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附骨疽


附骨疽破溃成漏。


大生地 山萸肉 当归 远志 泽泻 甘草 鹿角胶 淮牛膝 白芍 茯苓 白术 红枣 桑枝


又名贴骨疽


白芥子研,烧酒调敷。并治咬骨疽(生大腿里侧)。


疮大痛慢肿光色者是


头发、蜂房、蛇蜕、等分烧存性为末,每服钱半,黄酒下。


论曰∶骨疽者,由风入骨解,与热相搏,复为冷湿所折,风热伏结,不得发散,蕴积成毒,之宜治附骨疽。漏芦汤方


漏芦(去芦头) 升麻 连翘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防己 木香白蔹 沉香(各三分)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叶一七片,煎至八分,再入芒硝一钱搅匀,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三两行,未利再服。


治附骨疽。连翘汤方


连翘 射干 升麻 防己 黄芩(去黑心) 大黄(锉炒) 甘草(炙) 芍药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两) 柴胡(去苗二两)


上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入芒硝一钱匕,去滓空心温服。


治附骨疽。败酱汤方


败酱(二两) 大黄(锉炒一两) 桃仁(二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取皂荚刺一两锉碎,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半漉出,下药及朴硝一钱,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附骨疽。乱发汤洗方


乱发灰(半两) 杏仁(椎碎二十一粒) 甘草(锉五寸) 盐花(半两)


上四味,以浆水五升,煎至三升,滤去滓,通手洗疽上,若有脓血,洗取净后,以绢帛缚定,每日三两遍洗。


治附骨疽疮,及阴疮久不瘥。天灵盖散涂敷方


天灵盖(酥炙一两) 狗骨(烧灰一两半) 白矾(烧灰一两半) 麝香(研一钱)


上四味,捣研为散,干敷疮口,日三五上,以瘥为度。


治附骨疽。天南星散涂敷方


天南星(炮) 附子(炮裂去皮脐) 黄柏(去粗皮各半两) 铅丹(研一分) 麝香(研半分)


上五味,除麝香铅丹外,捣罗为散,入二味和匀,干敷疮上,日三五度。


治附骨疽久不瘥。麝香散涂敷方


麝香(研一分) 骐麟竭 密陀僧( 各一两)


上三味,细研为散,先用盐汤洗疮拭干,取活鳝鱼一条锉细研,拓疮上一宿,明旦揭看有虫,即去再拭干,涂敷散子,日三五度,即瘥。


治附骨疽。内消小豆散方


赤小豆(一合) 糯米(炒黑五合)


上二味,捣罗为散,水调如糊,摊故帛上涂贴,干即易之。


治附骨疽。骐 竭散涂敷方


骐 竭 槟榔(锉) 黄连(去须) 马肠根(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先以油炒葱豉,入腻粉半钱和捣,捻作饼子一片,用盐浆水洗疮后,用饼拓疮上,以生帛缚定,三日后,再用盐汤洗,即涂敷散子,日三五次。


治附骨疽久不瘥,骨从疮口出。乌鸡散涂敷方


乌雌鸡骨(烧灰) 牛 木(刮烧灰三冢者) 炊单(烧灰三家者各一两)


上三味,合和研细,涂敷疮上,日三五度,碎骨出即瘥。


治附骨疽,久不瘥,或瘥,年岁再发。秦艽散涂敷方


秦艽(去苗土)


上一味,捣罗为散,涂敷疮上,以帛缚定,日二三次。


治附骨疽积年,发脓骨出不瘥。牛胶散涂敷方


水牛皮胶(炙焦)


上一味,细研为散,涂敷疮上,用生鲤鱼,破开外面贴定,时看有小虫出,更以盐汤洗,敷上药,再以鱼贴,虫出尽,更敷药。


治附骨疽。楸叶涂敷方


楸叶(阴干一两) 猪胆(半两)


上二味,相和捣烂,涂于疮上封之,即瘥。


又方:黄丹(研细) 腻粉(各三钱研) 鸡子(五枚煮熟去白用黄)


上三味,先将鸡子黄,于铫子内,以慢火炒令黑,候自然为膏,沥于盏内,入黄丹腻粉和匀,用时先以米泔煎汤,洗患处拭干,用药敷之妙。


又方:新枸杞子自然汁 白矾枯(别研)


上二味,先将枸杞汁,慢火熬成煎,后入白矾,团令坚实,阴干捣罗为末,每用时,以甘草水洗之,拭干先唾涂疮上,次用药末周匝敷之。


治附骨疽久不愈,及碎骨皆从疮孔中出者。鸡骨散方


一岁乌雌鸡骨(一两烧灰) 三家桐材屑(一两烧灰) 三家炊单(一两烧灰)


上三味,都研令细,每用少许,纳于疮中,碎骨当出即愈。


治附骨疽。及鱼眼疮方


杏仁(五十枚烧为灰) 乱发灰(一两) 腻粉(一分)


上三味,同研令细,入油三合,蜡半两,煎搅令匀,入瓷合盛,净洗贴之。


治附骨疽。肿痛有脓,久不瘥。天灵盖散方


天灵盖(一两烧灰) 狗头骨(半两烧灰) 白矾(半两烧令汁尽) 麝香(一钱细研)黄连(一分去须) 黄柏(一分)


上六味,捣罗为细散,入麝香令匀,每用先煎甘草汤洗,拭干用生油调涂之。


丹溪曰。附骨疽者。皆因久食浓味及劳役。与酒后涉水得此。阳滞于阴之症也。又曰。


环跳空痛不止。生附骨疽。以苍术为君。佐以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条芩。体虚者加杜仲、牛膝。以生甘草为佐。作大料煎。入姜汁。食前饮之。


痛甚者。恐前药十数剂发不动。少加麻黄。一二剂又不动者。恐疽将成。急掘地坑。以火坑通红。沃以小便。令患者赤体坐于坑中。以席或棉衣围抱下体。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通畅而愈。


一论疮生腿外侧。或因寒湿。得附骨疽于足少阳经分。微侵足阳明经。坚硬漫肿。行步作痛。或不能行。


内托黄汤


柴胡 连翘 肉桂 大力子 黄 当归尾 黄柏 升麻 白芷 甘草(各八分)


上锉。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


一治附骨疽。


黄连消毒饮


黄连 羌活(各一钱) 黄柏 黄芩 本 防己 桔梗 归尾(各五分) 生地黄 知母独活 防风 连翘(各四分) 黄 人参 甘草 陈皮 苏木 泽泻(各二分)


上十九味。切作一剂。水煎服。


一老人年七十。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外侧。少阳胆经之分。微侵足阳明经分。


阔六七寸。长一小尺。坚硬漫肿。不辨肉色皮泽。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内大痛。与此药一服即止。次日坚硬肿消而愈。


一论顽疮恶毒。年久不愈。以有附骨在内。先用贝母煎浓汤洗净。刮去腐肉。用刀拨去附骨或用蜣螂脑子五六个。捣烂敷上。其骨即出。然后用人言五厘。研细末。入黄铜灯盏内。


用好醋一小盏。慢火熬干。收起。过三日。即生出铜绿来。研极细。用鸡翎蘸药扫疮上。即痛出水。腐肉去净。然后用后药。


珍珠象牙膏 楚黄宾江传。


珍珠(用豆腐一块切两片将珠铺在内两片合住缚定入水煮三炷香为度研细末一钱) 象牙末(一钱) 天花粉(末五分) 宫粉(末一钱) 白蜡(一钱) 香油(五钱)


上共合一处。入碗内。重汤煮化澄成膏。纸摊贴患处。神效。


一治诸疮大疼痛。不辨肉色。漫肿光色。名曰附骨痈。又治疮口久不合。酒调服。


三生散


露蜂房 蛇蜕 乱发(洗净各等分)


上三味。烧灰存性研末。酒调服一钱七分。



(伏兔疽)


附骨疽,肉里浮肿,而皮色不变也。宜用艾炷灸之。俾其转阴为阳乃吉。若生于膝上三寸,名曰伏兔疽,法在不治。


此疮多生于大胯上有肉之处,因患者体浓,嗜食煎炒浓味,又兼酒色过度,招受风湿,致痰湿凝滞不行,屡积而成,其初起时梆骨作胀,不甚大痛,攻起一块,外面肉色灰白,延至期月,遂大如斗,潮热,头痛,身疼,六、七日后,潮热不退者,其大胯内之梆骨必然作痛,医者每多作风湿痰凝或筋骨疼痛治之,故恒不效。岂知此乃阴毒之症,故痛则日轻夜重。治法以火葱一斤,生姜一斤,捣烂,入锅炒热,用布包之,以熨痛处,冷了又换又熨,熨后再加石菖蒲二两入内,再炒再熨,其毒必出于皮肤而转红肿,内服中九丸,并前方托里之剂加人参三钱,外敷麻凉膏,至脓干应指时,以化肉膏贴之,视肉变黑色时,以针拨开疮头,使脓随针出,若无脓出者,再以化肉膏插入孔内,再烂一个时辰,再用针拨,脓必出矣。若脓久不干者,可用药线插入一次,以解毒膏贴之,常服中九丸,解去热毒,方不生变,当忌发物。


王肯堂治一人,患附骨疽,脓熟不能泄,溃而入腹,精神昏愦,粥药不入,医无所措。诊之,脉细如蛛丝,气息奄奄,曰∶无伤也。用针刺其腹,脓大泄,然皆清稀若蟹吐沫。在法为透膜不治,用参、 、附子,加厥阴行经之药,大剂饮之,又服八味丸,食大进,米升余,肉数脔,旬日而平。所可治者,溃疡之脉,决实者死,细微者生,病脉相合,故可治也。刺腹者,脓不泄,必内攻,按之知其疮深,即刺无害,所以不透膜。八味补肾,肾气旺而上升,胃口开而纳食。凡泄脓既多,刀圭之药,其何能济?迁延迟久,且有他患,故进开胃之药,多食肉以补之,肌乃速生,此治溃疡之大法。


一男子腿根环跳穴患痛彻骨,外皮如故,脉数而滞滑,此附骨疽,脓将成也。用托里药六剂,肿起作痛,脉滑数,其脓已成,针之出碗许,更加补剂,月余而瘳。


一男子患附骨疽,肿硬发热,骨痛筋挛,脉数而沉,用当归拈痛汤而愈。


张景岳治一人,年三十余,素多劳,忽患环跳酸痛,数月后大股渐肿。曰∶此附骨也,当速治。与活命饮二帖,未效,而肿益甚。因混投清火解毒,遂致呕恶发热,饮食不进,势甚危。复求治,与参内托散,大加炮姜,数剂而呕止食进,其肿软熟。知其脓成,针之脓不多,复与九味异功煎,遂大溃,且瓣瓣出脓,溃者五六处,腿肉尽去,止存皮骨矣。溃后复呕,发热不食,以十全大补汤、九味异功散,相间与之,热渐退,食渐进。然足筋短缩,但可竖膝仰卧,左右挨紧,毫不能动,动则痛极,自分已成废人。凡用十全大补三十余剂,人参三斤,乃肉生筋舒如故。


一人年近三旬,素不节欲,忽环跳穴酸痛月余。张曰∶此最可畏,恐生痈毒。不信,或谓筋骨痛常事耳,不过风热使然,与散风清火药。至半年后,果微肿,复求治。曰∶速用托补,以救根本,尚不迟也。又不信,谋之疡医曰∶岂有肿疡未溃,遽可温补耶?复用清火消毒之剂,及大溃而危。再延视,则脉症俱败,悔无及矣。


一膏粱子年三旬,素耽酒色,亦患前症,令早服药,执拗不从。及肿而脓成,令速针之。不肯,偏信庸流,敷以苦寒解毒之药,不知脓已成,犹何毒之可解?但有愈久愈深,直待自溃,元气尽去,不可收拾耳。


立斋治地官孟乡环跳穴患疽,内服外敷,皆败毒寒剂。因痛极刺之,脓瘀大泻,疮口开张,其色紫黯,右关脉浮大,此胃气复伤,不能荣于患处也。以豆豉饼,六君子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由是胃气醒,而饮食进,患处暖而肌肉渐生。再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大君都承庆患附骨疽,内痛如锥,外色不变,势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削,止因痛伤胃气,而不思饮食,用六君子汤治之,饮食少进。更以十全大补,二十余剂而脓成。针去,仍以大补汤,倍用参、、归、术,加麦冬、五味、远志、贝母,数服脓渐止,而疮亦愈。


一儒者左腿微肿,肉色如故,饮食少思,此真气虚而温邪内袭也。盖诸气皆秉于胃,法当助胃壮气,遂用六君子加藿香、木香、当归,数剂饮食渐进。更以十全大补,元气复而愈。


一儒者两腿肿痛,肉色不变,恶寒发热,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脾气不足,湿痰下注也。以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白芍,二剂寒热退而肿痛消。又十余剂,脾胃壮而形体健。


一男子因负重,饮食失节,胸间作痛,误认为疮毒,服大黄等药,右腿股肿,肉色如故,头痛恶寒,喘渴发热,脉洪大而无力。此劳伤元气,药损胃气而然耳。用补中益气汤四剂,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喜其年少而愈。


薛立斋治一妇人,患附骨疽,久而不敛,致腿细软,脉来迟缓,即以十全大补汤加牛膝、杜仲,及附子饼灸之,两月余而愈。凡脓溃之后,脉滞迟缓者,易愈,以其有胃气故也。脉来细而沉,时直者,里虚欲变症也,若烦痛尚未痊也。洪实粗散者,难疗,以其正气虚而邪气实也。


一妇人环跳穴作痛,肉色不变,脉紧数,此附骨疽也。脓未成,用内托黄 酒煎汤,加青皮、龙胆草、山栀,数剂而消。


一妇人患附骨疽,久不愈,脓水不绝,皮肤瘙痒,四肢痿软。以为虚,欲补之。彼惑为风疾,遂服祛风药,竟致不起。陈无择云∶人身有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其形,内则有心、肝、脾、肺、肾以主之。若随情妄用,喜怒劳逸,致五内精血虚耗,使皮血筋骨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 ,状与柔风香港脚相类。柔风香港脚,皆外所因,痿则五内不足所致也。


山西曹主簿,年逾四十,夏间患附骨疽,服托里药而愈。至秋饮食少思,痰气壅盛,口舌生疮,用八味丸治之而愈。


一老人腿患附骨疽,肿硬,大按方痛,口干脉弱,肿聚不溃,饮食少思。谓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皮色不变者,发于骨髓。遂以参、 等药托之,三十余剂,脓虽熟不穿。谓药力虽达,必须针刺。不听,至旬日方刺之,涌出清脓五六碗许。然衰老之人,气血不足,养毒又久,竟不治。大抵疮疽日不退,宜托之,有脓刺之,有腐肉取之,虚则补之,此十全之功也。


王上舍患附骨疽,畏针不开,臂膝通溃,脉数发渴,烦躁时嗽,饮食少思。齐氏曰∶疮疡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泻利无度,此恶症也。脓出之后,若脉洪数难治,微涩迟缓易治。遂刺之,脓出四五碗许,即服大剂参、 、归、术。翌日脉稍敛,更以八珍汤加五味、麦冬、肉桂、白蔹,三十余剂,脉缓脓稠,三月而愈。


王洪绪治附骨疽方∶用白芥子捣粉,酒 调涂。或以大戟、甘遂二末,白蜜调敷,内服阳和汤,每日一剂,四五日可消。消后或服子龙丸,或服小金丹,以杜后患。大忌开刀,开则成缩脚损疾。


丹溪云∶环跳穴痛,防生附骨疽,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黄芩,体虚加杜牛膝,以生甘草为使,大料煎入生姜汁,食前饮之。痛甚者,恐十数帖发不动,少加麻黄一二帖又不动,恐疽将成。急掘地成坎,以火 红,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中,以席围下体,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而愈。 或问∶附骨疽,何以别之?曰∶凡患流注,表未尽则余毒附骨而为疽。在股外属足太阳、阳明经,在股内属足厥阴、足少阴经。又云∶风湿折热,热结而附骨成疽。盖骨者肾之余,肾虚则骨冷而遂附着于骨也,骨冷则气愈滞而血愈积,但能为肿不能为脓。流注者伤寒之余毒,骨疽者,流注之坏证也。


流注非伤寒之罪,乃医者表之未尽也,骨疽非流注之过,乃庸医凉药之误也,又云∶久得浓味及醉后涉水;或履冰霜雪,寒入髀枢,积痰瘀血相搏而成疽,初时暂痛无时,乍寒乍热而无汗,久则痛深,入骨而不移处,按之痛不止者是也。初觉即隔蒜灸之,以多为上。宜胜金丹、乌金散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或八阵散。久则极阴生阳,寒化为热,肉腐而成脓,脓成则宜烙,十全大补汤加牛膝、木瓜补之。有久溃毒结,留连展转,经岁不已,腐出朽骨者,骨虽出而不愈,有终身之咎。视其白脓清稀者,碎骨初脱,肉深难取。脓白而稠者,碎骨将出,肉浅可取。大抵久腐出骨,不论强弱老幼,必须补益,使气血和畅,正气渐复,邪气渐退,自然收敛,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在所当用。未成脓者,以冲和膏贴之。盖有独活能动汤气血也。已溃者,宜服何首乌散,此药能调和阴阳也。


〔薛〕 附骨疽有因露卧,风寒深袭于骨者,有因形气损伤,不能起发者,有因克伐之剂,亏损元气,不能发出者,有因外敷寒药,血凝结于内者,凡此皆宜灸熨患处,解散毒瓦斯,补接阳气,温补脾胃为主。若饮食如常,先用仙方活命饮,解毒散郁,随着六君子汤,补托荣气。若体倦食少。但用前汤,培养诸脏,使邪不得胜正。若脓已成即针之,使毒不得内侵,带生用针亦无妨。如用火针亦不痛,且使易敛,其隔蒜灸,能解毒行气。


葱熨法能助阳气,行壅滞,此虽不见于方书,余常用之大效,其功是不能尽述,唯气血虚脱者不应。 一女髀枢穴,生附骨疽,在外侧廉少阳经分,始末用五香汤、十宣散,一日恶寒发热,膈满犹大,服五香汤,一夕喘死。此升散太过,孤阳发热于上也。 一人年逾四十,夏患附骨痈。予以火针刺去瘀血,更服托里药而愈。至秋忽不饮食,痰气壅盛,劳则口舌生疮,服寒药腹痛,彼疑为疮。脾胃脉轻取似大,按之无力,此真气不足,虚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自服二陈、四物汤,几殆,复请予。仍以前丸治之而愈。


一人附骨痈,畏针不开,臀膝通溃,脉数发渴,烦躁时嗽,饮食少思。齐氏曰∶疮疡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此恶证也,脓出之后,若脉洪数难治,微涩迟缓易治。刺之,脓出四五碗,即服参、 、归、术大剂,翌日脉稍敛,更服八珍汤加五味子、麦门、肉桂、白蔹,三十余帖脉缓脓稠,三月乃愈。 一老,腿患附骨疽肿硬,大按方痛,口干脉弱,肿聚不溃,饮食少思。予谓∶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色不变者,发于骨髓。遂托以参 等药三十余剂,脓虽熟不穿。予谓∶药力难达,必须针刺。不听,至旬日方刺,涌出清脓五六碗,然衰老气血不足,养毒又久,竟不救。大抵疮疽旬日不退,宜托之,有脓刺之,有腐肉取之,虚则补之,此十全之功也。 一人患贴骨疽,腿细短软,疮口不合,以十全大补汤,外灸附子饼,贴补药膏,调护得宜,百帖而愈。 一人环跳穴患附骨疽。彼谓小疮,服败毒药,外以寒药敷帖,因痛极针之,脓瘀大泄,方知为痈请治。其脉右关浮大,此胃气已伤,故疮口开张,肉紫下陷,扪之不热,彼谓疮内更觉微冷,自谓必成漏矣。灸以豆豉饼,饮六君子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胃气渐醒,饮食渐进,患处渐暖,肌肉渐生,更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人亦患此,内痛如锥,外色不变,势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剂,只因痛伤胃气而不思食,以前药去炮姜治之,饮食稍进,更以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脓成针去,仍以大补汤倍加参、 、芎、归,脓久不止,更加麦门、五味、贝母、远志,数服渐止,疮亦寻愈。 二证盖因湿热滞于肉理,真气不能运化,其始宜除湿热,实脾土,和气血,则湿自消散,若脓未成,以隔蒜灸之立效。 一妇四十余,近环跳生疽,尺脉沉紧,腿不能伸。经曰∶脾移寒于肝,壅肿筋挛。盖脾主肉,肝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遂与乳香定痛丸少愈,更以助胃壮气血药,二十余剂而消。 一人因痢骤涩,环跳穴作痛,与四物汤加桃仁、酒黄芩、红花、苍术、枳壳、黄柏、柴胡、青皮、生姜,十余剂稍可,更刺委中,出黑血而愈。 一后生,HT 骨痛,以风药饮酒一年,予以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生犀角、浮萍百余帖,成一疽,近皮革脓出而愈。后五六年,其处再痛。予曰∶旧病作,无能为矣。盖发于新娶之后,多得香辣肉味,若能茹淡,远房劳,犹可生也。出脓血四五年,延及腰背皆空,又三年而死,此纯乎病热者。 一少年,天寒极劳,HT 骨痛,两月后生疽,深入骨边,卧二年,取剩骨而安。此寒搏热者也。(取久疽及痔漏中朽骨,用乌骨鸡胫骨,以砒实之,盐泥固济,火红,地上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捻送入窍内,更以膏贴之。) 万历乙亥,予方闭关作举子业,适姻家虞懋庵,股内侧痛久矣,医作痛风治月余不效,脓熟肉浓,不得穿穴出,因溃入腹,精神昏愦,粥药不入,医不能措手,请教于余。余特破例为诊之,脉细如蛛丝,气息奄奄欲绝,曰∶无伤也,可以破针刺其腹,脓大泄数升,然皆清如水,疮口若蟹吐沫,医疑其透膜不可治。余曰∶无伤也,可以参、 、附子,加厥阴引经药,大剂饮之,为制八味丸,食前辄吞百丸,食大进,日啖饭升余,肉数脔,旬日而平。所以知可治者,溃疡之脉,洪实者死,微细者生,今脉微细,形病相合,知其受补,故云可治也。所以刺其腹者,脓不泄,必有内攻之患。且按之而知其创深,即刺之无苦也。所以信其不透膜,即透膜无损者,无恶候也。所以服八味丸者,八味丸补肾,肾气旺而上升,则胃口开而纳食,故食大进也。泄脓即多,刀圭之药。其何能济。迁延迟久且变生。故进开胃之药,使多食粱肉以补之,肌乃速生。此治溃疡之大法也。


黄狗下颏方 治肚痈、少腹痈、及腿上贴骨痈,神效。又云可治发背,大抵此方,治下部痈疽妙。


用黄狗下颏,连舌、连皮毛、劈下,入罐盐泥封固,铁盏盖口, 一炷香,觉烟清即止,务宜存性,不可过,过则无用矣。视其骨灰,正黑色者为妙,若带白色,其性已过勿用,(用时,研极细) 白蔹末 豌豆粉(俗名水寒豆,又名小寒豆。生用)


上三味等分,以各五钱为率,酒调空腹服外,又以三味等分,为敷药,香油调敷患处。其验以服药后出臭汗,及熟睡为准。史鹤亭太史,亲见顾天宇室人验过。(宜于屠家取己杀者,制以备用。若生取特杀,反招不祥。)


按∶此方世多用之。《万氏家抄》,亦已收载。然但知其可为敷药,散肿止痛,而不知其可以内服,为下部痈疽内消之圣药也。予有轿夫,环跳穴痛甚,如鸡啄火灼,适制有药,以酒调三钱饮之未愈,更进一服,霍然如失,明日舁轿如故。了无苦矣


三生散 治诸疮大痛,不辨肉色漫肿光色,名附骨痈,如神。


露蜂房 蛇蜕 头发(洗净,各等分)


上烧灰存性,研细,酒下三钱。


内托黄 柴胡汤 治附骨痈。


黄 (二钱) 柴胡 土瓜根(酒洗,各一钱) 羌活(半钱) 连翘(一钱三分) 官桂 黄柏 生地黄(各二分) 当归(七分半)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服,宿食消尽服。一服而愈。昔贾德茂男,年十岁,丁未四月十一日,于左腿近膝股内,出附骨痈,不辩肉色漫肿,皮泽木硬,疮势甚大,其左脚乃肝之脾土也,更在足厥阴肝经之分,少侵足太阴脾之分,其脉左三部细而弦,按之缓而微有力,为制此方主治。一方,无黄柏。


内托黄 酒煎汤


黄 当归尾(各二钱) 柴胡(一钱半) 升麻(七分) 连翘 肉桂 黍粘子(炒,各一钱) 黄柏炙甘草(各半钱)


上 咀。好糯米酒一盏半,水一大盏半,同煎至一大盏,去滓。空心宿食消尽温服,待少时,早膳压之,使不令大热上攻中上二焦也。丁未季春,薄度主老,年七十,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外侧,足少阳胆经之分,微侵足阳明分,阔六七寸,长一尺,坚硬漫肿,不辨肉色,皮泽深,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大痛,与药一服立止,再服坚硬肿消。


当归散 治附骨痈,及一切恶疮。


当归(半两) 甘草(一两) 山栀子(十二枚) 木鳖子(一枚,去壳)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酒调服。


漏芦汤 治附骨疽。


漏芦(去芦) 升麻 连翘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防己 木香 白蔹 沉香(各半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竹叶七片,煎至七分,入芒硝一钱,搅匀,去滓。


空心温服,取利三二行,未利再服。


应痛丸 治走注疼痛,疑是附骨疽者。


苍术(去皮) 当归 黑牵牛 草乌头(炮,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醋汤下。


贯众汤 治附骨痈,生股上伏肉间,淋渫。


地骨皮 谷精草 枇杷叶(拭去毛,刷炙) 荆芥(去梗)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以上各一两)


上捣筛。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和滓淋渫,蘸布帛拓之。


密陀僧散


密陀僧 自然铜(各半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二七枚)


上用苦竹筒一枚,入药在内,纸封筒口,慢火煨,候筒黄色。取出研极细。看疮大小,用药以新汲水调匀,用鸡翎扫涂痈上,甚者不过二七日效。


一人生附骨疽,脓熟不得泄,溃而入腹,精神昏愦,粥药不食,医皆束手。延余治之,诊其脉细如蛛丝,气息奄奄欲绝。余曰∶无伤也,可以铍针刺其腹,脓大泄,然皆清稀,时若蟹吐沫,在法为透膜不治。或讥余。余曰∶无伤也,可治,参、 、附子加厥阴行经之药,大剂饮之,为制八味丸,丸成服之,食大进,日啖饭升余,约数旬而平。余所以知可治者,溃疡之脉洪实者死,微细者生。今脉微细,形病相合,知其受补。故云可治也。所以刺其腹者,脓不泄,必有内攻之患,且按之而知其深,即刺之无苦也。所以信其不透膜,即透膜无损者,无恶候也。所以服八味者,八味丸补肾,肾气壮而上升,则胃口开而纳食故大进也。泄浓既多,刀圭之药,其何得济,迁延迟久,且有他患,故进开胃之药,使多食粱肉以补之,肌乃速生,此治溃疡之要法也。


古疡医必审经络,明虚实,别脏腑脉候荣卫气血之源,非今之疡医,仅知敷贴,不明经络脏腑,是庸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