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
《本草纲目》:虎杖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根)微温。
「主治」
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本草图经》:虎杖
虎杖(图缺),一名苦杖。旧不载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似柳根。亦有高丈余者。《尔雅》云∶ ,虎杖。郭璞云∶似荭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是也。二月、三月采根,曝干。河东人烧根灰,贴诸恶疮。浙中医工,取根,洗去皱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治肠痔下血甚佳。俗间以甘草同煎为饮,色如琥珀可爱,瓶盛置井中,令冷彻如冰,极解暑毒。其汁染米作糜糕,益美。
《本草衍义》:虎杖
根微苦,经不言味,此草药也。《蜀本·图经》言∶“作木,高丈余”。此全非虎杖,大率皆似寒菊。然花、叶、茎、蕊差大为异,仍茎叶有淡黑斑。自六七月旋旋开花,至九月中方已。花片四出,其色如桃花差大,外微深。陕西山麓水次甚多,今天下暑月多煎根汁为饮,不得甘草,则不堪饮。《药性论》云∶“和甘草煎,尝之甘美。”其味甘,即是甘草之味,非虎杖也。论其攻治则甚当。
《雷公炮炙论》:虎杖
雷公云∶凡使,勿用天蓝并斑柚根,其二味根形、味相似,用之有误。
凡采得后,细锉,却,用上虎杖叶?一夜,出,晒干用。
《医学入门》:虎杖
虎杖甘平破瘀血,通经能散暴 结,止痛排脓利小便,暑渴煎令冰冷彻。
在处有之。茎如竹笋状,上有赤班点如虎斑纹,初生便分枝丫,根皮黑色,破开即黄,亦有高丈余者。
无毒。主破留血、月候不通、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血晕暴结、 瘕、扑损、肠痔,疮疖、痈毒、恶疮、排脓止痛。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夏月和甘草同煎为膏,如琥珀色,令冷彻如水,服之极解暑毒。兼破风毒结气及风在骨节间,孕妇禁用。八月采,根和叶裹一宿,取出晒干,或浸酒服之,效尤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虎杖
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陶隐居云∶主暴瘕,酒渍根服之。《药性论》云味甘,平,无毒。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又云,能破女子经候不通有孕人勿服,破血。日华子云∶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