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龟胸龟背

仲阳曰∶龟胸者,肺热胀满,攻于胸膈,或乳母多食五辛,及儿食宿乳而成。当用龟胸丸,或松蕊丹、百合丹之类治之。龟背者,令儿早坐,因客风吹脊,入于骨髓所致。以龟尿点背间骨节(取龟尿之法∶当置龟于荷叶上,候龟眼四顾,急用镜照之,其尿自出)。又法当灸肺俞穴(在第三椎骨下两傍各开一寸五分)、心俞穴在第五椎骨下两傍各开一寸五分)、膈俞穴(在第七椎骨下两傍各开一寸五分),用艾如小豆大,灸二五壮。此多因小儿元气未充,腠理不密,风邪所乘,或痰饮蕴结,风热交攻而致。法当调补脾肺为主,而以清热消痰佐之。若因乳儿膏粱浓味者,当以清胃散治其母,子亦服少许。


龟胸丸


大黄(一钱,煨) 天门冬(去心焙) 百合 杏仁(麸炒) 木通 枳壳(麸炒) 桑白皮(蜜炒) 甜葶苈(炒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温水食后化下。


枳壳防风丸


枳壳(麸炒) 防风 独活 大黄(煨) 前胡 当归(酒洗) 麻黄(去节。各一钱)


上为末,面糊丸,黍米大。每服十丸,食后米汤下


松蕊丹 治龟背花松 枳壳 防风 独活(各一两) 麻黄 大黄 前胡 桂心(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黍米大。每服数丸,粥饮下。量儿加减(添加)


百合丸 治龟胸背百合(一两) 木通 朴硝 桑白皮(蜜炙) 杏仁(去皮尖炒,双仁不用) 大黄(煨) 天门冬(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前温酒化下。


龟胸之候因风痰停饮,聚积心胸,再感风热,肺为诸脏之华盖,居于膈上,水气泛溢,则肺为之浮,日久凝而为痰,停滞心胸,兼以风痰内发,其外症唇红面赤,咳嗽喘促,致胸高如覆掌,名曰龟胸。其乳母多食五辛亦能成此疾。先服宽气饮入姜汁葱汤调服;次清肺饮、如意膏为治。如服药后目睛直视,痰涎上壅,兼以发搐则难治矣。


龟背者,初生婴孩或未满半周,客风吹脊传入髓,故感此症,钱仲阳虽有龟尿点背之言,然终成痼疾者多矣。


批∶丹溪曰∶咳嗽遇冬而发者,寒包热也,解表热自除。有咳至极时呕吐乳食与痰出尽方定,此名风痰壅盛,肝木克脾土,宜以南星、半夏、陈皮、天麻、白附子、僵蚕之类。风寒嗽者,鼻塞声重畏寒。火嗽者有声,痰少面赤。痨嗽者盗汗,夜多寒热。肺胀嗽者,动嗽则喘满气急。痰嗽者,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


咳分春夏与秋冬,痰痨火食及寒风。俱用二陈来作主,生姜五片最先锋。春杏芍芩柴五味,夏苓支柏五味攻。秋添苍芩五味杏,桂枝苏叶细辛冬。痨用四物紫菀杏,五味人参及款冬。嗽久除嗽加粟壳,干嗽之时难奏功。上夜属阴加四物,黄柏知母五味宗。五更嗽发属食积,神曲山楂枳实从。嗽得出时加半夏,不出去半贝母逢。


【附方】


小柴胡汤 见诸吐症内。


葶苈丸(肺实气喘用) 葶苈子(隔纸略炒) 防己 黑豆(炒) 杏仁面(炒去皮尖) 捣膏一两为末,取蒸枣肉捣和为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姜汤下。


麻黄汤(冬用) 桂枝 杏仁 麻黄 甘草


甘桔汤(咽喉热痛用) 桔梗 甘草


泻白散(肺有热、气喘用 )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白饼子(下痰用) 见惊风症内。


黄芩半夏生姜汤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


芍药甘草汤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葛根 升麻


升麻汤 升麻 芍药 葛根 甘草


乌梅丸 蜀椒 细辛 附子(制) 桂枝 人参 当归 黄柏 干姜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桂枝(二钱半) 生姜(五片)


异功散 见惊风症内。


参苏饮 紫苏 前胡 陈皮 半夏 干葛 茯苓 枳壳 桔梗 人参 甘草


人参平肺散


六味地黄丸 熟地 丹皮 茯苓 山药 泽泻 山茱萸


六君子汤 见疟疾症内。


宽气饮 见惊风症内。


清肺饮 人参 柴胡 杏仁 桔梗 赤芍 荆芥 枳壳 桑皮 五味 麻黄 旋复花


如意膏 半夏 南星 俱姜制,蜜丸,用姜蜜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