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法
《广瘟疫论》:汗法
时疫贵解其邪热,而邪热必有着落。方着落在肌表时,非汗则邪无出路,故汗法为治时疫之一大法也。但风寒汗不厌早,时疫汗不厌迟。风寒发汗,必兼辛温、辛热以宣阳;时疫发汗,必兼辛凉、辛寒以救阴。风寒发汗,治表不犯里;时疫发汗,治表必通里。其不同有如此,故方疫邪传变出表时,轻者亦可得表药而汗散,若重者,虽大剂麻黄、羌、葛,亦无汗也,以伏邪发而未尽之故。亦有不用表药而自汗淋漓,邪终不解者。盖此汗缘里热郁蒸而出,乃邪汗,非正汗也,必待伏邪尽发,表里全彻,然后或战汗,或狂汗而解,所谓汗不厌迟者,此也。辛凉发汗,则人参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之类是;辛寒发汗,则大青龙,九味羌活、大羌活之类是;发表兼通里,则吴氏三消饮、六神通解散、防风通圣散之类是。
更有不求汗而自汗解者。如里热闭甚,用大承气以通其里,一不已而再,再不已而三,直待里邪逐尽,表里自和,多有战汗而解,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一。又如里热燥甚,病者思得凉水,久而不得,忽得痛饮,饮盏落枕而汗大出,汗出即解,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二。又如平素气虚,屡用汗药不得汗,后加人参于诸解表药中,复杯立汗,凡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三。又如阴虚及夺血,枯竭之极,用表药全然无汗,用大滋阴、润燥、生津药数剂而汗出如水,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四。
总之疫邪汗法,不专在乎升表,而在乎通其郁闭,和其阴阳。郁闭在表,辛凉、辛寒以通之;郁闭在里,苦寒攻利以通之。阳亢者,饮水以济其阴;阴竭者,滋润以回其燥。气滞者开导,血凝者消瘀。必察其表里无一毫阻滞,乃汗法之万全,此时疫汗法,理不同于风寒。
谨撮诸汗证,详列于下∶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背痛,腰痛,肩臂痛,膝胫痛,周身肢节痛。
《厘正按摩要术》:汗法
周于蕃曰∶凡小儿寒热互作,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一切急慢惊风等证,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头后,用右手大指面,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谓之洗井灶,以通脏腑之气。随用两大指,蘸汤摩洗鼻两边二十四次,后又蘸汤,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囟门三十六次,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将病者两耳搬转向前,掩两耳门,即以两大指自天庭左右,分推两额各三十六次。又以大指掐两太阳,并印堂二十四次,掐后,又将全指揉二十四次,再用两大指按两太阳,两中指按脑后两风池穴,一齐着力,按摇三十六次,令小儿大哭出汗。即当时无汗,随后亦自有汗,或蘸葱姜汤推肺俞穴、一窝风、内劳宫、二人上马等处,皆取汗法也。总之,面部通脏腑,无论何证,以取汗诸法为最。但蘸汤推摩后,须用手掌揩之,令头面皆干,恐水湿反招风也。即有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汗后须推脾土以收之。是法于风寒外感最宜,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
按∶周氏汗法,求其来历不可得,岂周氏独出心裁欤,抑本之异人传授欤?余用以治外感诸邪,灵妙异常。(惕厉子)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