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火泻

小儿因脏腑积热,或外伤暑热,故泻时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烦口渴,泻多黄水,小便赤色,古法主先用玉露饮清其热(如寒水石、石膏、生甘草,共为细末),量儿大小,温汤不拘时调服,再用四苓汤利其水(如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引用灯芯)。


〔真按〕小儿火泻,但用飞滑石三钱,生甘草五分,煎服后,再以云茯苓二钱,生金钱术一钱,结猪苓钱半,炒泽泻钱半,车前子八分,淡竹叶一钱,引用灯芯七茎,荷叶露半两,冲服。


完谷不化,饮食下喉即出,日夜数十次,甚至百次,人皆知为热也, 然而热之生也何故,生于肾中之水衰不能制火,使胃土关门,不守于上下, 所以直进而直出也,论其势之急迫,似乎宜治其标,然治其标而不能使火之骤降, 必须急补肾中之水,使火有可居之地,而后不致上腾也, 方用


熟地 白芍( 各参两) 山萸 茯苓 甘草 车前子( 各壹两) 肉桂( 参分)


水煎服。


此乃补肾之药,非止泻之品,然而止泻之妙, 捷如鼓矣,世人安知此也。


火泻,即热泻也。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暴注者,卒暴注泻也,下迫者,后重里急也。其证泻出如射,粪出谷道,犹如汤热,肛门焦痛难禁,腹内鸣响而痛,痛一阵,泻一阵,泻复涩滞也,非食泻泻后觉宽之可比,脉必数至,舌必苔黄,溺必赤涩,口必作渴,此皆火泻之证也。张介宾曰∶热胜则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塞而然,宜用通利州都法去苍术,加芩、连治之。大概暴注新病者可利,实热闭涩者可利,形气强壮者可利,小腹胀满者可利,今泄泻属火而不寒,属实而不虚,故可用通利之法,如久病阴亏者,气虚属寒者,皆不可利,医者不可以不知也。


火泻内热或伤暑,暴注下迫腹痛疼,烦渴泻黄小便赤,玉露四苓可收功。


[注]


火泻者,皆因脏腑积热,或外伤暑气,故泻时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烦口渴,泻多黄水,小便赤色也,先用玉露散清其热,再用四苓汤利其水,庶得其要矣。


(玉露散)寒水石石膏各一两甘草三钱以上为细末,量儿大小,温汤无时调服。


(四苓汤)茯苓白术土炒猪苓泽泻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火泻小便不利通,利水除湿用四苓,茯苓白术猪苓泽,灯心为引共煎成。


火泻内热或伤暑,暴迫下注腹痛疼,烦渴泻黄小便赤,玉露四苓可收功。


【注】火泻者,皆因脏腑积热,或外伤暑气,故泻时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烦口渴,泻多黄水,小便赤色也。先用玉露散清其热,再用四苓汤利其水,庶得其要矣。


玉露散


寒水石 石膏(各一两) 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量儿大小,温汤无时调服。


四苓汤


茯苓 白术(土炒) 猪苓 泽泻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火泻小便不利通,利水除湿用四苓,茯苓白术猪苓泽,灯心为引共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