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瓜
《本草蒙筌》:白冬瓜
味甘,气微寒。无毒。园圃所栽,处处俱有。实生蔓苗之下,形长皮浓有毛。初则嫩青,经霜老白。切片日曝,干软可留。欲瘦轻健者多餐,望肥胖大者少啖。阴虚久病,须急故也。压丹石毒,利大小便。除脐下水胀成淋,止胸前烦散热毒瓦斯旋平。夏月生痱可摩灰洗黑 ,叶捣汁杀蜂叮。皮入面脂作丸,瓤漱白缣用湿。子收剥壳仁,研成霜,亦作面脂,悦颜润色。任为丸散,益寿轻身。越瓜即梢瓜另名,色白味甘寒无异。头尾相似,大者尺余。越人当果食之,善解酒毒去热。烦渴止易,小便来长。但发冷利冷中,小儿夏月勿食。黄瓜益少,不宜食多。积瘀热成疮,动寒热作疟。发香港脚,生疳虫。忌醋和之,慎勿犯也。丝瓜性冷解毒,亦治痘疮脚痈。多取烧灰,敷上即效。
瓤堪涤器,枯者为宜。
《本草衍义》:白冬瓜
一二斗许大,冬月收为菜,压去汁,蜜煎代果。患发背及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败热毒瓦斯甚良。
《冯氏锦囊秘录》:白冬瓜
禀内阴土之气,外受霜露之侵,故味甘。气微寒而性冷利,无毒,水属阴,瓜性亦属阴,气类相从,故能利小便,除小腹水胀。甘寒解胃中之热,故能止消渴,及热毒痈肿,压丹热毒,然性冷利,脏腑有热者宜之。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者忌食。《杨氏家藏方》∶十种水气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以赤小豆填满,盖合签定。
以纸斤泥固济,日干,用糯糠两大罗箩,入瓜在内,煨致火尽,取出切片,同赤豆焙干,为末,水糊丸,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下,日三服,小便利为度。
白冬瓜,欲瘦轻健者宜餐,欲肥胖大者忌食,阴虚久病尤宜禁之。盖入肠胃之中性走而急故也,压丹石毒,利大小便,除脐下水胀成淋,止胸前烦闷作渴,薄置痈上频换,大散热毒旋痊,和桐叶饲猪一冬,大胜糟糠长肉。九月勿食,令人反胃。
《雷公炮制药性解》:白冬瓜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脾胃大小肠四经。主胸前烦闷作渴,脐下水胀成淋,通大小便,大解热毒,可贴痈疽,又解丹石毒及鱼毒。
按∶冬瓜味甘,宜入脾胃,性走而急,宜入大小肠。烦渴痈疽,皆热也,其性寒,故能解之。丹溪曰∶久病与阴虚者忌服,未被霜而食之,令人成反胃病。
《名医别录》:白冬瓜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又,甘瓜子,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壅要药.
《本经》原文∶白瓜子,味甘,平.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
《千金翼方》:白冬瓜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瓜蒂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去鼻中息肉,疗黄胆。
花
主心痛咳逆。生嵩高平泽。七月七日采,阴干。
《医学入门》:白冬瓜
白冬瓜甘寒无毒,除热止渴性最速,更利水胀治诸淋,久病瘦人最忌服,子醒脾胃悦人颜,更消脓血聚肠腹。
初生青绿,经冬则皮白如涂粉,故名。主解胸中积热烦闷,止消渴,除小腹水胀,疗五淋,利大小便。压丹石毒、鱼毒,并绞汁服之。又煮食,练五脏,为下气故也。欲瘦健者可长食,欲肥者勿食。丹溪云∶性急而走,久病与阴虚者忌之。《衍义》云∶发背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亦取其走而急也。九月食霜瓜令反胃。叶,杀蜂螫肿毒。藤,烧灰洗黑 并疮疥湿。子,甘平,无毒。醒脾滞,除烦满不乐,令人悦泽,好颜色。《别录》云∶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内壅要药。又去皮肤风刺、黑 ,润肌肤,可作面脂。多年损伤不瘥,熬末温酒调服。入药须霜后取,置之经年,破出核,洗燥,去壳取仁,微炒用之。
凡瓜皆能寒中,惟冬瓜则温中也。
《新修本草》:白冬瓜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被霜后合取,置经年,破取核,水洗,燥,乃擂取仁用之。冬瓜性冷利,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
《证类本草》:白冬瓜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陶隐居云∶被霜后合取,置经年,破取核,水洗,燥,乃擂取仁用之。冬瓜性冷利,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今注此物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故云白冬瓜也。前条即之效尔。陶注为子仁,非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冬瓜练,亦可单用,味甘,平。汁,止烦躁热。练,压丹石毒,止热渴,利小肠,能除消渴,差五淋。孟诜云∶冬瓜,益气耐老,除胸心满,去头面热。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日华子云∶冬瓜,冷,无毒。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痱子甚良。叶,杀蜂,可修事蜂儿,并 肿毒及蜂疔。藤烧灰,可出绣点黯,洗黑 ,并洗疮疥。湿穣,亦可漱练白缣。
食疗∶益气耐老,除心胸满。取瓜子七升,下同白瓜条。压丹石。又,取瓜一颗,和桐叶与猪肉食之。一冬更不要与诸物食,自然不饥,长三、四倍矣。又,煮食之,练五脏,为下气故可长食之。若要肥,则勿食。孟诜说∶肺热消渴,取濮瓜去皮,每食后嚼吃三、二两,五、七度良。千金方∶治小儿渴利,单捣冬瓜汁饮之。肘后方∶发背欲死方∶取冬瓜,截去头,合疮上。瓜当烂,截去更合之。瓜末尽,疮已敛小矣。即用膏养之。短剧方∶食鱼中毒,冬瓜汁最验。孙真人∶九月勿食被霜瓜,食之令人成反胃病。古今录验治伤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干。冬瓜一枚,黄土泥浓裹五寸,煨令烂熟,去土绞汁服病初得危急。冬瓜不限多少,任吃,神效无比。子母秘录∶小儿生一月至五个月,乍寒乍热。炮冬瓜,绞汁服。杨氏产乳疗渴不止。烧冬瓜,绞取汁。细细饮之尽,更作。丹房镜源∶冬瓜蔓灰煮汞及丹砂,淬铜、锡。
衍义曰∶白冬瓜,一、二斗许大,冬月收为菜,压去汁,蜜煎,代果。患发背及一切痈疸,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