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翻花疮

翻花之症,由疮疡溃后,风寒袭于患处,或肝火血燥生风,或乳母肝火生风,必致疮口 肉突出如菌,或如指,大小长短不同。如风邪乘袭者,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天麻。风寒凝滞者,先用十宣散加羌活、天麻。儿肝火生风者,先用加味逍遥散加羌活、天麻。母肝火生风者,先用加味小柴胡汤,次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天麻。其风邪所乘,外用豆豉饼。风寒所凝,外用葱熨法,更用太乙膏护疮口。突肉不消,更以藜芦膏涂之。如疮口不敛而恶寒发热者,元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晡热内热者,气血俱虚也,用八珍汤,倍加参、 。食少难化者,脾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


若饮食少思,大便不调,或肌肉消瘦,小便澄白者,此兼肝脾疳症也,用九味芦荟丸,以清肝火;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脾气。外仍用熨治之法。


一小儿腿外 患痈,疮口陷而色黑,翻出如菌,久而不食,此元气虚弱,寒邪滞于患处,用十宣散加羌活、天麻,及附子饼,患处渐赤,改用葱熨法而渐白,此寒邪去而元气虚,真气发见也,用补中益气汤及藜芦膏而痊。


一小儿臂患痈,疮口色白肉突翻,或如菌,或如指,用追蚀之药去而复作。余谓肝肺气虚,先用益气汤,再用托里散、藜芦膏而愈。


一女子胁间患痈,疮口色赤翻出,肉如菌,寒热如疟,此肝经血燥生风所致,先用加味逍遥散,后用加味小柴胡汤及藜芦膏而愈。


一小儿患此,疮口色赤肿痛,时出血脓,此肝经血分有热,用加味逍遥散加生地黄四剂,却以生地易熟地,月余血热渐退;又用八珍汤、藜芦膏而突肉减;用十全大补汤而元气复;又用托里散而疮瘥。


一小儿患天蛇毒,脓出后指肿大色黯,疮口 肉,手背漫肿而不赤,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憎寒发热,惟用败毒行气之药,余谓此脾胃虚弱,不能消化饮食、生长肌肉、外御风邪,非疮毒使然也。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两月余诸症渐愈。后因饮食过度吐泻,患处不红活,出清水,用异功散、葱熨法、藜芦膏而愈。


一女子臂痈,溃后疮口突肉如菌,用毒药蚀之,突肉益甚,面青寒热,经候不调,此肝经血燥而生风,脾气虚而不能生肌耳,先用加味逍遥散、五味异功散两月余,却用地黄丸、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用药腐去疮口不敛,朝恶寒,暮发热,余谓因气血俱虚而然也,法当调补脾胃,则气血自生,疮口自敛。不悟,仍攻其疮而殁。


一女子十五岁患前症,腐去而复生,面色青而或赤,余谓此肝胆二经风火妄动,盖肝血为阴为水,肝气为阳为火,宜生肾水、滋肝血使火自息,而风自灭。不信,乃用祛风之剂,致血燥妄行,疮口出血不止而死。


藜芦膏 治疮口 肉凸起,或出二三寸肉者。


藜芦(不拘多少)


上为末,以生猪脂擂和搽凸 肉上。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二方见发热不止)


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


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


十全大补汤(方见便痈)


五味异功散(方见败毒之药)


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


豆豉饼


葱熨法(二方见流注)


肉如饭粒破之血出随生


苍耳叶捣汁服三合,并涂之。


翻花疮因溃后生,头大蒂小努菌形,虽无痛痒触流血,血燥肝虚怒气成。


【注】此证因生疮溃后, 肉自疮口突出,其状如菌,头大蒂小,愈努愈翻,虽不大痛、大痒,误有触损,流血不往,往久则亏虚。总由肝虚、怒气血燥而成。宜服逍遥散,外用乌梅 灰、轻粉各等分,研末撒之;或马齿苋 灰,猪脂调敷,俱效。


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


【方歌】翻花疮因溃后生,头大蒂小努菌形,虽无痛痒触流血,血燥肝虚怒气成。


【注】此证因生疮溃后,努肉自疮口突出,其状如菌,头大蒂小,愈努愈翻,虽不大痛、大痒,误有触损,流血不住,久则亏虚。总由肝虚、怒气血燥而成。宜服逍遥散,外用乌梅〔火段〕灰、轻粉各等分,研末撒之;或马齿苋〔火段〕灰,猪脂调敷俱效。


方剂: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


〔薛〕翻花之证,由疮疡溃后,风寒袭于患处,或肝火血燥生风,或乳母肝火生风,必致疮口 肉突出如菌或如指,大小长短不同。如风邪乘袭者,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天麻。风寒凝滞者,先用十宣散加羌活、天麻。儿,肝火生风者,先用加味逍遥散加天麻、羌活。母,肝火生风者,先用加味小柴胡汤,次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天麻。其风邪所乘,外用豆豉饼。风寒所凝,外用葱熨法,更用太乙膏护疮口。


突肉不消,更以黎芦膏涂之。如疮口不敛而恶寒发热者,元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


晡热、内热者,气血俱虚也,用八珍汤倍加参、 。食少难化者,脾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若饮食少思,大便不调,或肌肉消瘦,小便澄白者,此兼肝脾疳证也,用九味芦荟丸以清肝火,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脾气,外仍用熨治之法。


黎芦膏 治疮口 肉凸起,或出二三寸肉者。


黎芦(不以,多少) 为末,以生猪脂擂和。搽凸 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