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火证


浮而洪数为虚火,沉而实大为实火。洪数见于左寸为心火;见于右寸为肺火;见于左关为肝火;见于右关为脾火。两尺为肾与命门之火,男子两尺洪大者,必主遗精,阴火盛也。病热有火者可治,洪大是也。无火者难治,沉细是也。



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惟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龙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泻火之法,岂止此哉。虚实多端,不可不察。以脏气目之,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柴胡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火不两立,为阳虚之病,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 、人参、甘草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为血虚之病,以甘寒之剂降之,如当归、地黄之属。


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以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朴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为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之剂制之,如生地黄、玄参之属。若右肾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冷物,抑遇阳气于脾土,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干葛、柴胡、防风之属。不明诸此类,而求火之为病,施治何所据根据。


故于诸经集略其说,以备方之用,庶免实实虚虚之祸也。



火热之病,黄连为主。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则乱。方书有君火、相火、龙火、邪火之论,其实一气而已。故丹溪云∶凡气有余便是火。分为一类。凡治本病略炒以从邪,实火以朴硝汤,假火酒,虚火醋,痰火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茱萸,食积泄以黄土,血疾 瘕痛以干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茱萸黄土干漆,下焦伏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



凉膈散 治诸般郁热,退六经实火。


连翘(一钱) 黄芩(一钱) 山栀子(一钱) 薄荷(八分) 大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芒硝(一钱) 加桔梗(八分)


上锉,水煎,入蜜一盏同服。咽喉痛,倍桔梗、加荆芥。酒毒,加黄连、干葛,名清心汤。用白蜜、竹叶同煎。咳而呕,加半夏、生姜。衄血、呕血,加当归、赤芍药、生地黄。小便淋沥,加木通、滑石。茯苓。风眩,加防风、川芎、石膏。斑疹,加干葛、荆芥、川芎、赤芍药、防风、桔梗。咳嗽,加桑白皮、杏仁、桔梗、苏子。阳毒发斑,加青黛、当归。结胸心下满,加桔梗、枳壳。谵语发狂,逾墙赴井,皆阳热极盛,加黄连、黄柏、赤芍药。眼生翳,赤涩流泪,加菊花、木贼、生地黄。


黄连解毒汤 治心火暴盛,以此汤直折之。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仁(俱不炒)


上锉一剂,水煎服。以此四味为丸,名栀子金花丸。实者,可用硝黄、冰水正治。或君火转甚者,须用姜汁,或酒制炒用,则火自伏。此寒因热用之法也。


清火汤(云林制) 治五脏六腑及上、中、下三焦火热。


连翘(一钱) 栀子(一钱,炒) 玄明粉(一钱,如无,以硝代之) 黄芩(一钱,酒炒) 黄连(一钱。酒炒) 桔梗(一钱二分) 玄参(一钱二分) 薄荷(八分) 羌活(酒洗,八分) 防风(六分) 贝母(一钱) 独活(酒洗,八分) 前胡(八分) 柴胡(八分) 天花粉(一钱) 茯苓(一钱) 川芎(八分) 枳壳(一钱) 甘草(三分) 大黄(酒蒸,二钱)酒毒加白粉葛(一钱)


既济解毒丸 治诸经客热及心肾二火炽焰。


黄连(去毛) 黄芩(去梗) 黄柏(去皮) 山栀(去壳) 知母(去毛) 连翘(去壳)玄参(去老根) 柴胡(去毛,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灯心汤下百丸。


黑金丹(云菜弟传)〔批〕(按上方皆治实热之剂,其余火证,各求之本门) 治上焦邪热,咽喉肿痛,及牙齿疼痛,伤寒误补,大潮大热,声哑不出,胸膈作痛。鼻衄吐红,痰壅火盛,癫狂谵语,一切实热之症。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子 连翘 石膏 泽泻 赤芍药 大黄枳壳 薄荷 牡丹皮 玄参 桔梗 防风 赤茯苓 荆芥(各等分)


上大合一剂,水八碗,煎七碗去渣,入芒硝一斤于内,化开,澄去泥水,将药入锅内,煎至干,须慢火铲起,入新罐内,上用新灯盏一个盖住,入水于盏内,火 ,候干水三盏为度。取出放地上去火毒,研为细末,入甘草末五分,搅匀,每服二钱,茶清送下。


经义


《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五营运大论》曰∶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六微旨大论》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所谓二火也。


《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藏气法时论》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水为阴,火为阳。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逆调论》曰∶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详列寒热门)《解精微论》雷公请问∶哭泣之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帝曰∶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帝曰∶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 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示从容论》曰∶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


《宝命全角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盛者泻之,虚则补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论君火相火之病


经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就火德辩阴阳,而悉其形气之理也。盖火本阳也,而阳之在上者,为阳中之阳,故曰君火。阳之在下者,为阴中之阳,故曰相火。此天地生成之道也。其在于人,则上为君火,故主于心。下为相火,故出于肾。主于心者,为神明之主,故曰君火以明。出于肾者,为发生之根,故曰相火以位。至其为病,则以明者,其化虚,故君火之气,有晦有明。以位者,其化实,故相火之病,能焚能燎。何也?盖化虚者,无形者也,故其或衰或王,惟见于神明,神惟贵足,衰则可畏也。化实者,有形者也。故其为热为寒,必着于血气,确有证据,方可言火也。此其一清一浊,有当辩者如此。然清浊虽二,而气禀则一。故君火衰则相火亦败,此以无形者亏及有形者也;相火炽则君火亦炎,此以有形者病及无形者也。夫生以神全,病惟形见,故火邪之为病,必根据于有位有形之相火。所谓邪火者,即所谓凡火也,即所谓燎原之火也。惟不得其正,所以为病。故别以邪火名之,而实非可以君相并言也。故在《内经》则又谓之畏火。正以此火有形,故可畏也。夫病以有形之火,须治以有形之物,故形而火盛者,可泻以苦寒之物;形而火衰者,可助以甘温之物。此以形治形,而治火之道,止于是矣。至若无形之火,则生生息息,窈窈冥冥,为先天之化,为后天之神,为死生之母,为玄牝之门。又岂于形迹之间可能摹拟者哉。故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有能知火之邪正,而握其盈虚伸缩之权者,则神可全,病可却,而生道在我矣,即吾有形,吾又何患。


论病机火证


观《内经·至真要大论》所列病机。凡言火者五,言热者四,似皆谓之火也。然诸病之见于诸篇者,复有此言热而彼言寒,此言实而彼言虚者,岂果本经之自为矛盾耶?盖诸篇所言,在专悉病情,故必详必尽;在本篇所言,亦不过总言五运六气之大约,原非确指为实火实热也。故于篇末,复以有无虚实四字总结于后,此轩岐之明见万世,正恐后人误以火热二字,悉认为真因,而晓示如此。此其火有虚实,热有真假,从可知矣。余以刘河间《原病式》之谬,故于《类经》惟引《经》释《经》,不敢杜撰一言,冀在解人之惑,以救将来之误耳。前三卷中,别有详辩,并《类经》详注,俱当互阅求正。


论虚火(共三条)


凡虚火证,即假热证也。余于首卷寒热真假篇,已言之详矣。然犹有未尽者,如虚火之病源有二,虚火之外证有四,何也?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此病源之二也。至若外证之四,则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四曰阳亢乘阴,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此外证之四也。然证虽有四,而本惟二,或在阴虚,或在阳虚,而尽之矣。第阴虚之火唯一,曰金水败者,是也。阳虚之火有三,曰上中下者,是也。凡治此者,若以阴虚火盛,则治当壮水。壮水之法,只宜甘凉,不宜辛热。若以阳虚发热,则治宜益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功。甘凉之力缓,非多服不能见效也。然清凉之药,终不宜多,多则必损脾胃。如不得已,则易以甘平,其庶几耳。倘甘平未效,则惟有甘温一法,斯堪实济,尚可望其成功。否则,生气之机,终非清凉所能致也。此义最微,不可不察。


气本属阳,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寒从中生,则阳无所存而浮散于外,是即虚火假热之谓也。而假寒之证,其义亦然。是以虚火实火,亦总由中气之有虚实耳。凡气实于内而为寒者,有如严冬阳伏于下,而阴凝于上,故冰雪满地而井泉温暖也。气虚于内而为热者,有如盛夏阴盛于中,而阳浮于外,故炎暑逼人而渊源清冷也。天地间理原如此,故不可见热即云热,见寒即云寒,而务察其寒热之本。


火有虚实,故热有假真,而察之之法,总当以中气为之主,而外证无足凭也。故凡假热之证,本中寒也;假寒之证,本内热也。中寒者,原是阴证;内热者,原是阳证。第以惑者不明,故妄以寒证为假热,热证为假寒。而不知内热者当远热,内寒者当远寒。内有可据,本皆真病,又何假之有?


论五志之火


经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是即所谓五志也。此五志之化由乎五脏,而五脏之化由乎五行。故在心为喜,心主火也;在肝为怒,肝主木也;在脾为思,脾主土也;在肺为忧,肺主金也;在肾为恐,肾主水也。此五志各有分属,本不可以混言者也。且人有此生,即有此志,使无此志,生亦何为,是生之与志,本不能离,亦不可离。而人于食息之常,孰不以五志为生,亦孰不以五志为用,而未闻以五志之动皆为火也。第或以用志失宜,则未免有伤脏气,故在《内经》则但言五脏之伤,各有所属,五气之伤,各有所病,亦未闻以五志之伤皆云火也。而五火之说,乃始于刘河间,云五志所伤皆热也。丹溪述河间而衍之曰∶五志之动,各有火起。刘宗浓又述丹溪而衍之曰∶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心为君主,自焚则死矣。自三子之说行,则似乎五行悉化而为火,理岂然乎!余尝察五志所伤之人,但见其憔悴日增,未见其俱为热病也。即因志动火者,非曰必无,但伤气者十之九,动火者十之一,又岂五志皆能动火乎!而矧以怒动肝气者,最易伤脾,脾伤者,不可以言火也,醉饱能动胃火,胃强者固自无恙,脾弱而致病者,不可以言火也。


房劳本动肾火,精去而阳亢者,可以火言,精去而气亦去者,不可以言火也。外如五志之伤,则无非伤气败阳之证,尚可谓之火乎。无火治火,则无有不败者矣。三卷中辩丹溪第二条下仍有一论,当互阅之。


论火证(共三条)


火为热病,是固然矣。然火得其正,即为阳气,此火之不可无,亦不可衰。衰则阳气之虚也。火失其正,是以邪热,此火之不可有,尤不可甚。甚则真阴伤败也。然阳以元气言。


火以病气言,故凡病在元气者,不得以火论。何也?盖人之元气止于充足,焉得有余?既非有余,则何以言火?所谓无形者其化虚,即此是也。惟病在形体者,乃可以察火证,盖其不在气即在血,所谓有形者其化实,即此是也。故凡火之为病,其在外者,必见于皮肉筋骨;其在内者,必见于脏腑九窍。若于形质之间,本无热证可据,而曰此火也。此热也,则总属莫须有之妄谈也。矧如火证悉具,而犹有虚实之殊,真假之异,其可不为详辩乎。若果有火病,则火性急烈,诚可畏也。然实火止随形质,余因谓之凡火,又谓之邪火。火之为病,病之标耳,洗之涤之,又何难哉。惟虚火之病,则本于元气,元气既虚,而再攻其火,非梃即刃矣。是以诸病之杀人,而尤惟火病为最者,正以凡火未必杀人,而以虚作实,则无不杀之矣,不忍见也。


凡五脏之火,肺热则鼻干,甚则鼻涕出。肝热则目眵浓。心热则言笑多。脾热则善饥善渴。肾热则小水热痛。凡此之类,宜从清也。诸所不尽,详一卷寒热篇。


凡察火证,必须察其虚实。虽其元气本虚,然必虚中挟实者,乃为易治。何以见之?如或大便干结,或善饥多食,或神气精明,或声音强壮,而脉见有力,此皆虚中有实也,俱可随证清解之。若或内外俱热,而反见溏泄,或饮食少进,或声微气短,诸虚皆见,而反不利温补者。此其胃气已败,生意已穷,非吉兆也。


论治火(共五条)


治实火诸法∶凡微热之气,惟凉以和之,宜徙薪饮、四阴煎、二阴煎,或加减一阴煎、黄芩芍药汤、黄芩清肺饮之类,酌宜用之。大热之气,必寒以除之,宜抽薪饮、白虎汤、太清饮、黄连解毒汤、玉泉散、三补丸之类主之。火甚而兼胀满闭结实热者,宜凉膈散、八正散、三黄丸、大金花丸之类主之。凡火盛虚烦干渴,或有热毒难解者,宜用绿豆饮,或悉尼浆,间药朝夕饮之。退火解毒最速,且无所伤,诚妙法也。


郁热之火,宜散而解之。如外邪郁伏为热者,宜正柴胡饮、小柴胡饮,或升阳散火汤之类主之。若郁热在经而为痈疽、为疮疹者,宜连翘归尾煎,或芍药蒺藜煎,或当归蒺藜煎之类主之,或于本门求法治之。此皆火郁发之之谓也。


虚火之与假热,其气皆虚,本或相类,然阴阳偏胜亦有不同。如阴虚生热者,此水不足以济火也,治当补阴,其火乃息,宜一阴煎、左归饮、左归丸、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此所谓壮水之主也。如寒极生热,而火不归原,即阴盛隔阳,假热证也。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凡假热之证,以肾阴大虚,则阳无所附而浮散于外,故反多外热,此内真寒外假热也。若非峻补真阴,何以复其元气,元气不复,则必由散而尽矣。但外热既甚,多见口疮舌裂,喉干咽痛,烦渴喜冷等证,而辛热温补之剂,难以入口,故薛立斋治韩州同之劳热,以加减八味丸料一斤,内肉桂一两,煎五六碗,用水浸冰冷与服,此法最善。余因效之,尝以崔氏八味丸料,或右归饮,用治阴虚假热,伤寒及劳热烦渴等证,服后顿退而虚寒悉见,乃进温补,无不愈者。此真神妙法也。


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如加减一阴煎、保阴煎、天王补心丹、丹溪补阴丸之类是也。若实中有虚者,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如清化饮、徙薪饮、大补阴丸之类是也。凡此虚中之实,实中之虚,本无限则,故不得谓热者必无虚,虚者必无热。但微虚者宜从微补,微热者宜从微清。若热倍于虚,而清之不及,渐增无害也。若虚倍于热,而清之太过,则伐及元阳矣。凡治火者,不可不知此义。


泻火诸药∶黄连、栀子泻心肝大肠之火。山栀仁降火从小便出,其性能屈下行。石膏泻肠胃之火,阳明经有实热者,非此不可。黄芩清脾肺大肠之火。黄柏泻肝肾诸经之火。


知母清肺胃肝肾之火。地骨皮退阴中之火,善除骨蒸夜热。生地、麦冬清肝肺,凉血中之火。天门冬泻肺与大肠之火。桑白皮、川贝母、土贝母解上焦肺胃之火。柴胡、干葛解肝脾诸经之郁火。龙胆草泻肝肾膀胱之火。槐花清肝肾大肠之火,能解诸毒。芍药、石斛清脾胃之火。滑石利小肠膀胱之火。天花粉清痰止渴,解上焦之火。连翘泻诸经之浮火。玄参清上焦之浮火。山豆根解咽喉之火。胆星开心脾胃脘之痰火。青黛、芦荟、胡黄连泻五脏之疳热郁火。苦参泻疳蚀之火。木通下行,泻小肠之火。泽泻、车前子利癃闭之火。人中白清肝脾肾之阴火。童便降阴中血分之浮火。大黄、朴硝泻阳明诸经实热之火。人参、黄 、白术、甘草除气虚气脱阳分散失之火。熟地黄、当归、枸杞、山茱萸滋心肾不交阴分无根之火。附子、干姜、肉桂救元阳失位阴盛格阳之火。凡此治火之法,已若尽之,然亦不过言其筌蹄耳,而神而通之,原不可以笔楮尽也。


述古


启玄子曰∶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 ,遇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折,故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得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矣。


火证论列方


白虎汤(寒二) 抽薪饮(新寒三) 徙薪饮(新寒四) 玉泉散(新寒十五) 凉膈散(攻十九) 清化饮(新因十三) 三补丸(寒一六二) 三黄丸(攻六八) 八正散(寒百十五) 绿豆饮(新寒十四) 悉尼浆(新寒十六) 太清饮(新寒十三) 一阴煎(新补八) 保阴煎(新寒一)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左归饮(新补二) 左归丸(新补四) 右归饮(新补三)大金花丸(攻五五) 大补元煎(新补一) 小柴胡汤(散十九) 正柴胡饮(新散六) 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加减八味丸(外三八)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升阳散火汤(散四一)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丹溪补阴丸(寒百六十) 黄连解毒汤(寒一) 连翘归尾煎(新因三二) 芍药蒺藜煎(新因三五) 当归蒺藜煎(新因三四)


论外备用方


凡寒阵所列古方新方俱可酌用。


神芎丸(攻七二) 清凉饮子(因百三)


张景岳曰∶君火者其化虚,相火者其化实。化虚者无形者也,其或衰或旺,惟见于神明。神惟贵足,衰则可畏也。化实者有形者也,其或热或寒,必着于血气。确有证据,方可以言火也。然君火衰则相火亦败,此以无形者亏及有形者也;相火炽则君火亦炎,此亦有形者病及无形者也。


故火得其正,即为阳气,此火不可无,亦不可衰,衰则阳气之虚也;火失其正,是为邪热,此火不可有,尤不可甚,甚则真阴之败也。然阳以元气言,火以病气言,病在元气者不得以火论。盖人之元气止于充足,焉得有余?既非有余,何以言火?所谓无形者其化虚也。惟病在形体者,乃可以察火症,盖其不在气即在血,所谓有形者其火实也。若以形质之间,本无热症可据,而曰此火也热也,是皆妄谈者矣。且火症即具,犹有虚实之殊,真假之异,其可不为详辨乎?


虚火病即假热症也。病有寒热真假之不同,真寒宜温,真热宜清,此正治也。而惟假热假寒为难治,如虚火之病源有二,虚火之外症有四。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此病源之二也。至若外症,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四曰阳亢乘阴,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此外症之四也。


证虽有四,本则惟二,阴虚阳虚尽之矣。第阴虚唯一金水败者是也,治法当壮水,壮水之法只宜甘凉。


阳虚有三,上中下者是也,治宜益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但温热之效速,每一二剂便可奏功;甘凉之力缓,非多服不能见效也。然清凉之药,终损脾胃,如不得已,易以甘平。倘甘平未效,则惟有甘温之一法。斯堪实济,否则生气之机,终非清凉所能致也。此义最微,不可不察。


一火有虚实,故热有假真,而察之之法,总当以中气为主,而外寒外热无足据也。故凡假热之证,本中寒也;假寒之症,本中热也。中寒者原是阴症,中热者原是阳症,内有可据,本皆真病,又何假之有?


脉∶虚大浮数、实大洪大,随其所见,细数为害。火症者有君火、相火。君火者。心火也。心为君主之官,配于五行守位而不动。相火者,辅助之火也,生于虚无,寄于肝肾之间,听命而行。凡动皆是相火。五脏皆有火,相火易起,五火相扇动矣。相火乃元气之贼,无时而不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阴虚火动者难治。


凡人发热咳嗽吐痰血者,午后至夜发热、面颊唇红、小便赤涩者,便是阴虚火动也。


脉数无力者,阴虚火动也,滋阴降火汤(方见劳瘵),治肾经阴虚火动。



左寸脉洪数者,心火也。


黄连汤 治心火舌上生疮,或舌上肿,燥裂,或舌尖出血,或舌硬。


黄连 山栀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当归 芍药(各一钱) 薄荷 犀角 甘草(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频服。



左关脉洪数者,肝火也。


柴胡汤 治肝火盛,水气实,或胁痛,或气从左边起者,或目红肿痛,俱肝火也。


柴胡 芍药 龙胆草 当归 青皮 山栀 连翘(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右寸脉洪数者,肺火也。


黄芩汤 治肺火咳嗽,吐血、痰血、鼻血、咽喉肿痛干燥生疮,或鼻孔干燥生疮,或鼻肿痛。


黄芩 山栀 桔梗 芍药 桑白皮 麦门冬 荆芥 薄荷 连翘(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右关脉洪数者,脾火也。


芍药汤 治脾火或消谷易饥,或胃热口燥烦渴,或唇生疮。


芍药 栀子 黄连 石膏 连翘 薄荷(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脉沉而实大者,实火也。


黄连解毒汤 治三焦实火,内外皆热,烦渴、小便赤、口生疮。


黄连 黄芩 桅子 黄柏 连翘 芍药 柴胡(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前服。


凉膈散 治三焦实火,烦渴、舌生疮、小水赤、大便结。


大黄 芒硝 桔梗 连翘 桅子 黄芩(各一钱) 薄荷(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三黄解毒汤 治内外诸邪热毒,痈肿疮疽,筋脉拘挛,切牙惊悸,一切热毒并五淋便浊、痔漏。


黑丑(四两) 滑石(四两) 大黄 黄芩 黄连 桅子(各二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温水送下。


脏腑积热,三焦火盛,口舌生疮、咽痛牙疼,用六味丸加黄连、黄芩、黄柏、桅子、知母、生地黄。


通府志斋徐公,因酷好烧酒及五香,药酒过度,患吐血痰唾、气喘咳嗽。一医与参苏饮,一医以败毒散,一医以滋阴降火汤,俱无寸效。予见六脉急数,乃酒毒积热入于骨髓,不受滋补。以黄连解毒汤加知母、贝母、石膏、连翘、玄参、天花粉、葛根、栝萎、桔梗、酒蒸大黄,早晚而服。至百日外,以六味地黄丸加解毒药入内,与前汤药并进,又服至百日始瘳。后归田逾年,为陈酒所犯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