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反胃

人有食入而即出者,乃肾水虚不能润喉,故喉燥而即出也, 方用


熟地( 贰两) 山萸 茯苓 麦冬( 各伍钱) 山药( 壹两) 泽泻 丹皮( 各叁钱) 五味子( 贰钱)


水煎服。


此症又有食久而反出者,乃肾火虚不能温脾,故脾寒而反出也, 方用


熟地( 贰两) 山萸( 壹两) 山药( 陆钱) 泽泻( 贰钱) 茯苓 丹皮 附子 肉桂( 各叁钱)


水煎服。


[此即八味地黄, 也可用生地桂枝]


论证


反胃一证,本属火虚,盖食入于胃,使果胃暖脾强,则食无不化,何至复出?今诸家之论,有谓其有痰者,有谓其有热者,不知痰饮之留,正因胃虚而完谷复出,岂犹有热?观王太仆曰∶内格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呕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此一言者,诚尽之矣。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辩,又当察也。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故凡治此者,使不知病本所在,混行猜摸,而妄祈奏效,所以难也。


论治(共七条)


一、治反胃之法,当辩其新久,及所致之因,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或因七情忧郁,竭其中气,总之,无非内伤之甚,致损胃气而然。故凡治此者,必宜以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但新病者,胃气犹未尽坏,若果饮食未消,则当兼去其滞,若有逆气未调,则当兼解其郁。若病稍久,或气体禀弱之辈,则当专用温补,不可标本杂进,妄行峻利开导、消食化痰等剂,以致重伤胃气,必致不起也。


虚在上焦,微寒呕恶者,惟姜汤为最佳,或橘皮汤亦可。若气虚为寒所侵,而恶心呕食者,宜黄芽丸,或橘皮干姜汤之类主之。若寒痰胜者,宜小半夏汤,或大半夏汤之类主之。


虚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若胃虚甚者,宜四味回阳饮,或黄芽丸主之。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汤,或理中化痰丸之类主之。或水泛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胃不甚寒,而微虚兼滞者,宜五味异功散主之。


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终无济也。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主之。此屡用之妙法,不可忽也。


反胃初起,而气体强壮者,乃可先从清理,如二陈汤、橘皮半夏汤之类,皆可清痰顺气。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五苓散之类,皆可去湿去滞。半夏干姜散、仲景吴茱萸汤、橘皮汤之类,皆可去寒。然此惟真有邪滞,乃可用之,若病稍久而胃气涉虚者,则非所宜。


反胃证,多有大便闭结者,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然下之不通,又何非上气之不化乎。盖脾胃气虚,然后治节不行,而无以生血,血涸于下,所以结闭不行,此真阴枯槁证也。必使血气渐充,脏腑渐润,方是救本之治,若徒为目前计,而推之逐之,则虽见暂通,而真阴愈竭矣。故治此之法,但见其阴虚兼寒者,宜以补阳为主,而大加当归、肉苁蓉、韭汁、姜汁之属;阴虚兼热者,宜以补阴为主,而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豕膏、诸血之属。然此等证治,取效最难,万毋欲速,非加以旬月功夫,安心调理,不能愈也。其有粪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尤为难治。


反胃由于酒湿伤脾者,宜葛花解酲汤主之。若湿多成热,而见胃火上冲者,宜黄芩汤,或半夏泻心汤之类主之。


述古(共三条)


仲景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巢氏病源》曰∶营卫俱虚,气血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食不化,其气逆而成反胃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即吐,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则吐,名为反胃。


戴原礼曰∶翻胃证,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血虚者,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


简易方


一方 用甘蔗汁二分,姜汁一分,和匀,每服半碗或一碗,日三服,则止。


一方 用人参,见呕吐门。


灸法


上脘、中脘、下脘(各二七壮)、天枢(三七壮)。


反胃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橘皮干姜汤(热五五) 圣术煎(新热二五) 黄芽丸(新热二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六君子汤(补五) 四君子汤(补一)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右归饮(新补三) 五味异功散(补四) 人参附子理阴煎(新热三)橘皮汤(热五六) 小半夏汤(和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二陈汤(和一) 大半夏汤(和十)理中化痰丸(热九) 五苓散(和一八二) 平胃散(和十七)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豕膏(新因二九) 黄芩汤(和一九八) 半夏泻心汤(寒二八)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论外备用方


独参汤(补三五) 二汁饮(和一二三) 丁香半夏丸(和一九二 胃寒)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寒气) 丁附散(热六二 胃寒) 茯苓泽泻汤(热七四 反胃渴) 甘露汤(热七三 安胃) 胃爱散(热七十 虚寒) 丁香煮散(热六一 胃寒)


反胃者,饮食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良由脾胃阳虚,营运失职,不能熟腐水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即王太仆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法当灸中脘、下脘,兼灸膈俞。若未效者,再灸脾俞、胃俞,甚则灸足三里。


中脘(见喘症。)


下脘(见臌胀。)


膈俞(见汗症。)


脾俞(见痹症。)


胃俞(见臌胀。)


足三里(见痿症。)


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穴先取下脘。后取三里。泻之。


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穴章门治鬲寒。食不下。呕逆。吐食。不得出。穴中庭 中府治吐食。穴胃俞治胸胁支满。心下满。食不下。呕逆。吐食。入腹还出。穴中庭治胃气不足。反胃。穴三里治吐食不留住。穴意舍治吐逆。食不住。穴胃脘。灸百壮。


治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穴鬲俞。灸百壮。


王氏云。有人久患反胃。予与镇灵丹服之。更令服七气汤。遂立能食。若加以炷艾。尤为佳也。老妇人患反胃。饮食至晚即吐出。见其气绕脐而转。予为点水分气海。并侠脐边两穴。


他妇只灸水分气海即愈。神效。


治反胃食即噎气 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期)。又脐上一寸一十壮。又内踝下二指稍斜向前穴三壮(一云一指)。中脘一穴。在脐上四寸。足三里二穴在脐下三寸。各灸七壮或九壮。其效尤着。


黄柏末,热酒调三、五钱,食后服之。


治反胃 用猥皮煮汁服,或以其肉五味煮食。不得食骨,令人瘦缩小。


治反胃吐食,心胸痰水 用陈皮、烂蚬壳烧灰为末。每服饮下方寸匕,亦治失精。田螺烂壳亦好。


治反胃并干呕不止 用甘蔗汁七升,姜汁一升,和匀,分五服。


治反胃 用猕猴梨藤汁和姜汁服之。


治反胃吐食上气 用白芥子,日干为末,酒调方寸匕服。


又方 用黑驴尿一盅,服之即愈。有虫吐出。


又方 用三五年胞衣,化水一盅,好酒一盅,乘热饮之。


治反胃 陈柿饼为末,酒调服之。


又方 用棠梨叶,油炒去刺,为末,酒调服。


又方 用附子切开剜孔,以丁香四十粒安孔内,仍合定,线缚,置砂铫内,用生姜汁浸过附子,慢火熬干,取丁香、附子为末,以掌心内,不时舐吃。


又方 用一两二钱重大附子一个,米泔水浸三宿,将附子钻眼四十九个,以白丁香四十九枚放在附子眼内,用湿纸先裹,却以黄泥固济半指浓,火烧红为度,待冷,去泥出火毒,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桂皮汤下;如不通用葱、蜜捣烂,贴于脐上。


又方 用大附子一枚,置瓦上,四面火逼热淬入姜汁中,再逼再淬,约姜汁尽半碗,却焙干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粟米同煎七分,不过三服愈,或为末以粟米饮调下。


又方 用附子一个,生姜一片,细锉同煮,研如面糊,米饮下之。


又方 用粟壳煮汁饮。


又方 用千槌花一个,烧灰存性,为末,酒调服。


治反胃吐食,水不能停 用黑铅、水银各一钱半,一处于慢火上结成砂子,为细末;丁香三钱,官桂一钱,硫黄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生姜汁三钱,用小黄米汤调,空心服。


治反胃吐食等病 用木鳖子三十个去皮油为末,以牛涎、蜂蜜各半斤,共于银石器内慢火熬,用槐条七枝,搅干为度,每和白粥服两匙,日三服。


又方 用枣一个去核,裹全斑蝥一个,慢火中煨熟,去斑蝥,以枣空心服之,白汤送下。


治反胃久不愈及小儿吐不止 用硫黄半两研细,入水银二钱半,同研无星。每服三钱,空心生姜汁、酒一盏,煎热调服,被盖汗出遂愈。


周 六十五岁 甲子十月二十五日 老年阳微浊聚,以致胸痹反胃,三焦之阳齐闭,难望有成,议先通胸上清阳。


栝蒌(二钱) 薤白(三钱) 半夏(五钱) 白蜜(半酒杯) 桂枝尖(五钱) 小枳实(八分)川朴(一钱) 茯苓(二钱) 姜汁(三小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三十日 老年阳微浊聚,反胃胸痹,用开清阳法,业已见效,但呕痰仍多,议食入则吐为无火例,用茱萸汤合大半夏汤。


淡吴萸(八钱,自泡) 洋参(三钱,姜汁炒) 生白蜜(一酒杯) 半夏(一两二钱) 生姜(二两)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煮半碗服。


初三日 即于前方内加∶


茯苓块(五钱)


初十日 即于前方去吴萸,加∶


薤白(三钱)


常熟一富人病反胃,往京口甘露寺设水陆,泊舟岸下。梦一僧持汤一杯与之,饮罢便觉胸快。次早入寺,乃梦中所见僧,常以此汤待宾,故易名曰∶甘露饮。用干饧糖六两,生姜四两,二味合捣作饼,或焙或晒,入炙甘草末二两,盐少许,点汤服之。予在临汀疗一小吏,旋愈,切勿忽之。(继洪《澹疗方》、《本草纲目》。)


金山周禅师,得正胃散方于异人,用白水牛喉一条,去两头节并筋膜脂肉,煎如阿胶黑片收之。临时旋炙,用米醋一盏浸之,微火炙干,淬之,再炙再淬。醋尽为度,研末浓纸包收。或遇阴湿时,微火烘之再收。遇此疾,每服一钱,食前陈米饮调下,轻者一服立效。凡反胃吐食,药物不下,结肠三五日,至七八日大便不通,如此者必死。用此方十痊八九。君子收之,可济人命也。(《普济方》、《本草纲目》。)


天顺间,有周岐凤者,身兼百技,溺意方术,既死。友人偶召乩,周至,运乩如飞。顷刻数百言,乃长诗也。后一段云∶朗吟堂前夜欲阑,丹方写与期平安,菊庄老人此老病,翻胃病实由胃寒。枇杷叶兮白豆蔻,紫苏子兮用莫谬,良姜官桂用些须,浓朴陈皮看功奏。半夏槟榔赤茯苓,沉香丁香皆用轻,白芥藿香吐圣药,杵头糠兮寻至诚。三片生姜两枚枣,切切分明向君道,人参乃是佐使者,食前一服沉 好。盖菊庄患此病,用示以方也。第菊庄未知何许人,余诗不录。(《祝子志怪》。)


薛立斋治一妇人患反胃,胸胁胀闷,或小便不利,或时作痛,小便涩滞。曰∶此肝火血虚也,当清肝火,生肝血,养脾土,生肺金。以薛言为迂,别服利气化痰等剂,前证益剧,虚证蜂起。乃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一服寻愈。


一妇人患反胃,吐痰甚多,手足常冷,饮食少思。曰∶此肝脾郁怒,兼命门火衰。不信,另服化痰利气之剂,胸腹愈胀。又服峻利疏导之剂。薛曰∶非其治也,必变脾虚发肿之证。急服《金匮》加减肾气,庶有可救。仍不信,反服沉香化气等丸,果发肿而故。


汪石山治李一之,年近四十,病反食,与近邻二人脉病颇同。汪曰∶二人者皆急于名利,唯一之心宽可治。遂以八珍汤减地黄,加藿香为末,用蜜韭汁调服而愈。其二人,逾年果殁。


张路玉治汤伯干子,年及三旬,患呕吐经年,每食后半日许吐出原物,全不秽腐,大便二三日一行,仍不燥结,渴不喜饮,小便时白时黄。屡用六君子、附子理中、六味丸,皆罔效,日濒于危。诊之,两尺弦细而沉,两寸皆涩而大,此肾脏真阳大亏,不能温养脾土之故,遂以崔氏八味丸与之。或谓附子已服过二枚,六味亦曾服过,恐八味未能奏效也。张曰∶不然。此证本属肾虚,反以姜、附、白术伐其肾水,转耗真阴。至于六味,虽曰补肾,而阴药性滞,无阳则阴无以生,必于水中补火,斯为合法。服之不终剂而愈。


张三锡曰∶治反胃,用新水一大碗,留半碗,将半碗水内细细浇香油,铺满水面,然后将益元散一帖,轻轻铺满香油面上,须臾,自然沉水底,此即阴阳升降之道也。(方即灵活可法,用治实症当有效。)但香油却最容易引吐,用者审之。用匙扰匀服,却将所留水半碗荡药碗,漱口令净。吐既止,却进丹溪凉膈散,通其二便。未效再进一帖益元及凉膈即效也。此方极验。


王叔权曰∶有人久患反胃,予与震灵丹服,更令服七气汤,遂立能食。若加以炷艾尤佳。有老妇患反胃,饮食至晚即吐出,见其气绕脐而转,予为点水分、气海,并夹脐边两穴。他医只灸水分、气海即愈,神效。(《资生经》。)


浙省平章南征阅越还,病反胃,医以为可治。朱先生诊其脉,告曰∶公之病不可言也。即出,独告其左右曰∶此病得之惊后而使内,火木之邪相挟,气伤液亡,肠胃枯损,食虽入而不化。食既不化,五脏皆无所禀,去此十日当死。果如其言。(《越游集》、《医说续编》。)


薛立斋治一妇人患反胃,胸膈痞闷,得去后或泄气稍宽。此属脾气郁结而虚弱也,当调补为善。不信,乃别用二陈、枳实、黄连之类,不应。又用香燥破气,(时师类多出此。)前证益甚,形气愈虚。用归脾汤治半载而痊。


许学士治一妇人,年四十余,久患翻胃,面目黄黑,历三十余年,医不能效。脾 诸穴,烧灸交遍,其病愈甚。服此药,顿然全愈。服至一月,遂去其根。方名附子散,用附子一枚极大者,坐于砖上,四面煮火,渐渐逼熟,淬入生姜自然汁中,再用火逼,再 ,约尽生姜汁半碗,焙干,入丁香二钱。每服二钱,水一盏,粟米少许同煎七分,不过三服瘥。


王海藏云∶赵侍郎先食后吐,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服紫菀丸五十日,泻出青蛇五七条,四寸许,恶脓三升愈。(方见疠风门。)


萧万与曰∶崇祯戊寅岁,余客汴梁,为一郡王宫人治产后发呃证。因言及先王壮龄时,患疟痢反胃,遍治不瘥,自料无生理。一草医亦精于脉者,连投五剂,用大黄七两始能食。此亦常有之症。吾乡有患痢者,医以大黄四两下之,见者皆惊愣。然服之痢反减,数服而愈。使此等证,遇读立斋、景岳书者,讵有生理乎?再投十余剂,计服大黄斤许,前证渐愈。后日服痰药,滚痰丸两旬方得全痊。越年余,连生五子,寿至九十三岁而薨。如此禀赋,亦所不概见者。


属气虚,中酒属胃弱。


忌破气,升,苦寒,甘,燥热,诸药录后。


宜补气,降气,和胃,清热,酸敛以制肝。


枇杷叶 人参 苏子 橘皮 木瓜 麦门冬 芦根汁 竹茹 石斛 梅酱 蔗浆 白茯苓 白芍药


若因虚寒而得者,加生姜、术、白豆蔻。


清臣曰:反胃之证,有随食随吐,有朝食暮吐。人以为病在胃也,而不知病在肾。肾水虚,不能润喉,因喉燥而吐。肾火虚,不能温脾,因脾寒而吐。凡治反胃,必先治肾,肾水相济,则上可转挽,下易运化。肾火熏蒸,则釜底有薪,水谷具熟,否则肾冷而脾益寒,胃不受食,必上涌而吐矣。


随食随吐,无水也。熟地半两、枣皮一两、麦冬五钱、茯苓钱半、五味五分。或八仙长寿丸:熟地二两、山药一两、枣皮、茯苓、麦冬各五钱、丹皮、泽泻各三钱、五味二钱。


朝食暮吐,无火也。熟地半两、枣皮一两、附子二钱半、肉桂、茯苓各钱半;或八味地黄汤,熟地二两、枣皮一两、山药六钱、附子五钱、茯苓三钱、丹皮、泽泻、肉桂各二钱。


反胃与噎膈同理,但噎膈上脘下脘全闭,故食不能入而反胃,上脘不闭,惟下脘闭耳,故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也。盖胃虽能纳谷,而脾虚不能消化,下行无路,则逆而上涌,此自然之理也。法宜温中燥湿,降逆开结为主,宜以姜苓半夏汤主之。如中焦虚寒,下焦无火者,以吴茱萸汤主之。


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茯苓(三钱) 白蜜(半杯) 河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若肝气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风,至利水滑肠之法,根据噎膈诸方,无有异也。


吴茱萸汤(方见头痛)


〔反胃提纲〕 下窍居然闭不开,朝餐暮吐实堪哀,脾虚莫运非关胃,治法尤当善化裁。


大半夏汤


(证附) 吐属脾虚病势沉,治宜半夏共人参,再加白蜜功能润,去湿和中并益阴。


吴茱萸证


(方见伤寒) 胃反胸间或有寒,朝餐暮吐未能安,温中降逆宜何药,汤用吴萸治不难。


按反胃一证,有阳虚、阴虚之别。


因阳虚者,盖以阳衰则不能镇纳僭上之阴,阴邪过盛,势必与阳相拒,一切经火烹调之物,皆不能容,故下喉数刻,或二三时乃仍吐出。其人定见脉大而空,或劲如石,言语一切无神,困倦喜卧。法宜回阳降逆为主,如吴萸四逆汤、半夏生姜汤之类。


诸书亦云:朝食暮吐,为命门无火,不能熏蒸,果称灼见,但用药多以阳八味,大补元煎治之,为补命门必用之药,舍此二方,无从下手。予尝试之,多不见效。所以然者,二方概以熟地为君以补阴,枣皮以滋阴,丹皮以泻火,用桂、附仅十中之二三。试问:既曰命门无火,理宜专用桂、附以补火,何得用地、枣以滋阴,丹皮以泻火乎?此皆景岳不读仲景之书,而未明阴阳之道也。在景岳以为,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故用一派养阴之药,杂一二味补火之品于中,而谓阴中求阳,至极无二之法,独不思仲景为立法之祖,于纯阴无阳之证,只爱管闲事发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并不杂一养阴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阴中求阳乎?仲景求阳,在人身坎宫中说法,景岳求阳,在药味养阴里注解。相隔天渊,无人窥破,蒙蔽有年,不忍坐视,故特申言之。[眉批]知非氏曰;斯文宗孔孟,讲武宗孙子,注疏宗程朱。百家众技者流,咸存而不论,以故朝野相安,道一风同,称郅治焉。独至于医,为斯世所不可缺。虽穷乡僻壤,亦有囊中而趋向各不相侔,圣凡迄无定论,草菅人命,亦不为怪。此段疑案,悒于怀抱(抱原本作“泡”,据文义改。)久矣,欲互相商榷,又少知音。今于批评钦安书,至反胃一证,其驳景岳用药,大为有理。因思市医宗后世诸家者多。后世诸家之书,双多于古人。古人分六经,后人分五经。古人立方不讲药性,后人立方专究药性。古人方效,而今人不用。后人方不效,今人乐于从事,反诋古人之方为太重,后人之方为轻而合宜。古人不立证名,后人多立证名。古人不以脉定证,后人能以脉知病、古人只论六阴阳,后人论千阴阳、万阴阳。群言淆乱,衷诸圣,今人竟舍古人而从后人,视古人为不可知,后人乃可法,反觉后来居上。以故《灵》、《素》、《难经》及《伤寒》成为畏途,而人命直为儿戏矣。余诚不知医,鄙意总以能读古人之书,得古人之心法,有古人之方,治今人无误,方为医者,未知是否,祈阅者教之。


因阴虚者,盖以阴衰不能制火,火拒于中,气机有升无降,故饮食下喉一刻,仍然吐出。其人定见精神不衰,声音响亮,烦燥不宁,关脉必洪大有力。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之类。他书议论纷纷,愈出愈奇,去理愈远,不可为法。其中因受虽异,总以一逆字定之,逆则以阴阳判之便了。


金匮云。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凡脉阳盛则数。阴盛则迟。其人阳气既微。何得脉反数。脉既数。何得胃反冷。此不可不求其故也。盖脉之数。由于误用辛温发散而遗客热。胃之冷。由于阳气不足而生内寒。医不达权通变。见其脉数。反以寒剂泻其无辜。致上下之阳俱损。其脉遂从阴而变为弦也。上之阳不足。日中以前。所食亦不消化。下之阳不足。日暮以后。阳亦不入于阴。而糟粕不输于大小肠。从口入者。惟有从口出而已。故曰胃气无余。言胃中之阳气。所存无几。所以反胃而朝食暮吐也。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上条以汗下之故。而致病脉若此。此条以上焦营卫不逮。亦致反胃之证。故不复叙。唯言脉之阴阳本象。今微而数。微乃失阳之象。数乃失阴之体。奚止客热而已。胸中者。营卫之海。营卫虚。不统于胸中。故胸中冷矣。夫营卫之气。出入脏腑。健运周身。本生于谷。复消磨其谷。营卫非谷不充。谷非营卫不化。所以胸中冷者。亦必致胃不纳谷也。虽然。当以正气不足论之。若以热治寒。不惟反助客热。且复耗其气。损其阴矣。世人治是病。非丁、附则姜、桂。孰知正气为何如哉。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脾气运动。则脉不涩。胃气坚固。则脉不浮。今脉浮是胃气虚不能腐熟水谷。脉涩是脾血伤不能消磨水谷。所以阳时食入阴时反出。阴时食入阳时反出。盖两虚不相参合。故莫由转输。下入大小肠也。河间谓趺阳脉紧。内燥盛而中气衰。故为难治。可见浮脉病成。必变紧脉也。况紧而见涩。明是亡血之象。上脘亡血。膈间干涩。食不得入。


下脘亡血。必并大小肠皆枯。食不得下。故难治也。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谷入于胃。长气于阳。脉道乃行。今胃不安于谷而成呕。呕则阴气不资于脉。故脉弱。弱则阳气虚不能充于内外。下焦虚。则小便自利。上焦虚。则浊气上升。逼迫其浮阳于外。外虽假热。内实真寒。证成厥逆。顷刻决离而不返矣。治之诚难。非四逆汤不能挽回也。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指暴病呕吐而言。故以半夏、生姜涤除胃中痰饮。水谷自无阻碍矣。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呕吐。为脾胃气虚而饮积。故用半夏之燥湿。即兼人参以补胃气也。蜜者性滞滋湿。用之何哉。以胃之上脘燥。故食难入。虽食亦不得下中脘。用之以润胃燥。扬之水者。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胃反吐而渴。欲欲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胃反吐。津液竭而渴也。欲饮水以润之。无小便不利而用泽泻。何哉。观外台以此治消渴脉绝。胃反呕食。则知水虽入而不散于脉。脉之阴体绝矣。泽泻者。不惟利膀胱之溺。亦能引桂、姜之辛入膀胱。行布水精于五经。故凡渴欲饮水者。多用行水之剂。岂独防其水停而已哉。正欲行水布散经脉。滋润表里。解其热郁耳。茯苓之淡行其上。泽泻之咸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布其中。桂、姜之辛开其道。通其气。导其水。以令四布而和营卫也。


反胃系真火式微。胃寒脾弱不能消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虽曰脾胃虚寒。然致病之由。必有积滞于内。千金治反胃初起。用金匮茯苓泽泻汤。去白术换干姜。加人参、橘皮、大黄、青竹茹。得利。去大黄。为胃虚反食。下喉便吐之主方。若吐出原物。酸臭不化。此饮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复返而出也。宜理中汤为主。甚则加丁、附、川连。若脉数而邪热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应与异功散加沉香、川连、归、芍、生地。食物之后。冷涎不已。随即反出。或心腹觉疼。藿香安胃散。或六君子加丁者、藿香。咽喉阻塞。胸膈满闷。暂用香、砂、枳、朴以开其结滞。然破气药过多。中气因而不运。异功散加香、砂使气旺自能运化。气滞痞塞实痛。平胃散加藿香、砂仁。胃虚中气不运而噎塞者。四君子加黄 、橘红、砂仁。反胃而渴欲饮水。金匮茯苓泽泻汤。千金去白术、生姜加半夏。小便不利。桂苓丸加半夏、泽泻、甘草、生姜作汤服。虚人反胃多渴。七味白术散。反胃食入一日半日。吐出如故。乃胃气虚弱而有痰。不能消化。随气逆上也。二陈加丁香、藿香、鸡内金。虚。加白术、炮姜。大便燥结。久闭不通。似属血热。不可顿攻。止可清热润燥。小制汤丸。渐次加之。关扃自透。开关利膈丸。然服通利之剂过多。血液耗竭。转加闭结者。宜用人参固本丸料煎膏。时时服之。胃反上气。食即吐出。属热者。千金用芦根、茆根等分煎服。不应。加竹茹、生姜。反胃倦怠无力。垂死者。以人参一二两浓煎。加姜汁顿服。属寒者。加桂附少许。下焦虚寒。不能生土。食久反出。用附子一枚。切去尖上一片。镂成一孔。入丁香四十九粒。仍将切下者掩上扎定。捣取生姜自然汁煮熟焙干为末。每用一匙置舌上。徐徐以津唾送下。若烦渴则频与糜粥。忌油腻生冷。此孙兆秘传。累效。虚甚者。加人参一两驾驭之。郁悒失意人。或孤寡。初起自当舒郁。逍遥散。久之必兼补养。归脾汤。命门火衰。不能生土。食久反出。其脉沉迟。八味丸加丁、沉。间进黑锡丹。精衰不能蒸腾于上。咽喉闭塞。水谷艰进。强食则吐者。六味丸加肉桂、五味。不应。加沉香、砂仁。有阳虚不能统运。呕逆便秘。用人参、大黄、附子攻之即通。然真气竭者。终不可救。瘀血在膈。阻滞气道而成者。代抵当丸作芥子大。服二钱。去枕仰卧。细细咽之。但饮热汤及椒、姜辄呃者。即瘀血也。反胃而胸中嘈杂不宁。或作或止。其人懊 。面上有白点者。作虫积治之。丹方。治噎膈反胃。用虎酥炙为末。每服二钱。独参汤送下。或猫胞一具。炙脆为末。稍加脑、麝。陈酒服之。虎啖生人。猫食生鼠。其性则一。故可代用。若胃中寒痰。不能纳食者。狗宝为末。每服五七分至一钱。陈酒服之。以上三方。轻者一服。重者三服。剧者不过七服。后以理中、四君、八味等调之。又方。用陈香橼一枚。去瓤。入生姜汁拌生附子末一两。外以姜滓。湿纸裹煨。 透焙燥为末。每服五七分至一钱。浓煎独参汤服之。此孙兆变法也。反胃初愈。切不可与粥饮。每日与独参汤。少加炒陈米。不时煎服。旬日后方可小试稀糜。往往即食饭者。多致复病而危。凡反胃而致大吐白沫如鸡子清者。是肺胃俱虚。矢如羊粪。则大肠血槁。即大补气血。终亦必亡而已。


〔诊〕 胃反脉数无力为血虚。脉缓无力为气虚。数而有力为有热。数而滑疾为有痰。紧而滑者。寒饮上逆。小弱而涩。血虚胃反。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脉微涩。滑伯仁治一妇反胃。每隔夜食。至明晚皆吐出不消。其脉沉而弱。他医以暖胃药罔效。滑迟疑未决。一日读东垣书。谓反胃有三。气积寒也。上焦吐者从于气。中焦吐者从于积。下焦吐者从于寒。脉沉而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溲利。大便秘。为下焦吐也。法当通其秘。温其寒。复以中焦药和之。滑得此说。遂以萸、茴、丁、桂、半夏。二十余剂而安。所谓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也。


石顽治汤伯干子。年及三旬。患呕吐经年。每食后半日许。吐出原物。全不秽腐。大便二三日一行。仍不燥结。渴不喜饮。小便时白时黄。屡用六君子、附子理中、六味丸。皆罔效。日滨于危。逮后延余诊之。其两关尺弦细而沉。两寸皆涩而大。此肾脏真阳大亏。不能温养脾土之故。遂以崔氏八味丸与之。或谓附子已经服过二枚。六味亦曾服过。恐八味亦未能克效也。余曰不然。此证本属肾虚。反以姜、附、白术伐其肾水。转耗真阴。至于六味。虽曰补肾。而阴药性滞。无阳则阴无以生。必于水中补火。斯为合法。服之。不终剂而愈。


大意


王太仆曰.食入反出.是谓无火.张洁古曰.下焦吐者因于寒.合是两说而并衡之.其为真火衰微.不能腐熟水谷则一也.(汇补)


内因


病由悲愤气结.思虑伤脾.或先富后贫之失精.或先贵后贱之脱营.抑郁无聊.而寄情诗酒.或艳冶当前.


而纵饮高歌.皆能酿成痰火.妨碍饷道而食反出.(汇补)


外候


或食已则吐.或再食则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心胸痞闷.往来寒热.或大便不实.或嗳腐噫酸.(丹溪)


反胃分辨


有损伤胃气而吐者.有脾不运化而吐者.有中焦积热者.有下焦虚寒者.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


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士材)


脉法


趺阳脉浮而涩.虚而微.弦而迟.小而滑者.均为反胃.右尺濡弱者.亦成反胃.


治法


治宜开胃顺气以调上.培脾扶土以和中.壮火回阳以温下.其他如化痰抑肝镇坠诸药.酌而用之.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藿香、蔻仁、木香、砂仁、香附、苏梗.消食.加神曲、麦芽.助脾.加人参、白术.抑肝.加沉香、白芍.温中.加炮姜、益智.壮火.加肉桂、丁香.甚用附子理中汤.或八味丸.反胃.用伏龙肝水煎药以补土.


糯米汁以泽脾.代赭以镇逆.乌铭以抑肝.若服药初愈者.切不便与粥.复伤胃家.惟以人参五钱、陈皮一钱、老黄米一两.作汤细啜.旬日之后.方可食粥.否则仓廪未固.卒至不救.


反胃选方


二陈汤(方见痰症) 理中汤(方见中寒) 八味丸 六君子汤(二方见中风)


木香调气散白豆蔻 丁香 木香(各二钱) 檀香(一钱半) 藿香(八分) 砂仁(四钱) 甘草(八分)


为末.每服二钱.加盐少许.沸汤下.


滋血润肠汤(统旨)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反出.便燥.


当归(三钱) 白芍 生地(各一钱半) 红花 桃仁 大黄(煨) 枳壳(各一钱)


水煎.入韭汁服.


滋阴清膈散 治阴火上冲而食反出.


当归 白芍 黄柏 黄连(各一钱半) 黄芩 山栀 生地(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煎.入童便、竹沥服.


九伯饼 治反胃饮食不下.下即吐痰涎.


南星(姜汁制炮七次) 人参(各三钱) 半夏(姜汁洗七次) 枯矾 枳实(麸炒七次) 浓朴(姜炒)


甘草(各五钱) 木香(四钱) 豆豉(一两)


为末.老米打糊为饼.如钱大.瓦上焙干.露过.每服一饼.细嚼.以姜煎平胃散下.此方加阿魏三钱神效.


附子散用大附一只.坐砖上.四面着火.渐逼干.淬入姜汁中.又根据前火逼干.复淬之.约姜汁尽碗许.捣为末.将粟米饮下一钱.


金桃酒 治反胃吐酸.


古铜四钱.敲如米大.再入核桃肉一斤.与前同研烂.用烧酒一斤.和铜挑匀.入瓶内.封口.隔水慢火煮一时.取出埋地下一二时.每日空心服一盏.如病重者.午后再服.


香砂宽中汤(《统旨》) 治气滞,胸痞噎塞,或胃寒作痛者。


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三四匙) 白术 陈皮 香附(各一钱半) 白豆蔻(去壳) 砂仁 青皮槟榔 半夏曲 茯苓(各一钱) 浓朴(姜制,一钱二分) 甘草(三分)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入蜜一匙,食前服。


补气运脾汤(《统旨》) 治中气不运,噎塞。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橘红 茯苓(各一钱半) 黄 (一钱,蜜炙) 砂仁(八分) 甘草(四分,炙)


有痰加半夏曲(一钱)。


水二盅,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滋血润肠汤(《统旨》)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大便燥结。


当归(酒洗,三钱) 芍药(煨) 生地黄(各一钱半) 红花(酒洗)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黄(酒煨)枳壳(麦炒,各一钱)


水一盅半,煎七分,入韭菜汁半酒盏,食前服。


人参利膈丸(《宝鉴》) 治胸中不利,大便结燥,痰嗽喘满,脾胃壅滞,推陈致新,治膈气之圣药也。


木香 槟榔(各七钱半) 人参 当归(酒洗) 藿香 甘草 枳实(麸炒黄,各一两) 大黄(酒湿,蒸熟) 浓朴(姜制,各二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诸饮送下。


滋阴清膈饮(《统旨》) 治阴火上冲,或胃火太盛,食不入,脉洪数者。


当归 芍药(煨) 黄柏(盐水炒) 黄连(各一钱半) 黄芩 山栀 生地黄(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二盅,煎七分,入童便、竹沥各半酒盏,食前服。


二陈汤(见痰饮。)


来复丹(见中暑。)


丁沉透膈汤(《和剂》) 治脾胃不和,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不进。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并皆治之。


白术(二两) 香附子(炒) 缩砂仁 人参(各一两) 丁香 麦 木香 肉豆蔻 白豆蔻青皮(各半两) 沉香 浓朴(姜制) 藿香 陈皮(各七钱半) 甘草(炙,一两半) 半夏(汤洗七次)


神曲(炒) 草果(各二钱半)


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热服。


五膈宽中散(《和剂》) 治七情四气伤于脾胃,以致阴阳不和,胸膈痞满,停痰气逆,遂成五膈。并治一切冷气。


白豆蔻(去皮,二两) 甘草(炙,五两) 木香(三两) 浓朴(去皮,姜汁炙熟,一斤) 缩砂仁 丁香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四两) 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三片,盐少许,不拘时,沸汤点服。


谷神嘉禾散(《和剂》)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或五噎五膈。


白茯苓(去皮) 缩砂(去皮) 薏苡仁(炒) 枇杷叶(去毛,姜汁炙香) 人参(去芦。各一两) 白术(炒,二两) 桑白皮(炒) 槟榔(炒) 白豆蔻(炒,去皮) 青皮(去白) 谷 (炒) 五味子(炒,各半两) 沉香杜仲(去皮,姜汁、酒涂炙) 丁香 藿香 随风子 石斛(酒和炒) 半夏(姜汁捣和作饼,炙黄色)大腹子(炒) 木香(各七钱半) 甘草(炙,两半) 陈皮(去白) 神曲(炒。各二钱半)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五噎,入干柿一枚;膈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


代抵当丸(见蓄血。)


秦川剪红丸(《良方》) 治膈气成翻胃,服此吐出瘀血及下虫而效。


雄黄(别研) 木香(各五钱) 槟榔 三棱(煨) 蓬术(煨) 贯仲(去毛) 干漆(炒烟尽) 陈皮(各一两) 大黄(一两半)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芫花丸(《本事》)


芫花(醋炒,一两) 干漆 野狼牙根 桔梗(炒黄) 藜芦(炒) 槟榔(各半两) 巴豆(十粒,炒黑)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赤豆大。每服二三丸,加至五七丸,食前生姜汤下。此方常服,化痰、消坚、杀虫。予患饮癖三十年,暮年多嘈杂,痰饮来潮迟即吐,有时饮半杯酒即止,盖合此症也。因读巢氏《病源》论酒瘕云∶饮酒多而食谷少,积久渐瘦,其病常欲思酒,不得酒则吐,多睡,复不能食,是胃中有虫使然,名为酒瘕,此药治之。要之,须禁酒即易治,不禁无益也。


浓朴丸 主翻胃吐逆,饮食噎塞,气上冲心,腹中诸疾。


浓朴 蜀椒(去目,微炒) 川乌头(炮,去皮,各一两五钱) 紫菀(去土苗) 吴茱萸(汤洗) 菖蒲柴胡(去苗) 桔梗 茯苓 官桂 皂角(去皮弦,炙) 干姜(炮) 人参(各二两) 黄连(二两半)巴豆霜(半两)


上为细末,入巴豆霜匀,炼蜜为剂,旋旋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渐次加至五七丸,以利为度,生姜汤下,食后而卧。此药治效,与《局方》温白丸同,及治处暑以后秋冬间下痢,大效。春夏加黄连二两,秋冬再加浓朴二两。如治风,于春秋所加黄连、浓朴外,更加菖蒲、茯苓各一两半。如治风痛不愈者,根据春秋加药外,更加人参、菖蒲、茯苓各一两半,如心之积,加菖蒲、白茯苓为辅。如肝之积,加柴胡、蜀椒为辅。如肺之积,加黄连、人参为辅。如脾之积,加茱萸、干姜为辅。秋冬久泻不止,加黄连、茯苓。


万病紫菀丸(见积聚。)


益元散(见伤暑。)


三乙承气汤(子和) 北大黄(去粗皮) 芒硝(即焰硝) 浓朴(姜制) 枳实(生用。各半两)甘草(去皮,炙,一两) 当归(酒洗,焙,二钱半重)


上 咀,每服半两,水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擘开,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病重者,每服一两,加姜二片,枣一枚,若不纳药,须时时呷服之,以通为度。虽为下药,有泄有补,卓有奇功。刘河间又加甘草,以为三一承气,以甘和其中,最得仲景之秘。试论只论四味,当归不在试论之列,不可即用,然等分不多,纵用亦无妨。


四生丸(子和) 治一切结热。常服肢体润泽,耐老。


北大黄(去粗皮,酒洗,纸包煨香,不可过,存性,一两) 黑牵牛(三两,取头末一两)皂角(去皮,生用,一两) 芒硝(生用,半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送下。


对金饮子(子和)


净陈皮(八两,焙制) 苍术(四两,焙) 人参(一两) 浓朴(四两,姜炒) 甘草(炙,三两) 黄芩(二两半,去皮心黑灰) 黄 (一两)


咀,每服半两,水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七分,去滓热服,先服承气汤,夜服四生丸。如已效,进食不格拒,方用对金饮子。然初病作,且于呕吐胃热类内选用清利之药,审其虚实重轻,方用前药更佳。


凡食饮不化.入腹还出.先取下管.后取三里泻之.章门、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见不嗜食.)中庭、中府、主鬲寒食不下.呕吐还出.又主呕逆吐食不得出.中庭、疗胸胁支满.心下满.(铜明同下.)食不下呕逆.吐食还出.三里、疗胃气不足.反胃.胃俞、(见不能食.)疗吐食.意舍、疗吐食不留住.(下见背痛.)


吐逆食不住.胃管百壮.(千)吐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灸鬲俞百壮.


有人久患反胃.予与镇灵丹服.更令服七气汤.遂能立食.若加以着艾.尤为佳也.有老妇人患反胃.饮食至晚即吐出.见其气绕脐而转.予为点水分气海并夹脐边两穴.既归、只灸水分气海即愈.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