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
《本草便读》:寒水石
辛咸重寒无毒.清肺胃.并入大肠.温邪暑热有功.解渴烦.且凉血分.(寒水石此石即古之方解石.敲之块块方解.其光洁如白石英.烧之不软.大抵性寒质重.色白之品.与石膏主治相同.惟用者甚罕耳.古之寒水石.即凝水石.产于盐地.入水即化.其咸寒入肾.走血除热之功.较方解石膏等石为胜耳.)
《本草求真》:寒水石
(石)解火热利水道
寒水石(专入胃肾)。又名凝水石。又名白水石。生于卤地。因盐精渗入土中。年久结聚。清莹有棱而成也。味辛而咸。气寒无毒。书载能治时行大热口渴水肿。盖以性禀纯阴故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收之。服此治热利水。适相宜耳。(永类方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水煎即利。易简方汤火伤。用寒水石烧研敷。经验方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寒水石半两。白土一分。为末。醋调涂。)然此止可暂治有余之邪。及敷汤火水伤。若虚人热浮。其切忌焉。莹白含之即化者真。否即是伪。但真者绝少。
《冯氏锦囊秘录》:寒水石
又名凝水石,又名白水石,生于卤地盐之精也。禀积阴之气而成,味辛、咸,气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故大寒微咸之气,以为软坚去滞除热利水之需,然只可暂治有余邪热及敷汤火所伤。若虚人虚热,并宜切禁。
寒水石,却胃中热,及五脏伏热,解巴豆毒,并丹石诸毒伤寒劳复,兼治积聚邪热,亦除烦渴饮水,胃热牙痛,水肿,小腹作痛,凉血降火神剂。汤火所伤,敷搽即愈。未溃者,研末油调;已破者,研末干掺。
主治(痘疹合参) 功效同前。
《雷公炮制药性解》:寒水石
味辛甘,性大寒无毒,入五脏诸经。主内外大热,时行热渴,腹中积聚,解巴豆毒,凡使须姜汁煮之,汁尽为度,细研用,畏地榆。
按∶寒水石即凝水石,性极寒冷,故于五脏靡所不入。过服令人肠胃受寒,不能饮食。
陶居云,夏月能为冰者佳,如此则举世不能得矣,似乎失言。
雷公云∶凡使先用生姜自然汁煮,汁尽为度,细研成粉,然后用之。每修十两,用姜汁一镒。
《外科全生集》:寒水石
性寒,火 用,治潮热中暑,牙疼。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