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
- 《保婴撮要》:寒热
- 《古今医案按》:寒热
- 《景岳全书》:寒热
- 《灵素节注类编》:寒热
- 《灵素节注类编》:寒热
- 《女科证治准绳》:寒热
- 《女科证治准绳》:寒热
- 《伤寒大白》:寒热
- 《普济方·针灸》:寒热
- 《伤寒六书》:寒热
- 《伤寒六书》:寒热
- 《伤寒明理论》:寒热
- 《审视瑶函》:寒热
- 《续名医类案》:寒热
- 《血证论》:寒热
- 《医经原旨》:寒热
- 《医述》:寒热
- 《医效秘传》:寒热
- 《医学纲目》:寒热
- 《伤寒寻源》:寒热
- 《医碥》:寒热
- 《医碥》:寒热
- 《友渔斋医话》:寒热
- 《张氏医通》:寒热
- 《证治准绳·女科》:寒热
- 《证治准绳·幼科》:寒热
《保婴撮要》:寒热
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
故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府,界乎太阳阳明之间,半表半里之分,阴阳之气,易于相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症,以小柴胡汤加减调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用八珍汤补之,甚者十全大补汤。有食积为病亦令寒热,用保和丸消之。若兼呕吐泄泻,用六君子汤。厥冷冻饮料热,人参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术散。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所胜,侮所不胜也。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其疟症寒热,详见疟门。
治验一小儿十四岁,朝寒暮热,或时发寒热,则倦怠殊甚,饮食不思,手足指冷,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君子汤,各二十余剂,渐愈。后因用功劳役,前症复作,更加头痛,脉虚两寸尤弱,朝用补中益气汤、蔓荆子,夕用十全大补汤,两月余而痊。但劳役仍复寒热,服前二汤稍愈。毕姻后,又用功过度,朝寒遍体如冰,暮热遍身如炙,朝用补中益气汤加姜、桂,暮用八味丸加五味子,各五十余剂而愈。
一小儿十三岁,壮热便秘,服清凉饮,愈而复作,服地骨皮散,更潮热。又服芩、连、四物,不时寒热,体倦少食而热,或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余谓肝脾虚热。夕用地黄丸加五味子,朝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山茱而瘥。
一小儿寒热不愈。诊其乳母,左关脉弦数,左胁作痛,遇劳则遍身瘙痒,遇怒则小便不利,此因肝经血虚,郁火所致也。先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牡丹皮,诸症顿退。又用加味逍遥散,母子并痊。
一小儿发热切牙,乍寒乍热,耳内痛痒,缘乳母有肝火所致,用柴胡清肝、栀子清肝二散,母子并服而愈。
一小儿十四岁,每日子时分发热,遍身如灸,午未时则寒,足骨如冰至膝,至子时分,热仍作,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加参、 各三钱、附子三分,夕用大剂四君子汤加当归一姜桂五分,各数剂。乃朝用十全大补汤,夕用六君子汤,渐愈。又用五味异功散而寻愈。
一女子十五岁,寒热,月经先期,两寸脉弦出鱼际。此肝经血盛之症,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乌梅治之而愈。后寒热消瘦,月经过期,乃肝脾二经血气虚弱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而愈。
羌活冲和汤 治太阳无汗,发热头痛恶寒,春强,脉浮紧。又治非时暴寒人中之头痛,恶寒发热,宜此汤治之以代麻黄汤用,太阳经之神药也。
羌活 防风 苍术(各一钱半) 川芎 甘草 细辛 白芷 生地黄 黄芩(各一钱)
上水煎服。
八珍汤(四物、四君合用,四物见急惊,四君见内钓)
十全大补汤(方见自汗)
六君子汤
加味逍遥散
异功散(三方见内钓)
人参理中丸(方见冷泻)
保和丸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虚羸)
地骨皮散(方见潮热)
芩连四物汤(即四物二连汤加黄芩,方见潮热)
地黄丸
八味丸(即地黄丸加五味子、肉桂。二方见肾脏)
小柴胡汤(方见痉症)
柴胡清肝散
栀子清肝散(二方见发热)
《古今医案按》:寒热
吴茭山治一少妇.初产四日.食冷物.觉身分不快.呕逆.饮食少思.心腹满闷.时或腹胁刺痛.晨恶寒.晚潮热.夜则恍惚谵语.昼则抽搐.颇类风状.变异多端.诸医莫测.或作虚风.或云血凝实热.用甘温行血.以寒凉退热.如此半月不效.吴至.见医满座.亦局.诊其脉弦而紧.遂令按之.小腹急痛.知瘀血未尽也.思患者大势恶露已下.未必还有余血.偶因寒凉所伤.瘀血停滞下焦.日久客于经络.所以变生诸证.须得大调经散.倍入琥珀化诸恶血成水.其患方愈.遂合前药服之.五日后.行恶水斗许.臭不可近.患人觉倦.病势渐减.然后以人参养荣汤数十帖.月余如初.
一妇产后恶露未尽.因起抹身.寒气客于经络.乍寒乍热.脉紧而弦.以葱白散.二帖而安.
立斋治一产妇.恶寒发热.欲以八珍加炮姜治之.其家知医.以为风寒.用小柴胡汤.
薛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不信.仍服一剂.汗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薛用十全大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仍以前汤加附子数剂.稍缓.再服而安.
震按前二案.以脉弦而紧知为瘀血.此案以脉洪大.重按如无.知为气血两虚.是真临证指南也.但首案必须大调经散.次案必须葱白散.决非通套行血消瘀所能治.此案必须桂附.亦非平补气血所能治.
《景岳全书》:寒热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天元纪大论》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五营运大论》曰∶上下相构,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四气调神论》曰∶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
《宣明五气篇》曰∶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经脉篇》曰∶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大肠所生病者,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胃所生病者,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心主所生病者,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掌中热。胆所生病者,足外反热,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腋下肿痛,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
《气厥论》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 。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寿夭刚柔篇》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
《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刺志论》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阴之生虚奈何?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空虚,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帝曰∶阳虚则外寒奈何?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泣,故中寒。
《刺节真邪论》曰∶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阴阳别论》曰∶三阳为病,发寒热。
《脉要精微论》曰∶风成为寒热。
《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举痛论》曰∶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气穴论》曰∶营卫稽留,卫散营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营卫,见则泻之,无问所会。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营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 ,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营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脉解篇》曰;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经筋篇》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大惑论》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逆调论》帝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骨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评热病篇》曰∶邪气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
《奇病论》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论痛篇》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五邪篇》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背三节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五癃津液别篇》曰∶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脉要精微论》曰∶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
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 有加,立死。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帝曰∶病之六变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沉而弱,沉而喘,曰寒热,缓而滑曰热中。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经络论》曰∶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
《皮部论》曰∶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邪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 破,毛直而败。
《五色篇》曰∶五色奈何?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为五官。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经脉篇》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夫子言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愿闻何谓远?岐伯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兴六位也。帝曰∶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曰∶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帝曰∶生者何如?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秘之病生矣。帝曰∶治之奈何?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师传篇》∶岐伯曰∶夫治民与自治,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夫惟顺而已矣。百姓民众皆欲顺其志也。帝曰∶顺之奈何?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患问所便。
帝曰∶便病患奈何?曰∶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八正神明论》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颠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论证
病有寒热者,由阴阳之有偏胜也。凡阳胜则热,以阴之衰也。阴胜则寒,以阳之衰也。
故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寒热之病有不同,而阴阳之不可不察也。又若外来之寒热,由风寒之外感。内生之寒热,由脏气之内伤,此寒热之因有不同,而表里之不可不察也。虽曰阳证多热,阴证多寒,然极热者反有寒证,极寒者亦有热证,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虽曰外入之邪多有余,内出之邪多不足,然阳盛生外热,阳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阴虚生内热,此又虚实之不可不察也。诸如此者,有证可据,有脉可诊,有因可问。且经文尽发其深秘,已列前条,余有寒热篇,亦悉其证候,具在首卷。及伤寒门,亦有寒热辩。但因此以详求其理,则可尽悉其要,而辩治自无难也。
寒热真假篇,义详一卷及火证门论虚火条中。
治法有逆从论,在一卷论治篇中。
论诸寒证治(共五条)
凡寒病之由于外者,或由风寒以伤形,或由生冷以伤脏;其由于内者,或由劳欲以败阳,或由禀赋之气弱。若寒自外入者,必由浅及深,多致呕恶胀满,或为疼痛泄泻;寒由内生者,必由脏及表,所以战栗憎寒,或为厥逆拘挛。总之,热者多实,寒者多虚。故凡治寒证者,当兼察其虚而仍察其脏,此不易之法也。
凡阴毒寒邪直中三阴者,此即伤寒类所谓直中阴经之阴证也。其于仓卒受寒,以致身冷战栗,或四体拘挛,或心肠疼痛,或口噤失音,昏迷厥逆,或吐泻蜷卧,脉来微细,或沉紧无神者,皆其证也。切不可妄用风药,再散其气,但速宜温中,则寒邪自散。轻则理中汤、温胃饮,甚则四逆汤、大温中饮,或附子理阴煎之类主之。其有势在危急,唇青囊缩,无脉者,宜用华陀救阳脱方急治之。或仍灸气海、关元二、三十壮,但得手足渐温,脉微出者,乃可生也。一方以胡椒研碎,用滚酒泡服,外用葱盐熨法。一方用黑豆二合炒热,以酒烹入,滚数沸,去豆取酒,服二碗即愈。
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温胃饮。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归气饮,或五积散加吴茱萸。寒中厥阴,则少腹疼痛,宜四逆汤、归气饮、暖肝煎。其有寒中三阴而寒滞不散,因致胀满痛甚者,宜暂用排气饮,或韩氏温中汤,先散其滞,然后调补之。或用五味沉附汤,或暖肝煎,俱可择用。
生冷内伤,以致脏腑多寒,或为疼痛,或为呕吐,或为泄泻等证,治法随见各门。
又或素禀阳脏,每多恃强,好食生冷茶水,而变阳为阴者,治亦同前。
禀赋素弱,多有阳衰阴胜者,此先天之阳气不足也。或斫丧太过,以致命门火衰者,此后天之阳气失守也。其证则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为寒栗,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实,或小水频数,或阳道不壮,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阳虚生寒也,治宜温补元气。其微者,宜五君子煎、理阴煎、六气煎、温胃饮、寿脾煎之类,择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补元煎、右归饮、右归丸、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海藏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其有脾肾虚寒,每多腹痛飧泄。肾泄者,宜九气丹、一气丹,并于泄泻门求法治之。
论诸热证治(共四条)
凡热病之作,亦自有内外之辩。如感风寒而传化为热,或因时气而火盛为热,此皆外来之热,即伤寒、瘟疫、时毒、咳疟之属也。至若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暖而致者,有因阴虚而致者,有偶感而致者,有累积而致者。虽其所因不同,而病候无过表里。故在外者,但当察经络之深浅;在内者,但当察脏腑之阴阳。凡此诸证,在各门具有方论者,兹不再赘。
且热即火也。故治热之法,即当于火证门通融用之。其有未尽之义,仍列于后。
治热之法,凡微热之气,宜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宜寒以制之。郁热在经络者,宜疏之、发之。结热在脏腑者,宜通之、利之。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此其中有宜降者,所谓高者抑之也。有宜散者,所谓下者举之也。有相类者,所谓逆者正治也。有相反者,所谓从者反治也。治热之法,不过如此,而鲜有得其善者,岂亦由学力之未至乎。
五脏之热证有可据者。如肺气上通于鼻,而下主于皮毛。心气上通于舌,而下主于血脉。脾气上通于口,而下主于四肢。胃气上通于头面牙龈,而下主于肌肉。肝气上通于目,而下主于筋节。肾气上通于喉、耳,而下主于二阴。而六腑之气,亦可因表里以察之,此皆病在形体也。凡有诸中者必形诸外,故必有热证可据,方可以热论治,医中关系,惟此为最。
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其热甚者,如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八正散、《直指》黄芩汤,及犀角地黄汤三方,皆其类也。肺经微热者,宜加减一阴煎、《正传》麦门冬汤、泻白散之类主之;其热甚者,宜黄芩清肺饮、黄芩知母汤之类主之。肝经微热者,宜化肝煎、保阴煎;热甚者,宜加味龙胆泻肝汤、芍药清肝散、七正散。脾胃微热者,清化饮、黄芩芍药汤。阳明热甚者,白虎汤、太清饮、泻黄散、玉泉散。肾经微热者,一阴煎、滋阴八味丸。热甚者,正气汤、丹溪大补阴丸。肾虚兼胃火者,玉女煎。膀胱微热者,五淋散;热甚者,大厘清饮、化阴煎。三焦微热者,徙薪饮;热甚者,抽薪饮、大连翘饮、凉膈散、三补丸、大金花丸之类,择宜用之。凡清火退热方论甚多,此亦言其约耳。欲尽其义,当详考寒阵二类。
论寒热往来证治(共三条)
凡寒热往来之病,其证有二∶盖一以外邪不解而然;一以阳盛阴虚而然。此其一为表证,一为里证。所当辩治,不可紊也。
寒邪郁伏经络而为寒为热,此似疟非疟之类也。治法虽宜表散,然邪气得以久留者,必其元气之虚而正不胜邪也。故凡治此者,皆当以兼补血气为主。若血分微虚,形气本不甚弱,而邪有不解者,三柴胡饮。若火盛血燥而寒热不已者,一柴胡饮。若因劳倦,或气体本弱,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净者,四柴胡饮,或五柴胡饮,或补中益气汤。若阳邪陷入阴分,微兼内热,而邪有不解者,补阴益气煎。若脾胃阳气不健,中气不暖,而邪有不解者,温胃饮。若病久元气大虚,而寒热不退者,但当单培元气,不必兼散,宜五福饮、归脾汤,或大补元煎、理阴煎之类。察其阴阳,择而用之。若果阳虚,非用温补不可。
阴虚阳盛,或阴阳俱虚,而为寒热往来者。此以真阴不足,总属虚损之病也。然其阴阳微甚,亦所当辩。如昼则热而夜则静者,此阳邪王于阴分,阳有余也。昼则静而夜则热者,此阳邪陷入阴中,阴不足也。其有昼夜俱热,或兼烦躁多汗,而本非外感者。此证虽曰重阳,而实则阴虚之极也。又有下见溏泄,或上见呕恶,而潮热夜热者,此元气无根,阳虚之病也。大都阳实者,宜泻其阳,泻阳者。宜用苦寒。阴虚者,宜补其阴。补阴者,宜用甘凉。惟阳虚一证,则身虽有热,大忌寒凉,此则人多不识也。然阴虚则病热,而阴气未竭者,治之犹易;阳虚则病寒,而阳气未竭者,治之亦易。若孤阳无阴,而寒之不可,孤阴无阳,而热之又不可,斯所谓两死之证也,无能为力矣。若阴虚阳盛而寒热往来,或夜热不止者,加减一阴煎。若心经蕴热,火在阳分,而烦热往来者,二阴煎。若盗汗不止而夜热者,当归六黄汤。若阴虚血热,崩淋不止而夜热者,保阴煎。若肝火不清,时多郁怒而为烦热者,徙薪饮。若妇人多郁多怒,而寒热不止者,加味逍遥散。若三阴亏损,血虚火盛而烦热不止者,地黄膏、三才封髓丹。若男、妇、小儿,凡脾胃受伤,阳虚火浮,而为潮热夜热者,必用理阴煎,或温胃饮,或大补元煎之类,方可保全。此证最多,此治最妙,勿以此为奇谈也。
述古
华元化曰∶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躁者阳不足,皮热而躁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热发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颊赤多言而寒者,阳中之阴邪也;面青多言而热者,阴中之阳邪也;面青多言而寒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滑实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滑实在下,则阴中之阳也。微弱在上,则阳中之阴也;微弱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滑实在中则中热,微弱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从之者生,逆之者死。《金匮大要论》曰∶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逆从之道,亦在乎审明。
寒热论列方
四逆汤(热十四) 理中汤(热一)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暖肝煎(新热十五)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寿脾煎(新热十六) 化肝煎(新寒十)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六气煎(新因二一) 归气饮(新热十四)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理阴煎(新热三) 五福饮(新补六) 韩氏温中汤(热八九) 归脾汤(补三二) 五积散(散三九) 五味沉附汤(热百十六)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五) 海藏八味丸(补一二一) 一气丹(新热二二)九气丹(新热二三)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一阴煎(新补八) 二阴煎(新补十)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玉女煎(新寒十二) 化阴煎(新寒七)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白虎汤(寒二)泻白散(寒四二) 加味逍遥散(补九三) 清化饮(新因十三) 泻黄散(寒五七)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玉泉散(新寒十五) 太清饮(新寒十三) 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 保阴煎(新寒一) 泻心汤(寒二七) 华佗阳脱方(热四六) 抽薪饮(新寒三) 徙薪饮(新寒四) 黄连解毒汤(寒一) 七正散(寒百十六) 八正散(寒百十五) 黄芩芍药汤(寒百九) 五淋散(寒百十七) 导赤散(寒一二二)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正气汤(寒六六) 凉膈散(攻十九)黄芩知母汤(寒五一) 三补丸(寒一六二) 安神丸(寒一四二) 黄芩清肺饮(寒三八) 排气饮(新和六) 地黄膏(寒九一) 《直指》黄芩汤(寒百七) 大温中饮(新散八) 大补元煎(新补一) 丹溪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五君子煎(新热六) 大厘清饮(新寒五) 《正传》麦门冬汤(寒四四) 大连翘饮(寒七八) 大金花丸(攻五五) 犀角地黄汤(寒八十、八一、八二) 一柴胡饮(新散一) 三柴胡饮(新散三) 四柴胡饮(新散四) 五柴胡饮(新散五) 加味龙胆泻肝汤(寒六四)
论外备用方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 虚邪) 术附汤(补四一 中寒) 参附汤(补三七 厥冷) 《金匮》大建中汤(补二三 中寒) 逍遥散(补九二血虚发热) 圣愈汤(补九十 虚热) 八味大建中汤(补二五 阴寒) 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热)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五) 七味白术散(补五五 虚热渴) 柴苓汤(和一九二 寒热泻)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风寒) 龙脑鸡苏丸(和三七二 阴虚烦热) 四逆散(散二八热厥) 小柴胡汤(散十九) 加减小柴胡汤(散二二 寒热腹痛)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 外邪寒热) 退热汤(寒九三 急劳大热) 秦艽扶羸汤(寒九二 虚劳) 黄 鳖甲煎(寒九十 虚劳) 地骨皮散(寒七四 热渴) 《局方》大已寒丸(热百七十 中寒) 十补丸(热一七三肾虚寒) 已寒丸(热一七二 阻阳于下) 《元戎》大己寒丸(热一七一 冷秘) 四逆汤(热十四 寒厥) 附子汤(热二二 背恶寒) 附子理中汤(热二 寒厥) 温胃汤(热十二 温中)三建汤(热四二 阴寒厥逆) 扶阳助胃汤(热百十五 中寒) 《保命》柴胡四物汤(补十二虚劳)
《灵素节注类编》:寒热
《素问·风论》帝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由阳气所化,随寒热温凉而变。寒热之伤人,必由于风,故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如其藏于皮肤之间,营卫不得通和,腠理开闭不常,以致阴阳相争,阴胜则寒而饮食减,阳胜则热而肌肉消,气血两伤,故使人而不能食,名曰寒热病也。 者,畏怯战 之状。
《灵素节注类编》:寒热
《灵枢·五变篇》帝曰∶人之善病寒热者,何以候之?少俞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帝曰∶何以候之?少俞曰∶颧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肤薄而其肉无 ,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与其天同色,污然独异,此其候也。然后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也。
善病寒热者,不必受大邪,因其皮肉筋骨皆薄弱,略有微风寒,即发寒热之病也。皮弱而卫阳虚,故其面色亦常不正。颔为地部,额为天部,时有清浊之邪相蒙,而上下面部之色各异。盖清邪上受,上部之色薄泽为风;浊邪下受,下部之色晦滞为湿。殆者,晦也,凡病危殆,其色必晦之意耳。表常邪侵,则营卫不调,乃善病寒热矣。验其颧、臂与 ,知其骨肉薄弱而髓不满之故, 者,臂肘节间隆浓之肉也。
《女科证治准绳》:寒热
经水适来适断者,或有往来寒热者,先服小柴胡汤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和之。
〔本〕妇人血脉不调,往来寒热,状如劳倦。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 官桂(去粗皮,各一两) 熟地黄 白术 白芍药(各二两)柴胡 阿胶(各半两)
为细末,每服五钱,枣一枚,水煎空心温服。白汤点服亦得。常服不生带下,调血脉,养子宫,终身无病。
太仓公治一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公诊之曰∶内寒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所以知其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曰月不下。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则思室,女子月盛则怀胎。夫肝,摄血者也。厥阴弦出寸部,又上鱼际,则阴血盛可知矣。(别详师尼寡妇条内。)
薛新甫治一妇人耳内或耳后项侧作痛,寒热口苦,月经不调,此肝火气滞而血凝,用小柴胡加山栀、川芎、丹皮治之,诸证悉退。月事不行而寒热者,详经闭门。
《女科证治准绳》:寒热
(师尼寡妇附)
〔大〕经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皆由劳伤气血,阴阳不调,寒热如疟也。当分气血虚实而治之。
〔薛〕前症若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则阴气上入于阳中,用补中益气汤。若尺部脉弱,名曰阴不足,则阳气下陷入阴中,用益阴肾气丸。若因气血俱虚,用八珍汤。若困怒动肝火,用小柴胡汤。若阴阳俱不足,则气血不归其本部,以致寒热交争也。一妇人年六十有四,久郁怒,头痛寒热。春间乳内时痛,服流气饮之类益甚,时有血如经行。
又大惊恐,饮食不进,夜寐不宁,两乳肿胀,两胁 痛,午后色赤。余以为肝脾郁怒火燥,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五分,服二剂,肿痛顿愈,又二剂全愈。再用归脾汤加炒栀、贝母,诸症悉愈。
〔大〕地骨皮散 治血风气虚,时作寒热,或晡热内热。
柴胡 地骨皮(各一两) 桑白皮(炒) 枳壳(麸炒) 前胡 黄 (炒,各七钱五分)白茯苓 五加皮 人参 甘草 桂心 白芍药(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
生地黄散 治妇人血气不调,或时寒热,体痛,不思饮食。
生干地黄 北柴胡(各一两) 羌活 木香 桂心 防风(各半两) 酸枣仁(炒研)羚羊角屑 白芍药 白术 黄 川牛膝 白茯苓 当归 枳壳(各七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异功散 治妇人血气虚冷,时发刺痛,头目昏闷,四肢无力,寒热往来,状似劳倦,并宜服之。
乌药 川芎 苦梗 玄胡索 当归 陈皮(各一钱半) 官桂 牡丹皮 芍药 白芷 干姜(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入酒半盏,再煎一二沸,不拘时。
上三方内有桂,唯寒多者宜之。第三方无滞气、污血,尤不宜服。
七宝汤 治寒热往来。
防风(去芦) 知母 生地黄(各半两) 柴胡(去芦) 秦艽 甘草(炙)前胡(去芦,各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人参三寸,煎至七分,热服。
柴胡散 治妇人寒热体瘦,肢节疼痛,口干心烦,不欲饮食。
北柴胡 赤茯苓 黄 白术(各一钱) 麦门冬(三钱) 鳖甲(醋炙,二钱) 人参 地骨皮 枳壳(麸炒) 生地黄 桑白皮 赤芍药 桔梗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桃仁丸 治妇人头目昏重,心神烦闷,或时寒热,肢节疼痛,不欲饮食。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芎 白术 柴胡(去苗)人参(去芦) 生地黄 酸枣仁(微炒,各一两) 赤茯苓 诃黎勒皮(各七钱半)枳壳(麸炒微黄,去穣) 赤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以生姜、荆芥、薄荷汤下三十丸。
青蒿散 治男子妇人肢体倦疼,虚劳寒热。
用青蒿八九月间将成实时采,去枝梗,以蒿用童子小便浸三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服。
上三方,热多者宜之。
〔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罗〕刘宋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者,盖有谓也。此二种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载∶济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病,治之不瘥。仓公曰∶此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众曰∶何以知欲男子不可得?仓公曰∶诊其脉,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
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以思室,妇人血盛以怀胎,夫肝摄血者也,是厥阴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则阴盛可知。故知褚氏之言,信有谓矣。
〔大〕师尼寡妇与室女出嫁愆期者,多因欲心萌而不遂,恹恹成病,乍寒乍热,久则为劳。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 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也。
〔薛〕前证若肝脉弦出鱼际,用小柴胡加生地黄送下生地黄丸。久而血虚,佐以四物汤。若兼怒动肝火而寒热者,佐以加味逍遥散。若兼亏损肝经而寒热者,佐以八珍汤。
若兼亏损元气而寒热者,佐以补中益气汤。若兼郁伤脾气而寒热者,佐以《济生》归脾汤。
一妇人因夫经商久不归,发寒热,月经旬日方止,服降火凉血药,反潮热内热,自汗盗汗、月经频数。余曰∶热汗,气血虚也。经频,肝脾虚也。用归脾汤、六味丸而愈。尝治兼证既愈而寒热不衰,当仍用本证药。一妇人年三十有七,早孀居,两腿骨作痛,晡热体倦,月经不调,或发寒热,数年矣。一日颈项两侧结核,两胁胀痛,此系肝经郁火而成也。先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数剂,肝症顿愈。又用加味逍遥散加泽兰、乳香、没药,三十剂,血症渐痊。再用加味归脾汤,年余而安。一孀妇两腿作痛,或用除湿化痰等药,遍身作痛而无定处,此血症也。不信,乃服流气饮之类而殁。一放出宫人年四十余,臀腿内股作痛,晡热口干,月经不调,此系肝经血少不能养经络而然也。宜加味逍遥散加泽兰叶五十帖,诸症稍缓,又以归脾汤二百余剂而痊。一放出宫人,臀腿肿痛,内热晡热,恶寒体倦,咳嗽胸痞,月经过期而少,彼以为气毒流注,服清热理气之剂益甚,此肝经瘀血停留所致。盖肝经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下循 内 ,绕阴器,抵少腹。主治之法,但当补其所不胜,而制其所胜。补者脾也,制者肝也。经曰∶虚即补之,实则泻之。此定法也。彼不信,仍服前药,遂致不起。
〔本〕生地黄丸 许学士治一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悸,或时自汗。是时疫气大行,医见其寒热,作伤寒治之,用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急,召予诊之,三部无寒邪脉,但厥阴弦长而上鱼际,宜服抑阴等药,故制此方。
生地黄(二两) 柴胡 秦艽 黄芩(各半两) 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乌梅汤吞下,日三服,不拘时。
《伤寒大白》:寒热
寒热者,寒已又热,热已又寒,或一日二三度发。若每日一发,先寒后热,发作有定期者,又名似疟而非寒热矣。寒热之症,太阳经居多,有时邪热内伏则寒,有时邪热外发则热。表邪多,则寒多热少而无汗,羌活柴胡汤散表。里热多则热多寒少而有汗,以小柴胡汤和解。
若寒多脉浮大者,倍用柴胡;若手足常冷,恶寒汗少,再加发表之药。汗多脉沉数者,方用黄芩;若汗多口渴脉数,再加清里之药。表寒多,用发散忌以清凉,里热多,用清凉兼发散;若汗多有寒有热之症,不得不用发散清凉,寒热杂合之剂,以和解表里,是以仲景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经时寒时热之症。以柴胡一味,升散在表之邪,使恶寒自已。以黄芩一味,清解在里之热,使发热自除。再加人参、广皮、甘草,以和胃气,使胃阳敷布,得专和解之权。推而比例,则症之兼见太阳者,羌活冲和汤,症见阳明者,干葛石膏汤;若三阳经俱见症者,用羌活、葛根、柴胡三味散表,以治恶寒,黄芩、石膏、知母三味清凉,以治里热,广皮、甘草,以和中气,则三阳寒热汗多,一和解而尽之矣。《准绳》书以此治夏秋三阳寒热之疟,深中此旨。
伤寒病,至十余日,外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宜大柴胡汤。
十余日,外热结在里,已为可下。今因往来寒热,少阳症,但可用柴胡汤散表邪,略加大黄一味,以去里热。
伤寒六七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条详注呕吐门。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满干呕,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小柴胡汤。
太阳病传入少阳,胁满干呕,往来寒热,症见沉紧弦脉,症脉皆是少阳,故用小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胁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未解也,宜柴胡桂枝干姜汤。
五六日已汗下,胸胁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往来寒热,又心烦,此太阳表症未罢,少阳诸症又急,故用柴胡、桂枝合治。因汗下后,略加干姜和中。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熟半夏 广皮 甘草
此仲景和解少阳表里寒热之方。若太阳兼症,加羌活;若阳明兼症,加葛根、升麻;无汗,加防风;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大便秘结,腹中胀痛,下症急者,加大黄;小便不利,加木通;大便滑泄,加赤茯苓,名柴苓汤。头角痛,加川芎。
羌活冲和汤 见发热。
此方和解太阳寒热之症。加减详发热门。
干葛石膏汤
干葛 柴胡 黄芩 石膏 广皮 甘草
此方以柴葛解肌汤、干葛石膏汤、小柴胡汤三方合一,双解阳明少阳表里者。
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大黄
此方小柴胡,去人参,加大黄,名大柴胡汤。治少阳表症未罢,下症已急,故以此汤双解表里。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桂枝 黄芩 广皮 甘草 人参 芍药 干姜 半夏
此即小柴胡合桂枝汤,治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者。广而推之,仲景治项强症,有桂枝加葛根汤,麻黄加葛根汤,同此法也。
时寒时热症,世俗皆以小柴胡和解少阳,然未见效。余今进求精切,因知发热恶寒,皆太阳表症,时寒者,表邪欲发未伸也。时热者,邪热临时外现也。时寒时热者,邪热欲发未能,邪正分争,表邪未越,表汗未彻也;岂小柴胡和解一法得以治之!夫似疟症,每发必汗出身凉,专务散邪主治,忌用寒凉抑遏,恐明日至其时,尚有恶寒表症耳,况寒热不凉者乎!理肺发表汤、平胃发表汤,治时寒时热最效。方见身痛。
《普济方·针灸》:寒热
治骨寒热。汗注不止。穴复溜治寒热解散。淫泺颈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穴至阳治身解寒淫泺。 酸不能久立。穴光明治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穴哑门治洒淅寒气。穴陶道 神堂 风池治洒淅畏寒。厥逆。穴阴治洒淅恶风寒。虚热。舌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穴鱼际治发寒热。穴浮白治头重身热。穴肾俞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穴颅囟治身热。穴太白 阳纲治身体烦热。穴曲差治劳疾羸瘦。体热。穴脑空治寒热喘满。穴肺俞治寒热胸膈满。穴天池治乍寒乍热。穴少冲治寒热。穴神道 少海治振寒。穴胆俞治洒淅振寒。穴临泣治虚热洒淅。毛竖恶风寒。舌上黄。身热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头痛甚。汗不出热烦心。少气不足。穴鱼际治寒热骨痛。穴膈俞治身寒热。穴天突治身寒热。引项强急。穴脑空治寒热。穴飞扬 光明治脏腑积聚。心腹满。腰背痛。饮食不消。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穴三焦俞。随年壮。又胃脘穴灸百壮。乃灸至千壮止。
治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穴脾俞。并椎三穴。各灸七壮。
治盗汗。寒热恶寒。穴肺俞(随年壮。针五分)。阴都百壮。
治多汗寒热。穴玉枕。五十壮。
治三焦寒热。穴小肠俞。灸随年壮。
治膀胱三焦津涎下。大小肠寒热。赤泄。洞痢。腰脊痛。小便不利。妇人带下。穴三焦俞。灸五十壮。
治身体腰脊如解。及治寒热。
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尾窍骨也。以年为壮数。视背椎陷者灸之。举背肩上陷者灸之( 穴也)。两季胁之间灸之(章门穴也)。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阳辅穴也)。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侠溪穴也)。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经阙其名)。 下陷脉灸之(承筋穴也)。外踝后灸之(昆仑穴也)。膺中陷骨间灸之(天突穴也)。掌束骨下灸之(阳池穴也)
脐下三寸灸之(关元穴也)。灸毛际动脉灸之(气冲穴也)。膝下三寸分间灸之(三里穴也)。
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冲阳穴也)。巅上一寸灸之(百会穴也)。
治身体腰脊如解。穴涌泉
《伤寒六书》:寒热
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邪正分争也,属少阳半表半里证。盖阳不足,则阴邪出表而与之争,故阴胜而为寒。阴不足,则阳邪入里而与之争,故阳胜而为热。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相半,乍往乍来而间作也。小柴胡专主往来寒热,寒多者,加桂;热多者,加大黄,是其大法也。太阳证,八九日,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不呕,清便,脉浮缓者,为自愈;不浮缓,为未愈,柴胡桂姜汤。病至十余日,热结在里,大渴,大便实,往来寒热,大柴胡汤。若往来寒热,胸胁满而不痛者,半表半里证,未入乎腑,小柴胡加枳、桔。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为热入血室,亦用小柴胡治之。
《伤寒六书》:寒热
寒热往来者,阴阳相胜,邪正相争而作也。盖阳不足,则阴邪出于表而与之争,故阴胜而为寒。阴不足,则阳邪入于里而与之争,故阳胜而为热。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相半,乍往乍来而间作也。小柴胡汤专主寒热,寒多者,加桂;热多者,加大黄,是大法也。
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桂枝麻黄各半汤;脉微缓者,不可汗,宜越婢汤。
病至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大柴胡汤。心烦发呕,胸膈满,不欲食,寒热往来,小柴胡汤。
汗下后不呕不渴,头汗出,胸膈满,小便不利,寒热往来,柴胡桂姜汤。
热多寒少,尺脉迟者,荣血不足,黄 建中汤。脉浮大,寒热往来,宜祛邪。
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伤寒明理论》:寒热
伤寒寒热.何以明之.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邪正分争.往来寒热者.言邪气之入也.而正气不为之争.则但热而无寒也.乃有热而寒者.谓其正气与邪气分争.于是寒热作矣.争则气郁不发于外.而寒热争焉.争甚则愤然而热故寒已而热作焉.兹乃寒热之理也.或谓寒热者.阴阳争胜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此阴阳之争也.何则.盖以寒为阴.而热为阳里为阴而表为阳.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矣.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矣;其邪在半表半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矣.表里之不拘.内外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而寒热且往且来也.是以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气半在表半在里.则寒热亦半矣.审其寒热多少.见其邪气浅深矣.
小柴胡汤.专主往来寒热.而又立成诸加减法.亦为邪气在半表半里.未有定处.
往来不常.又寒热如疟.与夫发热恶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热加疟者.作止有时者也.及往来寒热.则作止无时.或往或来.日有至于三五发者.甚者十数发.其与疟状有以异也.至于发热恶寒者.为发热时寒并不见.恶寒时热不见也.不若此热已而寒.寒已而热者.虽然.应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
而结热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亦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不可不知也.
《审视瑶函》:寒热
凡患寒热者,由风邪外客于腠理,痰饮内渍于脏腑,致血气不足,阴阳更胜而所作也。阳胜则发热,阴胜则发寒,阴阳交争,邪正相干,则寒热往来,时发时止。然此症与疟相似而发寒不致战栗,发热不致闷乱为异耳。
□
赤痛如邪症,多招寒热魔,不认风寒疟,炎凉勿用过,下虚兼上实,里急外疏多,皆因客热扰,宜治要中和。
此症专言目病而赤痛,头疼,寒热交作,如风寒疟疾状。凡病发目痛轻则一年数次,重则举发频频,非比暴风客热,乍发之症也。此症系肝肾之故,肝肾俱虚故热在内,而阴虚火动,寒者荣卫虚损,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若作风热疟痰,若用刚剂治之,则血愈虚,而病愈深矣。宜服∶
十珍汤 治虚损血枯,上攻目痛,滋阴降火,养血清肝。
生地(酒洗,二钱) 当归(酒洗,钱半) 白芍药(炒) 地骨皮(炒) 知母(盐酒拌炒) 丹皮(童便浸炒)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各钱半) 人参(去芦) 甘草梢(各五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夫阴虚者,未有不动火,苦寒直泄之药,惟病端初起,元气未虚,势方蕴隆,脉鼓而数者,暂取治标,稍久涉虚,便不可服。王太仆曰∶治热未已,而中寒更起,且足太阴伤,而绝肺金孕育之原矣。斯以地黄为君,知母为佐,壮天一之水,以制丙丁,不与之直争也。当归、白芍药,以沃厥阴,肾肝同治之法也。水衰则火旺,是以牡、地二皮为克制,火盛则金衰,是以天麦二冬为屏障,人参补金位之母,甘草生用,所以奉令承使,奔走赞成者也。
酒调洗肝散 治实热气攻眼,无时痛甚。
黑玄参 大黄 黄芩 山栀仁(炒) 生地黄 知母 桔梗 当归尾 元明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食远温酒调下,日进二服。
□
痛如针刺属心经,火燥珠疼炽盛行,戒酒忌辛休躁怒,免教症变渐相生,流火轻微唯一点,蓦然有处似针疼,防微杜渐宣君火,泄破炎 荣自盈。
此症谓目珠疼如针刺也。病在心经,火实有余之症。若痛蓦然一二处,如针刺痛,目虽不赤,亦是心经流火,别其痛在何处部分,以见病将犯其经矣。按∶此症多有体虚目劳兼染淋浊之病,荣气不上潮于目,而如针刺之痛者,宜养其荣,若降火则急矣。宜服∶
加减八正散 治心热冲眼,赤肿涩痛,热泪羞明,兼治大小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燥不宁,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治之。
滑石 甘草梢 大黄(面裹煨) 木通 瞿麦 车前子 栀子(炒) 蓄(各等分,为末)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灯心三十段,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经曰∶膀胱不利为癃。理宜八正散以通之。滑可去着,滑石、车前皆滑也;泻可去实,大黄、甘草、栀子皆泻也;通可去滞,瞿麦、 蓄、木通、灯心皆通也。若虚弱辈,则大黄不宜用也,加生地黄、桑白皮、苦竹叶以清疗之。
《续名医类案》:寒热
汪石山治汪世昌,形肥色紫,年逾三十。秋间病恶寒发热,头痛自汗,恶心,咯痰恶食。医以疟治。诊之,脉浮濡而缓,右寸略弦,曰∶非疟也,此必过劳伤酒所致。饮以清暑益气汤,四五服而愈。
易思兰治一春元下第归,得寒热病,每日申酉二时,初微寒,继作大热,而烦躁甚如狂,过此二时,平复无恙,惟小便赤黄而涩。往时一有心事,夜即梦遗,每日空心用盐饮烧酒数杯。医者以为病疟,用清脾饮、柴苓汤,并截药俱不效。六脉惟左尺浮,中沉取之皆洪数有力,余部皆平,曰∶此潮热病也。以加减补中益气治之,日进一服,三日病渐退。复用六味地黄丸兼前药,调理一月而安。或问寒热而不以疟治,何也?曰∶此非疟,乃潮热也。潮者,如水之潮,根据期而至。《八法流注》云∶申酉二时属膀胱与肾,此病专属二经,水衰火旺,当申酉时火动于中,故发热而躁,躁属肾。若疟疾肝部必弦,今不然,惟左尺独现火象。此因平日斫丧太过,肾水亏损,阴火旺炽,加之盐饮烧酒,引入肾经,故小便赤黄而涩也。又曰∶此非阴虚火动乎?曰∶阴虚之热,自午至亥,发热不间。今惟申酉时热,热止便凉,与阴虚不同。又曰∶或亦尝用补中益气而不效,何也?曰∶加减之法,或未同耳。予之去升、柴,加丹皮、泽泻、黄柏者,丹皮泻膀胱,泽泻泻肾火,黄柏为君,以生肾水,水旺则火衰,而寒热退矣。用六味丸者,亦取有丹皮、泽泻耳。如不知此,仍用升、柴,乃以肝脾之药治肾,所以不效也。
孙文垣治李坦渠子妇,十月寒热起,一日一发,咳嗽心痛,腰亦痛。次年正月望后,始间日一发,肌肉大减,喉疼,汗出如雨,白带如注,饮食减少,百治汗不止。脉之,右手软弱,左手散乱,此汗多而脉不敛,病至此危矣。经云火热似疟,此之谓欤。以黄 二钱,白芍一钱五分,甘草、阿胶各一钱,鳖甲三钱,桂枝五分,乌梅一个,水煎服,其汗止。再诊,脉已敛,神气亦回,前方加何首乌、石斛、牡蛎,寒热亦不发,饮食少加,然有幽谷回春之象。
喻嘉言治吴吉长内,新秋病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生咳嗽。然病未甚也,服表散药不愈,体日 羸。延至初冬,饮以参、术补剂,转觉厌厌欲绝,食饮不思,有咳无声,泻痢不止,危甚。医议以人参五钱,附子三钱,加入姜、桂、白术等,作一剂服,以止泻补虚,而收背水之捷。病家无措,延喻诊毕,未及交语,前医至,即令疏方,喻飘然而出。盖以渠见既讹,难与言耳。前医既去,乃曰∶是症总由误药所致,始先皮毛间洒淅恶寒发热,肺金为时令之燥所伤也。用表散已为非法,至用参、术补之,则肺气闭锢,而咳嗽之声不扬,胸腹胀饱,不思饮食,肺中之热,无处可宣,急奔大肠,食入不待运化而即出。食不入,则肠中之垢污亦随气奔而出,是以泻痢无休也。今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则源流俱清,寒热、咳嗽、泄泻一齐俱止矣。服四剂必安,不足虑也。方用黄芩、地骨皮、甘草、杏仁、阿胶,一剂泻即少止,四剂寒热俱除,再数剂咳嗽亦愈。设与若辈商之,彼方执参、附为是,能相从乎?又乡中王氏妇,秋月亦病寒热,服参、术后厌厌一息,但无咳嗽,十余日不进粒米,亦无大便,时时晕去,不省人事。其夫来寓,详述其证,求发补剂。乃以大黄、芒硝、石膏、甘草四味,为粗末与之。彼不能辨,归而煎服。其妇云∶此药甚咸。夫喜曰∶咸果补药,遂将二剂连服。顷之,腹中弩痛,下结粪数块,绝而复苏,进粥二盏,前病已如失矣,凡此,素有定见于中,始无炫惑。书之为临症者广其识焉。
高鼓峰治程氏子,每日至辰时大寒,午时大热,热即厥,两目直视,不能出声,颏脱,涎水从口角涌出,日流数升,至丑时始汗解,饮食不进,昏冒欲绝。诊之,皆诛伐太过所至也。投以补脾之药,不即效。延他医,用柴胡、南星、半夏等,势转剧。复延诊,值医者在座,询之曰∶此何症也,而用前药?曰∶子不识乎?此肝疟也。肝疟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高笑曰∶据子述经言,当得通脉四逆矣,何用前药?某诚不识此为何病,但知虚甚耳。请先救人,然后治病何如?曰∶子用何药?曰∶大剂参、附,庶可挽回。彼力争参、附不便。乃漫应曰∶谨奉教。始洋洋色喜而别。是夜用人参一两,黄 二两,炮姜三钱。比晓,熟地、桂、附并进,次日辰时,病不复发矣,此缘劳役过度,寒热往来,医认为疟,且时当秋令,一味发散寒凉,重虚其虚,展转相因,肝脾大败,非峻补气血,何由得生?夫病由人生,人将死矣,而乃妄牵经义,强合病情。及至处方,又乖成法,自误误人,至死不觉,悲夫。
吕仲嘉内人,在室十四岁时,寒热往来,迨后适仲嘉,又十余年,寒热如故。或作疟治,或作虚治, 羸枯削,几于骨立。高诊之曰∶此非疟非虚,乃血风症耳。以五加皮散加熟地二两,每剂共药五六两许,水二升,浓煎一升,每日进一剂。如是者二十剂,寒热顿除。
冯楚瞻治徐山公,患似疟非疟。医以柴胡汤连进数剂,渐至不省人事,口噤僵卧,咸谓无生理。曰∶此阳虚作寒,阴虚作热,误当疟治,必死也。以重剂熟地、白术、五味、牛膝、麦冬、制附子,另煎人参一两冲服,三日而苏,后用温补而愈。
吴孚先治小姨,病寒热如疟,语言谵妄,如见鬼状。有指为热入血室者,然证与长沙所论三条,了不相合。
诊得右寸浮滑,知为风痰胶固肺脏,故洒淅寒热。痰迷心窍,故语言谵妄。宜发表利气自愈,用二陈汤加苏、防、前、葛、枳、桔、桑、杏,数剂微汗而痊。
有一师尼,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恶风体倦,大小柴胡杂进,其病益剧。诊视脉无寒邪,但厥阴脉弦长而出鱼际,治以抑阴地黄丸而愈。
薛立斋治一妇人,因夫久出经商,发寒热,月经旬日方止,服降火凉血药,内热益甚,自汗盈盈,月经频数。曰∶内热自汗,乃脾气虚热也,非血不归脾也。用归脾汤、六味丸而愈。
一室女久患寒热,月经失期,以小柴胡汤加生地治之少愈,更以生地黄丸而痊。柴胡、秦艽各半两,生地二两,酒湿杵膏,赤芍一两为末,蜜丸。每三十丸,乌梅汤下,日三服。
易思兰治一男子病寒热,众作疟治,年余不愈。又以为劳疟、虚疟,用鳖甲散、补中益气汤,俱不效。脉左右三部俱浮大无力,形瘦色黑,饮食不美。知为阴虚发热病也。早进六味丸,晚服补阴丸。七日后,饮食渐美,寒热减半。又服一斤,未一月全愈。盖此似疟非疟,乃阴虚之候也。凡正疟则寒热虽参差而有准。今寒热往来,或一日一次二次,且寒而不厥,身热如火,热退又无汗,兼之形瘦色黑,怔忡不寐,口渴便秘,岂可谓疟乎?且疟脉当弦,(诸虚损脉亦多弦。)发则弦而大,退则弦而小。今浮大无力,早晚相同,诚阴血不足,阳火有余。火发于外则为热,火郁于中则为寒。形瘦者,火之消烁也。色黑者,火极似水也。怔忡不睡者,心血亏损也。(肝火浮入胞络者多。)饮食不美、口渴便秘者,火炽于上下也。但生肾水,养血滋阴,阴血充则火自降,寒热退而病瘳矣。
立斋治一妇人,久患寒热,服清脾饮之类,胸膈饱胀,饮食减少。用调中益气加茯苓、半夏、炮姜各一钱,二剂而痊。
朱丹溪治赵孺人,夜间发寒后便热,丑寅时退,起来口渴,食少无味,谷不化,腹痛而泄,倦怠,或遇事烦躁,赤眼气壅。又不耐风寒,亦恶热。白术、归身各二钱,白芍、陈皮各一钱,人参、黄 各五分,炒柏、炙草、炒芩、丹皮、木通、缩砂各三分,煎下保和丸、实肠丸,各三十丸。
吕十四孺人,怒气后寒热咳嗽,食少淋泄,缩砂、甘草各三分,人参五分,白术钱半,连翘、陈皮、茯苓各一钱,姜二片同煎。
一妇人年五十余,形实喜作劳,性急味浓,喜火食,夏却患热,恶寒发热,更无休时,衣被虽浓,常凛然,两脉皆涩。朱作杂合邪治之。遂以四物汤加陈皮,以人参、白术为君,生甘草、黄柏为佐,多入姜汁,吞通神丸三十丸,回金、抑青各二十丸,阿魏十丸。煎三帖而得睡,第五帖而身和,第七帖通身微汗,诸症皆除。
华佗传,有妇人长病多年,世谓寒热注病者。冬十一月中,佗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寒水汲灌,云当满百。始七八灌,寒战欲死。灌者惧欲止,佗令满数,将至八十灌,热气如蒸出,嚣嚣高二三尺。满百灌,佗乃使燃火,温床浓覆,良久汗始出,着粉汗燥便愈。(《三国志》)
马元仪治张某,寒热数日,痛,呕逆,胸满身疼,左脉弦涩,关尺虚微。此中气虚寒,胸中之气不化而为满,胃中之阳不布而为呕,卫外之阳不固而为痛。以四君子补脾胃之虚,炮姜、附子、肉桂补阳气而除邪,少加黄连以为引导,一剂脉起,再剂痛止得睡,不数剂而霍然。
顾允谐寒热日作,胸满不舒,自汗不止已数日。或用柴胡、黄芩两解之法不愈。诊其脉,右三部虚微,左三部弦涩。望其色,枯白不泽。脉微为阳微,弦为虚风,由正气不足,虚邪外袭而成寒热,治宜补中益气。即有胸满,亦是阳虚不布,非气实而然也。况自汗者,阳虚不能卫外故也。面色不华者,气血亏损,无以上荣于面也。遂与理中汤理其中气,加桂枝以祛虚邪。后倍加参、附,不数剂而愈。
唐氏子患寒热,弥月不瘥,胸中有块高突,按之则痛,时见厥逆,兼多自汗。诊其脉,右三部虚微,按之如丝,此症实脉虚,邪实正衰之候也。攻之则碍虚,补之则助邪。然用补则正气旺而邪自去,若任攻则邪气去而正独全者鲜矣。用人参二钱,扶正养正为主,佐以炙甘草和平益气以却虚邪,炮姜、黄连、半夏以开痞而散结,肉桂以固其本,桂枝以越其邪。制方井井有条,可以为法。二剂寒热减,两脉起,加人参以助中焦运化,而痛渐平。再用桂附理中汤调理而愈。
一妇人患寒热半月,两脉浮虚,按之则豁然空,两寸倍甚。曰∶脉见空豁,寒热不时,面色不华者,气血不荣也。语言错乱者,神明失养也。与归脾汤加黄连、肉桂各七分,令其心肾内交。服后脉渐有神,改用人参三两,黄 三两,归身一两,炙草二钱,生地五钱,远志二钱,枣仁三钱,杞子五钱,大剂补气养荣。数剂寒热止,神气清。令早服七味丸,下午进归脾大造膏,百日而愈。
李东垣治中书左丞姚公茂,上热下寒,用既济解毒汤良愈。(未选入。)
来天培治马振昌室,年约五旬,夏间忽患寒热头痛,每未申时起,至寅卯时退,头晕,胸胃嘈杂。或作暑风治,益甚,不能饮食,无汗,气急懒言。诊之,六脉沉细,两关微弦。此劳倦伤脾,中气不足,外感寒邪,内伤生冷,清阳不升,气虚不能达也。与补中益气汤加炮姜、半夏,一剂汗出热短,嘈杂渐已。继以归脾汤加半夏、桂枝、白豆仁,寒热除,饮食进,调理而愈也。
马氏妪年七旬,八月忽病寒热,恶心头疼,身痛,心跳不眠,呕吐不食,展转呻吟。诊之,两关弦而紧,余脉细小。以为脾气虚寒,肝气上逆。与姜附理中汤,加白芍和肝,二剂渐瘳。
朱丹溪治一人,天明时发微寒,便热至晚,(病盛于阳。)两腋汗出,手足热甚,(四肢为诸阳之本。)
则胸满拘急,大便实而能食,(邪热可知。)似劳怯病者,(虚损之甚亦作寒热。)脉不数,但弦细而沉。(此张子和谓为有积之脉。)询之,因怒气而得。但用大柴胡汤,惟胸背拘急不除。后用二陈汤加羌活、防风、红花、黄芩治之。
汪石山治一人,形短苍白,平素喜饮,五月间忽发寒热。医作寒治,燥渴益甚,时常啖梨,呕吐痰多,每次或至碗许,饮食少进,头痛晕闷,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一夜不安,或一日连发二次,或二日三日一发,或连发数日,平素两关脉亦浮洪。先令服独参汤二三帖,呕吐少止,寒热暂住三日。他医曰∶渴甚脉洪,热之极矣,乃用独参以助其热,非杀之而何?及往视脉,皆浮洪近数,曰∶此非疟而亦非热也。脉洪者,阴虚阳无所附,孤阳将欲飞越,故脉见此。其病属虚,非属热也。渴甚者,胃虚精少,不上朝于口,亦非热也。盖年逾六十,血气已衰,加以疟药性皆燥烈,又当壮火食气之时,老人何以堪此?然则邪重剂轻,非参所能独治。遂以参、 各七钱,归身、麦冬各一钱,陈皮七分,甘草五分,水煎,每次温服一酒杯。服至六七帖,痰止病除而食进,大便旬余不通,增之以蜜,仍令服三十余帖,以断病根。续后脉亦收敛而缓,非复向之鼓击而驶矣。
《血证论》:寒热
发热恶寒.多是外感伤其荣卫.伤荣则寒.伤卫则热.平人治法.须用麻桂发散.失血皆阴血大亏.不可再汗.以耗其气分之水液.只可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紫苏杏仁薄荷前胡葛根等.以和散之.免犯仲景血家忌汗之戒也.若不关外感.系本身荣卫不和.发为寒热.似疟非疟者.不可作疟治之.只用小柴胡.或逍遥散.和其荣卫而愈.又有瘀血作寒热者.其身必有刺痛之处.血府逐瘀汤治之.此与杂病寒热有异.医者须知.
《医经原旨》:寒热
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非素所有,故曰非常。)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阴虚者阳必凑之。阳邪实于阴分,故热而烦满。)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无所因而寒者,寒生于中也。)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痹者,正气不行也。阳少阴多,则荣卫不能充达,故寒从中生,所谓寒痹之属。)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凡有内热而风寒外束之,则热必愈盛,故如灸如火也。)是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风者,阳气也。以四肢之热,而逢风于外,是谓两阳相得,况乎阴气衰少,则水不胜火,故病为阳独治,治言王也。)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阳独治者,孤阳也,故不能生长而止能为热耳。)逢风而如灸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肉者,阴也。阳盛则伤阴,故令人肌肉消烁。)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肾气素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肾气素胜者,必恃胜而多欲,故以水为事。太阳者,少阴之表,阴中之阳也。欲多则精伤于肾而脂枯不长,脂枯则水不胜火,火胜则肾水愈虚,骨髓不充,气涸于内,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肝有少阳之相火,心为少阴之君火,肾,一水也。一水已竭,二火犹存,是阴气已虚于中,而浮阳独胜于外,故身骨虽寒而不至冻栗,病名“骨痹”。然水不胜火,则筋骨皆失所滋,故肢节当为拘挛。)人之肉苛者,虽近于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苛者,顽水沉重之谓。苛,音呵。)是为营气虚,卫气实也。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不仁,不知痛痒寒热也。不用,不能举动也。荣气者,阴气也,主里;卫气者,阳气也,主表,上言卫气实者,言肌肉本无恙也;下言卫气虚者,正言卫气之病也。营卫俱虚,则血气俱病,血虚故为不仁,气虚故为不用。人之身体在外,五志在内,虽肌肉如彼,而神气失守,则外虽有形而中已无主,若彼此不相有也,故当死。)有病热而有所痛者也。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阳脉者,火邪也。凡病热者必因于阳,故三阳之脉,其动甚也。)人迎─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人迎,足阳明脉,所以候阳也,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也。凡邪热在表,三阳既毕,则入于阴分矣。)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 胀而头痛也。(头主阳,腹主阴。阳邪在头则头痛,及其入于阴分,则腹为 胀也。)
有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也。(相移者,以此病而移于彼也。)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肾中寒气移于脾者,乃为痈肿。凡痈肿之病,寒热皆能为之。热者为阳毒,寒者为阴毒。盖脾主肌肉,得寒则气聚而坚,坚而不散,则为肿为痈也,曰“痈”者;壅也。肾以寒水之气,反传所胜,侵侮脾土,故壅为浮肿。少气者,寒盛则阳虚于下,阳虚则无以化气也。)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脾中寒胜,则反传于肝。脾寒则肉寒,故为痈肿。肝寒则筋寒,故为筋挛。)肝移寒于心,狂,膈中;(肝移寒于心,传其所生也。心主火,其藏神。受肝邪之寒逆,故神乱而为狂。心脉出属心系,下膈,阳为阴抑则气有不行,故隔寒不通也。)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心与肺,二阳脏也。心移寒于肺者,君火之衰耳。火不足,则不能温养肺金,肺气不温,则不能行化津液,故饮虽一而溲则倍之。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则肺气从而索矣,故曰“肺消”。门户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涌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涌也。水者,阴气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肺移寒于肾,则阳气不化于下,阳气不化则水泛为邪而客于大肠,以大肠为肺之合也。但按腹不坚而肠中濯濯有声者,即是其候。)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上文言“移寒”,此下言“移热”也。脾热移于肝者,反传其胜,热之甚也。肝藏血,病主惊骇,邪热薄之则风火交作,故为惊,为鼻中出血也。)肝移热于心,则死;(心本属火,而肝以风热移之,木火相燔,犯及君主,故当死也。)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属金,其化本燥,心复以热移之,则燥愈甚而传为膈消。膈消者,膈上焦烦,饮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言肺消者因于寒,此言膈消者因于热,可见消有阴阳二症,不可不辨。)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柔,筋软无力也。 ,骨强直也。肺主气,肾主骨,肺肾皆热,则真阴日消,故传为柔 。 ,音翅。)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肾移热于脾者,阴火上炎也。邪热在下,真阴必亏,故传为虚损。肾本水脏,而挟热侮脾,故为肠 下利脓血。阴虚反克,则水土俱败,故死不治也。)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胞,子宫也,在男则为精室,在女则为血室。膀胱,津液之府也,俗名谓之“溲胞”。命门火盛,则胞宫移热于膀胱,故小便不利为癃,甚则为溺血。常见相火妄动,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证也,胞,包,脬二音。在“胞胎”之“胞”则音胞,“溲胞”之“胞”则音脬。)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膀胱之热上行,则移热于小肠。小肠之脉,循咽下膈,抵胃,其支者循颈上颊,故受热为膈肠之病则痞塞不便,受热于咽颊之间则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瘕,为沉;(小肠之热下行,则移热于大肠,热结不散,或气或血,留聚于曲折之处,是为 瘕, 瘕者,谓其隐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 、伏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大肠移热于胃,燥热之气上行也,故善于消谷。阳明主肌肉,而热烁之,则虽食亦病而瘦,所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阳明胃热而移于胆,则木火合邪,不生脾土,故亦当善食而瘦。)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胆经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曲折布于脑后,故胆移热于脑,则为辛 鼻渊之病,辛,酸辛也。 ,音遏,鼻茎也。)传为衄蔑瞑目。(脑热不已,则传为此症。衄、 ,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 。热伤阴血则目无所养,故令瞑目,以羞明不能开也。 ,音灭。)故得之气厥也。(厥者,气逆也。此总结一篇之义,皆由气逆所致。)
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婴儿也,病热脉悬小者,阳症阴脉,本为大禁,但小而缓者,邪之微也,其愈则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也,为可虑耳,以小儿稚阳之体,而加之病热。脉不当小。若脉虽小而手足温者,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犹在也,故生;若四肢寒冷,则邪胜其正,元阳去矣,故死。谓从者手足温,逆者手足寒也。)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言小儿之外感也。风热中于阳分,为喘鸣肩息者,脉当实大。但大而缓则胃气存,邪渐退,故生;实而急则真脏见,病日进,故死,此见古人之诊小儿者,未尝不重在脉也,即虽初脱胞胎,亦自有脉可辨,何后世幼科如《水镜诀》及《全幼心鉴》等书,别有察三关之说,于脉则全置不问?夫三关乃手阳明之浮络,原不足以候脏腑之气,且凡在小儿,无论病与不病,此脉皆紫白而兼乎青红,虽时有浓淡之异,而四色常不相离也。何以辨其紫为风,红为寒,青为惊,白为疳?又何以辨其雷惊、人惊、水惊、兽惊之的确乎?近代医家,习以为常,全不知脉,欲济其危,胡可得也?遍考并无三关名目,惟经脉有察手鱼之色者,若乎近之。然乃概言诊法,亦非独为小儿也。则三关之说,特后世之异端,不足凭也。故凡欲诊小儿者,在必察气口之脉,面部之色,呼吸之声,或兼察手鱼亦可也。且小儿之脉;原非大方之比,不必多歧,但求于大、小、缓、急、虚、实六者之间,可以尽之。诊得其真,取如反掌,既明且易,岂不愈于彼哉!)
《医述》:寒热
寒热往来,虽为少阳经病,然于产后见之,则属阴阳两虚,营卫不和。当遵丹溪大补气血为治,非小柴胡可同例也。(萧慎斋)
产后有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者,此皆不足之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若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而恶寒,用补中汤加姜、枣发越之。若尺部脉弦,为阴不足,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用六味丸加肉桂收摄之。(《张氏医通》)
《医效秘传》:寒热
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血弱气虚,腠理受邪,阴阳相胜,邪正相争而作矣。若邪气之入也,而正气不与之争,但热而无寒也。今热而寒者,谓正气与邪气分争,于是寒热作矣。争则气郁不发于外,而寒热争焉,争甚则愤然而热,故寒已而外热作焉,斯乃寒热之理也。或谓寒热者,阴阳争胜也,以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斯乃阴阳之争也。何则。以寒为阴而热为阳,以里为阴而表为阳。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争,则为寒矣。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争,则为热矣。其邪半在表半在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是则表里不拘,内外不定,或出或入,由是寒热且往且来而间作也,是以往来南戴热,多属半表半里之症。一云、阳不足,则阴邪出表而与之争,故阴胜而为寒,阴不足,则阳邪入里而与之争故阳胜而为热。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平半矣。审其寒热多少,视其邪气深浅,俱用小柴胡汤和之,若寒多、加桂枝,热多、加大黄,是大法也。
《医学纲目》:寒热
□
〔汤〕食积,寒热如疟,渴泻气急,要合地卧,此候先当取下积,只用平胃散,次常服进食丸。(平胃散方见大人泄泻,进食丸方见癖。)
□
〔钱〕曹宜德子三岁,面黄,时发寒热,不欲食而饮水及乳不止。众医以为潮热,用牛黄丸不愈,及以止渴干葛散服之,反吐。钱曰∶当以白饼子下之,后补脾,乃以消积丸磨之,此乃解也。后果愈。何以故?不食但饮水者,食伏于脾内不能消,致令发寒热。用止渴药吐者,药冲脾故也。故下之即愈。
□
〔子和〕高巡检子八岁,病热,医者皆为伤冷,治之以热药,欲饮冰水,禁而不与,内水涸竭,烦躁转生,前后皆闭,口鼻俱干,寒热往来,咳嗽时作,遍身无汗。又欲灸之,适遇戴人。戴人责其母曰∶重 浓被,暖坑红炉,儿已不胜其热,尚可灸乎?其母谢以不明。戴人令先服人参柴胡饮子。连进数服,下烂鱼肠之类,臭气异常。渴欲饮水,听其所欲,冰雪冷水,连进数杯。节次又下三四十行,大热方去。又与通膈丸、牛黄丸复下十余行,儿方大痊。前后约五十余行,略计所用冰雪水饮至一斛,向灸之当何如哉。
《伤寒寻源》:寒热
寒热往来者.主半表半里.其病属少阳.盖少阳当阴阳出入之枢.邪至其地.与正气相争.相争则寒.争胜则热矣.此与恶寒发热有别.恶寒发热者.寒热互见.此则寒时自寒而不见热.热时自热而不见寒也.又与寒热如疟者有别.寒热如疟者.作止有时.此则寒已而热.热已而寒.一日三五发.甚者十数套.与疟状有以异也.小柴胡汤专治往来寒热.盖以柴胡治半表.半夏治半里.黄芩生姜交除寒热.而加以人参甘枣扶正逐邪.盖病至少阳.发汗攻里.皆所不宜.故以是为和解之剂.乃少阳病之定法也.
小柴胡汤主治往来寒热.人皆知之.此特半表证.而半里证.人多忽焉不讲.所谓半里者.如口苦心烦喜呕胸胁满痛之类是也.凡邪从太阳而来.其人仍发热.而少阳半里证已见.虽未往来寒热.即当从少阳和解.如经云.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又云.伤寒后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是也.至少阳病.来路自太阳.而其去则入阳明之府.其来自太阳者.如经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热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是也.其欲入府而犹未入者.如经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是也.
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证.然有由表而里者.又有由里而表者.不可不辨也.大凡风寒之邪.多自表而里.湿热之邪.多自里而表.风寒法.仲景论中详矣.至湿热之邪.伏于募原.其起病即见呕渴.胸腹满.不大便诸里证.及其发热.往往热已而寒.寒已而热.此其里证重于表证.宜察其里证之轻重.使里先和.则表自解.盖病自里而表.少阳正当往来出入之界.故其始往来寒热.继则热多寒少.再则但热不寒.至昼夜壮热.而谵妄烦渴毕见.此病之由轻入重也.至于由重出轻.则必使谵妄烦渴诸里证先罢.身热渐和.其时邪气已退.正气未复.又复相争而为往来寒热.此乃病出入之大机.而前之寒热往来为病进.后之寒热往来为病退.总视其里证之轻重有无为据也.其有邪气全退.表里俱和.而仍寒热未去.往来如疟者.此因正气未复.宜调其饮食.和其营卫.自然渐愈.切不可骤与峻补.恐余邪为恋.反增其害矣.
又伤寒往来寒热.与疟相似而实非.凡疟当未作之时.饮啖如平人.至疟作而始作.此则默默不欲饮食.兼有口苦心烦喜呕胸胁痛诸里证.以此为辨.
《医碥》:寒热
(恶寒发热常相兼,观彼两门自见。此篇乃以寒热往来,及内外上下寒热者言之。)
往来寒热,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病也。有伤寒邪在少阳,及妇人病伤寒,热入血室,而往来寒热者,(详《伤寒·少阳篇》。)有衰弱人,阴阳之气并虚,相为胜复而往来,(详《伤寒·平脉篇》病有洒淅恶寒条中。)病后产后多有之。(产后黄 丸。)有郁抑而致者,如寡妇、尼姑,独阴无阳,欲火炽于中,则内热不得遂,而气郁于里,不外达则表寒,久之郁热得伸,则表热是也。(抑阴地黄丸。)有宿食结滞者,轻则消导,重则下之。有结热在里者,大柴胡汤。(见疟。又气郁则痰停,而寒热作,理详疟门。)
外热内寒。仲景云∶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与桂枝汤(见伤湿)治寒,次与小柴胡汤治热。按二方谬甚,此证大抵阴盛格阳,用二方殆矣。
外寒内热。仲景云∶身大寒,反不欲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活人》云∶先与白虎加人参汤(见发热)治热,次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寒。按热入三阴,其表必冷,以阳陷于内,不达于表也。但去里热,则阳气复还于表,而外寒自解。其可印定此二方乎?
上寒下热。(腰上寒,腰下热。)《灵枢》云∶先刺项太阳,(大杼、天柱等穴。)久留之,(久留以补其阳。)已刺(谓已入针)则熨项与肩胛,(兼用熨法以温之。)令热下合乃止,(上热与下热相合,不复上寒下热也。止,谓出针。)所谓推而上之者也。嵩 《尊生书》用炒栀二钱半,瞿麦五分,(二物沉降,引上寒入下焦,则下焦之热得和。)炙草三分,葱白三根,姜三片,(姜、葱发散,推下热上行,以解上焦之寒。)煎服。叔和谓此为阳附阴,言阳火下乘于阴部也。
上热下寒。叔和谓此为阴附阳,言阴火上乘于阳位也《经》云∶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所谓引而下之者也。(上热下寒,则在下之脉必虚,虚必陷下,须察视之。虚者不可见,而陷者可见。故视其陷下之在于经,或在于络,则取而补之,俟阳气下行乃止针。)东垣云∶上热下寒,《经》云阴病在阳,(阳,上焦也。言阴火上乘于阳分。)当从阳引阴,(言当从上焦引去其热。)
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指阳经脉络言,须刺出血,以去其热。)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天,谓上焦,)致六阳(上焦阳气)反不衰而上充者,(即《经》所谓阴病在阳也。)先去五脏之血络(阴络也),引而下行,(引火归下)。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也。又云∶圣人以上热下寒,是有春夏无秋冬也。(有升无降。)当从天外(犹云天上,指上焦言)引阳降入地中,此乃天上群阴火炽,(犹言阴火上乘。)反助六阳不能衰退。
先于六阳中决血络出血,使气下降。故《经》云∶视其虚脉下陷于经络者取之,所谓引而下之也。病大者,三棱针决血,去阳中之热,使得行秋令,奉收道,下降入地中也。(按《经》言视脉虚陷取之,谓取其穴而补之也。东垣误以为泻,故有此论。又疑独泻六阳为非,故又言须去五脏之血络。总由不明《经》语耳。)杨参政年 七十,病面郁赤若饮酒,痰稠粘,眩运,两寸脉洪大,尺脉弦细无力,上热下寒明矣。欲药之,为高年气弱不任。记先师所论,凡上热犹鸟巢高巅,射而取之。即以三棱针于巅前发际刺二十余,出紫血约二合许,实时头目清利,诸苦皆去,后不复作。又治姚公六十有七,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嗌咽不利,身半已下寒,足胫尤甚,脉浮数,按之弦细,刺肿处五十余痛止。又灸气海百壮,助下焦阳气,退其阴寒;次灸三里各七壮,以引阳气下行;足 寒退,遂制既济解毒汤,以黄芩、黄连酒制泻上热,桔梗、甘草佐诸苦药治其热,升、柴以散之,连翘散结消肿,酒煨大黄引苦药上行,止烦热,全愈。按此症有实热者,如上二案治法可也。若虚热,则是戴阳症也,不用热剂温肾以引火归原,而反用寒凉,殆矣,审之。
《医碥》:寒热
赤芍(一两) 生地(三两) 柴胡 黄芩 秦艽(各五钱) 蜜丸,乌梅汤空心下三十丸。
□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即前方加山栀、牡丹皮。)
□
桂枝(去粗皮,一两六钱六分羡)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
大黄(酒煨,大便利勿用)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 甘草(炙) 桔梗(各二钱) 柴胡 升麻 连翘当归身(各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食后温服。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
□
黄 鳖甲 当归(炒,各一两) 桂心 白芍 续断 川芎 牛膝 苁蓉 沉香 柏子仁 枳壳(各六钱半) 五味子 熟地(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米饮下,食后。
《友渔斋医话》:寒热
范(二八) 往来寒热,经月不解,舌赤胁痛,微咳,脉来虚大,病在血分。
小生地(一钱五分) 归身(八分) 柴胡(七分) 地骨皮(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青蒿(一钱) 桑叶(一钱)
因有盗汗,加姜、枣。
□
陆(二十) 日发寒热数次,入夜单热,口苦发渴,头目俱痛。诊脉左弦右长,胸闷背板。此正秋分以后,伏邪欲泄,为新寒束缚,似疟非疟,属三阳合病,汇而治之。
柴胡(一钱) 葛根(一钱) 紫苏(一钱) 羌活(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甘草(四分) 老姜(二片) 大枣(二枚)
服下汗出如蒸,诸病俱松;再服汗如前,外症尽退。尚有微热,口苦而渴,此汗泄太过。
生地(四钱) 麦冬(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五分) 川斛(三钱) 青蒿(一钱) 甘草(四分) 南枣(两枚) 浮小麦(二钱)
两服痊愈。
□
僧(五八)倏寒倏热,咳呛气急冷汗。前医误作虚治,投人参、熟地,反见神昏谵语。时有客僧见源师,知余医理明确,放舟相邀。才按六部,即欲予决生死。切其脉浮弦,此风邪客肺,气不得泄,以致气急冷汗。自述初起吐泻发渴,小便短涩,自宜分利,如何遽补;若证候果虚,参、地何反添病邪。宜用轻剂,疏通肺气。
杏仁 香豉 薄荷 前胡 连翘 山栀 橘红 通草
两服而愈。
□
盛(三一)齿痛颈肿,舌绛寒热,属风邪血热。
柴胡 薄荷 甘菊 蔓荆子 归身 小生地 芍药 丹皮 香附 甘草 三服痊愈。
□
张(十五) 仲夏倏寒倏热,脉浮大,自汗,舌白便赤,头重肢软。病在上焦,清疏为宜。
杏仁 淡豆豉 橘红 通草 连翘 黄芩 薄荷 甘草 一服起咳嗽,再剂身起红点,连服而愈。前症温邪客于肺,所以邪欲泄而现咳嗽发疹也。
□
陆(三六) 纳少形消,寒热无时,脉数而软,舌白便赤,少寐口臭。此伏火证,当立春后,惊蛰前,阳气升发,伏邪欲泄也,宜清疏。
川连 条芩 川柏 杏仁 香豉 紫苏 防风
□
王女(六岁) 日发寒热,两月不痊。当病作时,腹痛难禁,牙肉与指甲惨淡无华,神气潦倒。此症俗名胎疟,从前屡次更医,或补或清,总无定见。以余观之,先贤治疟,从少阳居多,此又邪缠募原,太阴受病,腹痛可验。或曰∶少阳亦有腹痛。余曰∶少阳腹痛,南阳论有明条,但此症脉小而软,略无弦象,所以医贵变通。请以予药投之,即明言之不妄矣。
人参(六分) 白术(一钱) 归身(一钱) 草果(五分) 白芍(一钱) 柴胡(四分) 半夏曲(一钱五分) 橘皮(八分) 炙草(四分) 煨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一服愈。
□
僧达禅 病发热,胸烦呕吐,背痛不恶风,脉来弦而有力。症俱温疟,用小柴胡去参,加竹茹、栝蒌皮,以除胸中烦热。一服不应,呕逆转甚,加石膏五钱。一服亦无进退,怔忡复发,心摇不已。即构思一方,以怔忡为君,事主昏乱。由于包络少外护之能,邪热乘虚,侵犯城郭,主亦为之动摇,岂可投补,但宜泻其丁火。
川连(八分) 小生地(三钱) 木通(一钱) 甘草梢(四分) 连翘(一钱五分) 山栀(一钱五分)
服下心病渐安。
下日又诊,脉仍弦大,病势逐增,神昏谵语。细询其体中不安处,徐以手按其腹,至脐左旁,身为歉仄。此因有痛惧按之象,邪已入里明矣。因悟不头痛恶风,即呕吐心烦,不欲饮食,亦属少阳标证,舍大柴胡法,无剂可施。
大黄(四钱迟入) 石膏(五钱) 芒硝(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甘草(四分)
僧有至亲侍奉汤药,见立方猛峻,不敢轻服。因住家枫溪,有乩仙特灵,即往叩问,乩伏一方,与予方药味分两均符,惟加浓朴八分,竹叶十片。归即煎服,两剂诸症悉平而愈。
□
俞氏(四四) 两脉弦大,恶风,寒热,舌黄齿燥,发渴,暑疟之重也。小柴胡去参,加石膏、杏仁、滑石,两帖愈。
□
王(二二) 疟疾初起,当和清少阳,何得见胆怯心跳,与朱砂、琥珀、龙齿,何益于病!可知少阳经属胆乎?一月来非但邪不能泄,反以肥浓为补,致痰涎胶固胃中,寒热更甚,神昏谵语,病邪兼入阳明,拟两和法。
半夏 橘皮 浓朴 栝蒌皮 茯苓 柴胡 黄芩 甘草 两服愈。
□
伍(三二) 发热浃旬,干咳不止,舌苔白腐,大便日泄数回,两脉不浮不沉,弦而有力。此肺疟也。
杏仁(三钱) 橘皮(一钱五分) 桔梗(五分) 青蒿(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栝蒌仁(二钱) 猪苓(一钱) 茯苓(二钱)
两服汗出,热退嗽止。二仁虽滑,所谓有病则病当之。
□
张(二八) 发热咳嗽,日轻夜重,脉浮弦而数。此手太阴疟也,当从肺治。
杏仁(三钱) 前胡(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柴胡(八分) 半夏(一钱五分) 甘草(四分)
□
方(二四)三疟年余,寒来束缚,热发炙肌,当和营卫。
柴胡(一钱) 桂枝(四分)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归身(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炙草(四分) 老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三服寒热俱轻,饮食觉快。当补营卫,补中益气汤加减,此遵立斋法。
党参(二钱) 制白术(二钱) 黄 (二钱) 归身(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三分) 柴胡(四分) 炙草(五分) 老姜(三片) 大枣(二枚)
四服病当来日而不知矣。
□
王氏(五六)三疟经年,临发头痛,将解汗泄,纳食膨胀,时兼腹痛咳呛。病久气血两亏,营卫失调,若非多服补剂,病魇终是难驱,酷信师巫,不信医药故言。
人参(或间服党参) 于术 黄 归身 橘皮 柴胡 葛根 红花 半夏 神曲 益智仁白芍 砂仁壳 炙草 姜 枣
□
屠(四一) 微寒壮热,口臭发渴,头疼体酸,小便短赤,脉来弦实。此为温疟,小柴胡加石膏治之而愈。
□
僧(四四) 疟变单热,夜不欲寐,口苦作呕,相延匝月,不思纳食。症是沉重,脉象有根无妨,作疟邪入血分治。
小生地 归身 滑石 柴胡 黄芩 半夏 橘皮 甘草 姜皮
一服热即退,呕仍然。因胃虚,糯米饮合人乳各半盏,服下即安。此系华仙方。
□
沈(十九) 疟(即三阴疟。)初起,脉来沉涩,寒热俱重。盖此症农人最多,大半起于三秋。某因内有伏暑,外感风寒,饮食入胃,运化失常,多生痰涎,以成此症。治法须分感之偏胜,体之浓薄,以权药之轻重。更察国中末邪之浅深,元气之虚实,以权药之彻补。(彻邪补正。)久发不止,必致传于五脏,尤当细心切脉问因。一遵先贤,分别施治,何患病魔之缠绵难愈哉!世俗以此症为徒罪病,言其二三年不肯愈也。
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以上三味内清暑热) 柴胡(一钱) 苏叶(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五分。以上三味除风寒) 橘皮(一钱) 浓朴(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山楂(二钱。以上四味荡涤胃中痰涎) 甘草(四分) 姜皮(四分) 大枣(二枚,以和营卫)
四服而愈。此方治体实邪重者,可见立方治病,全要用意精切,则药无虚发矣。
□
戊(二二) 日疟缠绵,五旬不愈,多痰口苦,舌光而渴,脉细而数。良由暑邪内伏,胃失运行,平素虽阴亏体质,又兼久热,归、地养血,似乎对症,路实分岐。盖暑邪从鼻吸受,是无形,滋之补之,不见其利,反见其害。
杏仁 香豉 橘红 通草 连翘 滑石 青蒿 甘草 西瓜翠
服后汗泄,小便利,诸患俱平。惟余微热痰气未清,按脉浮大,是宜清补肺气。
北沙参 麦冬 半夏曲 茯神 草 橘红 连翘
一服其病如失,加参条数剂而康。
□
戴(十四) 日疟历两月不止,兼有咳呛,舌白脉细而数。此属正虚邪浅。
柴胡 桂枝 青蒿 党参 生地 冬术 归身 白芍 杏仁 橘红 小麦 大枣六服疟咳皆愈。
□
徐(三九)冷雨侵肌,营卫不调,三日疟初起。
柴胡(一钱) 桂枝(五分) 石膏(三钱) 橘皮(一钱) 半夏(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四分) 姜枣四服寒剩些微,小柴胡去参,加知母、苍术、蔻仁,又数剂而愈。
□
许(二八) 三疟经年,寒轻热重,津津汗出,腿跨酸楚,补中益气加生地、茯苓、半夏,六服减其大半;去升麻,又加牛膝,不数剂而痊。其效在阴阳并补,升降得宜。
□
许(三八) 三疟年半,阴阳俱虚,大小腹常痛,宜益先天之真,遵仲景八味丸而愈。
□
秦(二二) 疟脉沉细,寒热俱猛,病作入夜必有梦遗,当作邪盛治。其法以升阳散寒,清暑除热,香燥理胃,用猪苓意在乎其阴阳使不得交错。治病当寻源头,其精关不禁,系水火不交而致,固摄之药,闭遏邪气,反能益病。但使调和阴阳,诸症皆得而愈矣。
柴胡 升麻 葛根 防风 黄芩 知母 橘皮 浓朴 半夏 猪苓四服寒退什九,热退其七,梦遗一服就无,改轻升阳之品,去浓朴,加党参钱半。
□
姜(三四) 三疟住后,遇劳复发,足酸腰痛,当补营卫。
生地 归身 白芍 党参 黄 半夏 橘皮 升麻 柴胡 炙草
□
王(三一) 日发单寒不热,古称牝疟,此卫阳郁滞所致。中秋后虽值天气微寒,却不宜桂枝温表,缘内有暑邪故也。凡阳陷入阴为寒,用升阳可以止寒,温肌无益。
柴胡 升麻 葛根 防风 黄芩 半夏 橘皮 枳壳 姜皮
□
李(三二) 暑邪被凉风所遏。日疟以散风清暑涤痰,三法并用,治风寒暑热如神。
柴胡 葛根 黄芩 知母 枳实 半夏 橘皮 甘草 姜皮
□
任(二四) 日疟最重,吐泻并作,勺水难下。此乃湿热满布三焦,营卫不通,似为险候。以予观之,一条直路,并无屈曲难行;其症虽重,可汗应手效也。柴苓汤去参,加浓朴、黄连。果一服而愈。
□
钟(四九) 三疟愈后,继热病,旋变小便不禁,茎痛如割。责之久病肾虚。
熟地 萸肉 山药 菟丝子 覆盆子 五味子 枸杞子四服如风扫尘。
□
徐氏(四四) 痹热咳嗽,经月不解,此肺疟也。
柴胡 黄芩 半夏 橘红 杏仁 防风 苏叶 连翘 甘草两服疟愈,咳嗽未除,清金养胃而痊。
□
徐(二六) 疟疾夜发,胸痛纳胀,已历四旬。
柴胡 当归 丹皮 白芍 黄芩 灸鳖甲 橘皮 乌梅肉 炙草三服痊愈。
□
马女(十七) 疟后腹痛呕黄水,不思纳食,或纳旋即吐出,两脉沉细而数,口苦而渴。
按∶寒热虽除,邪终未泄,宜理少阳阳明。
柴胡 黄芩 白芍 半夏 橘皮 浓朴 益智仁 炙草 姜皮
□
赵氏(二八) 日疟兼旬不止,腹块纳胀,舌苔干黄,脉虚。此正弱邪踞,先宜清疏。
柴胡 炙鳖甲 橘皮 半夏 黄芩 谷芽 浓朴 白芍
□
夏(十八) 寒热后,胸闷不思纳,盗汗腰痛,经月不愈。此疟邪盘踞募原。
小生地 丹皮 黄芩 青蒿 鳖甲 知母 橘皮 半夏 神曲 炙草 浮小麦
《张氏医通》:寒热
经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风气客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寒热如疟。表里不和者。小柴胡为主药。至夜转甚者。加丹皮、山栀。日久虚劳。寒热不除者。柴胡四物汤、加味逍遥散。脾病则血气俱不宁。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病如疟状也。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补中益气汤。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两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此脾胃气虚而挟微邪。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煨葛根。郁怒而发寒热。逍遥散。内伤疟疾寒热。各具本门。伤寒寒热。不在此例。
外热内寒 外寒内热 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
皮热而热者。阳盛也。仲景云。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黄 建中汤汗之。病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越婢汤发之。若杂证外热内寒者。理中汤敛之。外寒内热者。火郁汤散之。
上热下寒 上寒下热 热发于上。阳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下。阴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阴中之阴邪也。脉经云。阳乘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栀子豉汤吐以升之。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阴乘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桂苓丸利以导之。阳气上争。得汗者生。若杂证上热下寒。既济汤。兼大便秘。既济解毒汤。火不归源。八味丸。上寒下热。五苓散送滋肾丸。虚阳下陷者。加减八味丸。
《证治准绳·女科》:寒热
(师尼寡妇附)
〔大〕经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皆由劳伤气血,阴阳不调,寒热如疟也。当分气血虚实而治之。
〔薛〕前症若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则阴气上入于阳中,用补中益气汤。若尺部脉弱,名曰阴不足,则阳气下陷入阴中,用益阴肾气丸。若因气血俱虚,用八珍汤。若困怒动肝火,用小柴胡汤。若阴阳俱不足,则气血不归其本部,以致寒热交争也。一妇人年六十有四,久郁怒,头痛寒热。春间乳内时痛,服流气饮之类益甚,时有血如经行。
又大惊恐,饮食不进,夜寐不宁,两乳肿胀,两胁 痛,午后色赤。余以为肝脾郁怒火燥,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五分,服二剂,肿痛顿愈,又二剂全愈。再用归脾汤加炒栀、贝母,诸症悉愈。
〔大〕地骨皮散 治血风气虚,时作寒热,或晡热内热。
柴胡 地骨皮(各一两) 桑白皮(炒) 枳壳(麸炒) 前胡 黄 (炒,各七钱五分)
白茯苓 五加皮 人参 甘草 桂心 白芍药(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
生地黄散 治妇人血气不调,或时寒热,体痛,不思饮食。
生干地黄 北柴胡(各一两) 羌活 木香 桂心 防风(各半两) 酸枣仁(炒研)
羚羊角屑 白芍药 白术 黄 川牛膝 白茯苓 当归 枳壳(各七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异功散 治妇人血气虚冷,时发刺痛,头目昏闷,四肢无力,寒热往来,状似劳倦,并宜服之。
乌药 川芎 苦梗 玄胡索 当归 陈皮(各一钱半) 官桂 牡丹皮 芍药白芷 干姜(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入酒半盏,再煎一二沸,不拘时。
上三方内有桂,唯寒多者宜之。第三方无滞气、污血,尤不宜服。
七宝汤 治寒热往来。
防风(去芦) 知母 生地黄(各半两) 柴胡(去芦) 秦艽 甘草(炙)
前胡(去芦,各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人参三寸,煎至七分,热服。
柴胡散 治妇人寒热体瘦,肢节疼痛,口干心烦,不欲饮食。
北柴胡 赤茯苓 黄 白术(各一钱) 麦门冬(三钱) 鳖甲(醋炙,二钱) 人参地骨皮 枳壳(麸炒) 生地黄 桑白皮 赤芍药 桔梗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桃仁丸 治妇人头目昏重,心神烦闷,或时寒热,肢节疼痛,不欲饮食。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芎 白术 柴胡(去苗)
人参(去芦) 生地黄 酸枣仁(微炒,各一两) 赤茯苓 诃黎勒皮(各七钱半)
枳壳(麸炒微黄,去穣) 赤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以生姜、荆芥、薄荷汤下三十丸。
青蒿散 治男子妇人肢体倦疼,虚劳寒热。
用青蒿八九月间将成实时采,去枝梗,以蒿用童子小便浸三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服。
上三方,热多者宜之。
〔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罗〕刘宋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者,盖有谓也。此二种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载∶济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病,治之不瘥。仓公曰∶此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众曰∶何以知欲男子不可得?仓公曰∶诊其脉,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
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以思室,妇人血盛以怀胎,夫肝摄血者也,是厥阴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则阴盛可知。故知褚氏之言,信有谓矣。
〔大〕师尼寡妇与室女出嫁愆期者,多因欲心萌而不遂,恹恹成病,乍寒乍热,久则为劳。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 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也。
〔薛〕前证若肝脉弦出鱼际,用小柴胡加生地黄送下生地黄丸。久而血虚,佐以四物汤。若兼怒动肝火而寒热者,佐以加味逍遥散。若兼亏损肝经而寒热者,佐以八珍汤。
若兼亏损元气而寒热者,佐以补中益气汤。若兼郁伤脾气而寒热者,佐以《济生》归脾汤。
一妇人因夫经商久不归,发寒热,月经旬日方止,服降火凉血药,反潮热内热,自汗盗汗、月经频数。余曰∶热汗,气血虚也。经频,肝脾虚也。用归脾汤、六味丸而愈。尝治兼证既愈而寒热不衰,当仍用本证药。一妇人年三十有七,早孀居,两腿骨作痛,晡热体倦,月经不调,或发寒热,数年矣。一日颈项两侧结核,两胁胀痛,此系肝经郁火而成也。先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数剂,肝症顿愈。又用加味逍遥散加泽兰、乳香、没药,三十剂,血症渐痊。再用加味归脾汤,年余而安。一孀妇两腿作痛,或用除湿化痰等药,遍身作痛而无定处,此血症也。不信,乃服流气饮之类而殁。一放出宫人年四十余,臀腿内股作痛,晡热口干,月经不调,此系肝经血少不能养经络而然也。宜加味逍遥散加泽兰叶五十帖,诸症稍缓,又以归脾汤二百余剂而痊。一放出宫人,臀腿肿痛,内热晡热,恶寒体倦,咳嗽胸痞,月经过期而少,彼以为气毒流注,服清热理气之剂益甚,此肝经瘀血停留所致。盖肝经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下循 内 ,绕阴器,抵少腹。主治之法,但当补其所不胜,而制其所胜。补者脾也,制者肝也。经曰∶虚即补之,实则泻之。此定法也。彼不信,仍服前药,遂致不起。
〔本〕生地黄丸 许学士治一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悸,或时自汗。是时疫气大行,医见其寒热,作伤寒治之,用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急,召予诊之,三部无寒邪脉,但厥阴弦长而上鱼际,宜服抑阴等药,故制此方。
生地黄(二两) 柴胡 秦艽 黄芩(各半两) 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乌梅汤吞下,日三服,不拘时。
《证治准绳·幼科》:寒热
寒热者,证如疟状,阴阳相胜也,先寒而后热阳不足,先热而后寒阴不足,寒多而热少,阴胜阳也,热多而寒少,阳胜阴也,寒热相半,阴阳交攻也,寒热隔日阴阳乍离也,阳盛发热,阴盛发寒也。其有头疼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憎寒而饮水者,壮热而饮汤者,有筋骨疼痛者,或泻或秘,或内寒而外热,或内热而外寒,又有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是有食积也。治法,因于食积者,当用白饼子下之,次行补助,以钱氏白术散。寒多热少者小柴胡汤加桂。热多寒少者白虎汤加桂。寒热相半者并用小柴胡汤主之。〔薛〕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故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府,界乎太阳阳明之间,半表半里之分,阴阳之气,易于相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证,以小柴胡汤加减调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用八珍汤补之,甚者,十全大补汤。有食积为病,亦令寒热,用保和丸消之。若兼呕吐泄泻,用六君子汤。厥冷冻饮料热,人参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术散。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所胜侮所不胜也,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其疟证寒热,详见疟门。
白饼子(癖) 白术散(渴) 小柴胡汤(半表半里热) 白虎汤(表里俱热)八珍汤(虚羸) 十全大补汤(虚羸) 保和丸(宿食) 六君子汤(脾) 人参理中丸(吐泻) 异功散(吐泻)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