调服二钱,或饮亦得。


若忽然螈 目不能语,喉中有声,大便不通,胸满欲呕,或恶人声,闻人声则惊,或时叫,此得之暴惊,气积而不散,伏痰聚于中脘,湿渍于脾,久而脾气既耗,之,则风动四末,宜先吐之,以胜金丸,次宜玉壶丸,以大便利即止,有热则脉洪数郁于心,铁粉丸主之。


胜金丸(方缺。)


玉壶丸(方缺。)


铁粉丸


铁粉(二两) 朱砂(一两,研) 牛黄(研) 天竺黄(研) 铅霜(研,各半两) 天南星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生姜汤下五丸。


若素无疾,而暴得螈 ,发讫即如常,经隔月日又复如前,由阴阳失其常度,气血相并也,此谓之痫,宜龙齿丸、乌鸦散、独活汤主之。


龙齿丸


牛黄(研) 麝香(研,各半钱) 羚羊角(锉) 龙齿 龙骨 羊齿(火 赤,各一分) 朱砂(研,半两) 蛇退(炒) 白僵蚕(炒,各一分)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五丸,临卧服。


乌鸦散


腊月乌鸦一个,去足嘴大翅,用麝香一钱,填口内,以好纸通裹了,再用盐纸和泥团了候干,炭火烧,烟尽取出为末,更入麝香一钱,研和。饮调方寸匕,日二服。


独活汤


独活(一两) 细辛(去苗,一分) 僵蚕(炒,半两) 牡丹皮(三分) 防己(半两) 紫菀(去苗,一分)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若病患喜怒不常,独闭户牖而处,恶闻人声者,盖阳气常动,因暴折而难决,肝胆气郁而不伸,故令喜怒,谓之阳厥,宜铁落饮,无食肉,及菖蒲散。


铁落饮(方缺。)


菖蒲散(见前。)


若言语不避亲疏,或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此思虑用心太过,神散不藏,又或悲哭,忽忽不乐,神有余则笑,为狂,胜金丸主之。神不足则悲,露朱丹主之。


胜金丸(方缺。)


露朱丹好朱砂(一两,碎)


上用真琉璃器盛之,露四十九夜,阴雨不算数。研细,入牛黄半钱,研和,滴熟蜜珠子丸如梧桐子大。空心人参汤下一粒。


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则 仆,此太阳厥也,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见前眩晕门。)


若喜怒嗌痛,不肉食,气奔走上,刺足下中央之脉,血出而止。


脉∶阳厥脉滑而沉实;阴厥脉细而沉伏。


厥者,其脉短也。逆者,手足厥冷也。其症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始撮其大概,且如寒热厥逆者而为阴阳二厥也。阳厥者,是热深则厥深,盖阳极则发厥也。急宜六一顺气汤治之。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 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此其候也。治以四逆、理中之类,仍速灸关元百壮,鼻尖有汗为度。


凡初得病,身热头痛,大小便闭,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安卧、谵语昏愦而厥,此阳厥也。宜大柴胡、六一顺气汤治之。渴者,白虎汤主之。


如得病后,四肢厥冷,脉沉而细,足挛卧而恶寒,引衣盖覆不欲水,或下利清谷而厥者,阴逆也,四逆汤;厥逆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手足指头微寒者,谓之清,理中汤;无热症而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喘促脉伏而厥,五味子汤;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


六一顺气汤、大柴胡汤、白虎汤(已上三方俱见伤寒)。四逆汤、理中汤(已上二方俱见中寒)。


清臣曰:手足冷为厥,因气血两虚而成。有阳厥、阴厥、尸厥、痰厥、气厥、酒厥数种。宜照证施治,不可混同。


阳厥,脉滑沉实,热深厥深,大承气汤,加柴、芩、赤芍、甘草。


阴厥,脉细沉伏,肢冷面青,四味回阳饮,加肉桂、吴萸。


尸厥,口鼻无气,身冷如尸,星香散:南星五钱、木香一钱、生姜。虚寒,加参、附。


痰厥,痰壅气闭,四肢厥冷,稀涎散:白矾一钱、牙皂一分,研末,姜汁、竹沥下。


气厥,气虚猝倒,身冷脉微,仲景方:人参一两、茯苓、半夏、南星各三钱、附子二钱、炙草一钱。


酒厥,湿热上壅,猝倒昏愦,黄连解毒汤,加石膏、葛花、木通、枳壳。


厥证者,四肢逆冷是也。其证不一,各有致病之由。如手足厥寒,脉微欲绝,为寒厥属表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如四肢厥冷,脉细欲绝,为寒厥属里者,以通脉四逆汤主之。如阴阳不相顺接,四肢厥冷,为热厥属表者,以四逆散主之,如内火炽盛,或大便结闭,热在脏腑,逼阴于外,而四肢逆冷,为热厥属里者,以白虎承气汤主之。如猝然暴死,名为大厥者,以半夏末方主之。如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名为尸厥者,以还魂汤主之。如气血俱乱,相薄成厥,名为薄厥者,以蒲黄酒方主之,如因暴怒而得者,名为气厥,以七气汤主之。如因痰动而得者,名为痰厥,以二术二陈汤主之。如因过饱而得者,名为食厥,以平胃散主之。如因醉后而得者,名为酒厥,以五苓散主之。如妇人气厥、血厥如死人者,以白薇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


(方见痢疾)


通脉四逆汤


(方见泄泻)


四逆散


柴胡 白芍 枳实 甘草各等分共为末,每服三钱,米汤调下,日三服。


白虎汤


石膏(八钱生研)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粳米(四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大承气汤


(方见温证)


半夏末方


用半夏研细末,搐鼻中,取嚏,厥回后,再议药。


还魂汤


麻黄(三钱) 杏仁(二十五粒去皮尖) 肉桂(一钱) 甘草(一钱炙) 水煎大半杯,温服。


蒲黄酒方


生蒲黄(一两) 黑豆(二两) 先将黑豆炒香,合蒲黄,以湿酒淋下,取酒饮一杯。


七气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浓朴(二钱) 苏叶(二钱)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枳壳、杏仁、砂仁、陈皮均可加。


二术二陈汤


茯苓(四钱) 半夏(三钱)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 苍术(二钱) 白术(二钱)


加南星、竹沥、姜汁水煎服。


平胃散


(方见吞酸) 加萝菔子三钱,煎服探吐。


五苓散


(方见痰饮) 去桂枝加黄连、黄芩、干葛水煎服。


白薇汤


白薇(三钱) 人参(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炙) 水煎大半杯温服。


〔厥证提纲〕 四逆逆冷厥初成,其病多端要辨明,按证立方皆有法,临时施治始能精。


当归四逆证


(方见伤寒) 手足厥寒属表时,脉微欲绝病弥危,当归四逆汤堪用,内外阳回妙法奇。


通脉四逆证


(方见伤寒) 四肢逆冷力难支,脉细旋惊欲绝时,寒厥分明原属里,干姜附子草兼施。


四逆散证


(方见伤寒) 病值阴阳顺接难,肢寒成厥未能安,热多属表须何药,四逆散投是妙丹。


白虎证


大承气证


(二方均见伤寒) 阳极阴生变异常,四肢逆冷势难当,须知里热翻成厥,白虎须同承气汤。


半夏末方


(证附 此名大厥) 猝然暴死竟无知,半夏研成细末宜,吹入鼻中旋得嚏,厥回再拟药方施。


还魂汤


(证附) 身兼脉动辨分明,形却无知尸厥成。麻杏更同甘草用,还魂法妙可回生。


蒲黄酒方


(证附) 气血相争病渐深,名为薄厥力难禁,方中黑豆宜先炒,再合蒲黄用酒淋。


七气汤


(证附) 浓朴苏苓半夏姜,汤名七气有专长,病因暴怒旋成厥,用此回生法最良。


二术二陈汤


(证附) 陈皮半夏共苓甘,二术兼施法并参,竹沥南星姜汁入,此方治厥在攻痰。


平胃证


(方见吞酸) 病因过饱卒然生,此证原将食厥名,治法却宜平胃散,再加莱菔用尤精。


五苓散加减方


(证附) 术泽二苓可并煎,再加干葛合芩连,酒经醉后翻成厥,用此良方病立痊。


白薇汤


(证附) 参草同煎合白薇,通经还要入当归,妇人气血全成厥,用此回生有转机。


按厥证一条,有阳厥,阴厥之别。阳厥者何?由其外邪入内,合阳(阳原本作“汤”,据文义改。)经热化,热极则阴生,阳伏于内,阴呈于外,故现四肢冰冷,或脉如丝,或无脉,其人虽外见纯阴,而口气必蒸手,小便必短赤,精力不衰。法宜清热下夺为主,如大小承气,调胃承气汤等是也。


阴厥者何?由其正气已虚,阴寒四起,阴盛阳微,闭塞经络,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故见四肢冰冷,其人目瞑倦卧,少气懒言。法宜回阳祛阴,如四逆汤,回阳饮之类,此阴阳生死攸关,不容不辩。[眉批]知非氏曰:阴证发厥,内伤已极,诸人能认,治多不谬。惟阳证发厥,热极成寒,仲景有厥证用白虎之条,人多不辩。钦安此论,两两对言,重在热厥一面,学者能认出热厥,评者之心亦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