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本草蒙筌》:姜
味辛,气微温。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无毒。荆扬多种,(荆州属湖广、扬州注前。)
秋月采根。沙藏常得新鲜,四时不缺。应用制莨(音浪)菪(音浪)半朴(莨菪子、半夏、浓朴,)恶鼠粪芩连(天鼠粪、黄芩、黄连。)为使秦椒,入药凭证。去皮热,留皮凉。佐大枣益气浓肠,兼竹溺豁痰利窍。杀半夏毒,不麻戟咽喉。润地黄炒,免滞泥胸膈。同陈茶叶(多年者佳)煎汁,疫痢禁口者可苏;拌生盐炒泡汤,宿食裹痰者即吐。益脾开胃口,(或问∶生姜辛温入肺,何是入胃口?东坦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物者,谓之胃口,与肺药。霍乱转筋欲饮佳。赤肿痛眼无疮,铜钱刮汁点效。行津液调合荣卫,去狐臭通畅神明。宜啖春初,辟疠且助生发。勿食秋后,泄气犹损寿元。夜气敛收,尤全禁忌。《论语》虽曰∶不撤姜食。然必食之以时,又不可过于多尔。姜屑(北干姜不热,北生姜不润。)和酒服,能治偏风;姜皮作散调,(五皮散用。)堪消浮肿。 去皮日曝,又名干姜。(汉州造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方曝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干则味辛专窜而不收,堪治表,解散风寒湿痹,鼻塞头疼,发热狂邪;炮苦能止而不移,可温中,调吐泻之疾。表证肺寒咳嗽,仗五味子相助建功;里证脉绝无阳,资黑附子为引取效。若疗血虚寒热,加入补阴药煎;能引血药上升,入于气分生血。
故产血去多,热发骤盛者,倍用治之,而弗疑也。炒黑止唾血痢血良,煨研塞水泻溏泻妙。
遇阴阳易证,用取汗立差。
一云∶泻脾非泻正气。盖脾中寒湿,须干姜辛热以燥之,故曰泻耳。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