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保婴撮要》:黄疸
- 《扁鹊心书》:黄疸
- 《仁术便览》:黄疸
- 《回春录》:黄疸
- 《金匮翼》:黄疸
- 《经验丹方汇编》:黄疸
- 《景岳全书》:黄疸
- 《凌临灵方》:黄疸
- 《女科证治准绳》:黄疸
- 《厘正按摩要术》:黄疸
- 《普济方·针灸》:黄疸
- 《圣济总录》:黄疸
- 《外科全生集》:黄疸
- 《医学集成》:黄疸
- 《医学心悟》:黄疸
- 《医学摘粹》:黄疸
- 《友渔斋医话》:黄疸
- 《育婴家秘》:黄疸
- 《证治准绳·女科》:黄疸
《保婴撮要》:黄疸
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故黄胆者,脾之色也。夫人身之神,贵于藏而默用,见于外则内虚矣。其症皆因脾气有亏,运化失职,湿热留于肌肤,发而为疸。钱仲阳所谓身痛背疆,二便涩滞,遍身面目爪甲皆黄是也。小便褐色者难治。疗法宜固脾为先,如专用克伐宽中澹泄利水之药,则鲜有不至危者矣。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间,不因病而身黄者,胃热苔黄也。
腹大食上为脾疳,兼作渴饮冷者,用泻黄散。小便不利者,茵陈汤。病后发黄,肢体浮肿者,用白术散。清便自调,肢冷嗜卧者,益黄散。身淡黄白者,调中丸及补中益气汤加茵陈。
身热膈满,肌肤面目皆黄者,加减泻黄散。辨其所以∶若闭目壮热,多哭不已,大小便赤涩,口中热气者,乃妊娠浓味贻毒之候也,母子并服生地黄汤,仍忌酒面五辛热物。设不自慎,误伤脾土,急则变为惊风吐泻,缓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眼目障闭,多成疳疾矣。又有脾虚发黄者,当于脾胃中求之。
治验一小儿旬日内,先两目发黄,渐及遍身,用泻黄散一服而瘥。
一小儿生旬日,面目青黄,此胃热苔黄也,用泻黄散,乳调服,少许即愈。后复身黄吐舌,仍用前药而安。
一小儿因乳母食郁而致饱胀咽酸,遍身皆黄,余以越鞠丸治其母,泻黄散治其子并愈。
一小儿患前症,服五苓散、消食丸之类,其黄不退,作渴饮汤,腹膨少食,余谓胃气虚,津液少,故喜饮汤;脾气虚,故腹胀少食也,先用白术散渐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饮食不调,腹胀身黄,小便金色,杂用自治之剂,作渴饮水,余谓胃气实热。先用泻黄散二剂,其渴顿止,用栀子柏皮汤,其黄亦退,用白术散而饮食进。
茵陈汤 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至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瘀热在里而发黄也,或伤寒七八日,小便不通,腹微黄,身黄如橘色者。
茵陈蒿(嫩者一两) 大黄(三钱半) 栀子(大者三枚)
上每服一钱,水煎服。
犀角散 治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一两) 茵陈 葛根 升麻 龙胆草(酒炒) 甘草 生地黄(各半两) 寒水石(三钱)
上每服三钱,水煎服。一方栝蒌根汁,和蜜服。
小半夏汤 治黄胆,小便色不变,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热去必哕。
半夏(汤洗七次)
上每服二三钱,姜三片,水煎服。
消食丸 治胸膈气痞,乳食不消,身后黄者。(方见呕吐乳)
茵陈五苓散 即五苓散加茵陈。每服一钱,温水调下,日三服。
导赤散(二方见五淋)
越鞠丸(方见天钓)
承气汤
小柴胡汤(二方见痉症)
调中丸(即理中丸,方见冷泻)
平胃散(方见脾胃虚冷)
使君子丸(方见蛔虫)
益黄散(方见脾脏)
地黄汤(即济生地黄汤)
白术散(方见积滞)
四味肥儿丸(方见呕吐)
泻黄散(方见脾脏)
《扁鹊心书》:黄疸
暑月饮食冷物,损伤脾肾。脾主土,故见黄色,又脾气虚脱,浊气停于中焦,不得升降,故眼目遍身皆黄,六脉沉紧。宜服草神丹,及金液、全真、来复之类,重者灸食窦穴百壮,大忌寒凉。(此证第一要审阴阳,阳黄必身色光明,脉来洪滑,善食发渴,此皆实证,清湿热利小便可愈,若身热脉浮亦可发表。阴黄则身色晦暗,神思困倦,食少便溏。
脉来无力,重用温补,则小便长而黄白退,若误作阳黄治之,为变非细。又一种胆黄证,因大惊卒恐,胆伤而汁泄于外,为病最重,惟觉之早,而重用温补者,尚可挽回。)
【治验】
一人遍身皆黄,小便赤色而涩,灸食窦穴五十壮,服姜附汤、全真丹而愈。
《仁术便览》:黄疸
不必分五疸,同是湿热,面黑黄色而渴者,不治。
《回春录》:黄疸
张某,患发热,医知其非寒邪也。用清解药数剂,腿痛异常,身面渐黄。孟英诊之,脉滑实,腹胀,口干,予茵陈大黄汤两剂,便行而各恙霍然。
□
仲秋久雨,吴汾伯于乡试后患恙,自言坐于水号,浸及于膝。人皆以为寒湿之病。孟英切脉,甚数,溲赤苔黄,口干燥呛,因谓其尊人酝香曰∶病由暑湿,而体极阴亏,已从热化。不可以便泻而稍犯温燥之药。先与轻清肃解,继用甘凉撤热,渐能安谷。半月后,热始退尽,而寝汗不眠。投以大剂滋填潜摄之药,兼吞五味子、磁朱丸数十帖,乃得康复。
此证误治即败,少谬亦必成损。苟非诚信于平日,焉能诚服于斯时。闻其寐汗不收,夜不成寐之间,旁言啧啧。
孟英恐其动摇主意,必致全功尽弃,嘱其邀顾听泉、许芷卿质证,而顾、许咸是孟英议。于是,主人之意甚坚,而大病乃痊。吁!谈何易耶。
□
朱湘槎令侄新泉之室人,怀妊患痢,医投温燥止涩,腹痛甚而遍身发黄,饮食不思。孟英视之,暑湿也。与∶(黄)芩 (黄)连 银花 茅根 桑叶 栀(子) 楝(实) 竹叶 茵陈 冬瓜皮而愈。
《金匮翼》:黄疸
已食如饥,但欲安卧,一身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也。此为脾胃积热,而复受风湿,瘀结不散,湿热蒸郁,或伤寒无汗,瘀热在里所致。是宜分别湿热多少而治之。若面色微黄,而身体或青黑赤色皆见者,与纯热之症不同,当于湿家求之。
加减五苓散
茵陈 猪苓 白术 赤苓 泽泻
大茵陈汤
茵陈蒿(半两) 大黄(三钱) 栀子(四枚)
水三升,先煮茵陈减一半,内二味,煮取一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利出如皂角汁,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也。如大便自利者,去大黄,加黄连二钱。
寇宗 治一僧,因伤寒发汗不彻,有留热,面身皆黄,多热,期年不愈方。
茵陈 山栀(各三分) 秦艽 升麻(各四钱)
为散,每用三钱,水四合,去滓,食后温服。五日病减,二十日悉去。
搐鼻瓜蒂散(《宝鉴》)
瓜蒂(二钱) 母丁香(一钱) 黍米(四十九粒) 赤豆(五分)
为细末,每夜卧时,先含水一口,却于两鼻孔搐上半字,便睡至明日,取下黄水。
许叔微云∶夏有篙师病黄症,鼻内酸疼,身与目黄如金色,小便赤涩,大便如常,此病不在脏腑,乃黄入清道中也。若服大黄则必腹胀为逆,当瓜蒂散搐之,令鼻中黄水出尽则愈。
孟铣方
瓜蒂 丁香 赤小豆(各七枚)
为末,吹豆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一日用,瘥乃止。一方用瓜蒂一味为末,以大豆许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出黄水愈。
《经验丹方汇编》:黄疸
(患此症者,忌食油、面、猪、鱼、鸡、鹅等物)
症有五者之分,终无湿热之异。盖湿热积于脾胃之中,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面与肌肤也
黄胆
地骨皮三两 砂仁(炒)一两 黑枣四两(砂仁藏内)
用水二碗煎半,露一夜,五更热服。深者三帖必效。
一法∶用东引桃根一把,细如箸者,于清明早晨勿令鸡犬、妇人见,切细;水一大升煎半,空心服。要时时饮清酒一盏,则眼中黄色易散,否则散迟。(徐之才家秘方)
一用 鸡子三十六黄,一个连壳烧灰,醋一合,温服,鼻中虫出为效。(《外台秘要》)
谷疸(食已头眩,心中拂郁不安。饥饱所致,胃气煎冲而黄)
苦参二两(研) 龙胆草一两(碎) 牛胆汁一两入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生姜甘草汤下。(《秘方集验》)
酒疸(身目俱黄,心中懊 ,足胫满,尿赤面黄,赤斑。因醉后胃热,身卧当风,水湿得
栀子十五个 大黄一两 淡豆豉一两 枳实五个
水煎服。(医书)
色疸(额黑身黄,小腹满急,小便不利。因房事后为水湿所搏而得之也)
硝石、矾石,各 等分为末,大麦粥汁调服二钱,日进三服取汗。(《秘方集验》)
阴疟二疸(肢冷自汗、泄利便清、脉沉迟者是阴黄;耳鸣口淡、怔忡微热、四肢无力、嗜卧
人参 白术各三钱半 甘草(炙) 干姜(炮)各一两空心煎服。
蔓荆散(治阴黄汗染衣,涕唾黄)
蔓荆子为末,平旦以井华水服一匙,日再服二匙,以知为度。每夜小便中浸少许帛子,各书
黄汗(汗如栀子染衣,因汗出入水澡浴所致)
黄 赤芍 茵陈各一两 石膏四两 豆豉 麦冬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为末。每服五钱,淡姜汤食远服自愈。(《秘方集验》)
《景岳全书》:黄疸
经义
《经脉篇》曰∶肾所生病为黄胆。
《玉机真藏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时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止,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弗治,肝传之脾,病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胆。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胆。
《论疾诊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宾按∶此二条,凡已食如饥者,即阳黄之证;安卧,脉小,不嗜食者,即阴黄之证也。
《通评虚实论》曰∶黄胆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论证(共七条)
黄胆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及有五疸之分者,皆未足以尽之。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知此四者,则黄胆之证,无余义矣。丹溪曰∶疸不必分五种,同是湿热,如 曲相似。岂果皆如 曲,悉可谓之湿热耶?弗足凭也,愚列如下。
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然其证必有身热,有烦渴,或躁扰不宁,或消谷善饥,或小水热痛赤涩,或大便秘结,其脉必洪滑有力。此证不拘表里,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内伤,皆能致之。但察其元气尚强,脾胃无损,而湿热果盛者,直宜清火邪,利小便,湿热去而黄自退,治此者本无难也。
阴黄证,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凡病黄胆,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阴黄之病,何以致然?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复元之理。且此证最多,若或但见色黄,不察脉证,遂云黄胆同是湿热,而治以茵陈栀子泻火利水等剂,则无有不随药而毙者。
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必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内郁者,必烦热,脉缓滑,多汗,宜从分消清利。若阳明实邪内郁,而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则自无不愈。
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尝见有虎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其病则骤;有酷吏之遭,或祸害之虑,恐怖不已而病黄者,其病则徐。如南北朝齐永明十一年,有太学生魏准者,因惶惧而死,举体皆青,时人以为胆破,即此之类。又尝见有斗殴之后,日渐病黄者,因伤胆而然,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经曰∶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义犹此也。且胆附于肝,主少阳春生之气,有生则生,无生则死。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者,正以胆中生气,为万化之元也。若此诸证,皆以胆伤,胆伤则生气败,生气既败,其能生乎?所以凡患此者,多致不救。然当察其伤之微甚,速救其本,犹可挽回,而炼石补天之权,则操之医之明者。
黄胆大法,古有五疸之辩∶曰黄汗,曰黄胆,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总之,汗出染衣,色如檗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胆;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伤阴而得者,曰女劳疸。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黄胆难治证∶凡寸口无脉,鼻出冷汗,腹膨,形如烟熏,摇头直视,环口黎黑,油汗发黄,久之变黑者,皆难治。
论治(共五条)
一、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轻者,宜茵陈饮、大厘清饮、栀子柏皮汤之类主之。若闭结热甚,小便不利,腹满者,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之类主之。
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如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
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也。若元气虚不至甚,而兼多寒湿者,则以五苓散、四苓散,或茵陈五苓散之属加减用之亦可。
伤寒发黄,凡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其证必表里兼见,治宜双解,以柴苓汤,或茵陈五苓散主之。若内热甚,而表邪仍在者,宜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湿热内实胀闭等证,而外无表邪者,宜茵陈蒿汤主之。若因内伤劳倦,致染伤寒者,亦多有发黄之证。但察其本无湿热实邪等证,即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或用后韩 和法亦可。若但知攻邪,则未有不败。故孙真人曰∶黄胆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此即补虚散邪之法也。外伤寒门别有正条,所当并察。
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胆既受伤,则脏气之损败可知,使非修缉培补,则必至决裂。故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然必察其所因之本,或兼酸以收其散亡,或兼涩以固其虚脱,或兼重以镇其失守之神魂,或与开道利害以释其不解之疑畏。凡诸用药,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若治此证,而再加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
治黄之法,本当清湿利小便,然亦多有不宜利者,说详湿证门论治条中。
述古(共五条)
《金匮要略》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夫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胆者,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脉沉者,先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酒黄疸,心中懊 ,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主之。黄胆病,茵陈五苓散主之。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黄胆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韩 和云∶病患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邪热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如两手脉沉细迟,肢体逆冷,皮肤有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苔,遍身发黄,烦躁,欲于泥水中卧,小便赤少,皆阴候也。故阴黄多以热汤温之,或阳渍布搭其胸腹,或以汤盛瓢中,坐于脐下熨之。其病愈者,曾治赵显宗病伤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药太过致发黄,其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凉,发躁,欲于泥中卧,喘呕,小便赤涩。先投茵陈橘皮汤,喘呕止。次服小茵陈汤半剂。脉微出,不欲于泥中卧。次日,又吸茵陈附子汤半剂,四肢发热,小便二三升,当日中大汗而愈。似此治愈者,不一一录。
凡伤寒病黄,每遇太阳或太阴司天之岁,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盖辰戌太阳寒水司天,水来犯土;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土气不足,即脾胃虚弱,亦水来侵犯,多变此证也。
《略例》云∶内伤劳役,饮食失节,中州变寒之病生黄者。非伤寒坏之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也。
刘宗浓曰∶按一身尽痛而黄者,湿胜在表也;不痛者,病在里也;干燥者,热胜也。故后证皆有表里之分。东垣云∶伤寒当汗不汗,即生黄,邪在表者,宜急汗之。在表之里,宜渗利之。在半表里,宜和解之。在里者,宜急下之。若以上诸证,及《略例》云男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若黄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宜小半夏汤,皆不必拘于茵陈也。
徐东皋曰∶疸证服解利之药,久而不愈,及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憎寒发热,小便浊,皆为虚甚,宜四君子汤吞八味丸,不可强服凉药通利,以致脾气虚弱,肾水枯涸,必至危笃。
黄胆论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小建中汤(补二二) 五福饮(新补六) 茵陈饮(新寒八) 大建中汤(补二四) 左归饮(新补二) 右归饮(新补三) 茵陈五苓散(和一八五)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茵陈橘皮汤(热一三二) 温胃饮(新热五) 寿脾煎(新热十六) 茵陈附子汤(热百三十) 六味丸(补百二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柴苓汤(和一九二) 柴芩散(新散十) 栀子柏皮汤(寒二三) 大厘清饮(新寒五)茵陈蒿汤(攻三一) 栀子大黄汤(攻十五) 小半夏汤(和八) 四君子汤(补一) 大黄硝石汤(攻十四) 小茵陈汤(热一三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桂枝加黄 汤(散十)
论外备用方
养劳汤(和三五四 虚劳疸) 加减五苓散(和一八三) 茵陈四逆汤(热十九 阴黄汗)绿矾丸(和三五五 黄胖) 甘露饮(寒十 湿热) 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血热) 茵陈汤(寒一二八 湿热) 火府丹(寒百二十 消渴) 茯苓渗湿汤(寒一二九 湿热) 柴胡茵陈五苓散(和一八六 伤寒、湿热)
《凌临灵方》:黄疸
王右 瘀滞黄胆,脾胃不和,脉象弦数,治在阳明。
绵茵陈 新会皮 赤苓 制川朴 车前草 连翘 宋半夏 木猪苓 地骷髅 赤小 豆米仁 泽泻 范志曲。
《女科证治准绳》:黄疸
〔丹〕治一妇人四月内产,发黄,四肢倦怠,食少,经事不来,时发热,脉弦。
白术(一两) 人参 秦艽 牡丹皮 生地黄 木通 柴胡 芍药(各半两) 川芎 黄芩干葛(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分十二帖,水煎,食前热服。
《厘正按摩要术》:黄疸
黄胆,由脾胃湿热郁蒸,渐自身目如金,汗溺皆黄。经谓湿热相交,民病瘅也。丹溪云∶此如曲酱相似,湿热久 ,其黄乃成。海藏云∶凡病当汗不汗,当利小便不利,皆生黄。内治以清热泄湿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补脾土,(三百遍。)抱肚揉,(一百遍。)揉脐左右旋。(各一百遍。)凡推用葱汤香麝水。
按∶黄胆宜辨阴阳,湿热阳黄多瘀热,烦渴大汗,脉必滑数,系胃腑湿热熏蒸,与胆液泄越,上而侵肺,则发黄。其色明如橘子。治在胃。且有表实里实之分,表实则无汗,治宜疏表,使黄从表解;里实则二便必秘,腹必满,治宜下夺,使黄从里解。若表里无证,则不可汗下,惟利小便而已。
阴黄,身冷汗出,脉必沉微,系脾脏寒湿不通,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黄,其色晦如烟薰,治在脾,或宜温脾,以理中加茵陈主之。或宜温肾,以四逆加茵陈主之。且阴黄亦有体痛发热者,但身如薰黄,终不似阳黄如橘子色也。海藏治阴黄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者,茵陈茯苓汤主之。
疸∶黄病也。疸有五,身目皆黄,寒热体倦者为黄胆;食已如饥,头眩,烦热身黄者为谷疸;大醉当风入水,心中懊 ,不食欲吐,面黄赤斑者,为酒疸;房劳,小腹满急,额上黑,手足心热,薄暮发热者为女劳疸;汗出染衣,色如柏汁,因身热汗出澡浴,水入毛孔而成者,为黄汗。方书治法具在,则无庸赘述,若徒以按摩诸法施之,则拘矣。(惕厉子)
《普济方·针灸》:黄疸
茵陈(平。微寒) 栀子(寒。大寒) 紫草(寒) 白藓皮(寒) 牡鼠(微温) 大黄(寒。
大寒) 瓜蒂(寒) 秦艽(平) KT (寒)
《圣济总录》:黄疸
论曰内经谓目黄者、曰黄胆。又曰安卧脉盛,谓之黄胆。其外证、身体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其内证、食已如饥。此由酒食过度。脾胃有热,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蒸,故发是疾。若面色微黄。身体或青赤黑色皆见者,与纯热之证不同。当于湿家求之。诸黄胆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微热。疸而不渴者可治。其渴而疸者难治治黄胆,目黄小便如血,心烦躁闷。口苦头痛。茵陈汤方
茵陈蒿 山栀子仁(各三分) 甘草(炙半两) 木通(锉) 栝蒌根 柴胡(去苗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竹叶三七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治黄胆,脾胃积热。皮肉皆黄,烦躁口苦。小便赤涩。木通汤方
木通(锉) 瞿麦穗(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 白茅根 大青 秦艽(去苗土各三分) 生干地黄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黄胆。遍身面目皆黄。黄连汤方
黄连(去须) 大青 山栀子仁 茵陈蒿 柴胡(去苗) 地骨皮 人参 黄芩(去黑心)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黄胆,通身并黄。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茵陈蒿各一两 升麻 龙胆各三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治黄胆,面黄眼如金色。四肢羸弱,或时烦渴。鸡舌香汤方
鸡舌香 秦艽(去苗土各三分) 胡黄连 丁香 芎 (各半两) 柴胡(去苗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黄胆,身眼皆如金色。及诸黄。桃根汤方
东引桃根(一握细切如钗股者佳取时勿见风及避妇人鸡犬)
上一味,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如眼中黄色未退,可时饮酒一盏。
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茵陈丸方
茵陈蒿(三分) 大黄(锉炒) 黄连(去须)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临卧温水下。
治黄胆,心中懊 烦热。栀子汤方
山栀子仁(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一分) 大黄(锉炒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豉二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治诸黄,皮肉如金色。小便赤黑,口干烦渴。白藓皮散方
白藓皮(二两) 黄连(去须) 土瓜根 芍药 大青 栀子仁 茵陈蒿 栝蒌根 柴胡(大黄(三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茅根汁调下,空腹顿服取利。至晚不利再服,服了以少葱豉粥投之。
治黄胆,面目身体皆黄。口干烦躁,发热狂闷。茵陈丸方
茵陈蒿 常山(各半两) 大黄(锉炒三分) 朴硝(研一分) 豉)炒一合)
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竹叶汤下。
治中热黄胆。寒热往来。脉数烦困,四肢劳倦。知母散方
知母(焙) 赤茯苓(去黑皮) 常山 茵陈蒿 黄连(去须) 犀角(镑) 羚羊角(镑) 人(半分)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散,别入丹砂末半分。合研匀,瓷合收贮。每服二钱匕。食前人参汤调下,日再。
治黄胆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半两) 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细锉。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黄胆,面目黄。瓜蒂散方
瓜蒂(一十四枚) 丁香(大者一枚) 黍米(四十九颗)
上三味,研为细散。每服一字,先含水一口。以鼻 药。取下黄涎为效。
治黄胆,大小便难,喘息促。甜葶苈丸方
甜葶苈(炒二两) 大黄(锉炒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服。
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 大黄(细锉醋炒各二两) 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后温水调下,日三。
治黄胆,面黄肌瘦。大黄丸方
大黄(锉一斤) 芎 (半斤)
上二味,捣罗为末。用蜜和成剂。甑上炊七遍,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空心食前临卧、日三服。
治身面悉黄。大便如浓栀子汁。茵陈丸方
茵陈蒿 柴胡(去苗) 栀子仁(各四两) 龙胆 枳壳(去瓤麸炒各二两) 黄芩(去黑心)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饮下,以利为度。日再。
治黄胆。身体面目爪甲小便俱黄,病甚者。秦艽煮散方
秦艽(去苗土一两)
上一味。捣罗为末,用牛乳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分温二服。空心食前。
治一切黄病。茵陈蒿丸方
茵陈蒿(四两) 大黄(锉) 黄芩(去黑心) 栀子仁(各三两)
上四味,生用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饮下二十丸,一日二服。量病与之。
小便金色,身皮皆黄,并治。
治黄胆,身肿发热,汗出而渴。汗出着衣正黄。吴蓝饮方
吴蓝 芍药 麦门冬(去心焙) 桑根白皮(锉) 防己 白藓皮 栀子仁(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外科全生集》:黄疸
凡患黄胆者,眼白黄,小溲赤,遍体软,取黄豆生嚼,不恶心者是。用苍耳子、薄荷、木通、绵茵陈各三钱。须原陈酒一斤,煎一碗,冲炒砂仁末三钱服。如小便赤如血者,加川连一钱同煎。
马曰∶方亦平妥,不若香鲫膏更为神应。
《医学集成》:黄疸
清臣曰:疸症有五,曰黄汗、曰黄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而一言可蔽者,曰阳疸,阴疸。阳疸宜燥湿利水,阴疸宜温中逐水,同是湿热湿寒所化,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阳疸,目珠尽黄,颜色光亮,分浊散:茯苓一两,猪苓、前仁、炒桅各三钱,茵陈。或苓术茵陈汤(原文做“苓朮茵陈一钱汤”,疑为衍文):茯苓、焦术、苡仁各五钱,茵陈三钱,知母一钱,前仁四钱,便闭加大黄。
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济水汤:焦术二两,茯苓、苡仁、山药各一两,芡实五钱,肉桂三钱,茵陈。或加减五苓散:焦术二两,茯苓一两,泽泻、肉桂、苡仁、豨莶草各三钱。
《医学心悟》:黄疸
黄胆者,目珠黄,渐及皮肤,皆见黄色也。此湿热壅遏所致,如 曲相似,湿蒸热郁而黄色成矣。然湿热之黄,黄如橘子、柏皮,因火气而光彩,此名阳黄。又有寒湿之黄,黄如熏黄色,暗而不明,或手脚厥冷,脉沉细,此名阴黄。阳黄者,栀子柏皮汤,若便闭不通,宜用茵陈大黄汤。阴黄者,茵陈五苓散,如不应,用茵陈姜附汤。其间有伤食者,名曰谷疸,伤酒者,名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也。谷疸,胸膈满闷,嗳腐吞酸以加味枳术汤,加茵陈治之,应手辄效。酒疸,更加葛根。黄汗,用栀子柏皮汤加白术。其间有女劳疸,乃阴黄之类,宜用姜附汤加参、术补之。复有久病之人,及老年人,脾胃亏损,面目发黄,其色黑暗而不明,此脏腑之真气泄露于外,多为难治,宜用六君子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 茵陈大黄汤 茵陈五苓散 茵陈姜附汤(俱见伤寒发黄。
《医学摘粹》:黄疸
〔黄胆提纲〕 疸分寒热有阴阳,酒色或兼饮食伤,湿瘀在中形现外,一身面目尽成黄。
《友渔斋医话》:黄疸
古有五疸之名,兼有阴黄、阳黄之别。予所见者,眼白栀色,肌黄,小便着白裤上如柏汁者,更胸闷腹胀,肢软嗜卧,其病因郁火与湿气相蒸而成,专治在肝胃两经,古称湿热成黄。
胃中有湿热,则饱闷纳胀,肢软(胃主四肢)嗜卧,脾气欠运,(脾胃相为表里)郁火肝木不达也,治法宜风以胜湿,苦味泄热,佐以开郁利导之品,药如柴胡、薄荷、防风、葛根、黄连、黄芩、夏枯草、山栀、郁金、陈皮、苍术、茵陈、茯苓、苡仁、木通、香附、通草、楂肉、神曲、枳壳之类,随症选用。五疸者,五脏各有是病,然不外乎风以散之,淡以渗之,苦以泄之,香以开之之法也。其谓阴黄者,肌色虽黄,而带暗滞;阳黄者,鲜而明也。阳黄数服可愈,阴黄未能即已焉。酒客动怒,最易成此症。
《育婴家秘》:黄疸
湿热食伤总发黄,是名疸病属纯阳,
热宜寒治湿宜利,食积还从消导良。
钱氏曰:凡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转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疸也。二症多得于大病之后。又有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遍身微黄,冒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大,大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黄也。经云:猪疸皆属于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色,胃怯不和也。
按:论小儿黄疸病,钱氏甚详。如因热者,其色黄而明;因湿者,其色黄而黯;因食积着,其色黄而淡。以此辨之。
丹溪云:不必分五疸,总是湿热,如盒曲相似,此理甚明。按:经中只言瘅,俗称为疸。瘅者,单也,谓单阳而无阴也。因于热者,用凉惊丸;因于湿者,用胃苓丸,内加茵陈作丸服之;因于食积,同疳黄者,集圣丸。脾胃虚怯而黄者,肥儿丸,此家秘之法也。方见前。大抵治黄疸者,茵陈五苓散尤为稳当。钱氏泻黄散治脾热发黄。
大概治小儿,季夏之时,身体蒸热,胸膈烦闷,如烂橘之黄,眼中白睛赤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用加减泻黄汤主之。
加减泻黄汤
黄连,茵陈,各五钱。黄柏,黄芩,茯苓,山栀仁,各二钱。泽泻污二钱。
[口父]咀,作一服。水煎,稍热服。
此方治湿热发黄甚效。
丹溪治小地吐泄黄疸方
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黄连,甘草,白术,茯苓,各等分。
末,温水调服。
伤乳食吐泄加山楂;时气吐泄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此方治伤食及食积发黄,甚效。
凡小儿有食积者,面色多带黄白,宜肥儿丸调之。健脾益胃,出积消食,脾胃既和,饮食消退,运化精微,灌溉脏腑,流行荣卫,自然五色修明,其黄去矣。
腹中有癖者,宜化癖丸。方见癖。有积者三棱丸。方见胀。各依其法治之,无有不验者。惟初生小儿胎黄,用生地汤与母服之,儿食乳,其黄自退。
生地黄汤
生地,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各等分。
水煎服。
《证治准绳·女科》:黄疸
〔丹〕治一妇人四月内产,发黄,四肢倦怠,食少,经事不来,时发热,脉弦。
白术(一两) 人参 秦艽 牡丹皮 生地黄 木通 柴胡 芍药(各半两) 川芎 黄芩干葛(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分十二帖,水煎,食前热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