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
《本草纲目》:海蛤
「气味」苦、咸、平、无毒。
「主治」
1、水肿满。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2、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汤”。
3、腹水肿肛,四肢枯瘦。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桔皮、随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丸”。
4、血痢内热。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一天服二次。
5、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6、中风瘫痪。治方同上。
7、鼻血不止。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
《本草撮要》:海蛤
味苦咸.入足少阴经.功专治咳逆上气.得滑石甘草芒硝.治伤寒血结.
《本草经集注》:海蛤
味苦、咸,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治阴痿。一名魁蛤。生东海。(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此物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药用。(《大观》卷二十,《政和》四一六页)
《雷公炮炙论》:海蛤
雷公云∶凡使,勿用游波蕈骨。其虫骨真似海蛤,只是无面上光。其虫骨误饵之,令人狂走拟投水,时人为之犯鬼心狂,并不是缘,曾误饵此虫骨。若服着,只以醋解之,立瘥。
水中淘三遍;拭干,细捣,研如粉,然后用。
凡一两,用地骨皮、柏叶各二两,并细锉,以东流水淘取用之。
《名医别录》:海蛤
味咸,无毒.主治阴痿.生东海.(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本经》原文∶海蛤,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一名魁蛤.
《千金翼方》:海蛤
味苦咸,平,无毒。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疗阴痿。一名魁蛤。生
《神农本草经》:海蛤
味苦平。
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一名魁蛤。
《吴普》曰:海蛤,神农苦,岐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文,文如磨齿,采无时。
《名医》曰:生南海。
案《说文》云:蛤,蜃属,海蛤者,百岁燕所化,魁蛤,一名复累老服冀所化。《尔雅》云:魁陆。郭璞云:本草云,魁,状如海蛤,园而厚朴有理纵横,即今之蚶
也。《周礼》鳖人供蠯郑司农云:蠯,蛤也。杜子春云:蠯蜯也。周书王会云:东越海蛤。孔晁云:蛤,文蛤。按《名医》别出海蛤条云:一名魁陆,一名活东,非。
《吴普本草》:海蛤
《御览》卷九百八十八
神农∶苦。岐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文,文如磨齿。采无时。
《新修本草》:海蛤
味苦、咸,平,无毒。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疗阴痿。一名魁蛤,生东海。
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此物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药用。
〔谨案〕雁腹中出者极光润,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粗者亦谓为豚耳蛤,粗恶不堪也。
《证类本草》:海蛤
(海蛤_图缺)
味苦、咸,平,无毒。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疗阴痿。一名魁蛤。生东海。(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唐本注云∶此物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药用。亦谓为豚耳蛤,粗恶不堪也。今按别本注云∶雁腹中出者极光润,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粗者如半片郁李仁,不任用,亦名豚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今莱州即墨县南海沙湍中。四月、五月采,淘沙取之。当以半天河煮五十刻,然后以枸杞子汁和, 竹筒盛,蒸一伏时;勿用游波虫骨,似海蛤而面上无光,误食之令人狂眩,用醋蜜解之即愈。吴氏云∶海蛤,神农∶苦。歧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纹,纹如磨齿。采无时。萧炳云∶止消渴,润五脏,治服丹石人有疮。药性论云∶海蚧亦白海蛤,臣。亦名紫薇。味咸,有小毒。能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主治项下瘤瘿。日华子云∶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此即鲜蛤子。雁食后粪中出,有纹彩者为文蛤,无纹彩者为海蛤。
乡人又多将海岸边烂蛤壳,被风涛打磨莹滑者,伪作之。
图经曰∶海蛤、文蛤,并生东海,今登、莱、沧州皆有之。陶隐居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为为海蛤是海中烂壳,久为风波涛洗,自然圆净,此有大小而久远者为佳,不必雁腹中出也。文蛤是未烂时壳,犹有纹理者,此乃新旧不同,正一物而二名也。然海蛤难得真烂久者。海人多以它蛤壳经风涛摩荡莹滑者伪作之,殊无力。又有一种游波骨,极类海蛤,但少莹泽,误食之令人狂眩,用醋、蜜解之则愈。《本经》海蛤一名魁蛤。又别有魁蛤条云∶形正圆,两头空,表有纹,乃别是一种也。按∶《说文》曰∶千岁燕化为海蛤,魁蛤即是伏翼所化,故一名伏老。并采无时。张仲景《伤寒论》曰∶病在阳,应以汗解,反以冷水 之,若水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皮上粟起,意欲水,反不渴者,文蛤散主之。文蛤五两,一味捣筛,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此方∶医家多用,殊效。
雷公云∶凡使,勿用游波蕈骨,其虫骨真似海蛤,只是无面上光。其虫骨误饵之,令人狂走,事一两,于浆水中煮一伏时后,却以地骨皮、柏叶二味,又煮一伏时后出,于东流水中淘三遍,拭干,细捣研如粉,然后用。凡一两,用地骨皮二两,并细锉,以东流水淘取用之。
衍义曰∶海蛤、文蛤,陈藏器所说是。今海中无雁,岂有食蛤粪出者?若蛤壳中有肉时,尚可食,肉既无,焉得更有粪中过数多者?必为其皆无廉棱,乃有是说。殊不知风浪日夕淘汰,故如是。治伤寒汗不溜,搐却手脚,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为末,酒糊和丸,大一寸许,捏扁,置所患足心下。擘葱白盖药,以帛缠定。于暖室中,取热水浸脚至膝上,久则水温,又添热水,候遍身汗出为度。凡一、二日一次浸脚,以知为度。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