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释名」名粢。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补中益气,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


2、背痈。用稷米粉熬黑,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剪孔贴患处,药干即换。极效。


3、心气痛。用稷根煎汤温服。


4、难产。用稷根阴干,烧存性,研为末,以酒冲服二钱。



补、和中


甘平。益气和中,宣脾利胃(陶宏景曰∶稷米,人亦不识。书记多云黍与稷相似,又注∶黍米云 米。与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发旧病。《诗》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麦,此八谷也。俗犹不能辨证,况芝英乎?按∶黍、稷辨者颇多,皆无确义。李时珍曰∶稷、黍一类二种。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昂谓∶诗人既云八谷,何必取一类者强分二种?


是仍为七谷矣。盖 、稷同音,故世妄谓 为稷,不知 乃黍类似粟,而粒大疏散,乃北方下谷,南土全无,北人亦不之重,安能度越粳、糯而高踞八谷之上乎?陶氏所说,因是 黍,所以疑也。若稷当属高硕如芦,世之所谓芦稷者,实既香美,性复中和,干又高硕,所以能为五谷之长,而先王以之名官也。况 黍所生不遍,而芦稷薄海蕃滋,《本草》乃指芦稷为蜀黍,其名义亦不伦矣。此实从来之误,敢为正之,以质明者。又芦稷最能和中,煎汤温服,治霍乱吐泻如神。昂尝病中啾唧,经两月,有友人见招,饮以芦稷烧酒一醉,而积病畅然,性之中和,又可见矣)。


(别录中品)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益气,补不足。


【核】曰∶稷与黍同类而异种。故其苗俱似粟,而低小有毛,秀特舒散,米粒悦泽。一稃一米,米粒稍肥者稷也;一稃二米,米粒稍细者黍也。但稷刈欲早,植黍欲晚,故古者号稷为首种,成熟亦早,作 则疏爽而香,贵而为五谷之长,尊而配大社之神。陶唐之世,名农官为后稷者以此。吕氏春秋云∶ 之美者,有阳山之 。高诱注云∶关西谓之KT (音糜),冀州谓之 (音牵),广雅云∶ , 也。礼记云∶稷曰明粢。尔雅云∶粢,稷也。故本草


【 】曰∶稷为脾谷,五谷之长也。五行土为尊,故五谷稷为长,遍历四气,土大季旺故尔。是能宜脾利胃,安中益气,补诸不足也。至若解暑,以将来者进,成功者退,凉血故宜。


补、和中.


甘平.益气和中.宜脾利胃.(吴瑞日用本草曰∶稷苗似芦、粒亦大、南人呼为芦 、孙炎云∶稷即粟也、时珍曰∶稷黍之苗、虽颇似粟、而结子不同、粟穗丛聚攒簇、稷黍之粒疏散成枝、孙氏谓稷为粟误矣、芦 、即蜀黍也、其茎苗高硕如芦、而今之祭祀者、不知稷即黍之不粘者也、往往以芦 为稷、故吴氏亦袭其误也、今并正之.)黍之不粘者为稷.茎、治通身水肿.(煎汤浴之.)


甘平,益气和中。


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益气和中.宣脾利胃.即黍之不粘者.茎治通身水肿.煎汤浴效.


(稷粟)芦稷益气和中 黍稷清热解暑


稷(专入脾)。有芦稷黍稷之分。芦稷者其形高如芦。实既香美。性复中和。所以为五谷之长。而先王以之名官也。味甘气平。故食可以益气和中。宣脾利胃。煎汤以治霍乱吐泻如神。用此烧酒。可治腹中沉 啾唧。若黍稷之稷。形状似粟。但粟穗则丛聚攒簇。黍稷之粒。则疏散成枝。黍与黍稷分别。则粘者为黍。而不粘者则为黍稷之稷。昔人于此。纷纷置辨。而不画一。是亦未分二稷之说矣。黍稷味甘性寒。作饭疏爽。香美可爱。服之可以清热。解暑止渴。故书载治痈疽发背瘟疫之症。但多食则有冷气内发。(饮黍穣汁即瘥。)烧黍稷则瓠必死。忌同附子服。



(一)益气,治诸热,补不足。〔心·嘉〕


(二)山东多食。服丹石人发热,食之热消也。发三十六种冷病气。八谷之中,最为下苗。黍乃作酒,此乃作饭,用之殊途。〔嘉〕


(三)不与瓠子同食,令冷病发。发即黍酿汁,饮之即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