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
《本草纲目》:胡瓜
「释名」黄瓜
「气味」甘、寒、有小毒。
「主治」
1、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2、咽喉肿痛。用老黄瓜一个,去子,填满硭硝,阴干为末。每取少许吹喉内。
3、火眼赤痛。用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填满硭硝,悬挂阴凉处,等硝透出来后,刮下收存。点眼,甚效。
《本草从新》:胡瓜
清热、通利水.
甘寒.有小毒.清热解渴.利水道.一名黄瓜.(藏器曰∶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时珍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按杜宝大业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与陈氏之说微异、今俗以月令王瓜生即此、误矣、王瓜、土瓜也、见草部.)根、捣敷狐刺肿毒.
《本草撮要》:胡瓜
味甘寒有小毒.入手足太阴经.功专清热解渴.利水道.根捣数狐刺肿毒奇验.一名黄瓜.
《本草求真》:胡瓜
(瓜菜)清暑热利水道
胡瓜(专入脾胃大肠)。气味甘寒。服此止能清热利水。别无裨益。故北人坐炕。用此以为席珍。南人值暑。用此以为供蔬。并或咽喉肿痛。用此入药以为吹消。(用老黄瓜去子。以芒硝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之。)枚疮火眼。用此纳硝刮粉以为点搽。汤火伤灼。用此掐碎入瓶取水以为刷敷。水病肚胀。用此连子醋煮空心以为投服。小儿热痢。用此同蜜以为投治。皆以取其甘寒之意。然使脏寒气阴。复则能以动气发热作疟。且发香港脚生疮。小儿过服。尤易作泻生疳。不可不慎。叶则苦平小毒。能治小儿闪癖。(一岁用一叶。生 搅汁服。得吐下良。)
《本经逢原》:胡瓜
今名黄瓜,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隋时避石勒,名改呼黄瓜,至今因之
甘寒小毒。
发明 黄瓜甘寒,故能清热利水,善解火毒。北人坐卧炕床,以此为珍品。南人以之供蔬,甚不益人,多食动气,发寒热,发疮疥,发香港脚,令人虚热上逆。天行后不可食,小儿切忌,作泻生疳。其治咽喉肿痛,用老黄瓜去子,以芒硝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之。
杖疮 肿,取黄瓜入磁瓶中,河水浸之,每以水扫疮上立效。火眼赤痛,老黄瓜挖去瓤,入芒硝令满,悬阴处待硝出刮下,磁罐收贮,留点眼甚效。汤火伤灼,五月五日以黄瓜捣碎入瓶内封,挂檐下,取水刷之,皆取其甘寒以解毒也。
《医学入门》:胡瓜
亦呼为黄瓜。味甘,寒,有毒。冷中不益,治热水肿,敷蛇伤。多食动寒热疰疟、香港脚百病,发疮疥,损阴血,天行后尤不可食。小儿食之,滑中生疳虫。不与醋同食,宜姜、蒜佐之。叶,苦平,小毒。主小儿闪癖,一岁服一叶,生捣汁得吐下瘥。其根捣敷狐刺毒。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